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齐 第289节

  一旁本也落泪的河南王妃见状,反倒是急忙的劝起来:“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又提出来惹眼泪做什么?如今也好起来了,快别如此了!”

  同时也是呵斥高弘节:“惹你四叔落泪,快快起来,记住你四叔的教训便是了!”

  高弘节这方才是急忙抹泪起身,也是劝起高肃来,一旁的河间王妃抹了两下眼角笑着道:“要我说你们也还是想不开,如今老四生发了,也做了皇帝了,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老提那些死人做什么………”

  说着,自己却还是梗咽了,急忙的抹了抹眼角笑着道:“如今咱们高家才算是重新起来了,他们就是在九泉之下,看了也高兴才对!”

  高肃和河间王妃所言的高家,实则是指高澄一脉,他们这真正的一家子自从高洋上位之后日子实际上过的可并不算好,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这方才是因为高肃才真正算是扬眉吐气了起来!

  如何叫河间王妃能不狠狠的出了一口气?更何况她丈夫高孝琬本身就是死在了“自家人”手中?

  高肃也是笑着点头:“等我安稳些了,便是将原来的府邸先行赐回,你们先住着,等日后再做打算,各府咱们各去过好日子便是了。”

  河间王妃闻言便是眼神一亮:“老四,听你这意思,咱们在这边还住不长?”

  高肃只是笑而不语,河间王妃也伶俐,当下便是也不多问了。

  这时候高肃才转头看向一直站在门口等他们叙完离别之情的自己的女人们,郑元儿领头的微笑着站在那里,像是一朵温婉的花。

  身后柳敬言则是两眼放光的看着高肃,眼神似乎是要将高肃给生吞活剥了一样!

  而萧妙早就哭成了泪人,高肃的女人中属她最小女人最粘人,两年没见高肃,此时再见了早就恨不得扑到高肃身上撒娇了,只是碍于人多才不好意思的只能站在那里自己哭。

  后面花木兰张香香则是一脸崇拜的看着高肃,笑而不语。

  高肃缓缓上前,张开双手展示了一下自己身上的暗红色龙纹衮服:“怎么样?他们赶制的,我正在试合不合身。”

  高肃言语之中难免有些得意,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尤其是当着自己女人的面,自己明日就要当皇帝了,这都不得意什么时候得意?

  而郑元儿则是也满眼恍惚的看着高肃,脸上始终挂着温婉的笑,轻声点头:“很合身,很………适合你。”

  高肃从她的眼神,从她们的眼神中都能看出来对自己的依赖对自己的离别之情,高肃何尝不想和她们亲近?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于是高肃只能是伸出手握住了郑元儿的手,轻声的对郑元儿道:“这两年,辛苦你了。”

  虽然是这样说的,却是眼神微微扫过她们每一个人,一种淡淡的温馨在众人之中氤氲着。

  河间王妃本来想识趣的走的,只是高肃却是先收起了儿女情长,对众人笑道:“你们给我查一查宫里准备的礼器衣物,这些事都要你们做,所以她们没敢接手,等完事了我给你们安排宫殿,先住一晚上凑活,等明天登基大典结束之后,我再安排。”

  众女便是兴奋了起来,答应了下来便是冲了进来欢快而好奇的查看起了皇帝的衣物礼器………

  高肃本想在晚上和自己的女人们亲近亲近的,毕竟一别就是两年的时间高肃肯定是有些忍不住的。

  只是好在内侍们提醒了高肃,等不到天亮,主持祭祀的官员们便是急匆匆的带着一群内侍们冲进了东宫内叫醒了高肃。

  随后高肃迷迷瞪瞪的便是被一群人拽来拽去,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清洗完毕,祭祀官员小心翼翼的退让到一边:“请娘娘侍候陛下着衣。”

  早就在门口准备好的郑元儿和高肃的其余女人们以及三个王妃便是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群宫娥一拥而上的侍候着高肃穿上了裁剪合体的暗红色黑纹龙袍衮服。

