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第266节

  河面上,数百艘战船纷纷停住前行。

  战船上的五千士兵纷纷弯弓搭箭。

  漫天的箭雨将弘农港口的防御工事湮没。

  每时每刻都有守军被箭雨射杀。

  天子刘协、文武百官纷纷激动得不行。

  这几年,他们跟着天子四处逃命,都是被撵着跑的。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看着叛军被压制得抬不起头来。

  唯有匈奴右贤王去卑和河东郡郡守王邑脸色难看,心头滴血。

  这次南下洛阳,张遂将河东郡库藏所有箭矢,七万多支全部拿了出来!

  这都是他们的老本!

  不管是匈奴的骑兵,还是守城,箭矢都是最重要的战争工具之一。

  如今一次性被这么挥霍,他们都不敢想象以后的局面!

  尤其是河东郡郡守王邑看向在前面眉开眼笑的天子刘协,气得牙齿都痒痒的。

  之前他以为天子到安邑县来,自己能够名正言顺,冀州牧袁绍也不敢攻击河东郡。

  现在才发现,这是招臭棋!

  得不偿失!

  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天子和文武百官在河东郡简直拖垮了河东郡。

  如今,要走了,还要带走这么多羽箭!

  唯一让他感觉到安慰的是,这群人终于要走了!

  过了这黄河,他打死也不会再迎接天子过来!

  徐荣带着五千前军压制了一番弘农港的守军。

  张遂立马勒令中军渡河。

  中军由杨奉的一千人马、两千黑山军、五千城防军组成。

  杨奉接到命令,立即指挥战船入河,大军乘坐着战船,朝着对面快速划去。

  徐荣带着前军依旧以弓箭助阵。

  等杨奉率领的中军登陆弘农港口,张遂这才让徐荣的前军停止射击,和杨奉的中军一起登陆。

  与此同时,右军五千匈奴骑兵开始乘坐战船渡河。

  弘农港港口的守军先前就被箭雨压得抬不起来。

  如今敌军一窝蜂登岸,杀了过来,他们一下子根本挡不住。

  然而,后方不断由大军涌入。

  整个弘农港口笼罩在腥风血雨中。

  双方人马碰撞在一起。

  人仰马翻。

  惨叫声、嘶吼声、愤怒的咆哮声交织在一起,声浪潮起潮落。

  后军还没有渡河的天子刘协、文武百官等人看着这一幕,一个个脸色发白。

  这一幕让他们想到之前渡河的一幕。

  不同的是,之前他们是被碾压的一方。

  而如今,却是旗鼓相当的一方。

  因为前军和中军抵在弘农港的前方,五千匈奴右军顺利渡河。

  五千骑兵加入战场,绕道右侧,扎入守军腰部。

  原本双方大军相持的局面被打破。

  守军不断后撤,却依旧在顽强抵抗。

  守军后方,无数的枪兵蜂拥而上,试图包围匈奴骑兵。

  就这时,函谷关方向,厮杀声突然加剧。

  没有多久,就看到一支大军犹如飞翔的大雁一般,驱赶着不断逃窜的人马,杀入守军后方试图包围匈奴骑兵的枪兵中。

  这支大军,帅旗上印着一个大大的“曹”字。

  弘农港口守军瞬间溃败。

  先前还拼死抵抗的守军,此刻像是决堤的洪水,朝着西边疯狂逃窜。

  天子刘协和文武百官看着这一幕,激动得纷纷欢呼起来。

  函谷关方向的曹操大军杀过来了!

  张遂也松了口气。

  历史在这里没有发生变故。

  李、郭祀惨败。

  张遂这才指挥着自己本部一千骑兵和五百虎贲卫,护送着天子刘协、皇后伏寿、董贵人、文武百官、河内郡的各个世家大族的家族长渡河。

  张遂带着李儒、黄晗、甄昊等人,亲自陪着天子刘协、皇后伏寿、董贵人等人安全渡河。

  五百虎贲卫,被张遂的一千骑兵围在中间,一个个像鹌鹑一般,和颜悦色地护送文武百官和妃嫔们登船。

第274章 初见曹操

  张遂护送着天子刘协、皇后伏寿、董贵人登陆弘农港口之后,立即勒令五百虎贲军清理部分战场,给天子刘协、皇后伏寿、董贵人和文武百官立足。

  张遂的一千骑兵镇守四周。

  战斗还在继续。

  不过,厮杀声不断远去。

  过了近一炷香时间,厮杀声彻底远去。

  天子刘协站在人群中,一脸意气风发。

  文武百官,一个喜笑颜开。

  妃嫔们也都纷纷松了口气。

  这次渡河是他们之前不敢想象的。

  一些人想到上次渡河,到处都是厮杀的场面,甚至直接哭了出来。

  张遂不断派出人探寻前方战况。

  半个时辰后,得知李、郭祀大军彻底溃败,弘农港附近的敌军全部被清除,张遂才带着一千骑兵,簇拥着天子刘协忙、皇后伏寿、董贵人和文武百官朝着函谷关进发。

  一路上,天子刘协和文武百官都雀跃不已。

  一些官员甚至开始吟唱起诗歌。

  正午时分,张遂的一千骑兵才停下来。

  天子刘协想要等待大军的回归,亲自迎接曹操等人。

  张遂只能安营扎寨。

  一直到黄昏时分,徐荣、董承、张济、杨奉、匈奴右贤王去卑等人才率领着大军回来。

  天子刘协在营地最外面迎接他们。

  在徐荣、董承、张济、杨奉、去卑等人回来之后,不到半个时辰,夜幕降临时,西边才有着千军万马赶到。

  在这支大军的最前面,数十骑簇拥在一面帅旗下。

  天子刘协忙让张遂护送他上前迎接。

  双方不断靠近。

  终于,张遂等人看清楚了帅旗下的人员。

  夏侯兰此时也跟在张遂和天子刘协的边上。

  指着帅旗正下方,一个身高不到一米六,穿着铠甲,腰间别着佩剑的中年男子,夏侯兰笑着对天子刘协道:“陛下,那就是兖州牧曹公!”

  天子刘协忙策马上前,飞奔过去。

  张遂带着众人跟在后面。

  看着帅旗下那中年男子瘦小的身躯,张遂神情有些古怪。

  这就是曹操?

  真是“浓缩与精华”!

  史书上记载人物,但凡外貌上有值得称赞的地方,都会夸。

  像周瑜的“美姿貌”。

  诸葛亮的“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孙策的“美姿颜,好笑语”。

  袁绍的“姿貌威容”。

  刘备的“长七尺五寸,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耳,面玉,唇若涂脂”。

  唯独对曹操的相貌,没有任何叙述。

  现在看来,也难怪了。

  这曹操,长得实在是一言难尽。

  不过这正印证了那句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双方人马碰面,停下来。

  曹操飞快地下马,小脚步疾行到天子刘协身前行礼道:“臣曹操,叩见陛下!”

  天子刘协满面笑容地打量着曹操上下,亲自搀扶起曹操道:“曹爱卿果真是我大汉能臣!”

  说着,抓着曹操的手腕,拉到张遂身前道:“来,曹爱卿,认识下。”

  “这是张爱卿,如今担任中郎将一职,新城亭侯。”

  “这次我们能够击溃李、郭祀等叛军,全赖两位爱卿之功!”

  曹操和张遂互相对视了一眼。

  虽然这是曹操第一次见张遂,但是,之前他就已经从戏志才和夏侯兰那里听说了张遂。

  虽然张遂是晚辈,曹操还是恭敬地先行了一礼道:“张将军!”

首节上一节266/6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