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联军辱我,反投董卓娶董白 第723节

  徐晃看着审配,心中暗自冷笑。他知道审配此人善于狡辩,但自己既然来了,就不能轻易放弃。

  “审配先生此言差矣。天下之事,岂是袁绍一人说了算?我家主公也是英雄豪杰,他若与袁绍开战,胜负还未可知。再者说,南匈奴与并州之间虽有相邻之地,但并无深仇大恨。为何要为了一己之私,而让南匈奴的勇士们去送死呢?”徐晃反驳道。

  呼厨泉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徐晃所言非虚,袁绍此人确实不可信。但自己若真的放弃这次机会,又该如何向族人们交代呢?

  就在呼厨泉犹豫不决之际,徐晃又开口了:“呼厨泉单于,我家主公深知您的难处。他愿意与您结盟,共同对抗袁绍等势力。只要您愿意放弃攻打并州的念头,我家主公将全力支持您统一草原、复兴匈奴。”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过呼厨泉的心头。他深知,与顾逸结盟或许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毕竟,顾逸的实力有目共睹,而且他的野心并不在草原之上。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呼厨泉终于做出了决定:“好!我愿意与顾逸主公结盟,共同对抗袁绍等势力。”

  徐晃闻言,心中大喜。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于是,他向呼厨泉和审配拱了拱手:“如此甚好!我这便回去向我家主公禀报。希望我们两家能够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说完,徐晃便转身离开了南匈奴王庭。而呼厨泉则看着徐晃的背影,心中暗自祈祷:希望这次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929章 难以言说

  徐晃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回长安,心中满是对成功说服呼厨泉的喜悦与期待。他深知,这一举动不仅为并州赢得了宝贵的和平,更为顾逸的统一大业铺平了一条道路。

  回到长安城内,徐晃直奔顾逸的府邸,将南匈奴王庭的情况一一禀报。

  “主公,幸不辱命。呼厨泉单于已同意与我们结盟,共同对抗袁绍等势力。”徐晃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

  顾逸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拍了拍徐晃的肩膀,赞叹道:“徐晃,你此次立下大功。我定会论功行赏,不负你的辛劳。”

  徐晃谦逊地低下头:“主公言重了。此乃末将分内之事,不敢言功。”

  顾逸哈哈一笑,随即召集了李儒、陈登、诸葛亮等谋士,将徐晃带回的消息告知众人。

  “诸位,徐晃已成功说服呼厨泉,南匈奴将与我们结盟。如此一来,我们便可集中兵力,应对袁绍的威胁。”顾逸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李儒点头称赞:“主公,徐晃此功不可没。不过,我们仍需谨慎行事。袁绍此人狡猾多诈,他若得知南匈奴与我们结盟,定会采取其他手段来对付我们。”

  陈登也附和道:“李儒先生所言极是。我们应加强各地的防御,同时密切关注袁绍的动向。一旦他有任何风吹草动,我们便能迅速作出反应。”

  诸葛亮则轻摇羽扇,缓缓说道:“除此之外,我们还可利用这次结盟,进一步拉拢其他势力。例如西凉的马超、韩遂等人,他们与袁绍也有间隙。我们若能与他们结盟,定能增强我们的实力。”

  顾逸闻言,眼睛一亮:“孔明此言甚合我意。我即刻修书一封,派使者前往西凉,邀请马超、韩遂来长安共商大事。”

  接下来的日子里,顾逸一边加强各地的防御,一边积极拉拢其他势力。而袁绍则果然如李儒所料,得知南匈奴与顾逸结盟后,大为震怒。他立刻召集了手下的谋士,商讨对策。

  “顾逸此人狡猾至极,他竟能说服南匈奴与他结盟。如此一来,我们的计划便被打乱了。”袁绍的脸色阴沉如水。

  谋士田丰劝道:“主公,南匈奴既已与我们为敌,我们何不联合其他势力,共同对付顾逸?例如北方的乌桓、鲜卑等部落,他们与顾逸也有仇怨。我们若能与他们结盟,定能增强我们的实力。”

