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被麦都思等人雇佣的几个漕帮的堂口也都给冲了。
不过那些事情不能在法庭上说。
罗雪岩又叹了一声:“显然,上海督军府的治安能力还是太过薄弱了.在事件发生之前,无法进行预防,在案件发生之后,又难以侦破。
所以,督军府准备尽快召开上海新区、上海县、宝山县、嘉定县、奉贤县、南汇县、崇明县、川沙厅等一区六县一厅士绅大会,改组督军府、谘议局和各县区厅政府,通过督军府临时司法条例,全面加强上海的行政和治安管理能力,加强对各宗教派别的监管以确保类似事情不再发生!”
文咸、布尔布隆、马沙利三个公使听罗雪岩这么一说,都是微微一皱眉。
他这是要借机加强对上海的控制啊!
开什么一区六县一厅士绅大会”.上海新区周边七个县厅的士绅都把罗雪帅当救星,只要不分他们的土地,雪帅说什么都是对的。
如果一区六县一厅要合并成一个“大区”,成立统一的行政、司法、立法机关,那不就是一切权力都归督军府了?
在这个基础上加强行政、治安管理能力,不就是集大权于督军府了吗?
而这时,罗雪岩又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对文咸和布尔布隆道:“这就是本席对七天前发生的教派冲突案的最终判决.由于拜上帝教方面不可能去北京应诉,所以原被告双方如果不服本席判决,可以在三个月内,去天京向太平天国的天王陛下上诉!你们.可有异议?”
就在英法两国的公使还在权衡的时候,罗大纲已经代表罗耀国发言了:“罗吴王对雪帅的判决没有异议!”
罗耀国没有异议,就是太平天国没有异议。
法国公使布尔布隆也点了头:“法国和天主教会也没有异议!”
他知道,虽然法国和英国目前还是一起反对俄国的盟友,但是在对待《先知书》的问题上,英法目前很难有什么一致。
所以他也不愿意当恶人和太平天国继续冲突下去毕竟,杨秀清已经被他拉拢过来了!
代表伦敦布道会的理雅各也微微一笑:“督军阁下,伦敦布道会也没有异议!”
他这次可没有出面和洪秀全辩经,也没有参与教案。而且他还是刚刚才从香港来的上海,还为洪秀全带来了好兄弟洪仁所以麦都思、穆威廉等人,稍后会被调离上海,而他理雅各会成为伦敦布道会驻上海的负责人,甚至还会出任英国驻苏州的总领事!
第306章 上海滩的地位,罗雪岩的建议
在上海滩这个地面儿,自从拜上帝教和洋人的天主教会、伦敦布道会斗了一场以后,似乎就平安得很。后来的公堂对簿也没闹出什么大的动静,甚至连嘴炮都没怎么放,就有了一个除“投胎去耶路撒冷”的赵方济之外,各方面都还比较满意的判决结果。
其实教派冲突这种事情,本来就很难分个是非黑白的和两拨跳大神跳得打起来的人,还能分清什么是非?除非当政者想自己下场,否则就是一个息事宁人,最后谁拳头大,谁人多,谁嗓门大,谁就占便宜。
当然了,这个人多,是指能站出来的人多,并不是沉默的人多!
而在这次的上海教案之中,拜上帝教这边的确人多、能打、嗓门还大!真正做到了以理服人,无论道理、物理,洪秀全都能服人。
而伦敦北布道会花钱雇来的漕帮打手和他们自己的教民,面对几十个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太平军战士就来了个望风而逃,然后还被许月桂派出的红帮打手送了许多人下黄浦江栽荷花,顺带着扫了一遍上海滩的漕帮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上海滩的官场不在罗耀国手里,只要换一个不想卷进去太深的官儿,也会采取息事宁人的立场把事儿平了。所以在教派冲突中吃亏的伦敦布道会和天主教会,也就只能认栽。
况且,拜上帝教也挂着“洋教”的牌子,细究起来,属于基督教真约派的人把罗马教会和圣公会的人揍了.就算换成正儿八经的大清官员,好像也只能抹平了事。
你们“洋教”内讧关大清什么事儿?
至于英国、法国、美国的使馆被捅的赵方济毕竟是意大利人嘛,哦,他的国籍是奥地利帝国,就是茜茜公主她男人统治的国家。
英国、法国、美国没有理由替奥地利帝国出头啊!
而且赵方济为什么死的,谁杀的人,文咸、布尔布隆、马沙利都心知肚明。
这事儿.不可查,不能说,只能平。
而罗雪岩借着这场教案坐稳上海一区六县一厅大帅宝座的一系列措施,也得到了英法美三个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代表的支持至少是默许。
毕竟,上海教案中拜上帝教的表现,也让他们看到了太平天国实在不好应付那可是拥有“大规模杀伤性先知”加持的太平天国!
