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苍白的嘴唇微微动着,眼中似乎有水雾渐渐朦胧了月亮………
“高郎,你什么时候来接我回家啊………我要………支撑不住了………”
独孤伽罗正自伤感之时,身后却传来了一声轻咳声,独孤伽罗急忙的低头抹了抹泪珠,随后转头看去。
便见独孤信正眼神深邃的看着她,独孤伽罗便是低着头搓弄着衣带:“阿耶,我………”
独孤信没有说什么,只是缓缓越过她:“陪阿耶走一走?”
独孤伽罗一怔,随后便是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之后便是陪在独孤信身旁缓缓地走着。
两人沉默的走了一会儿之后,独孤信方才是对独孤伽罗道:“知道那小子的事情了?心里塌实了不少吧?”
独孤伽罗嗫嚅了一下:“阿耶,对不………”
独孤信笑着摇摇头:“没什么对不起的,我问你的是你的感情上的事情,你怎么还说起我的事情了?”
独孤伽罗一怔,随后独孤信便是叹息一声:“你这孩子,从小就强势,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其实像你这样的性格,我就知道姓高的那小子不是你的良配,只是你也果然如我预料一般的,勇敢的站了出来,选择背负一切,丢下一切,义无反顾的追随你认为对的人离开了………”
独孤伽罗沉默着,独孤信则是认真的看着独孤伽罗:“你们兄弟姐妹当中,数你最让我满意,这也是其中一点,有时候我甚至会想,你若是个男孩儿,必定会振兴我家门楣,只是你不是………”
说着独孤信便是笑了起来:“也幸好你不是。”
独孤伽罗便是也跟着笑了起来,只是眼睛却红红的,抱着独孤信的胳膊,无声的笑着。
独孤信叹息了一声,伸出手抚摸着独孤伽罗的小脑袋瓜:“正所谓,不痴不聋难为家翁,一直到今天,我也是才明白这个道理,你有的时候,就是不肯糊涂,才会一误再误。”
独孤信说着便是低声道:“这么多年,你娘亲也好,还是你兄长们的娘亲也好,前前后后我一共娶了三位夫人,但是无一例外的,她们每一个都深爱着我,而我也深爱着她们………”
“爱是不能给第二个人的吗?”
独孤信认真的看着独孤伽罗:“并不是这样,只是你满眼都是一个人的时候,就容不下第二个人了而已,然而你看着的人,又怎么会一直看着你呢?”
独孤信轻轻的抚摸着独孤伽罗的小脸儿:“有时候放不下,不如就尝试装糊涂,因为沉迷美梦,总好过清醒着痛。”
独孤信说着,便是呼吸都微微有些颤抖………
他一生风流多情,等到老了身边就只有一个最年轻的夫人陪着,回想一生的红颜知己,又怎么会不痛彻心扉?
独孤信情绪似乎也有些激动了,便是轻轻叹息一声,收回了手,对独孤伽罗道:“你自己好好儿想想,这里永远是你的家,然而,你终究要找到属于你的家………”
说着独孤信便是摇着头的去了,身形看起来更佝偻了,独孤伽罗看着独孤信的背影,不由得便是泪流满面………
-----------------
高肃登基短短数日以来,北齐的气象便是瞬间一清,高肃除掉了北齐朝野内的几乎大多数高纬时期的臣子,其中最轻的也是削为平民放职回家。
高纬时期所封的开府和任何爵位一概不认,全部削为庶民,随后高肃自行封赏,重新将有功的,或是祖上有功的,加以封赏。
这一举动成功的将北齐内部开府遍地走,三公多如狗的情况给扫清了,至于高纬的那只开府仪同三司的鸡,则是让郑元儿亲手烹给高肃高突骑等人享用了………
要强国富民,做起来很困难,然而其实不过也就是两句话,一曰开源,二曰节流!
所以高肃削掉了这些人的爵位就是在节流,除了高欢高澄认的爵位之外,以及高肃本人的封赏之外,其余的所有人的所有爵位,高肃一概不认!
