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25节

  而晚清时期庶民的最大痛苦.当然是没有自己的土地或是土地不够了!

  在道光末年到咸丰初年,中国的人口估计在四亿几千万,和民初差不多了。而当时的人地矛盾比之民初则更加尖锐!因为民初好赖有个闯关东,道光末、咸丰初可没有,柳条边墙还在呢!历史上直到咸丰十年,柳条边墙才会被废除。

  也就是说,现在四亿几千万中国人中的绝大部分就只能靠汉地十八省的农地过活,人均也就两亩多地。如今可是1852年.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没有良种,更没有工业反哺农业,农田的亩产量是极低的。如果人均两亩多都是水浇地还行,可水田只是少数,大部分都是旱地甚至是坡地、梯田,亩产那是相当低下的。

  就人均两亩多的田,即便真的能平均,也只能维持一个吃不饱、饿不死大部分的农民依旧会觉得土地不大够。何况大清朝从来就不抑兼并,这都立国二百多年了,土地当然会向少数人集中了。

  这么一来,广大劳苦大众就更加渴望土地了!

  没有那两亩薄田,他们就只能日日夜夜都在温饱线上挣扎!

  什么叫在温饱线上挣扎?

  就是遇到点什么天灾人祸,就要饿死、冻死了!

  而太平天国运动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就在于此!可惜太平天国的领袖们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却拿不出一个解决.不,不是解决,而是放手发动劳苦大众的办法。

  因为解决问题没那么容易,但引爆这个足以把大清朝炸飞的爆雷,却并不困难。

  可惜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异想天开的提出了一个“物物归上主”版本的《天朝田亩制度》,完全没有满足劳苦大众对土地的渴望到底不是科班出身的造反家啊!

  而罗耀国所作的《反经》庶民卷的重点就是针对土地问题下药,首先就是要告诉万万千千的劳苦大众,只有造反才能分到土地,才能免除早晚会逼死他们的高利贷!

  然后就真的给他们分田分地分浮财免除高利贷哪怕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尖锐的人地矛盾,也做不到“无处不平均”、“无处不饱暖”,还是可以为太平天国赢得数以亿计真正的拥护者。

  罗耀国看着刚刚念完《迎太平》歌词的王火秀:“火秀,你认识不少字啊,上过私塾吧?”

  “回禀天使殿下,小的上过两年私塾。”王火秀如实回答道,“可惜家中再无钱了.”

  “不必可惜!”罗耀国一挥手说,“再多读几年又能如何?中了秀才又能如何?”

  说着话,他又拿起另外两本《反经》交给了王火秀:“你念一念书名。”

  “是。”王火秀接过这两本《反经》看着封皮上的名称念道:“反经,卷二,士绅之反;反经,卷三,汉官之反天使殿下,难道当老爷的也要反吗?”

  罗耀国一笑,点点头:“当然了!庶民因为土地兼并、人多地少、不得温饱而反。

  士大夫因为满洲权贵垄断仕途,大兴文字之狱,欲共天下而不得,如今又值末世,下不能安庶民、保家业,上不能救国家、保君王,所以要反.而且是必反!哪怕他们一时抱着给满清当狗的心思办团练,但做大以后,终究要反!

  而那些侥幸考上了进士、举人,然后又倾家荡产买缺上任的汉人脏官.早晚也是要反的!

  至于他们为何要反,为何必反.是《反经》卷二、卷三里面的内容,尔等现在不用学。尔等眼下只要把《反经》卷一,庶民之反的皮毛学会就足够了!”

  “是,小的知晓了。”

  王火秀马上将《反经》卷二、卷三交还给了罗耀国。

  罗耀国笑道:“怎么还自称小的.火秀,你该叫我师傅了!”

  王火秀一听顿时大喜,赶忙向罗耀国叩首道:“徒儿王火秀叩见师傅!”

  “好!”罗耀国点头道,“徒儿,师傅给你改个名儿,你不要叫火秀了,火秀二字犯了太平天国的讳为师见你虽处顽石之堆,却难掩美玉之资,不如就给你改个单名琰,王字边加两个火,乃烈火生玉也!”

  “徒儿谢师尊赐名!”王琰又给了罗耀国叩了个头。

  罗耀国接着又对其余的十一人道:“你们也做我的徒儿吧!以后王琰就是你们的大师兄了你们都叫什么名?都和为师说说吧!”

  “我叫王喜儿,是王师兄的妹妹。”

  “我叫张宝。”

  “我叫项五。”

  “我叫马宝才。”

  “我叫李克忠。”

  “我叫陈吉。”

  “我叫朱八.”

