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129节

  “元末?”李鸿章脸上一阵阴晴不定。

  李文轩却是一怔:“元末?那不是大清要完?”

  李鸿章则盯着黄世杰,似乎难以置信:“老师真是这样说的?”

  黄世杰一笑:“少荃,你以为老师还和在北京时一样谨言慎行吗?如今老师麾下有练勇三十多营.这些营头都掌握在老师的宗族、乡党、同门、学生手中!而这些依附老师的人又拉着他们的宗族好友同窗,上上下下皆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等老师的追随者,无一不希望老师可以步步高升,直上青天!而左季高、江岷樵门下之人,也皆是如此!

  李世伯、少荃,这天,已经变了!我辈男儿大丈夫,生于乱世,又手握三尺之剑,时也,幸也,又安能不做一番事业?”

  “好!”李鸿章鼓掌而道:“今日听师弟一言,胜读十年之书!”随即他又神色一黯,苦笑道:“可是僧王却推荐了我一个出洋的差事我本来都和工部的吕侍郎说好了,我跟他回安徽办团练,可这趟洋差一耽误,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我家的团练办起来了?我要是能找个理由把这趟洋差推了就好。”

  “别,千万别推!”黄世杰赶紧摆摆手道,“机会难得啊!少荃,可知道那个罗雪岩为什么能一步登天,从一个七品候补一跃成为江南盐法道兼江宁知府的吗?”

  “他能练兵,还会办洋务。”李鸿章说。

  黄世杰道:“这只是一部分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那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是洋枪洋炮!”黄世杰一脸羡慕地道,“他真搞到了几千支洋枪和十几门洋炮,是现货啊!

  其实办团练最容易的是招兵,少荃你是淮人,两淮自古多壮士。而且淮河近年来又连年泛滥,两淮多的是活不下去的穷苦人,招兵再容易不过。真正难的是搞到足够的洋枪洋炮.没有洋枪洋炮,咱们可打不过长毛,你是不知道长毛打仗有多凶,如果咱们打不过他们,早晚得完!

  有了洋枪洋炮,最好再能雇一些洋将洋兵,咱们的练军才能真正和长毛一战,所以少荃你千万别推了这次的洋差!

  至于回安徽办团练的事儿,由令尊和你的几位兄弟先去开个张就行了。少荃你要放心不下,可以给老师修书一封,借一二营湘勇到安徽,有他们带着,你们李家的团练一准比别人家的强,只要小心一点,总坏不了的。等少荃放洋归来,买到了洋枪洋炮,请到了洋将洋兵就能做大了。

  到时候连老师都要仰仗你的路子从洋人那里购买枪炮弹药的你有了这条路子,还怕团练办不起来?团练办起来了,还怕没有封侯甚至封王的前程!”

  李鸿章这回真是受教了,他现在还不是李中堂,而是一直在北京城“坐办公室”的李翰林,他是只看见那些军头风光,没看见这些团练头子在面对太平军大队人马的时候有多窝囊。

  “受教,鸿章受教了,”已经明白自己要走什么道路的李鸿章一脸感激地朝黄世杰拱手,“那我就专心准备放洋了!”

  黄世杰见李鸿章已经下定了出洋的决心,便知道自己这一脉“里通外国”的路线应该是能建立起来,稍稍安心了一些上海的那个罗雪岩他没怎么听过,但可以确定是骆秉章、左宗棠一脉的人。如果日后左系湘勇洋枪洋炮源源不绝,曾系人马早晚会被左系吞并,而他作为从左宗棠那里投到曾国藩麾下的人物,恐怕吃回头草的日子不会好过。

  不过采买洋枪洋炮之事已经刻不容缓,黄世杰也等不及李鸿章放洋归来了,于是又跟他打听道:“少荃,你们这次准备从哪里出洋?”

  “上海!”李鸿章笑道,“肃大人说了,他想走上海出洋,顺道见一见罗雪岩和上海的外国领事,再向洋人订购一批洋枪洋炮.我也想趁这次机会好好和那位罗雪岩亲近一番,顺便和他学一学办洋务的本领。”

  黄世杰叹了口气:“可惜我不能和你同去上海了,要不然我也想见见这位洋务奇才了。”

  “子英,你有什么要紧事吗?”李鸿章问。

  黄世杰点点头,笑道:“僧王今天派人来给我送了口信,说皇上再过几日要召见我!”

