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只觉尉缭子着实有点东西,因为后者没怎么跟夫子相处过,却屡屡能够接着夫子的话茬,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王绾则是本能的联想到了儒法两家的观点之差,比如上古时期资源多,遂人性质朴本善
现今人口越来越多
干啥都得明争暗斗
自然人性为恶
这么一来
人啊!
终究是环境的造物
旁侧
许尚缓声道:“对,所谓人口极限周期,便是因为全民的人数往往是以几何倍数叠加上升”
“但生产力想要对应的实现翻番增长,往往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盛世一般都只会发生在人口较少的帝国前期”
“等到帝国中后期,人口严重超出土地承载上限,生存资源变得过度稀缺,就会发生两件事……”
“第一,中下层的民众不愿意生孩子了,因为养不起”
“但农耕宗族式社会,你不生孩子,就意味着没有男丁,然后生存空间会受到进一步的挤压”
“第二,人们在有限的资源下,为了无限博弈,仍旧不得不大量繁衍男丁,以维持宗族势力”
“直至整个帝国无法承载,便会酿成天下大乱,这本质上并非是推倒重来……而是通过纷乱和战争祛除多余的人口,让生产力和土地重新回到可分配的富裕阶段”
“不过一两百年后,就又会再度重启一个循环”
……
西方有个说法,叫做【马尔萨斯陷阱】
也就是人口和生存资源的关系,存在一个极限值
若是超出了红线
人类内部就会重新洗牌,消灭多余的人口
另外
还有一个以老鼠为群体的乌托邦实验
即:老鼠们会从最初的繁衍时期
到扩充奋斗时期
再到族群数量平衡时期
最终变成逐渐消亡时期
这是两个发展方向
我们华夏的古代,始终都在重复马尔萨斯陷阱的循环,因为农耕文明的形态,再叠加儒家的宗族制度,使得越穷就越要生孩子
这就好像思想钢印一样
在现世的落后地区,也依旧在重复上演这一现象
传宗接代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农耕宗族时代,没有男丁,你就一定会受欺负,这是很无奈的事情
今天宅基地被占,明天隔壁把稻田里的水给截流了
怎么办?
只能生……
最终就变成了越穷越生,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生存资源
再观发达的城市区域,我们都不愿生小孩了
这就进入了文明的第二形态
乌托邦式的自然人口衰减
比如有个说法,我们不存在所谓的种姓制度,只因我们的祖上都是高门大户
这个说法的背后
便是只有中上层占据较多生存资源的人,才能够开枝散叶,繁衍生息
至于我等现代化的原子螺丝钉……
首先:由于时代的发展,我们不再需要宗族,甚至不再需要亲戚
其次:我们可以更轻松的仅靠自己,就能养活自己
如此一来
不愿生孩子就会变成必然
没有宗族亲戚的血脉传承规则逼迫
也没有了自我生存的倒逼
我们注定会走向乌托邦式的自然衰亡
“夫子今天所说的话题,都好宏大”
阴阳家邹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嬴政笑笑:“总感觉夫子今天是从道家的角度,进而剖析帝国周期大限的规律”
嬴政平时比较少会思考这些事情
因为他聚焦的都是当下正待解决的时政
像这种人口超出上限什么的
嘶,头皮发麻
感觉就算想了也没啥用
因为无从解决
总不能废除儒家的宗族制度,再重新全面推行法家的什五户籍制度
这显然并不符合大秦由战转治的战略方针
更何况秦法中的连坐制度都已经被废除了,这就说明宗族制度必然会取代什五户籍制度
只因大秦的郡县制度,需要有宗族在基层配合施政
如果大秦想要用官吏彻底取代宗族……
做不到
因为这样搞的话,只会使得官僚群体膨胀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让国库的俸禄支出,不堪重负
只会更加麻烦
“分析一个王朝从发展到灭亡的过程,自然就得把视角放的高一些”
许尚也知晓,说三百年王朝周期律什么的,对于大秦没啥实质作用
可是这个概念,总能让后续的统治者,认识到帝国正处于一个怎样的阶段,进而保持自我清醒的认知
许尚觉得……
他之所为
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意义的
“最后一项”
许尚咧嘴:“天时轮转周期……”
话音未落
只见王翦主动抬手示意道:“夫子,我最近专门了解了一下匈奴人打草谷的规律他们南下抢夺盐粮物资,无非就是为了过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很显然,并非每个冬天的温度都是一样的,因此我判断夫子口中的天时,便是指凛冬严寒,迫使外族南下跟我们拼命”
“比如早先有阵子极西之地的古羌,就闹的非常凶,这些都是共通的道理”
……
王翦不愧是大秦武成侯
立马就从天时二字中,分析出了外部压力
也就是异族南下求存
说白了
就是游牧文明为了活下去,只能选择挤压农耕文明的生存空间
这就是天时轮转大限
非人力所能扭转
“……”
嬴政没有说话,他听的是频频点头
因为他也本能的注意到了这一点
所以
他才要修万里长城
以巩固华夏的千秋万代之基
未来纵然大秦覆灭
可长城仍在,照样能够化为龙脉,庇佑华夏子民
旁侧
王绾则是本能眯了眯眼,他在想……之前庙堂上一度疯传,匈奴威胁论什么的
其实就是军武激进派要打仗挣军功
他总感觉……
等到始皇和二世扶苏过去以后,待三世登基,又恰逢天时严寒,北方游牧疯狂南下
届时
北境异族威胁论
必将重新提上日程
这样一来,似乎夫子的大秦军武战力必然腐败,就会不攻自破了
因为北伐会让大秦锐士重新焕发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