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吏! 第28节

  “郭君。”

  籍少公拿着舆图走过来,对于即将修筑的门阀庄园,心中始终不安,甚至有些惶恐:“此次修筑的宅院,未免.未免”

  他咬了咬牙说道:“未免过于稳固,都快自成一国了。”

  按照郭解所画的门阀庄园,背靠着皋兰山修筑,引大河的支流环绕垣墙。

  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币,竹林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

  檀漆桑麻,闭门成市。

  建有蚕室、织室、麴室、粮仓等等。

  是农耕、畜牧、沤麻,生活与生产合一的庄园。

  另外,前设哨棚,后有望楼,还有墩台、马面等等军事建筑。

  往后,还要把大河的数条支流囊括进去。

  看似是修筑闾里的舆图,其实远远超出闾里的周长,俨然是自成一国了。

  “无妨。”

  郭解轻笑一声,心道这是数百年后的魏晋庄园,只不过提前数百年发展:“此处是河左,大河对岸便是匈奴人的草场,西南还是一片高原,遍布羌人,即便大汉驱逐了匈奴人,金城始终需要防备异族,任谁看来,不过是为了防备戎狄袭击,修筑了大一点的闾里。”

  只要有羌人在,便能一直养寇自重。

  羌人一直到东汉末年才被凉州三明所灭。

  早着呢。

  羌人一盘散沙,远不及匈奴,还能成为一个固定刷军功的宝地。

  西域都能有绵延一千多年的汉人世家。

  最为警惕武将掌权的宋朝,也能有世袭边塞知州的折家将。

  就在于边患。

  郭解提前数百年发展门阀庄园,根本不用担心朝廷的猜忌,反正羌人直到东汉末才会被剿灭。

  籍少公恍然,再无顾忌,欣喜不已的说道:“有了驰刑士的相助,最多半个月的时间,就能用版筑法修筑好防御外敌的垣墙,外有垣墙,闾左里民有了安稳的住所,蚕室、织室、麴室等等一步步扩充。”

  他做事沉稳,想到门阀庄园往后的光景,也是不由的激荡起来:“一步步达到郭君所想的农耕、畜牧、沤麻,生活与生产合一的庄园。”

  甘父一直装作夯土,其实站在旁边听着两人的交谈,当他听到农耕、畜牧、沤麻等合一的繁荣丰登场面,心中说不出的激动振奋。

  他犹犹豫豫的说道:“郭君,我能能不能与籍少公一起留在这里。”

  甘父心里十分忐忑,他毕竟是个匈奴人,不是汉人,不会像籍少公那般受到信任。

  “好。”

  郭解说了一声好,跪坐变成站在车上,望着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一切就绪。

  剩下的交给时间了。

第46章 宾客等级

  “当当真?”

  甘父戴着平帻的脸容,一脸的惊喜,又是难以置信:“亭长,小吏是匈奴人,信得过我?难道不怕小吏勾结大河西岸的戎狄。”

  长安繁华,却总让甘父不适,似是个贱命不适应熙攘安定的日子。

  直到他来到河左,感受到荒无人烟的冷冽,望着更远处祁连山模糊的轮廓,心里说不出的欣喜。

  “本吏信你。”

  郭解知道甘父值得信任,比起李广的孙子李陵更忠于汉廷,甘父一生追随张骞通西域,李陵从小享受大汉民众缴纳的钱粮赋税,却投降匈奴做了个汉奸。

  汉奸就是汉奸。

  毫无气节可言。

  如果兵败了就可以投降异族,抗日时期哪支军队没败过?全是依靠屡败屡战的坚韧,最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苏武被囚匈奴将近二十年,期间受到匈奴贵族的各种威逼利诱,始终矢志不渝。

  方是真正有气节的汉人。

  郭解正色道:“你说戎狄二字,本吏便能信任你,启程回去时,你与籍少公二人留在金城闾里,他种田,你练兵。”

  匈奴王子金日做了托孤四大重臣,甘父练兵算不得什么,正好利用他一身精湛的骑术、箭术,操练出一支雄兵。

  甘父未曾想自己一个匈奴人,竟会受到郭解如此的信任和看重,不仅让他留在金城闾里,还让他练兵,登时如鲠在喉。

  再想起,他在长安遭受的各种冷眼和刁难。

  “郭君。”

  甘父的眼眶红了,哽咽着深深长揖:“小吏定然不会辜负郭君的信任,纵是身死,也要保住金城闾里,死在闾门外。”

  他迈着轻快的步伐,跟着籍少公继续修筑金城闾里,用版筑法修筑了堪比长安外郭的坚固城墙。

  在绛服游侠儿和驰刑士的忙碌中,金城闾里的里墙逐渐从一条小土埂,变成一道高大的城墙。

  敞车载着许多黍粟,当做日常的口粮,还有臼(jiu)、磨、踏碓(dui)、釜、甑(zeng)等日常所用炊具。

  臼、磨、踏碓是研磨加工的用具,臼是用木杵手舂(chong),把粟米、黍米的壳去掉,满足一日两餐所用,粮食脱壳贮存的时间大大降低,臼了少量的黍粟用于日常食用。

  臼的用处很多,还能把大块的粗盐杵成盐粒,以及各种菽豆的研磨。

  踏碓比较大,舂出来大量的米,只携带了几个踏碓,与石磨一起放在仓房,当做公用。

  釜、甑是炊具,把脱壳的粟米烹煮成饭或者粥,由于石磨的昂贵,制成石磨需要很大的两块石头,平帻庶民通常吃粗麦饭,直接把脱壳的麦放在釜、甑内烹煮。

  籍少公把所有的臼、磨、踏碓等用具,摆放在金城闾里的临时仓房,急匆匆走过来,襦袖子擦了擦脑门的汗水。

  “郭君。”