  袁绍闻言,点了点头:“田丰此言有理。我即刻派使者前往北方,与乌桓、鲜卑等部落结盟。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各地的防御,防止顾逸突然发难。”

  然而,袁绍的如意算盘却并未打响。顾逸早已料到他会采取这样的行动,因此提前做好了准备。他不仅加强了各地的防御,还派出了密探,时刻关注着袁绍的动向。

  不久之后,顾逸便收到了来自西凉的好消息。马超、韩遂等人已同意与顾逸结盟,共同对抗袁绍。这一消息让顾逸大喜过望,他立刻召集了众谋士,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诸位,马超、韩遂等人已与我们结盟。我们现在可以集中兵力,对袁绍发动进攻了。”顾逸的语气中充满了战意。

  李儒提醒道:“主公,我们虽已拉拢了马超、韩遂等人,但仍需谨慎行事。袁绍此人狡猾多诈,他定会设下重重陷阱,等待我们上钩。”

  顾逸点了点头:“李儒先生所言极是。我们定会小心行事,不给袁绍任何可乘之机。”

  随后的日子里,顾逸率领大军,对袁绍的领地发动了多次进攻。双方你来我往,战况异常激烈。然而,由于顾逸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的大军始终保持着优势。

  终于,在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中,顾逸的大军成功击败了袁绍的主力部队。袁绍被迫撤退,失去了大片的领地。这一胜利让顾逸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他成为了天下人眼中的英雄豪杰。

  而徐晃则在这场战役中,再次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不仅勇猛善战,还多次为顾逸出谋划策,成为了顾逸麾下的得力干将。每当提起徐晃,顾逸都会赞不绝口,称他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在随后的日子里,顾逸继续扩张自己的势力。他先后平定了北方的乌桓、鲜卑等部落,统一了整个北方地区。同时,他还积极拉拢南方的势力,试图实现全国的统一。

  然而,统一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顾逸还需面对诸多挑战和困难。但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真正的天下霸主.

第930章 一箭之仇

  “术儿,你怎么样?可还能坚持?”袁绍一脸关切地看着袁术,眼中满是忧虑。

  袁术脸色苍白,左臂的伤口已经被简单包扎,但疼痛仍让他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无……无妨,还……还撑得住。”他咬牙切齿地说道,心中却将华雄和顾逸恨得牙痒痒。

  “袁公,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应尽快撤回大营,再做打算。”曹操在一旁建议道,他的眼神锐利,显然也在思考着接下来的对策。

  袁绍点了点头,对众诸侯道:“诸位,今夜之事,我等皆需铭记。西凉军狡诈,我等需更加谨慎。现在,各自整顿兵马,随我撤回大营。”

  众诸侯应声,纷纷开始整顿残军,准备撤退。

  ……

  在撤回大营的路上,袁术一直阴沉着脸,不发一言。纪灵跟在他身边,也是大气不敢出。

  “纪灵,你说,我是不是太过大意了?”袁术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懊悔.

  纪灵一愣,随即劝慰道:“主公勿要自责,那华雄勇猛无比,又有顾逸那等狡诈之徒辅佐,我等一时不察,也是情有可原。”

  “哼,情有可原?”袁术冷哼一声,“我袁术何时吃过这样的亏?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纪灵闻言,心中一凛,却也不敢多言。

  ……

  回到大营,袁绍立刻召集众诸侯商议对策。大帐内,烛火摇曳,气氛凝重。

  “诸位,今夜之事,我等需引以为戒。西凉军既然敢如此大胆,我等也绝不能坐以待毙。”袁绍沉声道。

  “袁绍兄说得是,我等需尽快拿出对策,以应对西凉军的下一步行动。”曹操附和道。

  “对策?能有什么对策?那华雄勇猛无比,又有顾逸那厮在旁出谋划策,我等如何是对手?”一位诸侯沮丧地说道。

  “此言差矣。”曹操摇了摇头,“华雄虽勇,顾逸虽智,但他们毕竟兵力有限。我等联军兵力数倍于他们,只要策略得当,未尝没有胜算。”

  “那曹兄有何高见?”袁绍看向曹操,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曹操沉吟片刻,道:“我等可分两路,一路由精兵强将组成,前去偷袭汜水关,吸引西凉军主力;另一路则埋伏在汜水关外,待西凉军出关救援时,突然袭击,定能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袁绍闻言,眼睛一亮:“此计大妙!只是,这偷袭汜水关的重任,该由何人担任?”

