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第532节

  这样子说的话,诸葛亮的目标还挺长远的。

  而自己只看到自大。

  黄月英朝身旁的诸葛亮行了一礼,一脸歉意道:“孔明,小女子在这里向你道歉。”

  “其实,小女子之前也以为,你有些自大了。”

  “可小将军刚才的话,让小女子茅塞顿开。”

  “小女子终究太过眼拙,你莫要跟小女子这样的无才之辈计较。”

  诸葛亮微笑道:“阿丑姑娘言重了。”

  张遂看着众青年消失在远处,这才对诸葛亮道:“孔明你接下来要做什么?”

  诸葛亮看了一眼身旁的七八岁少年,对张遂道:“我们原本准备买些吃的。”

  “虽然今年三朝还是丧期之内,但是,这也是最后一年了,也得稍微丰富一些。”

  张遂见状,伸手摸了摸少年的脑袋,笑道:“那一起吧?”

  “先去找家谒舍吃点汤饼,我请你们,我还没有吃早饭。”

  “之后,我们一起去买些东西。”

  诸葛亮点了点头,没有拒绝。

  这个小将军,还是让人蛮有好感的。

  不为别的,就为他不嫌弃阿丑,敢亲她;就为他敢把自己比作苏秦。

  那可是佩六国相印的苏秦!

  黄月英带头,在附近找了一家谒舍,要了几碗汤饼。

  几人一边吃,张遂一边看向诸葛亮道:“话说回来,我会算命,还挺准的。”

  “孔明你自比管仲、乐毅,我给你算算,看你能不能达成这个目标?”

  诸葛亮笑了笑,问道:“怎么算?”

  张遂道:“你伸出左手,摊开。”

  诸葛亮依言照做。

  张遂装模作样地打量了一眼诸葛亮的手掌心道:“这人的一生运势有三条线。”

  “生命线、事业线和婚姻线。”

  “孔明你这事业线先细后粗,然后中途有拐角曲折。”

  “事业线四周有细纹密布。”

  “这说明啊,孔明你的事业刚开始不会有太大成就。”

  “直到你二十七八岁左右,而立之年前,你会遇到一个所谓的明主。”

  “这个明主看起来枝繁茂密,但是,却都是假象。”

  指着事业线中间一个稍微有些大的地方,张遂眼珠子一转道:“这个地方特别大,说明这个明主祖上堪比太阳。”

  环顾了一眼四周,见没有人看这边,张遂才低声道:“这说明,你这明主,是汉室贵胄。”

  诸葛亮狐疑地看着张遂。

  汉室贵胄?

  他最近和水镜先生在探讨两个人。

  一个是荆州牧。

  一个是如今正在南阳寻找名士辅佐的刘备。

  这两人,都是汉室贵胄。

  诸葛亮明知故问道:“你说荆州牧?”

  张遂摆了摆手道:“日出东方,不在襄阳。”

  诸葛亮心头一震。

  东方?

  南阳在襄阳东北方向。

  难道上天有意自己投奔刘备?

  只是,诸葛亮很快又平静下来。

  他和水镜先生探讨过这个刘备,觉得此时的刘备,并非明主。

  张遂看着诸葛亮神色的变化,笑了一声。

  哪怕是多智如妖的诸葛亮,年轻的时候也很稚嫩啊!

  表情一览无余。

  根本都没有多少掩藏。

  很明显,他已经接触过这个刘备了。

  张遂继续又指着事业线道:“刚开始,孔明你加入这个明主麾下,能够一展所长。”

  “然而,这个明主只是看上去枝繁叶茂,实际上是独干一支。”

  “很快,他就死去了。”

  “看这里,事业线到这里,是不是分出一条细枝,向旁边伸展?”

  “这说明,你这明主很快病故。”

  “从这里开始,你的才能越发出色。”

  “然而,你的事业却越发衰败。”

  “最终,你会因为殚精竭虑而亡。”

  张遂合拢诸葛亮摊开的左手,有些同情地看着诸葛亮道:“你这个汉室贵胄的明主,对你很是宠爱,然而,他身上流淌着的汉室贵胄血脉,微乎其微,他没有气运傍身。”

  “你跟着他,只是徒劳一生。”

  “你的生命线,我扫了一眼,这样下去,你也就五旬知天命的年纪。”

  一旁的陈到咂舌道:“那挺凄惨的。”

  “辅佐了一个不该辅佐的主上。”

  诸葛亮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张遂一脸严肃的对诸葛亮道:“命运,就是用来改的。”

  “倘若你已经知道命运,却把它当做笑话,你的结局会更加凄惨。”

  “我这个人不说大话。”

  “你信不信我的算命,那都是你自己说了算。”

  “只是,你也可以试着去验证。”

  “你的事业线说,你要到二十七八岁,而立之年前才能投明主。”

  “这样的话,丧期结束之后,你不妨去东方寻找你这明主。”

  “汉室贵胄,还在东方,应该不难寻找才是。”

  “你见到他,你试试你能不能立刻替他效力。”

  “如果能”

  张遂这才笑出声道:“说明我算得是假的。”

  说完,又捞起身旁坐着的黄月英的右手,放在手心装模作样地把玩了一阵才道:“黄姑娘事业线一直很粗壮,说明你心想事成,事业有成。”

  “婚姻线粗壮,说明你和你的夫君一辈子平平淡淡,却又圆圆满满。”

  黄月英感受着张遂的手不停地在自己掌心摸来摸去,不由得想到张遂刚才隔着面纱亲吻自己的场景。

  黄月英红着脸,低下头,不敢看张遂,只是低低地应了一声。

  陈到忙将手伸过来道:“帮我也看看。”

  张遂一把将他的手拍开,笑骂道:“滚蛋!”

  “你还要看?”

  “好好跟着我,保你建功立业,荣华富贵!”

  陈到哈哈笑了几声,将手缩回来。

  张遂见诸葛亮不言语,又对诸葛亮道:“孔明,有时候眼光放远一些。”

  “你是琅琊人。”

  “琅琊是生你养你的地方。”

  “人最终都要魂归故土的。”

  “琅琊隶属的河北,如今的河北,反正我觉得很不错。”

第563章 徐庶

  诸葛亮听张遂说到“琅琊”,神色有些恍惚。

  他在琅琊长大。

  琅琊有着他年少时最纯真和最幸福的记忆。

  那个时候,父母还在,叔父也年轻,兄长还在读书。

  他的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抹笑容。

  他记得,彼时叔父教兄长读书,却怎么都教不会。

  而他却在旁边一遍就学会了。

  叔父拿他和兄长作比较,兄长被叔父数落得满脸通红的样子。

  只可惜,如今一切都变了。

  叔父没了。

  兄长在逃难的途中走散,至今杳无音信。

  目光落在一脸自得的张遂身上,诸葛亮道:“小将军,你若是能算出我兄长在何方,我可以信你一回。”

  黄月英有些担忧地看向张遂。

  诸葛亮是儿子中的老二,他上面还有一个,在逃到荆州的路上就走散了。

  因为这事,荆州牧刘表还发动各个世家大族在荆州寻找。

  只是几年下来,没有任何音讯。

首节上一节532/6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