朕就是万历帝 第206节

  朱翊钧上前来,挽着海瑞的手,轻叹一声,“海公,孤原本还想与你餐后在湖边走一走,再好好聊一聊。

  耽搁了。我们下次再好好聊。”

  “好,谢殿下。”

  “祁言,替孤送送刚峰公。”

  “是。”

  等海瑞的背影消失,朱翊钧转身对刘焘和梁梦龙说道:“两位先生,我们先去太极殿等着大家。”

  等了两刻钟,徐阶、李春芳、陈以勤、张居正四位阁老赶到。

  张溶、顾远、薛翰、汤世隆、戚继光、马芳、徐渭等几位戎政督理处协理。

  兵部尚书胡宗宪、户部尚书高拱等五位尚书,太府卿王国光、太仆卿魏学曾、光禄卿刘采、鸿胪卿方逢时、太常少卿李贽,陆续赶到太极殿。

  分坐下后,朱翊钧叫梁梦龙把南海发生的事情给诸位详细叙述一遍。

  西班牙人和安南莫家勾结,对我大明南海商船发难!

  众人骇然,也觉得为难。

  现在大明北边正处在多事之秋。

  东边的藩属国朝鲜,闹起席卷全国的民乱,君臣日夜哭泣,哀求大明发兵平叛。

  这事可以缓一缓,可是图们汗对辽东用兵,迫在眉睫,大明必须想法破敌。

  在座的都清楚,太子殿下正在和戎政督理处的人合议,商讨办法,如何铲除察哈尔部这个心腹大患。

  值此需要大兴兵戈之际,西班牙人和安南莫氏连手,肆虐南海。

  尤其是莫氏,广西山民屡屡作乱,广东海贼时时寇扰,背后都有他的影子。现在又跟西夷西班牙人搅合在一块,那就没有好事。

  对大明海商贸易会产生巨大的威胁。

  “情况梁侍郎说清楚了,诸位先生议一议,如何应对?”

  朱翊钧扫了一圈众人,开口问道。

  大家都陷入沉思中。

  此事事关重大,大家都需要在心底好好斟酌一番。

  过了一会,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殿下,臣觉得,此事必须反击!按照理藩条例,当可传檄天下,安南莫氏、西夷西班牙向我大明不宣而战,人人可诛而得之。

  再调集水师主力南下,全力攻打安南莫氏,清荡西班牙势力,为死难者报仇,扬大明天威!”

  朱翊钧万万没有想到,第一个出声,还力主铁血应对的居然是户部尚书高拱。

  他没有马上出声附和,因为他在一些大臣的脸上,看到了反对的意思。

  “诸位先生,可有他议?”

  陈以勤心里有些迟疑。

  自从报恩寺一案后,他跟高拱撕破了脸皮,往日的潜邸同僚老死不相往来。他想出声,但是担心别人会认为他对人不对事。

  李春芳瞥了他一眼,出声道:“臣觉得此事宜静不宜动。南海孤悬在外,风波难测。前有成祖永乐年间,对安南用兵的前车之鉴。

  屡次用兵,损兵折将,最后勉强获胜,置交趾三司。可是不到二十年,形势变化,只能撤兵废三司。十几万将士鲜血白流,数百万两银子的钱粮虚耗。

  现在因一商船而对安南大动干戈,臣担心会重蹈覆辙,劳民伤财。”

  陈以勤马上附和道:“殿下,臣附议李阁老所言。而今大明东边朝鲜有民乱,汹涌难定;北边有察哈尔部,不日南下抄掠。

  太子殿下励志图新,呕心沥血。与俺答汗议和,攻灭喀喇沁,清剿建州海西,自嘉靖四十四年,北关再无北虏破边入扰的狼烟腾起,九边军民得享数年安宁。

  如此局面得之不易,臣恳请不可因小失大,重南弃北。”

  太府卿王国光皱着眉头说道:“我大明海商大兴后,一年为国库增添关税银子四百余万两。其中南海商贸往来占大头,上海、宁波、泉州、广州等港,贩往南海货品所缴纳的关税银子,高达三百余万两。

  从目前来看,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一旦安南莫氏和西班牙人联手,窃据南海,切断我大明南海商贸,影响巨大啊!”