  大帐内一时陷入了沉默,众人皆知,这偷袭之任务凶险异常,稍有不慎,便可能全军覆没。

  “我愿往!”突然,一道坚定的声音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袁术站了出来,虽然左臂受伤,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术儿,你……”袁绍一惊,显然没想到袁术会主动请缨。

  “兄长,我袁术虽非英雄,但也绝非贪生怕死之辈。今夜之仇,我定要亲自报了!”袁术咬牙切齿地说道。

  袁绍看着袁术,心中感动,却也不免担忧。但他知道,袁术既然已经决定,便很难再改变。

  “好!术儿,你既有此决心,那偷袭汜水关的任务,便交由你负责。但切记,安全第一,若事不可为,务必及时撤退。”袁绍沉声道。

  袁术点头,转身离去,心中却已经燃起了熊熊的复仇之火。

  ……

  数日后,袁术带着一支精兵,悄悄逼近了汜水关。而曹操则带着另一支大军,埋伏在汜水关外,静待时机。

  夜色如墨,汜水关上灯火阑珊。袁术看着眼前的关卡,心中冷笑。今夜,他定要让华雄和顾逸知道,他袁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进攻!”袁术一声令下,精兵们如同鬼魅一般,向汜水关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汜水关内早已做好了准备。华雄和顾逸仿佛已经料到了他们的到来,早已布下了重重陷阱。

  一场血战,在夜色中悄然展开。袁术虽然勇猛,但面对西凉军的顽强抵抗和顾逸的智谋,也是倍感吃力。

  就在这时,汜水关外,曹操的大军也发起了进攻。然而,他们却遭遇了西凉军的伏兵。原来,顾逸早已料到了曹操的埋伏,提前做好了准备。

  一时间,两路大军都陷入了苦战。袁术在战斗中多处受伤,却仍然坚持指挥战斗。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击败华雄,报了那一箭之仇!

  然而,就在他即将突破汜水关防线的时候,一支冷箭突然从暗处飞来,直取他的要害。袁术大惊失色,却已经来不及躲避。

  “噗嗤!”冷箭穿透了袁术的胸膛,鲜血喷涌而出。袁术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胸前的箭矢。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死在这样一支冷箭之下。

  “主公!”纪灵惊呼一声,冲上前去扶住了袁术。然而,袁术已经气息奄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撤……撤退……”袁术用尽最后的力气,说出了这两个字,便再也没有了声息。

  纪灵悲痛欲绝,却也知道此刻不是伤心的时候。他忍着悲痛,带着残军撤退。而汜水关上,华雄和顾逸看着远去的敌军,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第931章 时机未到

  袁绍的话语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坚定与力量。曹操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知道,袁绍虽有时显得刚愎自用,但在关键时刻,却总能展现出领袖的气魄与胸襟。

  “孟德兄,说得好。”曹操缓步上前,声音沉稳而有力,“天下未定,我们还需共同努力。今日之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其他诸侯也纷纷围拢过来,有的面带疲惫,有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他们或拍肩鼓励,或低声交谈,共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同时也对即将面临的挑战进行着无声的筹备。

  就在这时,一名浑身血污的士兵匆匆跑来,跪倒在袁绍面前,喘息着报告:“盟主,我们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一名未死的西凉军将领,似乎是华雄的副将,顾逸。”

  袁绍闻言,眉头一挑,与曹操对视一眼后,决定亲自去看看这位在战场上表现出顽强意志的敌人。一行人很快来到了顾逸被俘的地方,只见他被几名联军士兵看守着,虽然衣衫褴褛,满身伤痕,但眼神中依然透着一股不屈的光芒。

  “顾逸,你可曾想过会有今日?”袁绍站在顾逸面前,语气复杂地问道。

  顾逸抬头,目光直视袁绍,嘴角勾起一抹苦笑:“战场之上,生死有命。我顾逸虽败,却无愧于心。西凉军虽灭,但我的信念永不消亡。”

  曹操在一旁默默观察着,对顾逸的坚韧不拔暗生敬意。“顾将军,你的勇气与忠诚令人敬佩。若你愿意,我曹操愿给你一条生路,共谋天下大计。”

  顾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了平静。“多谢曹公好意,但我乃西凉之人,生死皆系于西凉。今日既败,便是天命。我顾逸虽死,亦当为西凉之魂。”.

