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56节

  张居正心惊胆战地问道:“老师,当时世子说了一句什么话?”

  “当时世子盯着高拱说,‘我是世子,是君,你是臣!我说话,你听着,叫你说话再说话!’语气淡然,却不容置疑。老夫在殿上听到,如重锤在心啊。

  高拱却当成了耳边风!这个高大胡子,一向心高气傲,忘乎所以,终于要吃亏的。呵呵,你看,这次看他如何狼狈脱身!”

  张居正惊问道:“世子反击了?”

  “当然反击了。世子不给晋党,不给高拱一个狠狠的教训,他以后还如此称君?颜面何在?”

  “老师,世子如何反击?抓住几个晋商违禁走私的把柄,穷追猛打吗?”

  徐阶闭上眼睛,默然了一会,才重新睁开眼睛,缓缓地说道:“世子得皇上悉心指点,权谋心计,尽得真传。你觉得世子出手,只会盯着那些旁支末梢的事吗?

  他只会对着心口上,狠狠来上一刀。从这一点说,世子比皇上要果敢,也要狠辣?”

  什么?

  比皇上还要狠辣?

  怎么可能!

  皇上当年十四岁从安陆入京,面对名誉天下的首辅杨廷和,以及他身后的党羽,一记“大礼议”将其打落凡尘,再难翻身。

  世子才十岁,怎么会比皇上还要狠辣!

  徐阶看到张居正的神情,知道他不信。

  淡淡一笑,“叔大,你且等着,看朱批下来,就见到分晓。”

  万寿宫偏殿,嘉靖帝看着胡应嘉的奏章,气得脸色铁青,枯瘦的双手不停地颤抖。

  “啪!”最后把奏章扣在书案上。

  “钧儿,这份奏章是你叫人写的?”

  “是的,皇爷爷。胡宗宪在巡查山西三镇时,发现了线索,不敢轻举妄动,禀给了孙儿,孙儿也不敢大意,特意请文长先生去了一趟,把相关的线索和证据整理了一番,带回京师。

  这些贼子胆大包天,不仅仅违禁走私这么简单,还敢为了一己私欲,酿成如此大祸。孙儿不敢让皇爷爷被奸人蒙蔽,思前想后,决定请胡应嘉上奏。

  此乃公案,事关数十万军民生死冤屈,孙儿不敢徇私,所以才斗胆请御史,以国法朝律为准绳,走正常途径上疏。”

  “国法朝律!这些东西在他们眼里,就跟擦屁股的草纸一样!”嘉靖帝阴沉着脸,愤然怒骂道。

  嘉靖帝当然知道朱翊钧叫胡应嘉上疏的意思,就是想把他从这件破事中摘脱掉。

  当年那次事情,嘉靖帝被闹得灰头灰脸,狼狈不堪,无比震怒,却只能苦水往肚子里吞。

  现在才知道,根源在这里!

  当年敢如此上下连手,欺瞒朕,把朕当猴子耍的那些人,现在连坟茔都找不到了。

  想不到大明人才辈出,居然还出现这么一小撮人才,依然敢内外联手,欺下瞒上,把朕当猴耍!

  不把你们灭了门,天下人以为我嘉靖天子老了,糊涂了,不敢杀人了!

  “黄锦!”

  “奴婢在!”

  “拟诏!叫成国公朱希忠主持,兵部尚书、山西三镇总督胡宗宪和掌锦衣卫事朱希孝协助审理此案。锦衣卫立即拿人下诏狱,一个不许放过。成国公、英国公,会同都察院、大理寺以及刑部,审理此案。

  一月之内,必须结案!”

  “遵旨!”

  第二更!

第75章 大同镇

  大同城,是大同镇、大同府、山西行都司所在地,尤其以大同镇最为紧要。

  大同府府衙后厅里,山西、大同、宣府三镇总督胡宗宪召集了一群将领,在开会。

  “本兵已经上奏朝廷和兵部,得圣谕和兵部部文,任命如下。薛麟为大同总兵官,董一元为阳和、高山、天成三卫副将,麻贵为大同前、中、后三卫副将,陈武为大同右卫、威远卫副将,傅应嘉为大同左卫参将.”

  胡宗宪大声念道,众将神情各异。

  薛麟,第三代阳武侯薛琮庶孙,当代阳武侯薛翰堂弟。

  其父以武举入仕,在大同、山西、延德等镇辗转为将。

  薛麟本人先是在延德镇为守备,后来才调回山西、大同两镇。

  胡宗宪提携其为大同镇总兵官,用意深刻。

  他家两代在大同、山西两镇为将,同袍旧部很多。但是跟洪武、永乐年开始就在山西、大同两镇为将的军将世家又有所不同。

  何况他还是阳武侯薛琮庶孙,勋贵之后。

  在如今这十分微妙的时机,提携他为大同总兵,可以稳定军心,又不至于被旧势力过多羁绊。

  用心良苦。

  董一元出自大同军将世家董家。

  其父董曾任宣府游击将军,在俺答汗寇边时战死。

  董一元积功为蓟州镇游击,癸亥之变中,他是蓟州镇少数立功的将领。

  坚守石门寨不弃,后又趁北虏撤退追击,斩首三百余,被擢升为石门寨参将。

  麻贵不用说了,大同军将世家出身,其父麻禄担任过大同右卫参将,在俺答汗扰边屡立军功。

  癸亥之变时,麻禄以宣府镇副将,带着长子麻锦跟随前宣大总督江东,领骑兵驰援京师,在通州等地击退辛爱所部,擢升宣府镇总兵,赐斗牛服。

  麻锦擢升参将,在戚继光麾下听用。

  麻贵骁勇不输其兄,智谋还略胜,在前宣大总督江东指挥下,屡破大同以北诸虏部,包括多罗土蛮部把都儿的袭扰,让他不得不跑到东边投机,跟着辛爱入寇京畿,想弥补损失,结果把老本都折进去了。

