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孔夫子并不推崇直躬的信义和仁孝并行,而是应当仁孝在先,信义在后
亲亲相隐
父子相合
君臣相合
方可得天下太平
霎时间
对面的乐正氏有些浅眉微蹙……
他也明白过来,嬴政想要干什么了
春秋时期的三北案,直躬案
都明确昭示着孔夫子对于至孝二字,极为看重
这就意味着……
内圣在至孝面前,将很难知止
他得慎之又慎
随即
嬴政的身体微微前倾,他压迫感十足的道:“然而按照最初的商君之法,举国一法,法外无刑,贯彻一刑”
“即:不依功劳,不论善举,不得赦免,必须明正典刑!”
“后自惠文王始,历代大秦先君,不断完善出了凭借功爵,能够赎罪、减刑、免刑等等”
“因此,若按照最初的商君之法规范,直躬揭发自己的父亲,有功当赏,且不必受到连坐,其父则必须依律严惩,不存在子为父代罪一说”
……
商君讲究重刑苛法,以刑止刑
或许按照正常人的逻辑
直躬都已经揭发了自己的父亲,他愿意代父受过,官府给予一些刑罚方面的减免,又有何不可呢?
答案是……
如果直躬包庇自己父亲的窃羊之举
包庇者,同罪
而且,根据户籍什伍制度,左邻右舍居然对于直躬父亲的窃羊之举,毫无察觉,此亦为罪也
当连坐之
即:直躬揭发自己的父亲,受赏,免于同罪,也让左邻右舍免于连坐
站在商君的角度
这就是依法赏罚,明正典刑
没有什么看在你仁孝或者信义的情分上,就对你父亲网开一面
法就是法
法立如山
法贵时效
减刑匮法
法外无恩!
“再根据现今的秦法,若直躬拥有军功,则可用功爵为自己的父亲赎罪”
嬴政沉声道:“如果直躬没有军功,其父也不必遭受重刑,只需按照赀刑缴纳财物,再依律流放徭役戍边即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秦法发展到嬴政这一时期
肉刑其实已经相对比较少了
毕竟动则砍手砍脚,对秦廷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缺少一个宝贵的劳动力
不如让罪犯去修骊山皇陵,筑驰道,建长城等等
当然
该罚的钱财,那肯定也是不能少的
“最后”
嬴政若有所思的道:“依据直躬案,现在便有了四种处罚方式”
“第一:至法重刑,法外无恩”
“第二:至功轻刑,功爵可抵罪责,缴纳财货当得轻刑,后流放徭役”
“第三:人治施恩,感念信义和仁孝,遂法外开恩,免除对应的一切罪责”
“第四:至孝轻法,如孔夫子所言,全面推崇亲亲相隐,视律法于无物!”
……
嬴政把商君、自己、楚王、孔夫子的四种处罚方式,全部摆在了乐正氏的面前
嬴政自己肯定是选择至功轻刑
他不需要那么多断手断脚的刑徒
国家得有劳动力发展建设
同时
嬴政也不可能接受孔夫子的那一套,亲亲相隐,彻底把律法踩在脚底下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乐正启”
嬴政铺垫完毕,总算开始正式发难的道:“你方才说内圣知止,需要把理想中的至善,与现实生存相结合”
“现在我且问你,所谓的礼在法上,是否意味着彻底颠覆现有秦法?”
“是否代表着完全遵从孔夫子的至孝轻法,亲亲相隐……也就是不仅要把众多刑徒赦免无罪,而且还要在民间鼓励子为父隐,父为子隐”
“但我必须得告诉你,短期内赦免大量刑徒,徭役就会进一步加重”
“不然,北伐怎么打?长城还修不修了?难道皇帝的骊山皇陵也直接不建了,你觉得可能吗?”
“若不北伐,天降陨石,亡秦者胡,民心浮动,怎能安定?”
“不修北境长城,那你得去边关去看一看,再问问边镇的百姓,他们答不答应!”
“亦或者在你乐正启的眼中,就只有中原百姓是人,边镇万民就全是匈奴口中的两脚羊?”
……
嬴政把国政难题直接摆在了乐正启的面前
漂亮话谁都会说
可现实生存就又是另一方面了
大秦一直都是律法至上
你当然可以提出礼在法上
但不意味着秦法应被视若无物
这就像王道绝非一无是处,青史功绩高筑,注定不可能被彻底推翻
霸道也是一样的
你儒家同样推崇定于一
现在法家霸道一统了山河万里,结果你转头就要把律法彻底踩在脚底下
玩儿呢?
此乃标准的理想太过
与内圣知止,并不相符
对面
“……”
这下轮到乐正氏沉默了
他现在确实非常难办
他若选择至孝轻法,嬴政就会进一步叠加性的把国政难题,全部翻到台面上
包括不限于司法与军功绑定,若彻底轻法,国家内部必定震荡
进而加重关中和中原的对立
不利于山河一统
乐正氏总不能说,为了选择至孝,哪怕是山河一统都可以放弃吧?
这是必不可能的
还有轻法会导致军功爵位制度的全面崩塌,大秦军武战力会火速下滑
未来匈奴之祸荼毒中原
又该怎么办?
至于六国余孽趁机作乱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因此
至孝轻法,无可施行
那么乐正氏能做出让步嘛?
只能说嬴政要的就是乐正氏让……
让出至孝之名
就相当于内圣退出了一大步
嬴政便算是够本了
旁侧
几个大儒席位上
局面的瞬间逆转
让子张正和子思齐纷纷放下了手中的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