虽然这个“大规模杀伤性先知”不太可能帮助太平天国战胜大英帝国这样的超级强权,但他能帮助法兰西、美利坚和俄罗斯战胜大英帝国。
有了这么个因素,“列强一致”的原则就不存在了.
这太平天国既然不好应付,那就让罗雪岩去应付吧!只要他能维持住上海目前的“自由市”地位,能让英、法、美三国的商人有一个可以放心大胆的和太平天国、大清国把买卖做成了就行。
而太平天国那边好像也是这个意思。
在上海教案发生前,上海滩上就传出了太平天国要封罗雪岩当上海督军的消息!
而在上海教案之后,上海督军府就在《上海时报》上登了公告,宣布上海督军罗雪岩自即日起兼任太平天国的上海督军!
这属于一个人打两份工(其实是三份),既是大清的上海督军,又是太平天国的上海督军了。
这份公告上还说,以后原上海县、嘉定县、南汇县、奉贤县、崇明县、宝山县和川沙厅的地盘,全部由上海督军府管辖!
另外,罗雪岩还在刚刚由所辖的一区六县一厅士绅推荐的谘议代表组成的上海第一届谘议会上宣布要立即开征“城墙税”,会以土地和房产为依据,在督军府辖区内征税用于修筑内外两道城墙,用来保卫上海的安宁。
其中外墙是一道依托天然河流修建的“木墙”,也就是木栅栏。还会在关键的路口、桥头、河口修建小型棱堡,以加强防卫。
而内墙则是一道依托苏州河、黄浦江修建的“大三角”城墙,其中沿着苏州河、黄浦江修建的是岸堤和随时可以封闭的码头大门,而另一边则是一道从漕河泾镇往西北一直延伸到苏州河和新泾河交汇处的长达十六里的砖墙。
与此同时,上海的江海关税收除了一部分上供给太平天国的天京朝廷和支付督军府、五口通商大臣衙门的花费,其余都专款专用,都用来办新军、办水师!
上海新军将会扩充到一个师,额兵会增加到一万两千五百人!
此外,督军府所辖各县、厅,都会再办一支团练,人数根据各县、厅的情况而定,多则三千,少则两千。
而上海水师一开始会向英、美、法租船和雇佣水兵的办法“速成”,等将来再设法自建或筹款采购舰船,同时还会开办水师学堂,培养水师官兵。
总之,一个自保有余,进取不足的割据局面,就这样出现在了上海。
但谁都明白,上海如今的地位只是个权宜之计,是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的
在黄埔江边的一个海船码头上面,一条挂着米字旗的明轮快速帆船正呜呜鸣动,眼见已经烧开了锅炉,马上就能拔锚启航了。
码头之外,戒备森严,都是蓝灰色军服的新军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
而码头之上,则是人物寥寥。
上海督军罗雪岩难得穿上了大清二品官服,脑门上扣着顶戴,脑后的辫子却是已经没了,正拉着恭亲王奕的手在低声交谈。
两人的随员却是壁垒分明,站得很开,大部分人瞧对面的目光都是怪怪的,只有许月桂和恭亲王那边一个胡子拉碴的道士在眉来眼去.
恭亲王的脸色不大好看,他这次虽然卖国有功,但江南、江北大溃败的锅他毕竟得背起来。本来还想当什么大将军王的,结果被一个热气球吓得望风而逃他跑到上海之后已经跟洋人打听过了,知道那只在苏北天空当中飞来飞去的红球是洋人发明的热气球,放在战场上是侦查用的。
他估摸着那个太平天国的妖魔搞不好也是乘坐着热气球从天而降的.
一想到自己挺大一王爷,居然给一气球吓破了胆,回到京中之后还指不定会被如何奚落,他都有点羡慕罗雪岩。
人家好歹有军队有地盘!
看这意思,将来不失封侯之位啊!
这个时候,那条英国明轮帆船的汽笛鸣动了一遍又一遍,跳板也放了下来,恭亲王登船离开的时间已经到了。
“雪岩,”恭亲王望着眼前这个官运亨通的青年,苦苦一笑道:“你准备怎么和皇上交代?皇上可待你不薄啊!”
罗雪岩微微一笑,掏出一个装折子的黄皮纸盒子,双手递给了恭亲王:“王爷.下官向太平天国称臣也是不得已之举,这样好歹能割据上海,以待将来。这是我给皇上的折子劳您带去给万岁爷吧!
另外,下官对王爷操持的洋务还有一条建议.不知王爷想不想听?”
“什么建议?”恭亲王问。
罗雪岩道:“王爷不是答应英国人要开放北方的口岸吗?”
“如何?”恭亲王问,“你反对?”
