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洛阳就是一片废墟!”
袁绍端起热茶,了一小口,笑道:“所以咯,他又发布了第二道诏令,号令天下群雄送出物资到洛阳,帮助洛阳重建。”
张、眭固和赵睿都面面相觑。
张没好气道:“如今天下纷乱,大旱连年,瘟疫横行,百姓饿殍遍野,这个时候,天子还要我们帮忙重建洛阳?他到底在想甚?”
袁绍轻蔑一笑道:“还能想甚?”
“看不清时局罢了!”
“一只被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罢了。”
“而且,这件事,也未必由他提出。”
“细作来报,如今他已经被张济、董承等人控制。”
“别人让他作甚,他作甚。”
看向沮授,袁绍道:“上次,沮公看到天子在弘农港口被李、郭祀追杀。”
“渡河时,皇后被车骑将军董承安排的虎贲校尉踹下小船。”
“皇后的哥哥更是被董承所杀。”
“天子甚都不敢说。”
“汉室倾颓,国将不国。”
“寄希望于天子身上,非我大逆不道,而是此天子非我大汉臣子真正拥护的天子,太过单纯和幼稚。”
张长长叹息了口气。
一旁的沮授道:“明公,我还是以为,此时正是将天子接到邺城来的绝佳机会。”
“天子固然年幼,容易被人蛊惑。”
“但是,有明公你在一旁辅佐,又有何惧?”
“至于董承、张济等奸臣,他们听话,我们就带他们过来。”
“不听话,在河北,我们还怕他们不成?”
“这河北,到处都是我们的人。”
“而明公作为四世三公的袁家嫡系传人,名正言顺。”
“届时,振臂高呼,天下人杰还不争相恐后来投?”
“等我们拿下河北,在一路南下,我们都能顺利很多。”
一旁的郭图还不待袁绍回应,忙起身朝袁绍行礼道:“我以为不可!”
“想当初在洛阳,天子非如今天子。”
“国贼董卓擅自废立,主公你曾经阻止过,天子早已经将你嫉恨在心里。”
“现在主公迎天子过来邺城,天子绝对要鸠占鹊巢。”
“至不济,他也要给主公你使绊子。”
“为了一些人杰,特意将天子接到邺城来,太不划算。”
“天子本身容易受蛊惑,又对主公你嫉恨,手底下的张济、董承等人,都是狼心狗肺之徒,汹汹当道。”
“一旦将天子接过来,我河北永无宁日!”
“更别说,主公你身为四世三公袁家的嫡系传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将军的威名,谁人不知?”
“犯不着再借用天子的名声。”
“将天子迎接到邺城,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之事!”
“不,不只是不能迎接到邺城,是我们都不能派人帮助天子渡河回洛阳。”
“如今我们河北正处在百废待兴之时,现在征召十万将士护送天子渡河,有何好处?”
“不过是一护国将军之位。”
“为此而损兵折将,实在是划不来。”
沮授听郭图这么说,呵斥道:“妖言惑众!”
“天子再不济,那也不是明公能够相比的。”
“如今汉朝余威犹在,你怎能漠视?”
就这时,外面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道:“报,门外有一使者,自称来自兖州东郡,奉兖州牧曹操之命,特来求见主公!”
袁绍见沮授和郭图要吵起来,脑仁都在疼。
此刻,听闻下人曹操的使者要来,袁绍暗暗松了口气道:“让他进来!”
沮授这才压制下去怒气,跪坐回原来的位置。
郭图和许攸相视而笑。
有他们在,沮授和田丰就别想做成任何事情!
不一会儿,一个青年文士施施然走了进来,时不时地咳嗽一声。
袁绍见状,脸上堆积着笑容道:“原来是志才啊!”
“孟德怎么舍得让你过来?”
张遂有些诧异地看向青年文士。
竟然是戏志才!
历史上曹操前期的主要谋士之一。
史书对他的交代很少,只是记载曹操向荀讨要人才顶替新丧戏志才的位置时,荀推荐了郭嘉。
没有想到,今天戏志才出现在这里!
这个戏志才,身高将近一米八,身材颀长。
虽然现在是九月初,天气炎热,他还穿着一件厚厚的长衫。
来到袁绍十步前,戏志才朝袁绍拜了一拜,这才从袖子掏出一个竹简,一边双手捧上,举过头顶,一边道:“曹公让我来告知袁公。”
“他已经击溃吕布,重新夺回兖州。”
“这次多亏了朱灵将军的帮助。”
“而朱灵将军是袁公栽培。”
“所以,曹公特意写书信感谢。”
“还有,天子第二次下令勤王。”
“之前第一次,曹公对抗吕布,腾不出手来。”
“这一次,曹公虽然腾出手来了,但是,曹公说了,他还是唯袁公马首是瞻。”
“如果袁公不允许曹公参加的话,曹公便不勤王。”
“除此之外,曹公以为,他是大汉臣子,都要勤王的。”
监军沮授眼睛直接眯了起来,冷冷道:“曹孟德挺会推脱罪责的。”
“也就是说,他非勤王不可了?”
“我们只能同意了?”
“我们不同意,那就是我们对抗朝廷?”
三公子袁尚接过竹简,打开,递给袁绍。
戏志才看向沮授,行了一礼,笑道:“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曹公主要是见到诏书,太过担忧,所以当场写下这份文书,然后让我送来,所以没有逐字斟酌。”
“而且,他和袁公为总角之交。”
“曹公从不怀疑袁公会误会他。”
沮授阴沉着脸瞪了一眼戏志才,这才看向袁绍道:“明公”
袁绍举起手打断他的话道:“今天是宴席时间,不谈国事。”
看完竹简,袁绍笑着看向戏志才道:“志才,你先休息。”
“这件事情,容我明天开早会商讨之后,再给孟德一个肯定答复。”
戏志才微笑道:“喏!”
袁绍指着张遂旁边道:“来,志才,今天刚好是我为几个立下大功的将士接风洗尘之时,你也一起来。”
第240章 青剑
戏志才得到袁绍的指示,走到张遂边上的案几边跪坐了下去。
丫鬟端来茶水和糕点。
戏志才感谢了一声,这才冲身旁的张遂微笑点头道:“小将军好年轻。”
袁绍听戏志才这么说,笑道:“他叫张遂,表字伯成,是原并州刺史丁建阳的弟子。”
原本袁绍的确是不怎么喜欢张遂的。
可如今,张遂却接连立下了大功。
最让袁绍满意的便是这次:直接抹平了无极县各个世家大族。
就连甄家也捐出了那么大批的钱资。
可以想象,即使是甄家也是动摇了根本。
想要再次崛起,基本不太可能。
无极县的世家大族的油水基本被捞走了。
已经没有值得自己关注的地方了。
至少未来很长时间里是如此。
等自己拿下了公孙瓒,统一了河北,就要南下横扫天下了。
想到之前布置给张遂拿下甄家的任务,他这么圆满地完成,而且,还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井县的黑山军余孽,袁绍笑道:“这孩子是我家女中老三的未婚夫。”
“这次回来,给他们挑选一个良辰吉日,让他们完婚。”
袁绍的话,不只是戏志才给震惊了。
就是张遂自己也惊到了。
袁绍这是发了什么疯?
竟然主动公布自己和三小姐袁蜜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