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弟子颜回和子贡
颜回尊天顺命,却一贫如洗,死后有棺无椁
子贡从来不信那些子虚乌有的东西,什么天不天,命不命的,全当不存在
可子贡却一生富足有余
因此
孔子才会提前言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再观老子……
老子认为【道】先天地而生,实乃万事万物的规律
如生老病死
如四季轮转
此皆为有无相生,道法自然
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尊道而行,没有感情,对于世间万物皆是一视同仁的
至于同为道家的老庄
庄子就很简单了
天地为主宰,人力是无法改变天运的
既如此,那还整天担惊受怕,求天求地个什么劲儿呢?
不如直接开摆,爱咋咋滴
谓之:知天,安命也
荀子要更进一步,其提出了天人相分,甚至于人定胜天!
曰: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划重点
制天命而用之!
意为与其歌颂天命,不如找到天地间的运行规律,尔后控制天命,使用天命
毋庸置疑
荀子要更加的经世大胆,外加重视人为、人事
而墨翟的天志,一句话便可概括
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即:上天希望世间的人们都能互爱互利,绝不希望世人全部互相仇恨残害
所以
墨翟以此提出了交相利,兼相爱
墨翟信天,却不信命
在他眼中,天地鬼神,犹如人心之中的良知也
纵横家的鬼谷子,则言及天势
世界万物,无外乎捭阖之理,所以捭阖乃天地之道
谋定起势
谓之连横,合纵
兵家天全,缘自兵者,全为上策,破而次之,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
农家天时,以节气之分
阴阳天象,上承古之巫祝,下继观星之学说
法家天刑,或为天宪,赏惩在手,言出法随,可匡万民
至此
便可看出诸子百家对于【天】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以及运用
对于天命的相关解释
绝非儒家的专属权力
此刻
毛亨的表现,难免让周围众多百家学仕,极其的有意见
墨学者:“哼!我墨家之言若都是谬论,那儒家之言,便是妥妥的蛊惑人心什么天人相应,有关上古三皇五帝的功绩和灾异,你别回避啊!”
法家名仕:“呵呵,毛亨看来也没有学到荀子的真本事,还首徒呢?瞧瞧人家韩非和李斯两大法之大才,他这首徒的份量明显不咋地!”
纵横学派:“儒家之人,现在确实口气越来越大了,连天命都敢一以贯之了,这是要吞并我们啊!”
道家人宗:“毛亨狂徒,跟个关中小辈辩经打成一比一,居然还敢大放厥词,真是不知所谓”
阴阳学者:“我阴阳家的观星学说怎么就满口胡诌了?依我看,毛亨的天人相应才是真正的鬼扯连篇,他居然还想代为定性五德始终说……你脸咋那么大呢?”
……
毛亨犯了众怒
诸子百家的大半名仕,纷纷开始口诛笔伐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当又立!
既各种贬低阴阳家,又想用儒家的概念,定论阴阳家的五德始终说
毛亨的吃相,属实有些太难看了!
但……
事实上毛亨也并非想要刻意的激怒在场百家名仕
他的表态,本是儒家的基础共识
儒家八派,对于阴阳家本就瞧不上
还有那些方士定性的五德始终说,也的确谄媚附上,必须抨击之
毛亨认为应当拨乱反正
有问题嘛?
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便是儒墨之争
墨家的非命非乐,直扎儒家肺管子
毛亨肯定要进行驳斥的
他的每一个行为单拎出来看,都是没毛病的
麻烦就麻烦在……
扶苏顺势用墨家天志、阴阳天象、纵横天势、道家天无几个名词,轻易裹挟了在场的百家名仕
一下把毛亨给推到了对立面
进而形成了当前的局势
“好心机,好手段”
毛亨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道:“你这小辈,很会祸水东引,起势压人可惜……这些旁门左道,并不能决定你我之间的胜负你想击败我,终究还是得口头上见真章!”
毛亨承认他一不小心有点着了道
却也无伤大雅
稷下学宫
百家争鸣
今天你骂我
明天我骂你
辩来辩去,受些非议实属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毛亨表示他也是此间老手了
这点小场面,还影响不到他的心性决断
“前辈,我引入百家齐鸣,并非是要借助外力”
扶苏想了想,道:“我只是想要表达,儒家在天命解释权方面,绝非唯一的你们可以有天人感应,阴阳家也可以有天象观星说,各有各的依据,凭什么你儒家就一定是对的呢?阴阳家承袭古之巫祝,同样底蕴深厚”
阴阳家分离于道家
就像法家出自儒家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乃是东方文化思想的一大特征
“呵呵!”
毛亨拂袖道:“我儒家秉承孝义,施以仁爱,又为当世显学,区区阴阳家有何资格与我等相提并论?”
“天人相应,灾异警戒,劝慰天子应当行德政、仁政,方可四海升平,万民安居乐业”
“这又有哪里是错的吗?反观阴阳家有孝义仁爱吗?他们那所谓的天象观星说,除了蛊惑媚上,还能有何作用?”
“还有墨家……现今已然一分为三的学派,与我儒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
毛亨彻底放飞了自我
你说我鄙视百家
嘿!
那我还真就鄙视了!
又能怎样呢?
天人相应,以祭祀封禅为基础,天谴灾异为警戒,德政仁政为目的,匡恶法、扶民生,绝对是正确至极的学说!
理论,逻辑,道义
毛亨全部都占据了制高点
谁能与他争?
阴阳天象?墨家天志?纵横天势?道家天无?
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