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太平公主到.........”
一个尖细的声音忽然响起,颇有穿透力。
众人闻言一愣,纷纷循声望去。
只见宫门的方向,一行人缓缓而来。
为首一人蟒袍绶带,束发金冠,丰神俊朗。
“是秦王!”
众人低呼一声。
不少人看向杨易的眼里带着一丝畏惧。
毕竟,杨易是真杀人啊。
杨易与太平找到位置站好。
他无视周围人的目光,以他如今的权势足以让任何人俯首。
不用在意这些人什么想法。
很快。
群臣毕至。
片刻后。
随着一声唱喏。
“天后娘娘驾到.......”
众人心神一震,所有的目光放在了缓缓而来的武皇后身上。
只见今日的武皇后身着淡金色龙袍,背部以淡蓝色为底,金色丝线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她容貌冷艳绝美,乌黑柔顺的长发盘起,戴着不是熟悉的凤冠,而是金色的冕旒。
精美华贵的龙袍裹在身上,(吗钱的)胸脯饱满,腰肢纤细,双腿修长。
她极为高挑,哪怕是宽大的龙袍穿在身上,也是不显得臃肿。
长裙曳地,冷艳成熟的气质,越发衬托的其美艳动人。
武皇后神色平静,她身后跟着亦步亦趋的宫女。
她走到台上。
早已经等候的许敬宗等人恭敬的行了一礼。
“陛下,时辰已到........”
武皇后点了点头。
许敬宗随即宣布大典开始,他拿起一本厚而古朴的典籍,开始长篇大论。
作为皇帝的登基大典,祭祀上天等规矩礼仪少不了。
尤其是皇帝,礼仪更是繁琐。
一个时辰后........
许敬宗念诵完稿子。
他的目光落在武皇后身上池。
武皇后上前一步,看着台下密密麻麻,星罗棋布的臣子,沉声道:
“朕,即天命........”
杨易当即领着众人沉声道:“陛下万岁,万万岁!”
上千人浩浩荡荡的声音响彻皇宫,即便是长安城中的百姓也是能够听到。
不少百姓恭敬朝着皇宫俯首。
他们都明白,新的时代到来了.
【167】女帝陛下试穿新款丝袜,城阳公主的痴迷!
数日之后。
女帝登基的消息传遍四海。
无数人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不过更多的则是无所谓。
反正对于这些人而言,是谁当皇帝都无所谓。
城阳公主府。
杨易摸了摸城阳公主的秀发,感受着青丝的柔顺。
城阳公主乖巧的抬起头,擦了擦嘴角。
“你要动手了?”
杨易点了点头。
“不错,如今陛下已经登基,大局已定,现在还是腾出手来收拾这帮家伙了........”
城阳公主蹙了蹙眉。
“因为陛下登基,已经杀了不少人,再这么杀下去,朝中职位空下来,恐怕容易让根基不稳啊........”
杨易摇了摇头,嗤笑道:
“他们算不得国之栋梁,杀了也就杀了。”
“何况一个新的朝代就需要新的血液注入.......”
“这些人根本无足轻重。”
“相反,把他们杀了,才能让更多的有才能的人到朝堂上.......”
他语气渐渐带着一丝杀气,淡淡道: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些老古董该是时候退位让贤了。”
城阳公主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杨易俊美的脸庞,眸中闪过一丝痴迷。
杨易虽然年轻,但是其展露出的霸气,自信,让她生出崇拜痴迷之感。
她靠在杨易的胸膛,葱白的手指在杨易的胸口画了画圈,朱唇轻启。
“你打算怎么办?”
杨易笑眯眯道:“不可说,你很快就知道了......”
城阳公主轻哼一声。
“还瞒着我?”
杨易笑而不语,轻轻用手按了按城阳公主的脑袋。
城阳公主翻了个白眼,咬了咬唇,随即低下头去。
.................................
杨易很快离开城阳公主府。
他现在在这里已经是十分熟悉。
城阳公主府里的下人对他也习惯了,也大都猜到了杨易跟城阳公主的关系。
他们一个个只是毕恭毕敬,不敢乱嚼舌头。
杨易离开城阳公主府后,随即让人送来了480一份手稿到报社。
翌日。
《大唐日报》登刊。
“瞧一瞧,看一看啦,新出炉的《大唐日报》,秦王亲编《百家姓》,欲购从速!”
报童们在长安城内的坊间来回穿梭。
他们穿着《大唐日报》的制服,充满干劲。
对于他们这些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而言,能够在《大唐日报》里工作,已经是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且薪酬不低,对于他们而言简直是天堂般的生活。
因此这些孩童干活十分的认真。
他们的声音很响亮。
周围的百姓听到秦王两个字顿时被吸引过来。
“来,兀那小子,给我拿两份报纸........”
“《百家姓》?这是什么玩意,给我拿一份!”
“秦王可是很久没有在《大唐日报》上发文章了!”
“嘿,你要不说,我都快忘记了秦王殿下好像还是大才子!”
“........”
秦王加《大唐日报》,足以勾起任何人的好奇心。
他们纷纷掏了钱买了一份报纸。
“武李钱孙,周吴郑王........有趣有趣,居然将所有的姓氏都按照顺讯编纂成了一本书?”
“咦,怎么没有五姓七宗?”
“这《百家姓》读起来倒是朗朗上口,回去教导孩子都是不错的蒙学读物........”
“秦王居然撰写了蒙学读物,看来秦王对孩子们很重视。”
“..........”
百姓们对《百家姓》颇为好奇,不过也仅限于此。
他们只觉得这是一本不错的蒙学读物,却是没有想太多。
而那些名门望族的子弟拿到这《百家姓》后,大惊失色。
“秦王这是杀人诛心?”
“好一个《百家姓》,秦王只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这《百家姓》居然将我等姓氏往后排列,真是其心可诛。”
“哼,这是要效仿太宗皇帝的《氏族志》?”
“........”
他们都不傻,当然看出杨易背后的深意。
所谓名门望族,即在朝野之中有偌大声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