  高拱马上附和道:“殿下,诸位,王太府说得没错!太子殿下兴商贸、振实业,整饬海路盐政,革新除弊,朝廷赋税度支逐渐好转,隆庆二年,户部终于不用为银子发愁。

  现在安南莫氏和西班牙人在南海生事,断了南海海商,少了三百万两关税银子是小事,东南、岭南和湖广堆积如山的丝绸、棉布、瓷器和茶叶卖不出,才是大事。

  那涉及上百万户百姓的收入,少说也是上千万两银子的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上百万百姓收入减少,一进一出,天大的窟窿啊!”

  朱翊钧不由对高拱刮目相看。

  他脾气不好,但做事靠谱,还善于学习。出掌户部后,居然能无师自通地理解商贸除了明面上的关税之外,还涉及到数万大小商户和工厂的兴衰,关乎上百万百姓的生计。

  双方针锋相对的争执,倒是把目前两难的局面揭露得一览无遗。

  偏殿里出现短暂的寂静。

  徐阶幽幽地说道:“前有虎,后有狼,此事不好定夺。”

  张居正看着胡宗宪,沉声问道:“而今的困局在于,大明全力应对一处,很有把握;要是分力应对两处,就力有不逮。偏偏这两处是军国大事,不容有失。

  胡兵部,可不可以缓一头?比如暂缓察哈尔部,我们集中精力处置南海的事;又或者暂缓南海,我们全力应对察哈尔部。”

  众人不约而同地转头,带着期盼的眼神看向胡宗宪。

287.第287章 孤宣布

  287.

  胡宗宪摇了摇头,“无法两全其美。”

  高拱眉头紧皱,就像两把老虎钳子拧在了一起,直盯着胡宗宪不客气地问道:“什么叫无法两全其美,胡兵部,你给大家解释解释,什么叫无法两全其美?”

  胡宗宪看了一眼高拱。

  满朝大臣们都知道高拱的脾性,越是在商议大事时,脾气越不好,颇有针锋相对的意思。只是这是他的一种策略,从气势上压倒对手,震慑会场,进而让大家都同意他的举措。

  陈以勤、张居正以前在潜邸裕王府时,就知道这一点。

  其他的大臣是在多次与他同殿议事时,知道了他的厉害。

  胡宗宪开口解释:“察哈尔部对我大明用兵,是迫在眉睫。我大明在隆庆元年清剿了建州女真,今年开春开始对海西女真用兵,斩获颇丰,只需一两年,就能平定海西女真。

  届时西有滦河三城,东有海西驻军,我大明对察哈尔部形成三面合围之势。图们汗乃漠南雄主,肯定能看透这一点。

  所以今年他一定会发动攻势,牵制阻碍我大明对海西用兵。要是今年他不用兵,以后再用兵也于事无济了,失了先手。”

  张居正问道:“那南海之事呢,为何不能缓一缓?”

  “南海之事,缘来已久。安南莫氏一直狼子野心。为了牵制我大明,屡屡煽动广西山民作乱,怂恿海贼袭扰广东海境。

  现在又跟西班牙人搅合在一块,更加难抑其野心。

  据悉西班牙人国力强盛,远胜葡萄牙人。此前一直在新大陆经营,无心他顾。而今他们在新大陆赚得盆满钵满,国力更盛,野心更大。

  窜入南海,意图称王称霸,垄断与我大明贸易。现在与莫氏联手,偷袭我大明商船,有立威和逼迫我大明之意。”

  “逼迫我大明?什么意思?”李贽问道。

  梁梦龙出声解释道:“西夷人不明礼教,荒蛮粗鄙。尤其是西班牙人,狂妄自大,他们喜欢一出手就要把敌手打败,或置于死地,或臣服与他,然后任其宰割。”

  “荒谬!”

  “野蛮粗鄙!”

  众人忍不住纷纷痛骂起西班牙人。

  高拱站起身来,甩了甩官袍宽袖,握紧拳头在空中挥了挥,“好了诸位,不用骂了。再骂他们也不会少肉!