除此之外高肃停止了高纬任期内的所有土木工程,除了日常修缮以及军防之外,其余的宫殿楼阁享乐的所有东西一概停止拆除。
高肃虽然并未找到那条价值连城的珍珠裤,但是还是找到了高纬给冯小怜特意制作的那辆七宝车,其奢华豪富连高肃都为之咋舌不已。
之后高肃便是命人将这辆七宝车拆除,拆下来的所有金银珠宝全部分赏三军。
节流已经做到了,那么接下来要做到的,就只剩下开源………
“启禀陛下,臣奉命勘察山东河南一带春耕状况,今回朝报于陛前!”
高肃身着龙纹衮服,头上戴着冕旒高坐龙床之上,默默的听着赵道德的回话。
“经山东一带实察,百姓虽无倍田,然所耕种之田仍数倍于丁口,然即使如此,冻饿之人,今春犹多,查之实则多有买卖耕田,于乡绅地主豪门者,故丁口虽盛,土地虽广,日渐趋少,方才自给尚且不足,更无论税收。”
高肃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北齐施行的是北魏孝文帝依照汉人李安世之议颁布的均田制度,即按照人口数目来分发土地,土地实则收归国有,一但拥有土地者去世之后,土地自然重新收归朝廷,由朝廷再行分配。
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四十亩,女子二十亩。
露田都是无主荒地,因考虑休耕轮作,故授田时般按休耕周期加一或两倍,这就是所谓的“倍田”。
北齐承袭了北魏的均田制度,自神武皇帝高欢开始便是一直在大力的推行均田制,然而实际上依旧是收效甚微。
随着北齐皇室的日渐衰颓,均田制度已经在北齐名存实亡,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买卖土地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赵道德此时要向高肃上报的正是这一已经十分严峻的状况,高肃听到赵道德的探访之后也是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因此在朝会上勃然大怒:“我大齐推行均田制已经有将近三十载了!自神武皇帝在世之时便开始推行!何以不成!”
“便是因为这些蠹虫国贼!在坏朕的好事!周国比咱们要晚二十年推行均田制度,为甚么周国会迎头赶上,而我大齐越来越暗弱!”
高肃发怒显然是让在场众人都是有些噤若寒蝉的,高肃拍案大怒道:“就是因为这些贼!”
高肃冕旒后的双眼缓缓的扫视众人,众人无一不是低着头不敢抬头对视,高肃沉声道:“朕不管你们谁跟下面有什么勾连,朕也不管是不是干脆就是你们本人,你们家里的谁!今天下朝之后你们回去各自将各自的屁股都给朕擦干净!擦不干净,朕就摘下你们的脑袋擦!”
高肃说完便是拂袖而起:“尚书们留下,其余人,散朝!”
众人擦着冷汗的急忙的出去了,在座的无一不是大地主,就算本人不是,家里族里总归也是。
人当官了有钱了,谁会不想要良田千顷?仆从如云?所以说起来,其实谁都不怎么干净………
不过倒是也有人不觉得有什么,正是因为大家都是这样,难道你高肃还能将大家全都弄死不成?
高肃就是清楚会有这样的人,所以才会让尚书们全都留下来:“我大齐的土地兼并已经到了不得不更改的时候!”
“世家,豪门,乡绅,甚至是他妈的山贼土匪!抢占百姓的土地,朕分给百姓的土地!”
高肃一步一步的走下台阶,大怒的挥着袖子:“这种情况必须立刻扭转!否则就是我大齐的亡国之日了!”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陈季璩便是率先站出来对高肃道:“不知道陛下准备如何作为,这种情况的确已经到了不得不更改的地步,然而一但更改,恐怕便是伤筋动骨啊………”
地主阶层基本上都是世家,高肃刚才也已经把自己的敌人全都说了一遍,这些人不光是罪魁祸首,更是大齐的根基,说白了,其实他们实则是天下的根基!
不管是齐周还是陈,只要他们想坐稳天下,世家都是不得不拉拢的对象!
所以要动世家,就是在动大齐的根基!
