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步门外设有太平军的税卡,挡住了吴胖子的猪羊非要抽税,吴胖子则拿着和天使府签的采买合同去交涉,还叫肃顺、胜保先在这座酒楼门外等着。
肃顺都是满洲贵胄,堂堂郑亲王的儿子!自然不屑于和这些逃难的汉人士绅打交道,不过胜保却是个能搭讪的,居然和一个上了年纪,正坐在门槛上抽旱烟的老士绅有一句没一句的搭上话了。
“老人家贵姓?”
“免贵,姓黄。这位老爷听口音是北边来的吧?”
“是啊,我是直隶人士,姓关,南下贩马的.黄老爷是长沙人吗?这铺子是您的?”
“不是,这铺子的主人在太平军打来的时候跑路了我是永州逃难来的,本在附近租房,房租太贵,囊中羞涩,于是就.”
这老士绅说到伤心处就停住了,猛吸了一口旱烟,又喷出一团烟雾,遮住了他满是褶皱的面孔。
胜保却不想结束对话,于是又跟他打听道:“永州黄家?黄子英是您什么人?”
“同宗而已,都是零陵黄一脉,都是世字辈,不过零陵黄是大族,人太多了,又传了那么多代.”
“那老人家您来长沙有些日子里了吧?”胜保没和这老头讨论家谱,而是将话题引向了长沙,“长沙城内情况如何?”
“是有些日子了.”老爷子又吸了口旱烟,吐出些烟雾,“兵荒马乱的,又唉,不说了,不说了,等关先生进了城自己一看就知道了!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胜保也跟着叹了口气,又压低了声音问:“老哥,我听说长沙城内的太平军中有个牛魔王这是真的吗?”
这话虽然是压低声音问的,但肃顺却恰好能竖起耳朵听见。
“牛魔王是有这么回事!”这黄老头一边摇头一边说话,“说起来不可思议,但是在太平军杀进长沙城的那日,老朽的确看见黄道街那边出现过一个老大老大的牛魔虚影.”
“您老亲眼看见了?”肃顺扭过头,目光炯炯地望着这老爷子,“您老住在驿步门外,也能看得见?”
“这位先生有所不知,那时候老汉我还住在长沙城内的太平街上,那晚上杀声震天,炮声大作,老汉哪里还睡得着?就上了二楼观看,结果.好大一个牛魔虚影啊!若不是亲眼所见,老汉做梦都不敢相信!”
“后来呢?,后来这牛魔虚影怎么样了?”胜保见这老者不言语了,又追问道。
“后来啊,后来.”老者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胜保似乎明白了什么,马上摸出两块碎银子递了上去。
黄老头收好银子,话匣就又开了:“后来我就看见黄道街上冒出一团一团的火球,这牛魔虚影就不见了。”
“之后还见过吗?”肃顺又追问了一句。
“未曾见过,”老头摇摇头,“再未见过了许是妖魔也怕一溜烟吧?”
胜保和肃顺对望了一眼,肃顺似乎还想再问些什么,吴胖子已经脚步匆匆地走来了,先朝那黄老头抱了抱拳,又对胜保、肃顺道:“终于说好了,这帮广西人真是不好说理咱们进城吧,先把猪羊送去天使府。”
长沙城内的情况和驿步门外差不多,只是街上多了许多衣衫褴褛的叫花子。
原本繁华的街道两旁的商铺大多关了门,只有一些贩卖米粮的铺子还在开门,倒是有点生意,不过那些进进出出的顾客们一个个都愁眉苦脸,有些人还骂骂咧咧的。
肃顺和胜保听不太懂湖南话,吴胖子则小声告诉二人:“最近长沙的米价天天往上涨,比太平军进城前涨了两倍多!”
“竟涨了那么多?”肃顺惊道,“他们不管百姓死活?”
吴胖子只是摇摇头:“拿什么管?进出长沙的水路还未完全打通,一路上不知道要交多少买路财”
他的话刚说到这里,前方的一处十字路口突然出现了一队红巾包头的太平军,人人手持长矛,在路口列成一排,把道路给封锁了。
“这又是怎么了?”吴胖子抱怨了一句,就朝肃顺、胜保拱拱手,便脚步匆匆上去交涉了。
“去看看吧,”胜保凑到肃顺耳边,低声嘀咕了一句,“这里离巡抚衙门都不远了,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
肃顺点点头,便跟着胜保追着吴胖子到了路口。
三人才到路口,还没发问,就听见一个湖南口音的太平军在用官话嚷嚷:“不要急,不要急.有大老爷来长沙拜见天使,暂时封一下路!”
“怎又有大老爷来长沙拜天使了?”有个路过长沙城的百姓问了一句。
那太平军倒是和气,笑着答道:“天使老爷和苏副总管大婚在即,各方面的大人老爷都会派人过来吃酒顺便联络一番,人之常情!”