  众人忙了好一阵方才是侍候着高肃换上了,随后郑元儿做着最后的收尾工作,检查了一番高肃之后,伸出手轻轻的为高肃抚平衣襟,抬头间,两人柔情蜜意的双眼便是不自觉的对视到了一起,相顾无言,却明白对方的情意………

  一个宫女缓缓的躬身上前奉上了由玛瑙翡翠等珍奇珠宝组成的十二冕旒,郑元儿接过之后缓缓的为高肃戴上,高肃则是微微躬身以方便郑元儿为自己戴上冕旒。

  一旁的祭祀官员张了张嘴,刚想要提醒高肃身为天子不能低头,然而看高肃和郑元儿之间的浓情蜜意,还是识趣的闭上了嘴。

  高肃缓缓的抬起头,隔着冕旒的双眼神采奕奕的和郑元儿对视着,郑元儿只觉得双腿似乎都在微微的颤抖着!

  “臣妾,参见陛下!”

  四周的柳敬言萧妙花木兰等人,包括广宁王妃河间王妃等人皆是笑着对高肃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臣妾参见陛下!”

  四周的宫娥们也都是对着高肃躬身行礼,高肃缓缓环视四周,心中突然想起了一句话:“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比起昨日臣子们的参拜,今日这些宫人的参拜则完全又是另外一种感觉!

  这是一众完全不同于臣子们的臣服,却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感觉!是一种源自于原始基因中的雄性霸占最美丽最优秀的雌性的一种感觉!

  看着周围的这些美人,几乎无一不是一道风景,此时却都雌伏于自己的脚下,高肃也终于理解了后宫佳丽三千人的那种感觉!

  祭祀官员见高肃已经准备好了,便是也急忙的下拜:“臣请陛下拜祭文襄皇帝陵寝,之后于天坛举行登基仪式!”

  高肃点了点头:“准!”

  于是祭祀官员急忙挥手,便是只见两个内侍急忙上前躬身搀扶着高肃,高肃一震袖,两个内侍便是被惊的后退了几步。

  两个内侍有些惊慌失措的看向祭祀官员,祭祀官员便是急忙的摆摆手示意他们下去,随后两个内侍便是奉上了高肃的礼剑,足有七尺之长的一把文剑挂在腰间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于是高肃直接将那礼剑丢到了一边:“要这不能杀人的物事做甚!剑便是剑!笔就是笔!文武殊途,焉能掺杂!”

  于是高肃便是命人去自己暂住的东宫内取来自己的战场上的佩剑,配在腰间,这方才是心满意足的独自扶着剑出了门。

  除了昭阳殿门,高肃便是快步的走下台阶,而身后一众内侍以及官员们也是生怕高肃出事的急忙小跑着跟在身后。

  直到高肃上了皇帝的鸾驾之后,祭祀官员这方才是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长长的出了口气之后方才是大声道:“天子已上鸾驾!奏乐!”

  于是前面由宿卫组成的“军乐团”便是开始演奏起鼓角之类的一堆乐器,浩浩荡荡的天子行在便是从邺城皇宫缓缓开出,向着邺城外的高澄高欢陵寝走去。

  路上百姓渐渐多了起来,高肃便是对身边的成休宁道:“打开伞盖,我要见见百姓!”

  成休宁应了一声,祭祀官员却是急忙的对高肃道:“陛下安危要紧,还是不要………”

  高肃只是打断他:“百姓如此热情,我又岂肯拂却民意?打开就是了!”

  成休宁便是推开了祭祀官员,上前将高肃鸾驾四周的幔帐全都打开了,本就热情呼喊的邺城百姓在看到高肃威仪的模样之后,更是欢呼了起来:“万岁!万岁!”