  李鸿章喜道:“皇上召见?那是要大用了吧?”

  黄世杰笑道:“方今天下大乱,清室衰微,太平军兴,而我辈读圣贤书,掌虎狼兵,有凌云志,天子不用我辈,还能用谁?”

  “杀清妖,上天堂!”

  “皇上帝保佑我们!”

  金陵城的仪凤门外,忽然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

  站在仪凤门内的狮子山上向城外望去,只看见仪凤门外,静海寺周围来不及拆除的密集建筑之间,密密麻麻的全是高声欢呼的“红头人”!

  仪凤门北面的长江江面上,铺满了从上游驶来的木船,数量以千计,所有木船的甲板上,也站满了“红头人”,同样欢呼不止。

  甚至长江北岸,属于江浦县的滩头上,也是一副红旗飘飘,大兵云集的场面,隐约也有欢呼声传来。

  而在静海寺西面的一片旷野上,一顶六十四个人抬的大轿子,在上万太平军男女圣兵的簇拥下,缓缓出现在了狮子山上绝望的两江总督陆建瀛、江宁将军祥厚的视线当中。

  “是,是洪秀全!他到江宁城外了.咱们完了!”已经上了年纪,皮肉松弛,须发花白,完全没有了精气神的江宁将军祥厚目光呆滞地望着那顶大轿子,声音颤抖地说。

  他身边面色蜡黄,身材消瘦,一看就有病在身的陆建瀛更是一副欲哭无泪的模样:“唉,大清要完.我们无非就是找一块爱新觉罗的土地赴死而已!”

  说完这话,他眼睛一闭,也不再看城外让人绝望的一幕了。

  而在那顶“三室一厅”的大轿子外的平台上,洪秀全正身穿“四十条龙”的龙袍,一手按着宝剑,一手捋着胡须,望着即将被太平军攻破的城池,满脸都是志得意满:“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

第231章 穿罗大人的衣,吃罗大人的饭

  念完了自己新创作的《述志诗》,人生得意的洪秀全锵一声就把自己的三尺龙泉剑抽了出来,向着南京城墙方向一指,大喝一声:“天父皇上帝保佑太平天国杀清妖!上天堂!”

  随着洪秀全的一声呐喊,一面迎风招展的巨大红旗,突然在他身旁扬起,在前线早就准备就绪的太平军炮手马上就点燃了三四百尊吴三桂传下来的铜炮,顿时就是响成一片的“轰隆隆”的炮声。

  这些大炮虽然都有一百八十岁年纪了,但架不住它们的用料、工艺乃至炮型都比乾隆年以来的“清炮”好太多了,所以至今都老当益壮!

  而使用这些“老炮”的太平军中的炮手大多数是湖南道州、郴州一带的矿工改行的,个个都是手搓火药和玩火药的好手他们调配出来的火药当然比不了洋人工业化生产的火药,但是比起大清八旗兵、绿营兵用的那些火药不知道好到哪儿去了。

  一枚枚石制的炮弹在火药爆燃产生的巨大推力作用下,从一尊尊足足等待了一百八十年才得以展示威力的老炮炮口中喷吐而出,在天空当中翻滚着划过一道道弧线,然后又猛砸向坚如磐石的金陵城墙。

  “嘣嘣嘣”

  石弹撞上了金陵城坚固的城墙,发出了一阵阵清脆的巨响,石弹和城砖同归于尽,化作了四散飞溅的碎石。但是这座几乎伴随着大明朝一起诞生的金陵城的城墙实在太坚固,哪怕是几百年后的一二千斤重的铜炮也一时奈何不了它。

  在狮子山上观战的陆建瀛和祥厚看到金陵城墙扛住了太平军猛烈的炮击,都在心里面稍稍松了口气。

  虽然他俩都知道金陵难守,但是多守一天就多活一天啊!

  看这样子,金陵城至少能扛三个月!看来他们还有三个月的大人可以做.

  而在金陵城外,洪秀全望着远处在大炮轰鸣声中仍然岿然不动的城墙,却面不改色,只是嘴唇微微颤动,发出低不可闻的声音:“一二三四五”

  当洪秀全数到五十的时候,他忽然收剑回鞘,腾出双手捂住了耳朵,一双眼眸当中也闪烁出期待的目光。

  突然。

  “轰隆隆”

  一阵巨响,地动山摇!

