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李儒自然是不能出现在袁绍的视野里。
徐荣自己也不想出现在袁绍视野里。
作为董卓曾经的中郎将,董卓和袁绍翻脸,徐荣也惧怕袁绍找自己算账。
因此,两人都准备换个身份。
张遂给李儒安排的身份叫做李丰,原长安人。
徐荣对外的身份叫做徐浩,原西凉人。
都是猎户出身,常年在深山里生活,没有入籍。
两人都没有官职,都作为张遂的亲卫存在。
张遂如今作为中郎将,也需要自己的亲卫队。
张遂从四千黑山军里挑选出了五十个年轻,而且弓马娴熟的壮士作为自己的亲卫兵。
李儒作为亲卫一队队长。
徐荣作为亲卫二队队长。
两人都佩戴铠甲、面甲。
之后,张遂看着众将士收拾完物品,这才回到张春华父母家。
张遂向张春华父母提出明日带张春华北上邺城,得到同意。
当晚,张春华父母让人准备了丰盛的宴席,算是饯别礼。
次日一大早,张遂便带着袁尚、张春华、李儒、徐荣等人,还有大军继续北上。
赶到邺城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初二。
邺城城南门口,已经有人迎接了。
出乎意料,是监军沮授和审配。
张遂跟着袁尚忙上前。
双方人马见面,也没有多余的话。
只有监军沮授询问了一番天子和文武百官渡河的经过。
张遂也尽量撇去战争细节,着重粮草的及时,以及将士因为吃饱喝足而士气大振的因素。
袁尚颇有些志得意满。
审配看向张遂的目光带着一丝欣慰。
前线作战的情报,早已经传到了袁绍那里。
张遂和曹操在其中的表现,他们再清楚不过。
如今张遂却忽略了他自己的表现,强调了三公子袁尚的表现,这让人很欣慰。
这至少说明张遂没有太大野心。
又或者说,有清醒的认知,知道退让。
张遂留下张春华、李儒、徐荣率领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
他只带了甄昊、黄晗、张晟等百长级别的将领跟着审配、沮授入城。
一行人直接赶到邺城府衙。
那里,袁蜜戴着面纱,正在翘首以待。
见到张遂等人出现,袁蜜飞奔过来。
一行人下了战马。
张遂捏了捏袁蜜的小手,张嘴无声道:“待会去找你。”
说完,跟着沮授、审配进入府衙大厅。
袁蜜则小跑着回州牧府邸。
张遂等人进入院落,就看到袁绍正带着荀谌、郭图、许攸等人,站在大厅门槛处,说笑着。
见沮授和审配带着张遂和袁尚等人赶到,袁绍笑意盈盈地迎了上去,给了张遂和袁尚一个大拥抱。
这还是张遂加入冀州官府以来第一次被袁绍这么亲热地拥抱。
平日里袁绍可总是表现得一副严肃的模样。
许攸看着袁绍如此热情的模样,看向张遂的眸子里尽是冷笑。
你的巅峰也就在这了。
接下来,就是你衰败的开始。
之前你伤我儿子的仇恨,很快就可以报了!
一行人进入大厅,各自入座。
袁绍让张遂和袁尚分别讲讲这次勤王的经过。
审配、袁尚都颇有些紧张地看向张遂。
荀谌和郭图则面无表情。
许攸则捏着八字胡须,一脸笑容莫名地看向张遂。
张遂没有理会众人,复述了一遍刚才路上对沮授和审配的话,强调了袁尚督运粮草的重要性。
审配、袁尚悬着的心瞬间松弛了下来。
荀谌和郭图则脸色凝重。
许攸捏着八字胡须的手停顿下来,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冷冷道:“张将军,你这话,似乎不对。”
“粮草在作战时的确重要,但是,并不能影响作战时的士气。”
“如果仅仅以为粮草充足就能将士们勇猛,那还需要统帅和将士作甚?”
第301章 刘备已经接手徐州
众人听许攸这么说,都没有反应。
今天张遂的说辞,很明显,就是给三公子袁尚让功。
正常人,都不会质疑。
但是,许攸不是正常人。
许攸作为南阳的士族子弟,又是袁绍的儿时玩伴,还是最早追随袁绍南征北战的一批人。
他早就得意忘形了。
不说别的,就一个称呼,就能知道这人什么品行。
其他人称呼袁绍,要么是将军,要么是主公、明公。
只有许攸称呼袁绍为本初。
袁绍听到许攸这般质疑,脸色也垮了下去。
不过,他并没有呵斥许攸。
许攸这番傲慢,才越发彰显他袁绍海纳百川,胸襟广阔。
连许攸这样的人,就因为有才华,有功绩,都能混得风生水起。
其他有才能的人,完全不用担心加入袁绍麾下会被埋没。
只是,虽然没有呵斥,袁绍还是笑着出声制止许攸的话道:“子远,今日不是朝堂议事,只是给伯成、尚儿他们接风洗尘的。”
“有些事情,无需过分追究。”
“等议事时,你们再详细讨论这事。”
许攸见袁绍都开口了,虽然不甘,却也只能压制下去心中的愤怒。
他是真没有想到,张遂这般年纪,竟然还知道以退为进!
袁绍见许攸住了嘴,这才继续询问张遂关于勤王的其他事宜。
张遂老实地交代曹操的强大道:“将军,曹操已经非昔日的曹操。”
“此次勤王,他带来了两万精锐。”
“全是整合黄巾军得来的青州军。”
“曹操,以后绝对是个劲敌。”
沮授和审配看向袁绍的神情有些急切。
沮授道:“明公,此时曹操带走天子的时间尚短,还没有来得及借助天子的威严。”
“我以为,可以暂时和公孙瓒议和。”
“公孙瓒此时固守易京不出,我们反正也暂时拿不下。”
“既然如此,和公孙瓒止戈,将全部精力放在曹操身上,灭曹操,迎天子。”
“届时,有天子坐镇,我们发号施令,天下诸侯,谁敢不从?”
袁绍见沮授如此急切的模样,哈哈大笑起来。
沮授一脸郁闷道:“明公何故发笑?”
袁绍笑着对沮授道:“沮公,你就是太大惊小怪了。”
指着张遂,袁绍道:“之前,伯成率领一千骑兵,四千黑山军,都能震慑住曹操。”
“足可见曹操的孱弱。”
“我们何须对曹操过多担忧?”
“更别说,曹操是何人,有人比我更清楚?”
“曹操就是我幕僚之臣。”
“我若让他往东,他哪里敢往西?”
“今日他迎天子和文武百官,正是替我解了一桩烦恼,我为何反而要制约他?”
“我现在让他四处征战,就是让他为我扫清障碍。”
“我真要击败他,随时可为。”
“兖州现在虽然在他手里,可实际上,就是我囊中之物。”
又看向张遂,袁绍笑道:“伯成年纪轻轻,有所作为。”
“但是,终究是太过年幼了一些,所以对时局判断不清楚,容易高估敌人。”
“曹操,于我而言,犹如土鸡瓦狗而已。”
“等我拿下公孙瓒,届时,我大军南下,曹操必定望风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