  籍少公手持简牍,询问道:“金城闾里已经初具规模,如何安置留在闾里的游侠儿?郭君自从说出每人分配五亩田地,日后逐渐达到每人五十亩,游侠儿闲下来歇息的时候,满脸向往,憧憬的议论往后安稳生活。”

  会任之家的绛服游侠儿不能留在长安。

  东方朔掌管的公车大谁卒,无孔不入,早晚知晓长安存在一支杀人组织。

  郭解又不想遣散这支利刃,好在建设门阀庄园妥帖解决了难题,远离长安的同时,又随时可以调遣进长安潜藏起来。

  长安和狄道的渭水水路是两日的路程,狄道和金城闾里的陆路是一日的路程。

  门阀庄园赶往长安不过三日路程。

  比起郭解从轵县叫来游侠儿更为快速。

  “郭君。”

  籍少公左右看了看,瞧见没人,压低声音补了一句:“那日杀了原蛴,顺带把知晓郭君私铸钱币的游侠儿全部杀了,推在原蛴的身上。”

  私铸钱币的游侠儿全死了?

  郭解一脸的惊喜,浑身轻松,一直忧心的祸患,始终想不到一个解决的法子。

  竟是被籍少公全杀了,推到原蛴头上。

  郭解一身轻松,接下来只需要按部就班的买爵赎罪即可,欣然道:“还是你做事周全。”

  籍少公沉稳的脸容,露出一丝笑容。

  被郭君倚重的感觉。

  真好。

  “百名游侠儿的安排嘛。”

  郭解拿出一卷简牍递了过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照宾客的等级,安置所有的绛服游侠儿。”

  只有明确又清晰的等级制度,如秦代的耕战获得爵位,方能激励所有游侠儿奋勇杀敌,不会消极怠工,浑浑噩噩的度日。

  郭解从不相信人治,人有感情,有偏向,一个门阀庄园的走向不能依赖于主管者的才干。

  谁又能保证不出庸才。

  郭解只相信完善的制度,一个良好的制度,是门阀庄园延续下去的根本。

  籍少公翻开简牍,看到郭解早就写好的安置法子。

  往后所有人按照当今的宾客等级进行划分。

  分别是代舍宾客、幸舍宾客、传舍宾客。

  传舍宾客地位最低,意思是等候传召的宾客。

  传舍者,脱粟之饭,免其饥馁,出入听其自便。

  往上一等是幸舍宾客,意思是受到宠幸的宾客。

  幸舍者,言其人可任用也,中客居之,但食肉不乘舆。

  再上一等是代舍宾客,意思是可以暂代主上处理公务的宾客,甚至能够代替主上盖章。

  代舍者,言其人可以自代也,上客居之,食肉乘舆。

  郭解又把公卿豪强养在家中的代舍宾客、幸舍宾客、传舍宾客分为上中下三等,一共是九级,对于一座门阀庄园来说,完全足够了。

  “甚妙。”

  籍少公频频点头:“官吏的秩和宾客的等级,存在的最大根本在于食俸,郭君又当如何廪给。”

  郭解又拿出一卷简牍递过去:“臼、釜、甑等价廉的炊具,每户宾客都有,石磨、踏碓等市价高昂的用具,只给代舍、幸舍宾客,传舍宾客只能去仓房使用公用的石磨踏碓。”

  任何体制,底层永远最多,呈现金字塔形状越往上人越少。

  使用顺序不是先来后到,同等级按照先后排队的顺序。

  高一级可以插队优先使用。

  上等传舍宾客先用,中等传舍宾客次之,下等传舍宾客再次。

第47章 搜粟都尉

  廪给,即宾客每个月领取的粮食。

  郭解继续说道:“廪给分为三类,菽豆、稻、禾黍,每个月发放没脱壳的原粮,下等传舍宾客是每日一升,即每个月三十升,酢(zuo)只给食盐,月三升。”

  粟、黍、麦的密度不同,一升的斤两也不同,大约都在一升1.5市斤左右。

  三十升便是四十五斤粮食。

  中等传舍宾客,多给一人的口粮,每月六十升黍粟,此外食盐三升,大酢(醋)三升。

  上等传舍宾客,给三口之家的口粮,每月九十升再加十升的黍粟,即一石粮食。

  此外,食盐三升,大酢三升,薤(xie,小蒜)三斤或者芥(辛辣)三斤。

  郭解设立的宾客廪给制度,不是某些领导的拍脑袋决策,想一出是一出,根据《居延汉简》的烽燧廪给,确定了贴近边塞生活的廪给,很符合基层的情况。

  另外,比起长安的公卿豪强养在贵邸的传舍宾客,待遇更好。

首节上一节28/1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