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第595节

  两人继续沿着岸边巡视。

  接近黄昏,他们才回到岸上的帅帐。

  帅帐门口,竟然站着赵云等人。

  见到诸葛亮和甘宁,赵云迎了上来道:“刚才士兵说,你们又在江面上遇到了周瑜的船只?怎么样?他说甚了?”

  诸葛亮示意赵云进帅帐。

  甘宁也跟了进去。

  诸葛亮和赵云刚刚在帅帐里坐下,甘宁忙倒热茶,这才站在诸葛亮身后。

  诸葛亮略微沉吟了片刻,才对赵云道:“我见到了我曾经的一个同窗,此人名叫庞统。”

  “他很擅长谋划。”

  “和我不同,我各种书籍都有涉猎。”

  “而他专精于军事作战。”

  “单就军事作战方面,我不如他。”

  赵云蹙起眉头道:“对方两万精兵,又有周瑜和庞统如此人才。”

  “我们庐江只有六千水军。”

  “这次我从寿春赶过来,紧急抽调了三千壮汉。”

  “但是,这样看来,也够呛。”

  “我们还要协防广陵。”

  “我离开邺城时,主公还让我多注意夏口。”

  “夏口黄祖,怕是挡不住周瑜大军。”

  “虽然郭嘉已经带人去了夏口,但是,怕是也挡不住。”

  诸葛亮扇着羽扇道:“庞统刚才跟我说,三天后,孙权十万大军就会进攻广陵。”

  “与此同时,柴桑两万大军会朝濡须港而去。”

  赵云吃了一惊道:“三天后?”

  “这么急?”

  “还有,这则消息可靠?”

  “如今这庞统在周瑜那里,他怎么可能将如此重大机密告诉你?”

  甘宁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附和道:“是啊,郡守,怕不是敌人故意诈我们的。”

  诸葛亮沉默下来。

  许久,他才对赵云和甘宁道:“兵法有云,虚虚实实。”

  “我们不能肯定柴桑会这么做,但是,我们又怎么敢断定他们不会这么做?”

  “不管怎么做,我们都不能受别人影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赵云和甘宁齐齐点头。

  诸葛亮再次沉默。

  没有多久,他站起身,走到帅帐入口,看着天边发呆。

  好一会儿,他才转身对赵云道:“子龙将军,你这三天陪我去濡须港镇守。”

  赵云点了点头道:“带多少人?”

  诸葛亮道:“只带三百精锐,还有你刚刚带来的三千新征壮汉。”

  又看向甘宁道:“六千水军,全部调到皖口港来,由甘将军你负责统帅。”

  “你带着这六千水军,扎根在皖口港。”

  “不管其他地方发生甚,你都不得离开。”

  “同样,不管有多少敌军来袭,不得离开港口而战。”

  “就算是死,也要全部战死在这皖口港。”

  赵云脸色发白道:“庐江六千水军全部扎在这皖口港,只带三百精锐和那刚刚新征的三千新兵坐着濡须港?万一柴桑真的派两万人全力攻过来,濡须港就完了!”

  甘宁也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诸葛亮道:“你们就这点人马,如何守住濡须港?还有,如何协防广陵?”

  诸葛亮低下头,没有应答。

  好一会儿,他才再次道:“我回来的时候,徐州牧田丰跟我说过,如果广陵真的协防不了,那就丢了,全力保住庐江。”

  “他会想办法组织徐州百姓,将江东大军限制在广陵。”

  “他说,如今我们幅员辽阔,只欠缺粮草。”

  “虽然丢了广陵不甘心,但是,相比于丢了庐江,进而丢了扬州,让江东和曹操汇合,他还是更倾向于丢广陵。”

  “等两年休养生息结束,再想办法夺回来。”

  “如今我们这态势,除了丢广陵,我想不到其他办法。”

  “至于濡须港那边”

  诸葛亮看向赵云道:“最近我夜观天象,后天晚上天气会降温,会刮西北风。”

  “我待会写信给庞统,约他后天晚在濡须港大战,我绝对会胜他。”

  “子龙将军,你立即下令,让新增的三千新兵最快速度到濡须港,以木头和稻杆为主,尽量扎稻草人,稻草人全部藏在船舱里面。”

