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520节

  以电气与化学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新科技,新发明如雨春笋般出现,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科技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在这种环境下

  老旧一代的战舰经过十几年,便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陆续的退出海军现役。

  在英国皇家海军,类似“镇”字号同时带的铁甲舰,已经退役了二三十艘,迅即被新式战舰所替代,始终走在世界海军科技发展与建造的前列。

  大楚帝国没有英国那么财大气粗,本着“能用就用”的原则,如今这些老式铁甲舰依然在总督府边疆区发挥余热。

  这些老式铁甲舰,相比较欧洲,英德法等世界海军强国的新锐战舰确实落后了。

  可是与美、俄、日、意、奥匈这些二流海军强国相比较,大楚皇家海军的实力依然强劲,无人敢于小觑。

  这是因为大楚皇家海军的主力是“马尼拉”级战列舰,从早期的“马尼拉”级,到“马尼拉”级甲型,“马尼拉”级乙型,再到“马尼拉”级丙型,共计建造了12艘主力战列舰,技术进步一直没有停止。

  这12艘主力战列舰,才是大楚帝国皇家海军真正的力量核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也是能够媲美德国,法国海军主力的强大舰队。

  总计22艘主力舰的阵容,仅次于英德两国,而高于法国海军,排位于世界第三,也是欧洲以外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大楚帝国皇家海军新一代战舰被命名为“椰城”级,第一批将建造“椰城”号和“布里斯班”号,目前正处于战舰蓝图审议阶段。

  在与英国对抗期间

  原计划建造八艘,在达成《澳洲过渡条约》后,受限于皇室资金不足(注;补偿英国六千二百万英镑,第一年交付三千万英磅,其后两年各交付一千六百万英磅),以及对英示好的因素,大幅削减为二艘新式战列舰。

  原计划中的后续6艘分别是“万隆”号,“泗水”号,“达尔文”号,“悉尼”号,“墨尔本”号和“巨港”号,皆为新纳入的帝国领土。

  这一耽搁,那就是几年后的事儿了。

  各国早有“百年海军”的提法,海军建设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需要数十年持之以恒的投入重金,倾举国之力发展。

  这玩意儿,是真正的“吞金兽”。

  英国在海上军备竞赛中投入最为舍得,1902年度,仅皇家海军预算拨款就高达1.22亿英镑,是楚国的六倍多。

  楚国在1902年的皇家海军预算,总额接近一亿银洋,可依然是英国零头都不到,这是源于两国所面临的地区威胁和挑战不同。

  楚国在1902年国民产值,已经超越了英国,还在美德两国之后,距离德国并不远,总额只有不到一千万银洋,可以说二者并驾齐驱。

  但楚国的军事开支,远远低于英、德两国。

  德国在1902年的军事开支,仅投入德国皇家海军就高达4260万英镑,全力打造足以与英国媲美的公海舰队。

  这一数额,是楚国的一倍还多。

  在1903年的财政拨款案中,德国海军军费还将有超过23%的大幅增长,用以投入到军备竞赛中,去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

  反观楚国,在海军军费中还有一定程度的缩减,相比上一年的-3.1%。

  那么,在保证新式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和重巡洋舰等主战舰建造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大楚皇家海军就需要对现有的海军人员和后勤基地进行一定程度的裁撤。