各方面的大人老爷?
这话什么意思?
肃顺、胜保正想着呢,那太平军就嚷嚷道:“来了,来了别吵吵了,马上就好了!”
肃顺和胜保左右看了看,发现给拦在路口的长沙百姓都没有下跪或回避的意思,而是伸着脖子看热闹,就知道长毛这边没什么规矩,于是也伸着脖子观望。
没过一会儿,前头果然来了一队人马,走在前面的是红巾包头的太平军,约莫有百余人。随后就出现了百余名青布包头,身穿右衽短袍,扛着刀矛鸟枪的兵丁,其中一人还擎着一面“团练大臣曾”的旗号。
团练大臣曾?太平天国这边也有个姓曾的湖南团练大臣吗?
肃顺和胜保正一头雾水呢,一张熟悉的面孔和一身熟悉的衣装,就出现在了他俩的视线当中。
熟悉的面孔是由吊眉毛、三角眼、高颧骨、大胡子和其他一些器官组成的,乍一看这不就是曾国藩的那张恶人脸吗?
他一湖南团练大臣不好好呆在常德府,怎么就跑长沙来了?他到底是哪边的团练大臣?
而熟悉的衣装就更吓人了,是一件右衽宽袖棉布长袍,头上一顶风帽,腰间还佩了一柄造型古朴的长剑除了那顶用来遮盖“秃头”的风帽,他的打扮完全和画像上的孔夫子一样!
第165章 《讨虏兴儒檄》(湘军布局结束)
肃顺和胜保正给眼前一幕惊得目瞪口呆时,边上已经有不知什么时候凑过来的几个湖南人在用这两位北京来的爷们都能听懂的湖南口音的官话聊起来了。
聊的还是肃顺、胜保最感兴趣的内容。
“这个曾大人是谁啊?怎么穿得跟画像上的孔夫子一样呢?”
“他你不知道吗?他是湖南团练大臣曾涤生的兄弟曾温甫啊!”
曾国藩的兄弟?怪不得长得那么像,看着都不似好人!
肃顺和胜保一边在心里鄙视曾家人的长相,一边扭头打量那两个正在说话的湖南人。
只见那两人都是一副读书人的模样,一高一矮,一瘦一胖。两人的穿着颇为考究的长衫,手里还拿着折扇,腰带上还挂着些零碎,头上都带着大一号的风帽,还有绳子扎在下巴上。一看就知道是害怕风帽被风吹了,露出里面的辫子。
看来这二人都是心向大清的!
肃顺、胜保在心里面判明了这两人的身份,就竖起耳朵在一旁认真听讲了。
高瘦书生似乎还不太相信是曾国藩的兄弟来了长沙,满脸疑惑地问:“曾涤生的兄弟?真的吗?”
矮胖书生点点头,很肯定地说:“当然是真的,谭大哥不知道小弟乃是湘乡人士吗?我大哥日前才从湘乡县贩米来长沙,恰好和这位曾三大人同路,一路上就跟在曾三大人的船队后面。湘乡那边的事情,我看太清楚了。”
高瘦书生疑惑道:“可曾涤生不是湖南团练大臣,他兄弟来长沙做什么?”
矮胖书生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曾涤生是曾子的后人,他家又世代修儒。你说曾子之后,世代修儒者,如今之世,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高瘦书生正色道:“难道不是忠君爱国吗?”
肃顺、胜保二人颇有同感,投向那高瘦书生的目光都亲善了不少。
那矮胖子摇摇头道:“非也,曾子乃是孔子托孤之人,是儒门五大圣人之一,曾子之后,生于当今,又手握一省团练,最应该做的难道不是复衣冠、行周礼吗?”
复衣冠、行周礼?
肃顺、胜保二人闻之大惊。
这曾国藩真的想要造反吗?
高瘦书生道:“复衣冠哦,倒是和画像上的孔子差不多!的确该做。可这个周礼是怎么行的?”
那矮胖子却是一声叹息,面露忧愁:“唉”
那高瘦书生问:“兄台叹什么气?”
矮胖书生道:“怎么能不叹气?曾家已经在湘乡县境内推行井田制了!”
高瘦书生问:“井田制?什么是井田制?”
矮胖书生道:“井田制嘛,就是一井平分为九,一为公,八为民。”
“这我知道啊!”高瘦书生道,“难道曾家还准备叫湘乡的农户种公田?”
胖书生一摆手:“嗨,那当然不可能了,所谓井田,其实就是均田!,”
“均田?”高瘦书生脸色都变了,“这不是和太平军一样了?”
“唉,”胖书生又是一叹,“可不是嘛!”
他接着又说:“曾家那边公田折成了税粮,不过不是九分之一,而是百抽十五,铁板税,无火耗,不折色,也不需要送去县城。现在就荷塘乡周围一带搞了井田,所以税粮直接交到荷塘乡就行了。”
“这不是和太平军的地盘上一样吗?”高瘦书生道,“如果我没记错,曾家也是田主大户吧?他们这么干,自家的田怎么办?”