  罗耀国的徒儿们很快就一一通名完毕,看着这些未来的天国栋梁,罗耀国满意的点点头,然后一指八仙桌上的菜肴,笑着道:“这是为师请你们的.好好吃上一顿!从明天开始,你们就跟着为师学造反了!”

  “谢师尊”

  “三娘,你拿着这两本《反经》,去让黄世杰的妻妾们抄写。”

  就在“十二造反新人王”开始大吃大喝的时候,罗耀国已经离了席,还拿着两本自己编写的《反经》找上了苏三娘。

  “让黄世杰的妻妾们抄这个?”

  “对!”罗耀国说,“让她们每本抄个五本,抄完之后就放她们走。”

  “真的放?”

  罗耀国点点头:“当然!让她们带三本《反经》卷二和三本《反经》卷三回到黄世杰身边庶民卷他和余万清、王揆一是不需要的,但是三卷《反经》之中,总有一卷适合他们!”

  苏三娘一愣:“天使,您觉得他们也会反?”

  罗耀国摇摇头:“他们会不会反我不知道,但天下的士大夫和汉人官员之中,一定会有许多人生出反心!这两卷《反经》就是用来指导他们造反的.满清,死定了!”

第43章 黄老爷,女长毛给你送反经了

  “娘子,你死得好惨啊!为夫对不起你.”

  “子英老弟,你就节哀顺变吧!”

  “对啊,令正守节而死,实在死得其所,本官日后一定为她立一座贞节牌坊!”

  道州阳明山中,双牌镇上的一所豪宅之内,黄世杰黄老爷正在堂上痛哭流涕,身旁还有两个大官在劝,其中一个是从一品的武官,是个高大威猛的老汉,正是前任湖南提督,武进士出身的“高手”余万清。他因为不久之前死了老妈,回乡丁忧当孝子,后来因为太平天国闹将起来,才夺情起复,挂上个提督衔,领着两千提标来打太平军。此时他的军队就驻扎在道州境内。

  另一人则是从五品的文官,是个四十来岁的白面书生,正是文进士出身的道州知州王揆一。

  现在这二位一起开导黄世杰黄老爷,可见这黄老爷的脸面有多大了。

  黄世杰还在那儿抹眼泪:“余军门,王刺史有所不知,吾与拙荆乃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他哭着哭着就一把抓住了余万清的袍服:“余军门,您可一定要为拙荆报仇啊!据我所知,攻下菱塘、鹅塘两镇的是一群女长毛,根本不是余军门麾下提标精兵的对手!”

  “女长毛?”余万清刚才还和黄世杰称兄道弟,现在却面露难色了,“不会是消息有误吧?女子哪里能上战场?”

  王揆一插话道:“余军门,长毛真有女营兵的,广西那边发来的塘报上就这么说的。现在长毛的主力正在围攻零陵,派出一些女兵骚扰四乡,抢点米粮也没一定啊!”

  黄世杰连连点头:“对,对,定是如此!余军门,这可是您立功的机会啊!这个女长毛也是长毛啊!”

  余万清哪里肯出兵冒险?

  他是嘉庆二十三年的武举,道光二年的武进士,花了三十多年才爬到了提督的高位,那多不容易?不得好好珍惜?况且,他是汉人,又是武官,汉人武官干到提督军门差不多就封顶了。

  再往上.杨遇春倒是当到了甘陕总督,但人家多大的功劳?他余万清有那本事吗?根本没那本事!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带兵打仗的本事别说和杨遇春比,比向荣都差远了。

  那向荣累死累活,冒着被长毛打死的风险拼了那么久,落下什么好了?革职发往新疆军前效力!

  所以能在提督任上多捞点才是正理,这种打胜了没油水,打败了要充军的事情就让别人去吧!

  不过他也不能说自己害怕女长毛这要是给让捅到咸丰爷跟前,还不得扣个畏敌如虎的罪名?

  到时候一样得革职充军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余万清连连摇头,“长毛贼有好几万人,怎么可能派一群女贼来鹅塘抢粮?一定是误传!”

  “怎么可能是误传?”黄世杰说,“菱塘汛的张把总和这群女贼交过手了。”

  “他一个把总懂个屁?”余万清当然不可能松口,“本官所部提标乃是拱卫道州,接应钦差大臣赛中堂北上的关键,可不能有任何闪失!

  赛中堂聚歼长毛于零陵的大计能否成功,就看本官能否守住道州了!”

  他都把赛尚阿抬出来了,黄世杰和王揆一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黄世杰只是流泪,而王揆一也只好叹息。

  这场面正悲伤的时候,黄世杰的那管家黄福突然飞也似的跑来了,一边跑还一边嚷嚷:“老爷,老爷,好消息!老爷,老爷,不好啦”

  黄世杰听得都糊涂了,当场就抹着眼泪,没好气地呵斥道:“黄福,你瞎嚷嚷什么?到底是好消息,还是不好了?”