  胡部堂和梁侍郎话里的意思,如果我们不尽快对南海采取行动,莫氏和西班牙很有可能会对我大明南海商船发起大规模袭击,到时候会酿成巨大损失。

  是否?”

  胡宗宪和梁梦龙对视一眼,胡宗宪肯定地答道:“是的,高部堂。”

  高拱双手一摊,两只袖子一甩,“好了,情况全摆在这里。张叔大所言,能不能暂缓一头,我们集中兵力顾其中一头,看来行不通。

  北虏察哈尔,南蛮莫氏和西夷西班牙,一北一南,跟约好似的,一块向我大明动手,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殿下,臣建议,既然赶巧都凑到一块,那我们干脆一块全收拾了。北虏察哈尔要打,南边的莫氏和西班牙也要打!”

  陈以勤再也忍不住,腾地站了起来,对着高拱怒斥道:“高新郑,你知道自己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吗?

  南北同时开战!你想干什么?难道不知道南北任何一处,稍有差池就会大祸临头,动摇国本?”

  高拱看了他一眼,眼睛里有些不屑,转身对着朱翊钧,拱手郑重地说道:“殿下,臣活了五十多年,在宦海沉浮二三十年,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这世上的事,不会按照我们想好的来。

  今天这件事来,明天那件事来,好让我们能从容应对。这样的情况,可谓是痴心妄想。这世上的事,要么不来,要么接踵而来。

  祸不单行,福不双至!

  大明积弊多年,殿下励志图新。这几年大力革新除弊,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敢问这些问题难道都是排着队,一一出现的?”

  高拱左右看了看,目光在两边同僚的脸上扫了一圈。

  “殿下总说大明吏治不堪,官吏们懈怠成风。不通实务,嘴里却总念叨施政理事讲一个从容不迫,可是这世上哪有什么事能让我们从容不迫的?

  臣执掌户部,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按下葫芦浮起了瓢。可是问题来了,延缓不得,那就只能咬着牙迎难而上,想方设法把它们解决掉。

  从长计议,往往最后没得计议;两全其美,很快就是两者皆失。”

  陈以勤和张居正一脸的苦笑。

  高拱的话语还是这样锋利无比,丝毫不给人留颜面。

  “高部堂,那你的意见是什么?”朱翊钧看着站得笔直的高拱问道。

  “殿下,臣的意见就是他们要打,我们就陪着他们好好打一场!事情来了,就全力以赴应对。遇山开山,遇河搭桥!”

  好一个高新郑!

  朱翊钧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目光扫向其他大臣:“高部堂提出了他的意见,诸位先生的意见呢?”

  目光落在徐阶脸上,他迟疑一下答道:“殿下,臣觉得以稳为重。”

  接下来是李春芳,“殿下,臣也觉得当以持重为上。”

  陈以勤迫不及待地表态:“殿下,臣反对南北两边同时用兵,过于凶险,于国于民都不利。”

  张居正答道:“殿下,此乃兵事,戎政督理处觉得有把握打赢南北两处战事,国库的钱粮又足以应支,臣就觉得可以打。”

  朱翊钧的目光在张居正的脸上转了转,又移向胡宗宪:“胡兵部,你的意见呢?”

  “殿下,事出突然,臣需要合计一二。正如张阁老所言,督理处和兵部需要推演核算,能不能同时打赢南北两处战事。”

  问到李贽,这位官阶最低的太常少卿朗声道:“殿下,臣附议高部堂意见。勇于任事,就是不问事有多少,只问事是什么。”

  众人讶然。

  大家的意见都问过一圈,高拱的意见最激进,打他丫的,废什么话!

  李贽附议他的意见。

  陈以勤、葛守礼和刘采坚决反对两线开战。

  徐阶、李春芳和高仪持中立,但倾向反对两线开战。

  张居正、胡宗宪、王国光等人说是持中立,但倾向于两线开战。只要能打得赢,三线开战都可以。

  众人的目光全聚焦在朱翊钧身上。

首节上一节206/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