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忆往昔,多有两难之处
一路磕磕绊绊
总算都过来了
“如果夫子早些把密折制度、兼任中央朝廷官爵和三级改制、军政分家提出来就好了”
王翦缓声道:“这样大秦在一统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顺利,少些波折”
王翦表示……他当年被逼到各种自污,真是太不容易了!
皇帝每次赏赐都会给他百十美妾!
他堂堂大秦武成侯!
他是那么好美色的人嘛?
他明明也想当个正派的兵家传人……
当然!
话说回来,王翦也不得不承认,皇帝赏赐的美妾还是很香、很润的
只不过现在还有御史私下说他贪色好利
着实让王翦很无奈
“哈哈!看来兵家小友在一统过程中,吃了不少被同僚拖后腿的亏啊!”
许尚安抚道:“不过年轻的时候,多多少少总要吃点亏的嘛……吃亏是福!”
王翦:“……”
一句吃亏是福
让王翦不由为之一愣
是啊!
他已功高盖世……
小心谨慎,自污名誉什么的,从长久来看,确实不是坏事
“好了,今天的讲课到此结束”
许尚抬起双臂,伸了个懒腰道:“这次【国运论】第五讲的内容,绝对是迄今为止最长的,可把老夫给累着了”
话音未落
扶苏赶忙起身行礼道:“夫子辛苦,晚辈听完只觉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哈哈!能让你这小儒生的认知有所改变,老夫今日便不算白废唇舌”
许尚饶有兴致的道:“对了,小儒生,你跟父亲更为亲近一些,还是平时更随着母亲”
一个人的成长
受到的首要影响是父母,其次才是环境……
“回禀夫子,晚辈确实平时跟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更多”
扶苏偷偷看了一眼旁侧的嬴政,尔后老老实实的回答了夫子的询问
千古一帝
简简单单四个字
不仅代表着功绩横压三皇五帝,更加意味着嬴政对子嗣的亏欠
许尚闻言道:“看来你的母亲应该是一位很温柔的人,这样吧……老夫给你出一个课题,去找自己相熟的战场杀伐之人,切实的了解一下……兵家的无情!”
赤子之心,天生仁义
想要做到心怀王道,抬手霸道
注定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扶苏拱手:“是,夫子,晚辈一定谨记”
“嗯,甚好”
许尚满意的点了点头
下一刻
嬴政轻声提醒道:“夫子,不知【国运论】第五讲,应该采用怎样的结语?”
嬴政已经抽空开始亲自把国运论,撰写成传于后世的【祖训实录】了!
所以
夫子给出的结语将流传千古,非常重要
上次是夫子喝醉了,嬴政斗胆自由发挥
这次肯定还是由夫子亲自定夺更好
“让老夫想想”
许尚略作沉思,道:“【国运论】第五讲的结语,就叫……”
……
第62章 天命王权,天势纵横
“【国运论】第五讲的结语,就叫……”
许尚大手一挥的道:“时代夹缝,一线通天土地变革,大秦当兴藩屏推恩,心算通神完善郡县,画龙点睛!”
正所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许尚也没有过于自谦的意思
由于国运论的内容属实有点长……
所以他索性把结语扩充了一下
且上述三十二个字
都是他们在闲谈中有提到过的
以上古三皇五帝为开端,解析生产力的提升和变迁,直至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崩塌,诸侯的退场……以及门阀未兴造成的时代夹缝,这才给了匹夫亡秦的机会
尔后便是土地变革,以【挟天命以令始皇】事件为核心,对军武极端激进派采取大清洗,进而促成九州各个阶层……或获利、或免役、或敲打、或分化的格局
紧接着再顺势施行【徭役代分土地政策】
最后
藩屏推恩,以镇天下
并重新定义墨侠,好在地方上采取了【基层平衡制度】的设想
完善郡县,三级改制,军政分家,密折制度等等
不得不说!
国运论第五讲的内容
绝对是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脉络也无比清晰
“咳咳!晚辈着实没想到,国运论第五讲的结语,会跟前四讲加起来一样长”
嬴政感觉这次夫子起的结语有点随意
不过他也确实没有更好的替代想法
许尚笑笑道:“小赵,如果你想短点儿,那就直接用新时代的盛世宣言……四夷宾服,万邦来朝!”
许尚发现树立起一个盛世新目标!
还是挺重要的
原因很简单
当世文士,除了追忆上古时期的尧舜禹汤以外,太多人都在怀念春秋鼎盛,礼乐盛世!
比如小儒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诚然
春秋的百家争鸣,被后世称颂为东方的文艺复兴
多少百家圣贤,皆在春秋以身证道!
难免让后人心驰神往
但……
我们怀念归怀念
可如果因为怀念春秋鼎盛,就要重启分封,强行开历史倒车的话
这绝对不行!
因此
盛世新标准的定义,极为重要
“就用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吧!”
许尚彻底做出决断:“虽然此八字并没有严格概括国运论第五讲的详略内容,可老夫所做之一切,都是为了把华夏推向全新的盛世,遂不算跑题”
嬴政拱手:“夫子高义!”
随即
王翦、李斯、扶苏:“夫子高义”
忘尘子:“呃!那我就……老许,牛逼!”
许尚:“……”
许尚扶额失笑……
忘尘子每每都能做到万花丛中一点绿,相当的特立独行,也是不易
“哈哈哈,也感谢你们的耐心捧场”
许尚想了想,转而道:“对了,给你们留个课题吧!老夫方才询问过的……分封诸侯代表的是【贵族国有经济】,郡县士族门阀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将发展出怎样的土地经济呢?”
土地经济!
国之命脉!
许尚以此为题,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考小赵……
果不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