“不,不反对。”罗雪岩道,“如果我没猜错,天津一定在开发之列吧?”
恭亲王点点头:“那是一定的。”
“其他还有什么口岸?”罗雪岩问。
“还没定呢!”
“那么下官能建议开放两个口岸吗?”
“你想开放哪里?”恭亲王有些警惕地问。
“一个是釜山,一个是海参崴。”罗雪岩说,“王爷,就这两个,不管英国人要哪里,您只管把这两个口岸加进去,一准错不了。”
“釜山?朝鲜的?”恭亲王一愣。
“对!”罗雪岩点点头。
“海参崴是.”
“在宁古塔,”罗雪岩道,“那是宁古塔副都统的辖区,紧挨着日本海,乃是外东北最好的港口!”
第307章 北有库页岛,南有兰芳国
“开放宁古塔副都统辖区的港口?”恭亲王怎么都没想到罗雪岩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他愣了一愣,“这是.英国人的意思?可是宁古塔苦寒之地,有什么好的?”
有什么好的?
听上去很大气啊!是不想要这片大好河山了吗?
罗雪岩只是微微一笑,淡淡道:“王爷,开放宁古塔副都统辖区内的海参崴为口岸并非英国人的意思,但此事对王爷、对大清都是有三大利而无一害的。
英人远来所图者,主要还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而非土地。何况宁古塔苦寒偏远之地,英人索之亦无用处。倒是大清北方强邻觊觎此地多年矣!若能引英人在海参崴划定租界,设置领馆,甚至驻扎兵舰,那北方的强邻想要南下,可就不容易了。况且,这北方强邻眼看着就要和英、法开战见仗,这个时候大清献上海参崴良港给英法海军使用,还可以助力英法北取俄人在极北堪察加半岛上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
若此港为英法所据,那大清东北之地将再无边患此大利之一也!”
虽然大清东北和俄罗斯陆上接壤,边境绵延数千里。但是入侵大清东北边境的俄军却不是万里迢迢走陆路而来的,而是走北冰洋的夏季航道再入太平洋而来的。
因为眼下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影儿呢,走陆路坐着马车、马拉雪橇,跨过茫茫西伯利亚往远东投送兵力的成本可不得了!
相比之下,走北冰洋夏季航道可经济太多了!
而走北冰洋夏季航道出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后,就得在堪察加半岛上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补给。
历史上克里米亚战争时,英法联军就曾经进攻过这个港口,不过没有打下来。
可如果英法联军能够在海参崴建立兵站,再得到一些大清佣兵的支援,没准就能打下来。
一旦堪察加半岛上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被英国、法国.甚至大清控制,那俄人走北冰洋出白令海峡再南下的路线就断了。
那么大清东北的边患立即就会消失!
外东北、库页岛之地,自然就保住了。
即便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依旧为俄罗斯所有,但只要英法在海参崴划了租界,建立了海军基地,俄国人想要大举南下就得掂量一下了。
罗雪岩接着又道:“宁古塔副都统之地和更北方的三姓副都统之地虽然苦寒,但却盛产毛皮!皮草向为西人所爱,价值不菲。昔俄人大举东进,其实也是为毛皮所引。所以开放海参崴港为口岸对英人、对大清绝不是无利可图。
况且,宁古塔之地实在辽阔,物产丰饶,土地肥沃,若能辟为口岸,自有洋人明轮船会航行于海参崴、釜山、天津之间,四五千里的海路,八节航速,七八天就能走完!
到时候大清就能借西人之利,开发宁古塔的沃野,其大利二也!”
恭亲王听罗雪岩这么一分析,眼前顿觉一亮。
开放关外沃野数千里的主张一开始就是他提出的,但是这个项目进展并不快。
这主要是因为距离山海关比较近的关外之地都已经是八旗权贵们的庄子了,而距离山海关较远的地方,运输成本太高要进行开发可不仅是运些人过去,还得运送工具、牲口、口粮.陆路运输需要的时间和成本,实在是难以承受。
若是洋人的轮船真的能在七八天甚至半个月内跑完天津海参崴的航路,那运人送货过去可就太简单了!
而且,也不一定要从天津运粮食、牲口、农具去海参崴啊,从朝鲜运过去就行,那才一千多里水路.
“王爷,这个宁古塔都统.想必也不是什么人人眼红的肥差,王爷自可为心腹所谋之。万一事有不济”罗雪岩顿了顿,“此大利之三也!”
这大利之三,原来是一条退路.一条属于他大清恭亲王的退路。
万一太平天国得了天下,他还可以以宁古塔之地内附,不失公侯之位!
这个罗雪岩都已经想到大清亡了以后的事情了,还真是够长远的估计他自己的退路,也早就谋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