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
扶苏撩开车帘一角
蒙恬迅速驾马靠近:“阁下,请吩咐”
扶苏开口道:“选一个五六岁左右的流民孩子,举荐前往宫中当谒者培养,待陵邑建成,便将其安排成为陵邑子弟”
“诺”
蒙恬拱手,迅速亲自去办
一刻钟后
蒙恬便从流民中,挑出了一个较为机灵的半大孩童,尔后让两名卫尉军送往关中
完成此事后
蒙恬前来汇报道:“阁下,那个孩子想知晓贵人名讳,说是日后愿意为您当牛做马,作为报答”
“不用,我帮扶那个孩子,并非为了报答”
扶苏给出了自己的态度
蒙恬拱手称诺,随即告退
马车中
扶苏恭敬的道:“夫子,不知晚辈这样做,算是合格了吗?”
“嗯,不错,相当合格”
许尚较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紧接着
他缓声解释道:“小儒生,帮扶培养一个孩子,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带在身边,亦或者安排到自己的府邸等等”
“但这两种情况,却都直接沾染了因果,容易变成自我情感的牵绊”
“而你方才帮助那个六岁孩童,连自己的名讳都没留下,言之无需报恩,也就避免了背负他人之命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只是今天做了件好事,已经令你眼下的精神状态获得了满足”
“这就够了……已然是初步做到了不沾因果,按规律办事,非常好”
……
后世有人资助大学生
当那个大学生成才毕业以后
部分资助人便会直接删除大学生的一切联系方式,以及信息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
你亲自下场,无比共情的帮助一个人……
这就等于参与了他人的命运
也变相的背负了他人的命运
往往最终结果,并不会多么好
大恩如大仇
此生难报之
最后那个大学生若是不知恩图报,你就很容易把自己变得怨念横生!
何必呢?
假设你从一开始资助的打算,便是为了对方的报答……
那这就相当于一场投资
投资从来都是有风险的
而非慈善资助……
若只是单纯的做好事
不沾因果,点到即止,克制住自身多余的共情心理
方才是一个通透的人
“多谢夫子指点,晚辈这半年按照夫子的引导,进步飞快”
扶苏垂首道:“如果放在过往,晚辈大概率会把那个流民孩子,带到府中培养……”
扶苏过去的共情心理,确实太强了
毫无分寸的做好事
最后只会让自己非常心累!
当你的负面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比如总是做好事被欺骗,当好人被辜负……
很可能你就会跳到另一个极端!
那就是谁做好事谁煞笔!
我从今以后将会无恶不作!
“正所谓善恶一念间”
许尚淡然的道:“做任何事情,重在贵己,只有当你自身心境越发平稳,未来的路才能走的更长,更远”
“因此,儒家提出了中庸,道家提出忘情,兵家奉以无情……”
“至善即至恶,此乃古之至理也”
……
许尚通过助人一事
着重的剖析了小儒生过往的共情心理,以及强烈的同理心等等
扶苏表示……
他依据夫子的点拨,再回头去看半年前的自己
他立马就能认识到……
曾经的自己,真的很呆
太呆了
现在他明显感觉自己变通透聪慧了
最起码对于很多事情,他能够做到干净利落了
好心办坏事
以后他会全力避免
旁侧
华阳太后感觉这次夫子的点拨之言,与她在宫中教导扶苏的话语,还挺相像的
说白了
其实就是两句话概述
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结!
你必须得看的开,才能真正拥有豁达的心境
华阳太后管理三宫六院
蒙武简拔先登子嗣
王翦视美妾如同花花草草
皆是这个道理
至于王贲的奇诡,以及李信的刚猛,则都是极致的术,不属于道的范畴
有句老话说得好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
有术无道,止于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华阳太后轻启红唇:“感觉夫子的教导,更像是道家之忘情”
“哈哈哈,让秦夫人见笑了”
许尚勾起嘴角:“古今道理,本质上都是一通百通的,诸子思想,多有相融,君子和而不同嘛”
儒家崇尚中庸,道家出世忘情,兵家杀伐无情
许尚更欣赏的其实是中庸之道
因为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
现实中
有太多时候
我们太左了不行,太右了也不行
为善太过,易害己
为恶太过,害人害己
皆不可行
怎么办?
自当折中取之,是谓中庸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嬴政轻声呢喃,他莫名的从这句话中,看到了他与夫子的关系
夫子难道不知他的身份?
嬴政认为肯定是知道的
那为何又不挑破呢?
仅仅就是一层身份的窗户纸而已
然
从夫子刚刚的言论便可看出
这层窗户纸等同于因果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