  站在“三室一厅”的轿子上的洪秀全都感觉到了脚下一阵摇晃,他连忙拿起一支望远镜,朝着远处的金陵城墙望去,只看见刚才顶着二三百门铜炮的轰击只伤了点皮毛的坚固城墙,现在却有一大段被冲天而起的尘土烟雾所笼罩!

  “天父保佑!天父保佑”

  洪秀全口中念念有词,死死捏着手里的望远镜,目不转睛看着那一片冲天的烟雾。

  随着一阵江风吹过,把尘土烟雾吹散了一些,隐约露出了一大段坍塌的城墙!

  “成了!成了”洪秀全的声音都有点颤抖了,目光也变得有些迷离,用力挥舞着拳头,“国胞的甜火药配方果然好用.今天可以炸开南京城,两年以后一定可以炸开北京城,朕果然是天父之子,人间圣主,朕要一统天下了!哈哈哈!”

  原来太平军压根就没指望依靠炮火轰塌厚实的金陵城墙,根据杨秀清、石达开等人制定的计划,担任先锋的上一、上二、左一、左二四军在抵达金陵城外后,马上就占据了靠近仪凤门的静海寺,然后以静海寺为据点,派出了郴州、道州矿工为主力的“工兵”挖掘地道,同时还在静海寺内现场熬制威力巨大的硝糖火药。

  而当洪秀全、杨秀清率领的主力抵达时,地道早就已经挖到了仪凤门附近的城墙下面。而刚才的炮击只是为了掩护工兵抬着装有硝糖火药的棺材通过地道送到金陵城墙底下。

  “傲气傲血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

  就在洪秀全自言自语,似乎陷入了某种半疯状态的时候,数千名几乎是奋力呐喊出《男儿当自强》歌词的太平军战士,已经越阵而出向着刚刚被“甜火药”崩出的城墙塌方处蜂拥而去。

  而冲在最前面的,是数十名高举着火把,携带着硝糖手榴弹的敢死士!

  在洪秀全布满了血丝的双眸凝视下,如潮水一般涌入了宽达数十丈的城墙缺口。

  太仓州,宝山县,玉皇宫内。

  “吃谁的饭?”

  “吃罗大人的饭!”

  “穿谁的衣?”

  “穿罗大人的衣!”

  “拿谁的饷?”

  “拿罗大人的饷!”

  一问一答的声音,在一座刚刚被修缮一新的道观山门内外两片开阔的平地上此起彼伏地响起。

  穿着上海码头工人式样的白色短褂、黑色长裤的精壮汉子,就在这两片平地上一排一排站着,总数看着足有四五千。

  身着黑色马褂的军官们,则带着捧着一盘盘银元的亲兵,在给那些刚刚入营,还没来得及换上正经军服的新兵蛋子发饷。

  一人四块银元!

  由教导旅和暗堂出身的最可靠的军官,在罗耀国本人的监督下发放,每发一个人,都会有人问上一“吃谁的饭?穿谁的衣?”,而回答.当然是“吃罗大人的饭”、“穿罗大人的衣”、“拿罗大人的饷”!

  罗耀国的上海新军和太平军还是不一样的,他可没办法在上海新成立一个太平军的军,所以就只能假装一下买办军阀,先把军火买到手,士兵招募到手,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部队拉起来。

  只要有了大几千人马,上海还不是罗耀国的囊中之物?

  只要拿下上海,这支“假清军”摇身一变,变成太平军还不是罗耀国一句话的事儿?

  所以这支新军的思想教育手段就简单粗暴,让底下的士兵知道他们的军饷和饱饭是谁给的就行!

  他们不是咸丰的兵,也不是洪秀全的兵,而是罗大人的兵!

  就在山门的门楼下站着的罗耀国,看着这些新兵一个个用双手接过各自的营长、连长一起发放给他们的四块银元,并喊出发自内心的口号的时候。穿着蓝色行褂,戴着镂花金顶的项循快步向罗耀国走来,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身材矮小,行商模样的男子,正是陈承。

  只见项循一脸喜色地向罗耀国一个抱拳:“大人,金陵”

  项循只说了“金陵”二字便停了口,然后肃立在罗耀国跟前,而行商模样的陈承则一言不发,面带微笑地站在项循身后。

  “大龙,你看着,我去去就来!”