  高肃一时兴起,居然站起身来,站到鸾驾前面,对人群招手数次,直到祭祀官员吓的不行,生怕有刺客再三劝阻,高肃这方才是罢休坐回了鸾驾内。

  而百姓们则是跪在道路两侧,口称万岁跪拜不止,一直到高肃出了邺城,依旧有无数的百姓跟在身后,甚至一直跟到了高澄陵寝脚下依旧是不肯离去。

  高肃在官员们的引导下为高澄准备了三牲祭拜,随后站在有司官员准备好的灵桌前,高肃看着高澄的画像以及灵桌上的灵位久久无言。

  直到成休宁上前提醒:“大,陛下,时辰差不多了,还要祭拜神武皇帝,虽然天坛距离不远,可也不能耽搁了。”

  高肃这方才是收回了视线,将上飨的酒缓缓泼在地上,看着高澄的灵位心中只是默默的说了一句:“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神武皇帝的祭祀就不会这样温馨简单了,当然是充满了政治因素,因此文武官员早就在神武皇帝陵寝前准备好了,随后陪着高肃演了这样一场戏!

  高肃跪在地上放声大哭,痛彻心扉的陈述自高洋以后的每一任北齐帝王都做了些什么,将之直接斥责为“不肖子孙”!

  高肃的举动寓意已经十分明显了,然而在场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些什么。

  一直到高肃终于说出了那句他一直想要说出口的话:“孙臣奉太后旨意,入主中宫,登临大宝,不忍我高氏江山一落至斯,不肖子孙毁我高氏根基声名!愿正本溯源!废文宣!孝昭!武成!及叛逃子孙高纬之帝位!”

  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敢说话的,高肃这方才是对高欢的陵寝缓缓下拜:“若江山祖宗有灵!亦当知我此番苦心!必不见怪矣!上飨!”

  高肃说完便是缓缓下拜,一众臣子见状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是跟着下拜。

  如此陈季璩等人方才是急忙对高肃磕头:“请陛下即刻登基称帝!早定朝朔!”

  陈季璩这样一说,下拜的文武群臣也便是急忙跟着齐声道:“请陛下称帝!”

  高肃这方才是缓缓起身,祭拜了高欢之后转身在群臣的注视下缓缓越过众人,众人等到高肃走到最前面,这方才是敢起身躬身跟在高肃身后。

  早就建造好的天坛之上,两列宿卫及鼓乐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高肃这方才是踏上了血红的地毯,缓缓的向着权力的最顶点走去。

  “拜!”

  群臣在天坛之下跪拜,抬着头看着高肃一步一步的向上………

  踩在每一个台阶上,高肃的脑海中不由得便是回想起了自己身后的道路,七岁孤身一人离开邺城,十二岁回京参军,七年的征伐血战,身边聚集了无数的兄弟臣子,无数的红颜知己………

  这条路,他走了十九年才走到今天,踩在了这个至高无上的权力台阶!

  然而此时的高肃内心却是十分平静,渐渐的身后的记忆,那些朋友,敌人,亲人,他们的面孔逐渐的被抛在了身后。

  高肃缓缓站在祭天的礼桌前,在他的面前,摆着一个硕大的木匣,高肃双手微微有些颤抖,却是迅速的平静了下来,他缓慢却坚定的伸出手,缓缓的打开了木匣………传国玉玺!

  这片土地上数千年来无数英雄豪杰折腰的,传国玉玺!

  从多少人手中接过,丢失,而我高肃,今日也终于得到了他!

  高肃双手捧着玉玺,缓缓的举过头顶,心中默默的对上天祷告,这不就是你把我送到这里的原因吗?这就是你要看到的一切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高肃高举着玉玺,心中的沉闷终于再也压抑不住,他放声大吼了起来,随后猛地转过身,一只手高举着玉玺,另一只手则是猛地抽出腰间宝剑!

  “万岁!”

  天坛之下的臣子和士兵们瞬间跪伏一片:“陛下万岁!”

  高肃则是仍旧高举着玉玺和手中长剑,接下来,终于轮到我登场了!

  “朕即天命!承神武遗志!受文襄传统!使四海升平,天下归齐!建元………”

  “绍武!”

第378章 大封功臣!

  称帝之后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当然是大封功臣,尤其是高肃这种造反上位的皇帝,大家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你造反的为的不就是今日封侯拜相?

