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通历史:开局劝扶苏造反 第134节

  李承乾开始更加积极地处理政务,关心百姓的生活。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他希望能够赢得百姓的支持和爱戴,从而增加自己在朝廷中的影响力。

  同时,李承乾也加强了与自己支持者们的联系,共同谋划应对李泰的策略。

  他们决定在适当的时候揭露李泰的阴谋,让朝廷上下都看清李泰的真面目。

  而魏王李泰则继续在李世民面前表现自己,试图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不断地向李世民献殷勤,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得到父皇的宠爱,就能够打败李承乾,成为唐朝的太子。

  然而,李泰并不知道,他的阴谋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不满。

  一些大臣们开始暗中收集李泰的罪证,准备在适当的时候揭露他的罪行。

  “既然很多大臣都在收集李泰的罪证,那么我在添上一把火,是否能让父皇不在偏袒魏王?”

  李承乾心中思索着这件事情。pp

  他,当然也听闻了近日来很多大臣看不惯李泰的行为,从而收集罪证之事。

  要知道原本的历史上,就曾经有大臣看不惯李泰,从而谏言。

  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了。

  但这种事情,再度出现在了这贞观年间。

  不过这段时间,李泰也确实对他做出了不少动作,他在想,是否稳妥一些,前往后世将最近发生的事情禀告给陆师?

第145章 蝴蝶效应!历史发生改变,吐蕃入侵大唐!

  李承乾想的是前往后世一趟,不过突如其来的一件事情,让他无法前往后世了。

  就在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互相争斗之际。

  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这也是李承乾没有想到的。

  吐蕃入侵了。

  李承乾脸色变化,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会突然发生。

  因为陆师说过,吐蕃入侵是明年的事情。

  也就是贞观十二年。

  而现在,才贞观十一年啊。

  怎么,吐蕃提前一年入侵了?

  难道,真的因为历史改变,引发了后世所谓的‘蝴蝶效应’,使得吐蕃入侵提前了?

  李承乾心中想了很多很多,不过现在想这个也没有用,他立刻就前往议政殿。

  宏伟宫殿中,一片庄严肃穆。

  然而,此时的宁静却被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

  吐蕃入侵!

  当边境急报如同一道惊雷般传入朝堂时,文武百官们瞬间陷入震惊之中。

  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吐蕃,这个一直处于边陲之地的势力,竟敢侵犯大唐,这简直是对大唐威严的公然挑衅。

  唐太宗李世民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脸色骤变。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强烈的愤怒和威严。

  作为大唐的天子,他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侵犯他的国家。

  他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玉笏,指节微微发白,显示出他内心的愤怒。

  “岂有此理!吐蕃竟敢如此大胆!”

  李世民怒声说道。

  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充满了威严和愤怒。

  文武百官们纷纷低下头,他们感受到了皇帝的怒火。

  一些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们对吐蕃的入侵行为感到无比愤怒,同时也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一位老臣站出来,他的脸上满是愤怒和忧虑。

  “陛下,吐蕃蛮夷,竟敢侵犯我大唐边境,这是对我大唐的严重挑衅。我们必须采取果断措施,给予他们严厉的打击。”

  老臣是王,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当。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其是马周,冷声道:“陛下,吐蕃背信弃义,先攻打吐谷浑,又侵犯我大唐。我们应该坚决予以反击,以维护我大唐的尊严和利益。”

  马周的语气中充满了愤怒和决心。

  朝堂上的气氛变得紧张而凝重。

  文武百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吐蕃的入侵行为不可原谅,必须给予坚决的回击。

  唐太宗李世民听着大臣们的议论,心中的怒火愈发强烈。

  他深知,作为天子,他必须保护国家的安全和尊严。

  他看着大臣们,说道:

  “吐蕃的行为确实令人愤怒。但我们也不能轻举妄动,必须制定出一个周全的应对之策。”

  就在这时,又有急报传来。

  吐蕃军队在边境地区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唐松州的边关瞬间陷入一片血雨腥风之中。

  当这个消息传到朝堂时,文武百官们更加震惊和愤怒。

  他们想象着边境地区的惨烈景象,心中充满了对吐蕃的仇恨。

  唐太宗李世民的脸色变得更加阴沉。

  他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做出决策的时候了。

  他下令召集将领,准备商议军事对策。

  在等待将领到来的过程中,朝堂上的气氛依然紧张。

  文武百官们纷纷思考着如何应对吐蕃的入侵,他们提出了各种建议和方案。

  有的大臣建议立即派遣大军前往边境,给予吐蕃军队沉重的打击;有的大臣则认为应该先加强边境的防御,等待时机再进行反击;还有的大臣提出可以通过外交手段,试图与吐蕃进行谈判,以解决争端。