胖书生叹道:“当然是一并分了!曾涤生可说了,行井田之法,请从曾家之地始!”
“什么?”高瘦书生大惊,“曾涤生疯了吗?他为了复衣冠、行周礼,连自家的土地都不要了?”
“非是他疯了”那胖子说,“而是曾涤生知道当今之世,非行井田而不得安。”
“这话怎么说?”高瘦书生一脸不解。
胖书生叹息一声,答道:“曾涤生说,当今天下大乱之根由,就在人太多而地不足以汉地十八省不过十万万亩田养四万万数千万之生民。早就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了,而是寡者早晚饿毙,唯有均田能使活之!若天下有数千万人早晚饿毙,再有一成体壮心黑之徒不甘为安安饿殍则天下大乱矣!”
“这,这,这”高瘦书生连连摇头,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而肃顺、胜保二人则听得面色苍白,嘴唇微微发颤。
这曾国藩都把话说的那么明了,看来是反意已决!
两人还没从震惊当中缓过来,路口的封锁已经结束了。
吴胖子看两人还跟两根木头一样矗在那里,赶忙上前道:“二位,二位,别发愣了.可以走了!”
肃顺、胜保二人这才从震惊当中出来,跟着吴胖子继续往天使府而去。
天使府外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讨饭的叫花子,全是老弱,少有青壮.这些应该都是太平军不要的,体壮心黑都去造反了!
街上开了几处粥厂,现在正是放粥的时候,叫花子们都排着队等吃粥实际上就是在慢慢饿死!
大街两边的商铺依旧萧条,大部分都关了张,只有少数卖柴米油盐的铺子生意不错。
街上往来巡逻的太平军也比别的地方多得多,而且看着都颇为精壮,巡街的时候还排着恰似一条直线一样的队伍,每一名士兵甩手抬脚的动作看上去都整齐划一,乍看上去精神面貌极佳,北京城里充门面的銮仪卫都比不了他们。
吴胖子带着手下,驱赶着猪羊到了天使府的一处偏门,又掏出一份文书交给守门的士卒,一名小头目模样的太平军接过文书扫了一眼,也没问吴胖子要什么门包,就挥挥手让他驱赶着猪羊进门。
吴胖子就朝他的几个手下还有肃顺、胜保二人招了招手,然后就一块儿驱着牲口进了门。
门内就是个大院子,院子里面堆了许多劈柴,还停了十来辆运菜运米的大车,一个太平军的女营军官似乎是得到手下人的通报,带着几个女兵,笑盈盈从一间似乎是厨房的屋子里迎了出来。
那女营军官长得还颇有姿容,一张素脸都挺好看,身材尤其婀娜,和吴胖子还挺熟,用湖南话同吴胖子聊了几句,她的手下则去点了猪羊的数目,点完之后,又用肃顺、胜保都听不懂的客家话向那女官报告了一番。
那女官笑着用湖南官话对吴胖子道:“吴老板,和我去账房取银子去吧!”
吴胖子则满脸堆笑着道谢,但也没给出去一两银子的谢礼吴胖子早先就和肃顺、胜保说过,长沙城内天使府一系的太平军纪律森严,收受贿赂的行为不能说没有,但也是极少见的。
之前肃顺、胜保还不大相信,现在果然是亲眼所见了。
这太平天国.还有点新朝新气象的意思。
吴胖子和肃顺、胜保二人这会儿都装成了吴胖子的师爷和账房先生,一起跟着去结账,所以就能随着那女官在天使府内穿行。
天使府就是原先的巡抚衙门,占地面积极大!不过府内的戒备也颇为森严,如果不是跟着那女官,就胜保、肃顺两人的能耐,绝对寸步都难行。
胜保、肃顺跟着走了一会儿,忽然就到了天使府的大堂外面,这里似乎在举行什么仪式,站满了红巾红袍的太平军男女官员,只有一个风帽青袍的男子站在大堂门外,面朝着众人,胜保、肃顺望了那人一眼。只见到一张吊眉毛、三角眼、高颧骨的恶人脸,正是曾国华。
曾国华手里拿着个展开的卷轴,似乎要念什么文章。
而此时,那女官又在一间位于大堂旁边的厢房外驻了足,厢房的门闭着,里面似乎也没人,看来也要等上一会儿了。
就在这时,曾国华扯开喉咙开始念文章了:“《讨虏兴儒檄》!逆虏努尔哈赤、黄台吉、福临称乱以来,于今二百三十年矣。荼毒生灵一万万,蹂躏神州十万里,尽毁我华夏衣冠,篡改我孔孟之教,变夏为胡,歪曲经典,大兴文狱,杀害真儒,拔擢伪儒,使名教几近毁乱,使孔子、孟子痛哭于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