  把都儿率领残部回牧场没多久,被麻贵抓住机会,一回奔袭,彻底送进了历史的尘埃中。

  而这次奔袭是胡宗宪的暗中授意,也是麻贵纳得投名状。

  做得不错,于是得到胡宗宪的重用。

  陈武、傅应嘉不用说了,是胡宗宪从东南带过来的心腹旧部。

  听完任命,众将心里有数,胡总督终于对山西、大同和宣府三镇动手了。

  三镇位置和职责十分有意思。

  宣府镇在京畿西侧,更多的是拱卫京畿侧翼,如辽东一样,一东一西。

  山西镇只有西边部分关所,偏头关、老营堡所直面东河套的鞑靼诸部,其余的振武卫、雁门所、宁武所等山西镇大部分关所,都是“二线关”。

  其主要职责是大同镇关所被突破后,成为山西腹地最后一道防线。

  所以大同镇承担了三镇最主要的防御功能,直接扼守着与漠南北虏诸部的防线,它的驻军最多,军屯、商屯、民屯田地也最多,所以情况也最复杂。

  只要把大同镇拿下,山西三镇也就应声而落。

  山西三镇出身的留任众将心情忐忑不安。

  大同镇位置紧要,所以晋商以及背后的晋党,一直苦心经营。

  从大同府地方,再到大同镇,甚至连名存实亡,只是用来寄职的山西行都司,都被从上到下渗透得十分彻底。

  胡宗宪担任三镇总督大半年以来,一直只是巡关、整饬军纪、加强操练、修葺关隘,人事方面只是因为各种违法乱纪,动了部分中下层军官,上面的中高层将领一直没有大动。

  想不到现在一股脑儿全部动了。

  动作幅度之大,让薛麟等人心惊胆颤,会不会出大乱子?

  这是宣大边关,出了大乱子,危及京畿,地动山摇,可不得了,不知道多少个脑袋才按得住!

  会议结束,薛麟刚回到府上,参将王国贵,游击高文强、徐承、齐芳、马伯良、全庭永,守备薛昂、高文勇、刘致九人陆续来拜访。

  “恭喜薛老爷荣升大同镇总兵!”

  九人齐声说道。

  薛麟知道自己屁股底下这个官位是火山口,可升官了总是好事。他强打起精神,拱手回礼。

  “各位同袍客气了,请坐,请坐!”

  坐下来后,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最后薛良开口了。

  “三叔,前总兵赵国良,副将杨禄、肖凌、参将吴其勇、林栋阳等人聚在城外田大户的庄园里,似乎在密谋什么。”

  薛昂是薛麟的侄儿,被众人推到了前面。

  “此事你们知道,我知道,胡兵部也知道。”

  “三叔,赵国良背后是刑部侍郎陈希学,听说再后面是内阁高阁老,胡部堂斗不斗得过他们?”

  “是啊。薛总兵,我们都是一介武夫,只知道上阵杀敌。这种朝堂争斗,我们是两眼一抹黑。”

  薛麟捋着胡须说道:“偏偏这种朝堂争斗,却比上阵杀敌更加凶险。几次朝争,死了多少人,我们三镇将领被无辜牵连进去的有多少?”

  “三叔/薛总兵,那我们怎么办?就干坐着这里?”

  “你们还想怎么办?”薛麟瞪了他们一眼,“们有什么能耐去左右朝堂争斗?”

  “唉!这个怎么办啊?早知道”

  薛麟毫不客气打断,“早知道?我们有的选吗?”

  是啊,我们有的选吗?

  胡宗宪还在大同府府衙签押房里忙碌着,亲兵队长进来禀告。

  “部堂,文长先生来了。”

  “什么!”胡宗宪猛地站了起来,连忙说道:“快,带我去迎接。”

  在二院门口,胡宗宪挽着徐渭的手,“文长兄,终于把你盼来了。”

  徐渭笑道:“我知道汝贞兄翘首期盼,等着我的好消息。”

  “那文长兄又带来好消息吗?”

  “哈哈,容我卖个关子。”徐渭笑了两声,然后解释道:“此事关系重大,带我去签押房密议。”

  “好,文长兄,这边请!”

  两人在签押房坐下,徐渭从怀里掏出一个裹皮木盒,打开盒盖,从里面掏出两份文卷。

  “这份是兵部都给事中胡应嘉的奏章抄件,这份是皇上的朱笔圣谕。”

  胡宗宪连忙接过奏章抄件,匆匆扫了一眼,脸色不喜反而无比惊恐。

  “世子.世子。”胡宗宪结巴着说不出下文来。

  徐渭轻轻地问道:“汝贞,你也以为这只是党争吗?”

  胡宗宪猛地转过头来,盯着徐渭,“文长兄,此言何意?”

  “汝贞兄,世子亲自下场,你觉得还是党争吗?只是世子党与晋党之争吗?”

  胡宗宪默然。

  “万寿宫大殿,高阁老呈上陈一敬奏章时,世子对他说过一句话。”

首节上一节56/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