  罗耀国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便吩咐了身边的王大龙一声,然后就带着项循、陈承往悬挂着“玉皇殿”牌匾的大殿之中走去。

  这座名叫“玉皇宫”的道观位于直隶江苏省的太仓州的宝山县罗店镇境内,是宝山大族罗店唐家的家庙,占地三十多亩,几年前刚刚重修过一次,添了许多殿阁堂舍,是上海县周边最大的寺观,足以容下罗耀国的新军。

  而且罗店镇又是上海县城和上海租界的北大门,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吴健彰就出面向罗店唐家借了这座道观,给了想要寻一宽敞去处屯兵的罗耀国使用。

  罗耀国的中军就设在原本的道观主殿玉皇殿中,玉皇大帝的神像早就给挪走了,偌大的大殿被分隔成了几个区域,分别竖起了“作战处”、“情报处”、“供给处”、“通信处”、“动员处”、“司令室”的牌子。

  几十个清军八品、九品武官打扮的青年正在中军之中忙碌,随着玉皇殿外值守的卫兵喊了一声“罗大人到!”,所有人都放下手头的工作,肃立着向大门方向拱手行礼,口称“参见大人”。

  罗耀国则和气地抱了抱拳,笑着吩咐道:“都忙去吧!”

  随后,罗耀国又指着大殿内用木板临时隔出来,挂着“司令室”牌子的房间做了个“肃客”的手势,对陈承道:“陈侍卫,里面请。”

  陈承则笑着作了个揖:“吴王殿下,您太客气了,承可受不起啊!”

第232章 吴王罗耀国,道台罗雪岩

  “吴王?”

  罗耀国一脸惊喜地望着陈承:“金陵城被天王打下来了?”

  “正是!”陈承点了点头,“四日前就打破了,用穴地爆破法炸塌了仪凤门附近的城墙,炸出了数十丈宽的口子,中一军的师帅杨辅清、黄文金指挥死士用手榴弹开路,一路炸进城去!在狮子山上观战的清妖两江总督陆建瀛逃遁不及,被圣兵阵斩。清妖江宁将军厚祥逃入满城坚守。下官离开金陵时,东王九千岁正在亲自督军猛攻满城!”

  陈承提高嗓门,将太平军攻入金陵城的大致情况说了一下。玉皇殿内所有人都听清楚了,喜悦的气氛顿时就充斥整个大殿。

  “太好了!”

  罗耀国其实早就知道金陵城必破,但他还是忍不住大声叫了个好,然后才拉起陈承的手,大笑着走进了自己的司令室,他刚一进门,就听见外头的响起了一阵“万岁”的欢呼声。

  罗耀国赶忙给跟着一起进来的参谋处长项循打了个眼色,后者马上转身离去安抚外头一群欣喜若狂的军官了司令部五个处当中的军官全都是上军教导旅和拜上帝会暗堂还有罗耀国的卫队出身,都是最忠诚的拜上帝会战士,不过玉皇殿外头正在拿军饷的新兵可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太平军战士。而且,他们的新兵训练都还没完成呢,现在还不是拿下上海滩的时候,所以还是得遮掩一下。

  看见项循把门带上走了出去,罗耀国就笑着对陈承道:“陈检点,坐吧在我这里不用那么多礼。”

  陈承并没有落座,而是摸出一个黄缎子卷轴,笑着对罗耀国道:“天使,天王有旨!是封您为吴王五千岁并命您收取苏州、松江、太仓、湖州、嘉兴等地.您这儿不太方便,那我就不念了。”

  “好,那我就接个旨吧。”

  罗耀国赶忙起身,恭恭敬敬地将黄缎子卷轴从陈承手里接了过来,展开一看,上面是一首打油诗,罗耀国在心中默念:天使罗耀国,契爷系天父,受命下凡来,辅佐真圣主,屡屡立功劳,天国称第四,合该封王爵,上奏天父后,封他当吴王,号称五千岁,再加圣天使.

  真是好诗啊!因为这首打油诗,罗耀国现在的正式官爵就是“拜上帝会总讲师、上军主将、圣天使、吴王五千岁”了!

  “陈检点,”罗耀国看完了洪秀全的圣旨后,又笑着对他道:“麻烦你回报天王,就说我在上海这边一切顺利!已经从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三国领事和洋行那里买到了数千支洋枪和几十门大炮,还以上海练军的名义招募到了五千新兵。现在就等三娘、添养、寿成他们率领上军主力东进,便能里应外合,拿下松江府了。”

首节上一节129/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