  “船舱外,站新兵。”

  “届时,子龙将军你带着三百精锐,坐镇最前方,直面柴桑水军。”

  “如今最大的问题”

  诸葛亮有些担心地看着赵云道:“就看子龙将军你有没有这个胆量。”

  “我不能保证我这计策一定会奏效。”

  “如果被庞统或者周瑜看穿,敌军势必会倾力围攻。”

  “真遇到如此局面,不只是子龙将军你们要全军覆没,我们扬州也要就此丢失。”

  “但是,如果一旦成功,那三天后,他们断不敢再进攻濡须港,至少,庐江郡是有可能保住的。”

  “保不住的,可能就是广陵,再加上一个夏口。”

  “夏口不受我们管辖,我们如今也没有这个能力了。”

  “只能寄希望于黄祖能够死战。”

  甘宁问道:“那郡守你呢?你搞这阵仗,用意是甚?”

  赵云也道:“如今情况,我只能相信诸葛先生。你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只是,我也不明白这用意所在。就靠一些稻草人,就能镇住柴桑大军?”

  诸葛亮苦笑一声道:“自然不能。”

  “我们在濡须港最大的仰仗,是天兵天将。”

  甘宁:“.”

  赵云:“.”

  他们就没有听过真有天兵天将帮助作战的!

  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脸上都充满了浓浓的担忧。

  诸葛亮自己也摇了摇头,回到案几前,快速写了一封信,递给甘宁道:“派人送去给对岸的周瑜和庞统,派死士!”

  “告诉那死士,一定要交到庞统手里,并且激将庞统。”

  “只要庞统后天敢率军进攻濡须港,必教他两万水军葬身鱼腹!”

  “昔年,我主能够在夏口港击杀太史慈,重创孙策。”

  “今日,没有了太史慈和孙策,又死了孙翊,就凭他周瑜和庞统,只不过是个笑话!”

  “不用等到三天后,两天时间,必叫他们知道我庐江将士的厉害!”

第633章 庞统:亮仔这是虚张声势

  甘宁听诸葛亮这么说,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信函,还是叹了口气,快速离开。

  他可没有办法。

  虽然他近些年熟读各类兵法书籍。

  然而,在如此场合,他却毫无头绪。

  诸葛亮看甘宁离开,这才招呼赵云立马跟着自己带着三百精锐,三千新征壮汉赶往濡须港。

  赶到濡须港,赵云立马让庐江都张勋带着剩余兵马直奔皖口港。

  整个濡须港,就剩下赵云带来的三百精锐,还有三千新征壮汉。

  诸葛亮一边让赵云从三千新征壮汉里抽出八八六十四人,听候差遣。

  其他壮汉全部去附近寻找稻草、稻杆、树枝等物品,扎成稻草人,放入马头船舱中。

  三百精锐则防守港口。

  诸葛亮带着八八六十四个壮汉则开始用泥土堆砌建筑物。

  与此同时。

  柴桑郡的彭泽港军营帅帐。

  周瑜和庞统正围在一沙盘争执什么。

  沙盘中的地形,赫然是濡须港、皖口港和夏口港一带。

  就在两人争执得面红耳赤时,一个士兵快速进来,朝周瑜行了一礼道:“将军,外面有一人自称是庐江郡守诸葛亮使者,奉命送一封信给庞主簿。”

  周瑜和庞统互相对视了一眼。

  周瑜道:“让他进来。”

  士兵应了一声,快步出去。

  不一会儿,士兵就带着一个庐江郡士兵穿着的青年进来。

  青年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竹筒,递给走上来的庞统道:“郡守让我转句话给庞主簿。”

  庞统一边接过竹筒,一边戏谑道:“我们才见面,亮仔就这么急着给我转话?怎么,这是自知不敌,求饶来了?”

  青年笑了一声,对庞统道:“郡守说,去年我主在夏口面对江东大军,击杀太史慈,重创孙策。”

  “如今,没了太史慈和孙策,柴桑就两万大军,有何惧哉?”

  “但凡你们敢应战,必教你们两万水军葬身鱼腹!”

  庞统脸色骤然冷了下去。

首节上一节595/6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