  砍掉一些不必要的预算,比如说远海护卫舰项目,大型鱼雷艇项目和新设澳洲海军基地项目等等,退役一部分海军人员,以节省开支。

  大楚皇帝郑国辉曾亲自关注的潜水艇项目,那无论如何也不能砍掉,还需要继续给予充足研发经费。

  相比较这些位居世界前列的海军强国,扶桑国和沙俄帝国就逊色的多,无论舰队规模还是经验,都难以与这些海上强者相对抗。

  扶桑海军舰队只有从英国订造的“敷岛”级新锐战列舰,分别是“敷岛”号,“朝日”号,“初濑”号,“三笠”号四舰,才能够达到“马尼拉”级的水准。

  这样水平的主力战列舰,大楚帝国足足有12艘,更新一级的“椰城”级(注;即巴达维亚,又名雅加达)已经在筹备建造中,双方实力差距巨大。

  扶桑海军的优势在于全都是近些年来在英国建造的新式战舰,速度快,火力猛,最大航速都能达到18节,速度优势明显。

  大楚帝国的主力战舰装甲厚,口径大,航程远,数量多,虽然最大航速只能达到16节,在海上决战中抢占上位不利。

  可是别忘了,大楚帝国皇家海军还有一大批重巡洋舰,航速最高能达到21节,火力非常凶猛。

  两者配合,能够把扶桑国海上力量吃的死死的。

  等到新型的“椰城”级全重炮主力战列舰闪亮登场,最高航速能达到19.5节,那就是全面碾压的优势。

  与楚、日两个海上强国相比,沙俄在远东的海上力量就逊色太多。

  沙俄在远东共有两支舰队,即以符拉迪沃斯托克为母港的西伯利亚区舰队,还有在旅顺口驻扎的波罗的海舰队第一太平洋分舰队。

  其装备的舰艇数量虽然多,总数达46艘,可都是一二十年前的老货色,只有三艘装甲舰达到了“镇”字号老式铁甲舰的水准。

  其他的都是一些重巡洋舰,巡洋舰,驱逐舰之类的货色,并非海上决战的主力舰。

  技术老旧,维护保养差,综合战斗力只能与大楚帝国皇家海军在海外总督区的分舰队相媲美,比如中美洲分舰队,红海分舰队或者大西洋分舰队。

  上述这些楚国皇家海军分舰队,至少有两艘老式主力铁甲舰坐镇,完全能与沙俄太平洋第一分舰队掰掰手腕子,一较高下。

  整个沙俄皇家海军中

  正在波罗的海紧锣密鼓建造的6艘新式战列舰,只有一艘已经建成服役,一艘下水栖装。

  剩下的两艘新式战列舰还在船坞中建造,一艘完成度有55%,另一艘完成度16%,距离下水服役还早得很。

  计划中的最后两艘还没有拨款,依然处于小蝌蚪状态。

  总体上来看

  扶桑国海军计划的早,“敷岛”级战列舰最后一艘“三笠”号也已经建成,于1900年11月8号下水,在英国安普顿完成海试后。

  于1902年5月18日抵达横须贺,入列扶桑国海军,完成了4艘主力舰的集结,并做好了战争准备。

  从纸面力量上看

  扶桑海军无疑具有很大的优势,利用甲午赔款定造的新锐战舰技术水平优良,主炮口径统一,航速快,火力猛。

  在面对沙俄海军力量时,只要不出现低级失误,当下的赢面在七成以上。

  须知海上力量的优势可不好追回,哪怕沙俄波罗的海船厂现在加班加点的建造,拼尽一切力量将船坞中的新舰肝出来,那也是两年后的事儿了。

  缓不济急,就是沙俄海军面临的窘境。

  没有预见性的规划,临到这急用的当口,只能双手一摊表示无能为力。

  相同的情况放到大楚帝国皇家军身上,那又迥然不同。

  以大楚帝国皇家海军的雄厚实力,对扶桑国海军是碾压性的优势,再给他几个狗胆,那也不敢挑战帝国皇家海军的威严。

  正因为如此

  在英国,美国和法国纷纷废除了长崎租界后,楚国怡然不动,这让扶桑国上下又羞又恼又无奈,只能不断的通过英国递软话,求放过。

  对此,大楚帝国就当没听见,成心羞辱扶桑人。

第556章 大楚皇家海军的首要需求

  年底的时候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动用至高皇权,特赦了“槟城事件”案中,涉案不深的17名白人男子死刑,改为判处苦役5~12年不等。

  这是在向欧美世界示好,凡事留有余地,不必做的太绝。

  剩下39名涉案的荷兰裔案犯,于12月6日押赴刑场处斩,引来了数万民众当场观刑,大声叫好。

  此次事情过后

  荷兰王国与楚国间关系陷入冰点,仇恨在荷兰人心中疯狂滋生,但是对于庞然大物的楚国,荷兰除了言语攻击外,其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楚国倒不在意,按照大楚皇帝郑国辉原话说;“区区鼻屎大点的欧洲小国,没了海外殖民地,又能扑腾多高?”