治大国如烹小鲜,由不得陈季璩等人不小心谨慎。
高肃也明白这个道理,甚至高肃清楚,就算是现在在座的几位当中未必就没有世家子弟,自己要动世家,也并不是掘世家的根基,而是要让世家知道,自己一定要他们让步!
所以高肃沉声道:“从现在开始,重新丈量田亩,命各地有司立刻彻查本地所有可用田地,即刻上报!”
“把这些重新丈量的土地全部汇总起来上报,除掉他们自存的,其余的全部划归尚书省分配!”
“我大齐百姓,从现在开始,十八岁起受田,男子倍受露田八十亩,妇人四十亩,丁牛六十亩每户限四头!另授桑田麻田二十亩!”
“不够的,世家出!”
高肃大吼:“朕不管他们从哪里掏出来的,朕给他们六个月的时间,六个月之后朕会亲自指派一批年轻官员巡视,若是让朕知道有谁抗旨不遵………”
高肃反倒是冷静了下来:“那他们最好祈祷,朕的刀够快!”
高肃说完便是振袖而去,丝毫没有给众人说话的机会,众人见状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应下了。
然而等到陈季璩处理完今日的公事准备回家的时候,阳休之却是叫住了陈季璩之后选择与陈季璩同行。
陈季璩知道阳休之有话要对自己说,便是放慢了脚步和阳休之一同在后面走着。
阳休之长叹一声:“陛下之剑,意指世家啊。”
陈季璩闻言也只是默默的点头:“陛下之前便是已经和仆提起过,陛下准备限制官员家中奴仆,一家只允许限定奴仆在三百人至六十人之间,另外这些奴仆的天地仍旧重新赋税,包括纳奴的税收也将新增。”
陈季璩叹息一声:“看来陛下当时便是已经准备好了对世家下刀了!”
阳休之无奈的道:“世家最近这些年吃进去的的确不少,可是若想要他们吐出来,只怕是难上加难………”
陈季璩沉默了一阵:“就算是再难也要做,陛下决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管是为了世家,还是为了陛下,如果双方没有一个让步的话,这件事就一定要推行下去,您觉得,陛下会让步吗?”
第386章 十恶不赦
阳休之苦笑着摇了摇头,两人沉默的走了一阵之后,阳休之方才是站住脚对陈季璩道:“未来是你们的了,这件事最好是交由我们来解决,不管怎么样,保全你们,才是保全大齐的未来。”
陈季璩默默的点头,随后目送着阳休之感慨了一声:“又是一年冬去春来,算起来,也不过是多少个春去秋又来罢了………”
阳休之摇了摇头,随后便是转身上车,不再理陈季璩,而陈季璩则是目送着阳休之的马车渐渐远去,久久方才是叹息了一声。
宣布了新的土地制度之后,高肃同时也宣布将进一步推行从高澄一直到完善到高湛都一直在修的大齐律,高肃命陈季璩郑元武等人组成一个新的班底,包括卢思道甚至包括魏收等人,重新编撰新的法律。
在这本全新的大齐律内,高肃加入很多现代法律的条例,使其更为完善的同时,也尽可能的要求各级官员向下散发大齐律,务必要保证大齐的百姓最起码知道其中的十条戒律!
即高肃在高洋的十大罪上新编的“十恶”即后世的十恶不赦的那十种大罪:
“谋反即谋杀皇帝颠覆国家;谋大逆即毁坏陵寝宗庙;谋叛即背叛国家;恶逆殴打谋杀祖父母父母;不道即灭人满门及支解等不人道行为;大不敬即使用皇帝用品辱骂皇帝;不孝即不孝敬祖父母父母;不睦即谋杀亲兄弟及丈夫;不义即谋杀上司恩师;内乱即血亲乱伦!”
凡犯此十罪者,遇恩赦不赦,必须按情节大小,处秋后监斩或斩立决!
