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据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若非有着她们在的话。
恐怕自己这个太子之位,早就被换掉了。
他记得宫内曾有流言,多年以前父皇就准备更立太子了,是母后极力劝阻,才保全了他的太子之位。
这其中,或许也有着丞相公孙贺的帮助。
若没有这些力量支持的话,他这个太子如脚踏在浮萍上,毫无根基,任人宰割。
将太子刘据目前能依靠的势力,为刘据理清楚之后,陆煊继续道:
“支持太子的卫家势力衰弱,反对太子的李家势力提升,此消彼长,所带来的差距是很恐怖的。”
“随着李家能量越来越强,朝堂内外,很多人有了其他的想法,其实最开始有想法的,就是朝中喜欢投机钻营的小人,我记得按照史料和网络科普号的讲述,你在历史上曾经说过:‘有朝一日,当除奸诛佞,赶尽杀绝’,有这句话么?”
陆煊看向刘据,刘据不由得回想。
随即确认道:
“我说过,就是之前母后和我说,常融、王弼等人向父皇揭发我的不举,无端告我的状时,我一怒之下忍不住这般说道,并且这句话很快就流传了出去,不过当时我并没有在意。”
“那就对了。”陆煊发现刘据不明白一个道理。
有些话,是不能很直接的说出来的。
水至清则无鱼。
奸佞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并且也都不是愚蠢之辈,更都是小心眼的家伙。
比如正在和扶苏作对的赵高。
你都这么说了,人家能不把你当做眼中钉,肉中刺?
“就是因为你这句话,朝堂内外的小人暗中抱团,抵制你这位太子,毕竟身处于朝堂之上,每个人都会危机感,等你继位了,他们这些自己清楚自己不干净的人,岂不是会没有什么好下场?”
“原本李家没有崛起,他们没有选择,只能谨小慎微,勉强自保,但随着李广利崛起,他们可以立刻投靠李广利,帮助李广利支持汉武帝的五皇子刘。”
“这是第二股力量。”
说到这,其实也可以明显的发现。
江充、苏文、常融、王弼等人敢于和刘据这位太子正面硬刚,不就是因为李广利的庇护么?
“那第三股力量是...”刘据听了陆煊的话后,想了很多很多。
前两股力量,经过陆煊的分析,他都能理解。
夺嫡力量和奸佞力量。
但三股力量呢?
该不会也和他有关系吧?
“第三股力量,是觊觎丞相之位的力量。”
陆煊在文档上,先后输入【夺嫡力量】、【小人力量】、【觊觎丞相之位力量】,这三个词,继续为刘据理清思路。
“丞相公孙贺,身为你太子刘据的大姨夫、卫家大姐卫君孺的丈夫,其很早以前就是汉武帝身旁的跟班了;随着汉武帝登基,其在培养卫青的同时,也在竭力培养公孙贺这个跟班,汉武帝刚刚登基不久,就提拔公孙贺为太仆,九卿之一。”
“并且还未主动牵线,让公孙贺娶了卫子夫的大姐卫君孺;其实汉武帝昔日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其刚刚继位不久,上面有着太皇太后、太后压着,根基不稳,也这是在稳固自身的力量;不过这也是在给未来埋下引线。”
“之后,汉武帝对匈奴开战,重用公孙贺,但公孙贺能力平平,反倒是卫青大放光彩;这是第二道引线。”
“在之后,汉武帝对公孙贺依旧重用,任命其为丞相,而公孙贺在丞相上这个位置十余年了,依旧表现的很普通,能力平庸,这是第三道引线。”
给刘据总结出公孙贺的三道引线后,陆煊道:
“这就导致,很多有能力的大臣,认为公孙贺这个丞相之位,完全是因为‘昔日是皇帝身前的跟班’,‘皇后大姐的夫君’,这两个原因担任的,而公孙贺其在军方,征讨匈奴能力普通;在政方,身为丞相能力平庸;众多有能力的大臣怎么可能不会对公孙贺不满?”
“这就是你所面对的第三股力量。”
“李广利准备帮助外甥刘争夺太子之位,小人奸佞视你为仇敌,大量觊觎丞相之位的有能力大臣,此刻出现了共同的敌人。”
“卫家!”
“他们自然而然会走到一起,共同对付你这个太子,以及丞相公孙贺;并且最后之所以发生巫蛊之祸,从而让你身死,其中也是因为三股力量联手,并且抓住了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的致命错误,一举将你这个太子的所有力量击溃!”
陆煊说完这些后。
刘据面色苍白。
忍不住直接坐在沙发上。
没有陆师为他理清这一切,他永远也不知道,原来他无形中有如此多的敌人,要面对如此庞大的力量!
第74章 同样都是武帝的外甥,差距怎么这么大?
“我该怎么办...”
刘据起初也有雄心大志,父皇总是说子不类父,其实他觉得自己和父亲很像。
若是有朝一日,屠刀挥舞到自己的头上,他会毫不犹豫的反抗。
绝不会被既定的命运束缚。
特别是自己知晓了未来的命运,在加上获得了陆师的帮助后,刘据反抗的心思越发浓郁,而所谓的‘造反’,从而被人认为悖逆之举,他也不在乎。
但此刻彻底清楚了无形间自己要面对的三股力量后,即使他性格要强,也不由的感到绝望,这如何抗衡啊?