  话虽然简单直白了点儿,但直切要害。

  对于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这些欧洲老牌殖民强国而言,属于他们的时代和辉煌早已经过去了。

  二十世纪是风起云涌大国角逐的时代,稍微翻个身,就能将这些小蚂蚱压死了,根本没有他们表演的舞台。

  美国率先发起的美西战争,彻底终结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历史。

  楚国发起的第二次东印度群岛战争,彻底终结了荷兰人延续三百多年的殖民梦想。

  比利时抢占了葡萄牙人的莫桑比克殖民地,使得葡萄牙人只剩下安哥拉南部一小块殖民地,就像打断了葡萄牙人的脊梁,昔日的辉煌早已不在。

  时代的潮流汹涌向前,将固步自封的老牌殖民者甩到了角落里去。

  刚过完1903年的农历新年,正月初九的时候

  大楚皇帝郑国辉就来到了皇家马尼拉造船厂,他一直非常关心皇家海军的舰队建设,皇家海军是大楚帝国重点的建军方向,也是这个广阔的海洋帝国的力量基石。

  大楚皇帝郑国辉心中有数

  他可以容忍帝国皇家海军的实力逊色于英国,却不能逊色于德国,法国和美国,绝不能成为人人都可以欺辱的软柿子。

  大楚帝国领土遍及世界四大洲五大洋,是典型的海洋帝国,在远海疆域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不容许丝毫懈怠。

  整个皇家海军的发展节奏,就掌握在大楚皇帝郑国辉的手中。

  如果以长跑来比喻

  大楚帝国皇家海军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中,目光死死盯着前方领跑的英国,还有就在身边的德国和法国,身后紧紧追赶的美国,稳定保持自己的节奏。

  在德国冲上去率先与英国争夺后,英国有意的加快了奔跑的步伐,凸显出领先优势。

  楚国则埋伏在第一梯队中,保持着自己的奔跑节奏,伺机大幅超越。

  这是一场几十年的长跑,在英国把绝大多数注意力都集中在德国人身上时,对万里之遥外的楚国,保有的警惕性就不那么强烈了。

  楚国确实和英国发展了全方位的外交关系,从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到各层次的商务交流,双边往来极为密切,是英国的全球行动伙伴。

  可在内心中

  楚国和英国永远不可能是一路人,估计伦敦也是这么想,双方互相利用的成份大于其他因素。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当前阶段

  楚国在海上军事力量上,逊色于英国,在陆地军事力量上,逊色于德国,法国,在经济力量上逊色于美国。

  当前之要务

  在于紧跟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涌现的新科技,新发明,集中精力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扩大内需市场,这一亿二千九百万人口,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

  工业化发展带给楚国的是全民富裕,形成巨大的内需市场,这才是帝国发展的根基。

  进而将大楚帝国影响力辐射至中南半岛,中东,近东,东非,西非,中南美洲等区域,争夺国际市场,这也是一场争夺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残酷竞争。

  蛋糕就那么大,你多吃一口,我就要少吃一口。

  英法楚与德意奥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就源于此,英、法、楚作为老牌世界殖民强国,在19世纪末来临之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圈占了大量殖民地,都是世界性的殖民大国。

  可以说是吃的肚儿圆,妥妥的既定利益获得者。

  而德意志帝国,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建立时间比较晚,大多是19世纪70年代后的产物,早期聚焦于欧洲的错综复杂竞争,难以腾出手来看向世界。

  等到他们暂时解决了眼前的麻烦,放眼看世界的时候,哪还有这些新兴国家的容身之地?

  德国人算是下手快的,在1887年先后出兵非洲纳米比亚和坦桑尼亚,通过强衡的军事力量抢占了两块非洲殖民地,建立了德属西南非和德属东非殖民地。

  在东亚的青岛也抢占了一块地盘,仅此而已。

  意大利就惨了,原本看上的突尼斯被法国人出兵占了,这就是典型的手快有,手慢无。

  这导致意大利人对法国怀恨在心,也是意大利人愿意与德国,奥匈帝国建立三国联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复仇法国。

  意大利一直试图殖民非洲高原的埃塞俄比亚王国,这也是迄今为止,非洲依然独立的唯一土著黑人王国。

  可惜被英国和楚国联手阻断,英属苏丹总督府和楚属东非总督府地域横跨整个红海西南部沿岸,将这个高原王国屏蔽在内,是事实上的高原内陆国。

首节上一节520/5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