  如今你成了皇帝,总不能忘了老兄弟们,尤其是从一开始就始终追随自己的这帮人更是一个都不能少。

  高肃将自己关在昭阳殿内思索了一晚上,命人准备了一大块木板竖起来,随后钉上了几个钉子,自己则是准备了几块木牌,在上面写上了准备要封赏的几个功臣的名字。

  当天晚上高肃谁都没有见,甚至还特地下令不论是谁要见自己,都不准接见。

  苦苦思索了一个晚上,方才是在第二天清晨就下诏封赏。

  只是任谁都没想到高肃的第一个封赏的居然是斛律光!

  追封斛律光为咸阳王,崇国公,赐谥号武忠!与其父斛律金配享太庙同葬于神武皇帝陵寝旁!以其子斛律武都承嗣咸阳王爵位!

  陈季璩心中不由得暗赞高肃这一着走的妙,其实他是有些担心高肃在封赏这上面做不好会导致手下人心不齐闹出矛盾的。

  尤其是高肃这种情况有些复杂,他本部是有嫡系的,但是现在投靠他的朝廷人马也不算少。

  所以高肃手下的势力如今十分错综复杂,从始至终追随自己的老兄弟们该怎么封,一开始是朝廷兵马,但是最后却心甘情愿的投靠的又该怎么封?如同斛律武都这样的就更不好弄的,一开始是对朝廷忠心耿耿的,最后被迫投靠高肃的,这样的说封也封的上,说不封也合情合理!

  然而陈季璩本身就属于这些势力当中的一份子,而且本人也是被封赏的那一个,所以他不好置喙,陈季璩是高肃的死忠,所以他清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像这样的话,就是死也不能插嘴的!

  不过好在高肃自己处理的十分得体,一开始斛律武都甚至都不抱自己会被封赏的心思,结果没想到最后甚至还落了个王爵,这叫斛律武都如何能不兴奋?

  而最重要的是,斛律武都这个王爵是承嗣斛律光的话,高肃原本的嫡系们自然也不会说什么,相反反而会认同斛律武都这个王爵。

  高肃不能太过打压朝廷一系,总得拎出来一个拔尖儿的,不能让靖难的功臣们压着朝廷兵马打!

  个中情况涉及权势错综复杂,的确是要小心对待,而斛律光这个已经死了的就好办多了,威望也够,此时拿出来做个文章,一方面为斛律光平反彰显此时正气盈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抚朝廷一系的人马,不可谓不高明。

  而斛律武都果然此时恨不得把心掏给高肃的心思都有了,出来含泪跪了高肃,高肃摆摆手示意他站到一边:“卿家中世代忠义,于高氏同休戚,再无复言。”

  斛律武都含泪对高肃表忠心:“斛律家愿为陛下为高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说完便是站到一边去了,而高肃则是摆摆手示意一旁的官员继续诵读接下来的封赏。

  众将士不由得提起精神来,这回才算是真正的重头戏了!

  “徐念(萧方等)听封!念尔保幽州,御国贼!于朕则幼小追随,劳苦功高,钦赐徐念封靖国公,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郑绍元听封!念尔北上南下,追随日久,于内可平乱,于外可除贼,法面无私!忠诚英武!封英国公,进太保,开府仪同三司!”

  “高突骑听封!念尔战功赫赫,忠直耿实,颇有乃翁雄威,竖目惊天下,振气惊斗牛!为朕麾下第一猛将也!特赐封汝为燕国公,进大司马,开府仪同三司!”

  “陈季璩听封!念尔运筹帷幄之功,有决断之能,朕多为仰仗,勘为朕之子房!故加封梁国公!进尚书右仆射,中书令!录尚书事,开府仪同三司!”

  “郑元武听封!念尔安社稷定乾坤,能使朕征战之时粮草不断,内外不乱,有萧何之才,陈平之功!封萧国公!进尚书左仆射,司空!录尚书事,开府仪同三司!”

  “尉相愿听封!念尔自朕起兵追随,为朕之心腹谋主,有超人谋略,过人英才,故封莱国公!进司徒,侍中!录尚书事,开府仪同三司!”

首节上一节289/3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