军中影响力极大的李广利,觊觎丞相之位的有能力大臣。
父皇恩宠的奸臣。
任何一股力量看起来都那么强大,而仅仅是为了对付区区一个江充,都几乎耗费了他全部的精力,并且现在还无法确定,最后江充的结果。
“也用不着这么悲观。”
陆煊看向刘据道,其实不被父亲所喜欢的孩子,是很可怜的。
而还要与父亲为敌,就显得更加可怜了。
刘据眼睛发红的看着陆煊,是了,用不着这么悲观,自己有陆师的帮助呢。
未尝不可一搏!
“陆师,下一步我该如何对付李广利,朝中诸大臣,以及那些奸人!”
刘据眼神发冷道。
“冷静点,现在你哪能对付的了这些人。”
陆煊看了刘据一眼,这三股力量都不是刘据所能对付的。
目前卫子夫处于失宠状态,年老色衰。
其在后宫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却作用不了朝堂和军方。
刘据的姨夫卫广在西南地区军方有着影响力,但也无法帮助身在宫内的刘据。
至于公孙贺,别说能带来什么作用的,不添乱就不错了,两年后就是因为公孙贺的孽子公孙敬声巨额贪污,从而让诸多力量一举击溃太子、卫家、丞相。
这才是不出手则已,出手则致命,政.治斗争向来残酷、冷血!
“暂时依旧发展属于太子宫内的力量,拉拢有能力的官员,逐渐形成对方各方的有效力量。”
在陆煊看来,卫子夫、卫广、公孙贺这三股对于太子刘据有益的力量,虽然或许有一些作用,但无法左右未来的局势,可以称之为无效力量。
必须发展有效力量,在这三股力量的基础上,增加属于太子刘据的自身力量。
思索良久,陆煊也相应的查找了一些资料,对着刘据道:
“目前先拉拢一个人,张安世。”
张安世。
刘据回想这个名字,很快就有了印象。
张安世,张贺的弟弟。
张贺目前就是他太子府的属官,张安世和张贺都是酷吏张汤之子。
张安世少年时,靠父亲张汤的地位出任郎官,因为擅长书法而供职尚书台,张安世记忆力出众,父皇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江充等人敢于向汉武帝私下告你的状,那么你和张贺以计谋陷害江充等人,其必然会怨恨上江充。”
“江充这些年背后也是有一股力量的,也就是大量小人抱团的集体,这段时间肯定会有人对付张贺。”
“借此机会,拉拢张安世。”
陆煊道。
刘据闻言却感到疑惑:“陆师,拉拢这张安世,莫非有什么用处么,其确实有些能力,但却无法与朝堂上那些觊觎丞相之位的大臣相比啊。”
张安世有一定的能力不假,但他却不认为,借助张安世,能对付朝堂上那些有能量的老臣。
“你暂时不用知道太多,就知道拉拢张安世就可以了,我马上教给你拉拢张安世的方法。”
张安世,现在所表现的能力虽然一般。
但其未来,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其凭借父荫入仕,起家为郎,擅长书法,历任给事尚书、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汉昭帝时,在大将军霍光举荐下,拜右将军、光禄勋,辅佐有功,册封富平县侯;汉昭帝死后,又联合大司马霍光废除昌邑王刘贺,迎立汉宣帝刘询,在化解皇位继承危机过程中,立有特殊功勋。
霍光去世后,出任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迁卫将军,统领两宫卫尉、城门、北军兵营,食邑万户,拥有“家童”七百和大批工匠,家财超过霍光。
这同样在西汉中期历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只是名气小了很多而已。
同样,拉拢张安世过来后,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
能借助张安世,拉拢到霍光。
若是说张安世在西汉中期历史上是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么霍光这个人,整个历史上,都是百年难遇的。
霍光最初凭借门荫入仕,选为郎官,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为汉武帝所亲信。
武帝临终时,授霍光大将军、大司马,与金日、上官桀、桑弘羊同受遗诏,辅佐幼主,由此能够发现霍光此人的能力,已经达到了足以让武帝授意辅政大臣的厚望。
而之后,霍光族灭上官桀父子、桑弘羊、丁外人,逼得鄂邑长公主和燕王刘旦自杀,就足以展现出其惊人的政.治谋划和能力,在扫除政敌后,作为上官皇后的外祖父,霍光“威震海内”,成为朝政实际上的决策者,昭帝加冠礼后,仍委政于霍光,使十三年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霍光未来,已经相当于半个皇帝了。
在陆煊看来,霍光的能力之所以在汉武帝晚年未能展现出来,完全是因为晚年的汉武帝略显昏庸,生杀予夺全由己心,基于这种情况霍光不敢表现的太过于耀眼。
但其强大的个人能力,即使在刻意隐藏的情况下,也被汉武帝所发现,任命为顾命大臣。
能得到霍光的帮助,将霍光和刘据拉拢到同一条战线上来,对于刘据来说有着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并且现在这个时间节点,霍光还并未发迹。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虽说现在刘据在拉拢张安世后,从而借助张安世,向霍光伸出橄榄枝,并非雪中送炭,但对于霍光来说,其自从其兄霍去病英年早逝,多年以来自身朝堂上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弱,加上其拥有个人能力,若刘据能给其一个舞台的话。
霍光,绝对会忠心侍于刘据!
这就是陆煊让刘据拉拢张安世的想法。
历史上,张安世和霍光是挚交,他们两个的关系很好很好,这也是为何未来霍光大权在握时,毫不节制的提拔张安世的原因。
刘据太子宫属官为张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