  唐太宗李世民认真听取着大臣们的建议,他的心中也在思考着最佳的应对之策。

  他知道,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福祉,他必须慎重考虑。

  不久,将领们纷纷来到朝堂。

  他们身着铠甲,英姿飒爽,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勇敢。

  他们向唐太宗李世民行礼后,等待着皇帝的命令。

  唐太宗李世民看着将领们,说道:

  “吐蕃入侵,边境危急。你们有何良策?”

  一位将领站出来,他的脸上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陛下,吐蕃军队虽然凶猛,但我们大唐的军队也毫不逊色。我们应该立即派遣大军前往边境,与吐蕃军队展开决战。我相信,凭借我们大唐的军威,一定能够击败吐蕃军队。”

  这位将领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他的话语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另一位将领也说道:

  “陛下,我们可以采取分兵合击的策略。一部分军队从正面进攻吐蕃军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部分军队则从侧翼迂回,对吐蕃军队进行突袭。这样可以打乱吐蕃军队的部署,取得战斗的胜利。”

  这位将领的策略充满了智慧和谋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

  将领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们的话语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唐太宗李世民听着将领们的建议,心中逐渐有了决策。

  不过,依旧要听听这些跟随自己多年,能将的意见、

  一时间,庄严的宫殿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各位将领神色肃穆,深知此次商议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

  李靖,这位历经无数战役、战功赫赫的老将,微微眯起双眼,捋着胡须,心中思绪如飞。

  他回想起自己一生征战的岁月,无数次在生死边缘为国家拼杀。

  如今面对吐蕃的入侵,他深感责任重大。

  他缓缓开口:

  “陛下,吐蕃此次来犯,气势汹汹。但依老臣之见,他们虽兵强马壮,却有其弱点。吐蕃军队多为骑兵,擅长在平原旷野作战,而我大唐可利用城池坚守,以逸待劳。待其疲惫之时,再出兵反击。如此,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大唐的优势。”

  李靖的话语沉稳而有力,透露出他对局势的深刻洞察和丰富的作战经验。

  李听了李靖的话,微微点头,心中也在快速分析着局势。

  他深知李靖所言有理,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他上前一步,说道:

  “陛下,臣以为,我们不仅要坚守城池,还可派出奇兵,绕道吐蕃后方,袭击其粮草辎重,断其补给。如此,吐蕃军必乱。兵法云:‘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只要我们切断了吐蕃军的补给线,他们就会陷入困境。”

  李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对自己的计策充满信心。

  薛万彻却眉头紧锁,心中有着不同的想法。

  他是一员猛将,向来崇尚正面强攻。他站出来,大声说道:

  “陛下,末将认为正面迎击方为上策。我大唐将士勇猛无畏,何惧吐蕃之兵?当以雷霆之势,迅速出击,给予吐蕃军沉重打击,让他们不敢再犯。我们不能总是采取守势,这样会让吐蕃人觉得我们软弱可欺。”

  薛万彻的话语中充满了斗志和勇气,他渴望在战场上与敌人正面交锋,展现大唐将士的雄风,程咬金此时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他性格豪爽,直来直去。他大声嚷道:

  “哼!老程我觉得就该直接冲上去,跟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咱大唐的兵啥时候怕过?那些弯弯绕绕的法子不一定管用。陛下,咱可不能畏首畏尾,就得跟吐蕃人正面硬刚。”

  程咬金的脸上写满了倔强和果敢,他坚信大唐的军队有足够的实力在正面战场上击败吐蕃,尉迟恭也点头表示赞同,他心中同样充满了对战斗的渴望。

  他说道:

  “陛下,程咬金所言甚是。我等当率大军直捣黄龙,让吐蕃人知道我大唐的厉害。我们不能让吐蕃人在我们的土地上为所欲为,必须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尉迟恭的眼神中燃烧着战斗的火焰,他渴望在战场上为国家立下新功。

  众将领各抒己见,争议之声渐起。

  宫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

  苏定方一直静静地听着大家的争论,心中反复权衡着各种策略的利弊。

首节上一节134/1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