将廷尉改制为大理寺,廷尉长官改称大理寺卿,自今日起担负天下刑名之事,由有司官员再行选拔相关人才,以充大理寺。
在逐步的推进法律的同时,高肃也同样在加快和南陈的经济往来合作,卢思道很快便是回来了,这一次他用三寸不烂之舌将南陈上下成功忽悠瘸了。
陈不仅同意了和北齐的贸易往来,甚至还派使者来给高肃送来了国书,表示愿意与高肃永交共好,双方十年之内不再出兵互战。
高肃爽快的同意了下来,随后方才知道这次卢思道带来的不仅仅是贸易的好消息,甚至带来了一大波的交流团,其中有学子僧侣工匠等等各个方面的人才。
高肃不由得有些喜出望外,没想到卢思道这小子这次去南陈居然超额完成任务了!
而卢思道也没瞒着高肃,直言自己是如何做到的,并且将自己在南陈的所见所闻全部如实上报给了高肃。
现如今整个南陈几乎已经快烂到根子里面了,世家横行霸道,豪贵贪图享受,文官贪婪武将怕死,可以说是千疮百孔无一优点!
或许唯一的一个优点,就是陈的确是个雄主,然而这位雄主能做到的也只是勉强的拉着这个早就腐朽不堪的旧王朝,这个早该沉默的破船,修修补补的勉强过下去罢了。
卢思道之所以这么轻松的完成了高肃交给的任务,其中不乏这些人的助力,卢思道只是一把金子撒出去,这帮人对卢思道就跟见了亲兄弟一样的亲!
所以别说是卖国了,就算是把老娘卖了他们都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高肃听到卢思道的讲述也是不免感慨非常,对众人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既然看到了陈国如今的境况,不免就要想到自己的过失。”
高肃缓缓起身,完全没注意到一旁的起居注侍郎满眼放光的看着高肃,激动的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高肃起身对一众臣子道:“朕知道你们当中的一些人出自世家,也知道你们都是出身高贵的贵胄子弟,所以你们看不起那些贱民,觉得那些一辈子埋头于黄土之中的人是你们的牛马!”
众人急忙躬身请罪,高肃却是摆手道:“这不怪你们,不管是谁都会有这样的心思。”
“然而朕也要规劝你们,便如陈国的境遇一样,朕始终认为,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起居郎的笔都快挥冒烟了,而高肃则是对众人叹息一声道:“朕知道你们很多人对朕的一些政策都不理解,可是要清楚,君臣乃一体,治天下如曳大木,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倘使君王向前而臣子拖拽,岂非亡国之象耶!”
众人闻言便是急忙的躬身:“陛下英明!”
高肃先赢后软,甚至于主动向世家示好的态度赢得了很多世家的妥协,至少在高肃一家一家的商谈之下,很多世家已经表示将遵从高肃的意愿行事,至少是愿意配合高肃继续革新的。
好消息不止于此,高肃指派了郑元武与南陈方面接触,在高肃等人有所预谋的情况下,北齐和南陈之间的贸易很快便是从各个方面展开了。
而南陈也果然不再跟高肃讨要战争赔款了,反之想要通过郑元武来从经济上面取得一定的优势。
只要能不让高肃掏钱高肃就已经很满足了,至于究竟是北齐对南陈的贸易逆差还是南陈对北齐更多的掠夺,自然就要看郑元武他们的本事了。
高肃也就不再过问这件事了,高肃在取得了世家的信任之后,便是开始大力的推行自己的一系列新政,同时亲自走向民间,通过“炉边谈话”的方式,将自己的政策亲自讲述给邺城周围的百姓听。
高肃的种种开荒举动,成功的将生灵涂炭的大齐自挣扎的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高氏四代帝王的积累,创造了一个强生无比的国家,北齐巅峰时期人口峰值居然高达两千两百万!
然而自高湛登基之后,高湛高玮两代败家子的折腾,导致大齐的经济与生态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包括高肃的起兵,可以说自高湛时期,短短数年间,北齐的人口锐减到了两千万的水平。
然而即使是如此,两千万人,在这个后三国时代,也绝对是独一档的强国,远超北周和南陈的存在!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的宇文邕自己都没想到自己居然真的能攻破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