  袁绍见状,知道再劝无益,便叹了口气,吩咐道:“将他好生安葬,莫让英雄遗骨寒。”

  处理完顾逸的后事,袁绍与曹操等人回到了临时搭建的营帐中,开始商讨接下来的战略部署。夜色渐深,营帐内灯火通明,各路诸侯围坐一圈,气氛凝重而热烈。

  “如今西凉军已灭,但董卓仍在长安,其势力犹存。”袁绍率先开口,目光扫过众人,“我们必须趁热打铁,直捣黄龙,彻底铲除这股祸乱之源。”

  曹操点头赞同,补充道:“董卓麾下虽有吕布等勇将,但人心离散,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不过,需得谨慎行事,步步为营。”

  讨论持续了很久,各路诸侯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策略,最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作战计划。夜色渐深,营帐外的风声似乎也变得柔和了许多,仿佛连天地都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静默。

  数日之后,联军整装待发,士气高昂。袁绍站在高台上,望着下方整装待发的军队,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豪情壮志。

  “诸位将士,我们即将踏上征途,为了天下的安宁,为了百姓的福祉,让我们并肩作战,誓斩董卓!”袁绍的声音激昂而坚定,如同号角一般激励着每一个士兵的心。

  随着袁绍的一声令下,联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他们知道,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更加艰巨的挑战,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信念与勇气,因为他们相信,正义与和平终将属于他们。

  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将留下自己的足迹,无论是英雄还是凡人,他们的名字都将被历史铭记,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联军大军压境,一路势如破竹,沿途的城池纷纷望风而降,不敢与这庞大的军事力量抗衡。行军途中,曹操与袁绍并骑而行,两人不时交流着对战局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天下的规划。

  “本初,此战之后,你我有何打算?”曹操目光深邃,望向远方,似乎在思考着更为深远的问题。

  袁绍勒紧马缰,沉思片刻后道:“孟德,我心中所愿,乃是恢复汉室之威,重建秩序。至于个人荣辱,我袁绍并不看重。”

  曹操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本初之志,令人钦佩。然则,汉室衰微已久,非一日之功可复。吾辈当以民为本,逐步图之,方能成就大业。”

  袁绍点头表示赞同:“孟德所言极是,我们既要讨伐逆贼,更要心系天下苍生。待除去董卓,还需共谋发展之道,让百姓安居乐业。”

  两人正谈得投机,突然前方探马来报:“启禀盟主、曹将军,前方发现董卓大军踪迹,正向我军逼近。”

  袁绍闻言,眉宇间闪过一丝凌厉:“来得正好!传令全军,准备迎战!”

  曹操则更加冷静,他迅速分析着敌我形势,对袁绍道:“本初,董卓此来,必是倾尽全力。我军虽众,但亦需谨慎行事。我建议,先派一支先锋部队前去探敌虚实,再做打算。”

  袁绍听取了曹操的建议,立即调遣精兵作为先锋,由大将颜良、文丑率领,前去迎战董卓大军。自己则与曹操率领主力部队在后方压阵,随时准备支援。

  先锋部队与董卓大军在一片广阔的平原上相遇,双方立即展开了激烈的交锋。颜良、文丑勇猛无比,各自率领部下冲锋陷阵,杀得董卓大军节节后退。然而,董卓麾下的吕布却非等闲之辈,他身披重甲,手持方天画戟,犹如战神下凡,所到之处,无人能挡。

  颜良在与吕布的交锋中不幸战死,文丑见状,悲愤交加,怒吼一声,挥舞着大刀向吕布冲去。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但终究因体力不支,文丑也倒在了吕布的戟下。

首节上一节723/7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