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郡被治理的很好
李牧不仅擅长武事,文事治理方面他也是略通此道
比如以前在镇守北境之时,他就经常与士卒一起屯田,积蓄实力,最终方才能够大破匈奴,横扫王庭!
回到眼下
扶苏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代王,你谬赞了”
“哈哈哈!我说的可都是实话,绝无半句虚言”
李牧咧嘴笑道:“包括代郡的大几十万民众,他们也都非常认可长公子的贤明”
李牧说的确实是实话
嬴政固然按照夫子的安排,高举仁义大旗去主中原,也废除了斩首记功制度
然而
中原民众对于嬴政的印象,却仍旧逃脱不了暴君二字的范畴!
没办法!
秦法事无巨细!
秦吏苛责颇多!
徭役依旧繁重!
还有六国余孽的各种煽风点火……
乃至于文字、货币、车辙、度量衡在统一过程中,多少都会出现些许波折,这些叠加所产生的民怨,都必须得嬴政背锅
你是始皇!
千古一帝!
横压三皇五帝的功绩,注定嬴政需要承受对等的争议与压力
相比之下
扶苏只需保持好自己的贤明即可
因为这样就能让中原万民看到希望……
未来扶苏承继的大秦,必定会让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再不济也能比现在强
有了希望
自然就什么都好说了
“长公子,您亲自宣布吧”
李牧抬手做出了请的手势
扶苏点了点头,尔后他望着田间劳作的民众黔首,高声道:“我名扶苏,乃帝国长公子,现得代王随同,前来颁布皇帝之恩德”
“陛下有命,特赐免除代郡今年的徭役、税赋”
“唯愿代郡之民,人人吃饱穿暖,年年五谷丰登!”
……
随着扶苏的宣示完毕
田间地头早已跪伏一片
平民黔首搞不清楚旁的什么复杂政策,但他们知晓免除徭役赋税,绝对是实打实的恩惠!
霎时间
所有民众黔首尽皆高呼长公子和代王之名
最后
在扶苏的提醒下
他们也没忘了感激皇恩浩荡
其实……
天子恩泽这个东西,对于底层黔首平民而言,真的太陌生了
就跟鬼一样,谁都听过,却谁都没见过
所以
他们只会发自内心的感激,站在他们面前宣布免除徭役赋税的长公子……以及代王!
这就是中原民众最为朴素的情感
后续的事情也就简单了
万民书轻轻松松的搞定
十日后
扶苏与李牧一同来到了禹陵村
禹陵长者不认九卿奉常和通武侯王贲……对李牧他肯定是要认的……
禹陵长者:“见过代王,这位是……”
李牧手持万民书,介绍道:“帝国长公子,皇帝陛下预备钦选的太子储君,万民请愿,贤明四方,今日特来公祭先祖大禹!”
话音未落
扶苏率先向禹陵长者拱手施出大礼
禹陵长者望着李牧手中的万民书,还有扶苏浑身上下都散发的儒雅贤明之风……他后知后觉的也赶忙回礼……
禹陵长者很惊讶
传说中的暴君始皇,居然挑了一个这般贤明的接班人?
这何止是让人想不到!
简直就是奇迹再现于人间啊!
随即
禹陵长者请扶苏入村
不一会儿
祭祀开始,乐舞【大夏】起
顺带还有秦国的角抵优俳、剑舞,楚国的巫舞、巫乐等等
扶苏对于大禹的祭拜,也是按照儒家的礼法
半晌后
扶苏正式施礼要拜禹陵长者为师
经过短暂的相处
禹陵长者对于扶苏已经相当的亲近,甚至认可
赤子之心的人就是这样
扶苏的诚恳,以及从小到大培养起来的儒雅气场,就连夫子都会很容易对其表示青睐
禹陵长者自然也不例外
最终
事情得以圆满成功
禹陵长者接受了扶苏代表大秦赐予的一切封赏,其也愿意成为扶苏的师傅,甚至最后还专门派了两个族中宿老,随行辅佐在扶苏的左右
这可了不得
现今扶苏在赵地的名望,恐怕就连嬴政都是比不了的!
李牧倚重之
禹陵姒氏相佐之
现在哪怕嬴政想要在立储一事反悔,也已经有些迟了
我们的帝国长公子殿下羽翼已成,只待直上九霄,一飞冲天!
至此
禹陵村事件告一段落
始皇的下一个东巡目标:【东郡之地】
天命将现!
阴谋已起!
……
第75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
待禹陵公祭结束
九卿奉常立马老泪纵横的上前,紧紧的握住了扶苏的手
没办法
九卿奉常表示他太难了!
差点就要上不去泰山了!
尤其前几天,通武侯王贲还让他别抱太大希望……
九卿奉常当时是真感觉自己要完犊子了
结果现在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扶苏携李牧前来,轻而易举的便摆平了禹陵长者,给九卿奉常看的是一愣一愣的,直到一切尘埃落定,他才后知后觉的上前对扶苏表达感激之情
扶苏自然是有点意外,莫名其妙的就收服了一个九卿之首
这着实是天降运势啊!
旁侧
通武侯王贲则是陷入了沉默……
九卿奉常溢于言表的激动之情,简直就像是对他的无形打脸
但推断错了就是推断错了
王贲必须得认
他原以为禹陵姒氏顽抗到底,最终很有可能是朝廷选择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