  黄福已经快步走了进来,撩起袍子就跪了下来,先给余万清、王揆一两个官老爷磕了头,然后才回答黄世杰道:“老爷,好消息和不好了都有!您先听哪一个?”

  “那就.先听坏的吧!”黄世杰哭丧着脸道。

  “老爷,咱家在鹅塘镇的宅子被一群女长毛和鹅塘镇上的穷棒子一起打破了一个长毛大头目还把宅子里搜出来的借据都给烧了!还说要把咱家的万亩良田和宅子里抄出来的浮财都分给鹅塘、菱塘,还有附近几个乡的穷棒子!要搞什么均田均富.”

  “这这这”

  黄世杰人都傻了。

  这坏消息有点大啊!

  长毛抢他家的浮财他是有心理准备的,烧了他家的借据他也能想到.可是分他的土地就有点让人意外了。

  虽说“均田地、均贫富”的口号在历史上常被反贼们拿来蛊惑人心,但是真的照做的好像没谁啊!

  毕竟造反是为了“彼可取而代之”,反贼总头目成功了当皇帝,大头目当公侯,中小头目和小喽罗不得多占点土地传给子孙?你这把土地平分给老百姓了,那帮中小反贼怎么占地?

  “这不可能吧?”道州知州王揆一也慌了,“这长毛在广西的时候也没给那边的穷苦人分过田地啊!怎么到了湖南就改规矩了?难道不打算当流寇了?要在永州府安家了?那道州岂不是.”

  太平天国如果要在永州府开辟根据地,那永州府的属州道州就是太平军必取之地了!

  而王揆一是道州的守土之臣!

  黄世杰也脸色惨白,喃喃道:“定是如此.这伙天杀的长毛是要以永州府为家了!这可如何是好?”

  如果太平军在永州府为家了,那他家的土地不都得被太平军分给穷棒子?

  那他岂不是倾家荡产了?

  而余万清也有点急了,他原本的算盘是先驻军双牌以“保”道州,等太平军把永州府城零陵打破再饱掠而去后,他正好带兵收复现任的湖南提督鲍起豹可就在零陵,这家伙无论是殉国还是失地,湖南提督必是当不下去的,那他余万清不就能借着收复永州府的功劳回炉了?

  可要是太平军赖在永州府不走了那他岂不是要一直在永州府和太平军死磕了?

  这可不行啊!

  就在余万清感到头大的时候,黄世杰又哭丧着发问了:“那,那好消息是什么?”

  “是长毛把您和二爷、三老爷的夫人还有十几位姨太太还有少爷、小姐都放回来了。”

  “什么?”黄世杰一愣,顿时僵在那里了。

  失节事大啊!

  鹅塘黄家可是道州名门,书香门第.十几个女眷一起失节,这不成士林笑柄了?

  余万清、王揆一也都愣了愣,然后还把目光往黄世杰的脑袋上扫

  黄福黄管家当然知道这三位老爷在想什么了?连忙替黄家的女眷解释道:“老爷,您放心,二位夫人和十几位姨太太并无一人失节。因为昨日攻入鹅塘镇的都是女长毛,为首的名叫苏三娘,是长毛的女营副总管而且全军上下,没有一个男长毛。”

  其实是有两个男长毛的,一个是罗耀国,一个是洪仁发。

  不过从鹅塘镇跑回来的黄家女眷和家人,全都一口咬死了没有一个男长毛!

  没有男长毛,黄家女眷就不可能失节

  黄世杰似乎还不肯相信:“真的?黄福,你都问清楚了?”

  “问清楚了!”黄福点点头,“一起回来的仆役都这么说他们是太平军的女营不要小脚,所以那个苏三娘就把二位夫人和十几位姨太太都放了您要不信,可以把二位夫人叫来盘问。”

  “好,马上把人都叫来!”黄世杰二话不说,就让黄福去叫人。

  他现在也顾不得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了得让余万清、王揆一做个见证,证明他黄世杰的老婆没有被长毛玷污。

  没一会儿,就看见几个哭哭啼啼的小脚女人被黄福领进来了,为首的一人,是个很有“福相”的女子至少一百八十斤的“大阿福”,正是黄世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结发妻子。看她的模样,就知道没被太平军玷污.

  黄世杰瞧见自己这位黄夫人手里还拿着几本线装本,也不知道是什么书?难道是家里的古籍?于是就问了一句:“夫人,你拿的是什么?”

  这黄夫人估计也正头脑发昏呢,下意识就回答道:“老爷,这是女长毛头子苏三娘叫奴家给您带来的.经书。”

首节上一节25/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