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首席大管家,开局逼疯太平 第53节

  城阳公主和太平身上的香味扑面而来,让他神清气爽。

  “子安......”

  一个熟悉的苍老的声音响起。

  杨易一怔,回头看去。

  正是国子监祭酒李伯达以及一众博士。

  他们虽然职位不高,但是因为国子监的特殊性,也能上的了三楼。

  “祭酒,好久不见.....”

  杨易微微一笑。

  旁边的城阳公主和太平公主也是微微点头。

  虽然她们身份高贵,但是李伯达在大唐地位很高。

  李伯达捋了捋胡须,面带笑意。

  “好一个杀虎者,杨易。”

  “子安,没想到你除了文才外,还有如此勇武,真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他语气中颇多感慨。

  杨易谦逊道:“祭酒谬赞了......”

  李伯达笑呵呵看的两位公主一眼。

  “子安日后定是我大唐中流砥柱,不必谦虚。”

  “老夫就不打扰子安了.......”

  说完,他带着众博士转身离去。

  杨易嘴角一抽。

  怎么说的我好像倚红偎翠一样。

  又过了一会。

  朝廷的一些大臣也来到这里。

  他们每一个人出现,都引起一番轰动。

  “是中书侍郎李义府......”

  “许敬宗许相,也来了!”

  “太子殿下居然将这些人都请动了。”

  花萼相辉楼内已经是人头攒动。

  能够来这里的非富即贵。

  但是当看到中书省的几位大佬的身影时,他们还是激动不已。

  这可是站在大唐这个庞大帝国,权力巅峰的高官。

  哪怕是皇帝面对他们,也要客气三分。

  他们代表的就是大唐权力最巅峰的一群人。

  许敬宗,李义府等人走上三楼,李贤亲自接待。

  片刻后。

  数人落座。

  许敬宗有意无意的瞥了一眼城阳公主,太平身边的杨易。

  李义府则是轻哼一声。

  他对杨易的印象很差。

  毕竟,被一个小辈嘲讽的滋味并不好受。

  李贤位于三楼,他顾目四盼,金碧辉煌的花萼相辉楼内,王孙贵族,贵妇千金,朝廷重臣皆在此地,他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豪情,若是有朝一日登上帝位,他必然要开一场比此时更加盛大的宴会。

  他站在栏杆边,微微一笑。

  “宴会开始.....”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楼的大厅内,涌上大片的歌姬,舞姬。

  这些女子身着翩跹宫裙,舞姿动人。

  丝竹之声缭绕,金碧辉煌的楼阁内,仿佛人间天堂。

  三楼。

  “喂,她们好看吗?”

  太平抱胸,有些气闷。

  杨易看了一眼舞姿妖娆,裸露大片肌肤的舞姬们。

  “呃,不好看吗?”

  太平淡淡道:“呵,比之本公主差了十万八千里!”

  杨易点了点头:“说得有理,她们哪里能够跟公主殿下相比?”

  太平心里美滋滋:“算你有眼光,既然如此,你天天呆在本宫身边,怎么还能对这些庸脂俗粉感兴趣?本宫观你居然还看的津津有味?”

  杨易:“啊这.......她们虽然长得不如殿下,但是她们敢露啊~”

  太平一秒破功。

  她一脸愤怒:“哼,庸俗的男人!”

  ........................................

  ps:求鲜花,求月票,各位的支持就是作者的动力.

【57】来自千古奇才的挑战!太平的信任!

  旁边的城阳公主乐不可支。

  她嘴角含笑。

  “这些舞姬舞姿动人,个个都是顶尖的舞者,子安乃是高雅之人,喜欢欣赏,也是合乎情理的。”

  杨易点点头:“对,对,对,城阳公主殿下所言甚是。”

  “我喜欢欣赏艺术~”

  太平:“......”

  她杏眼圆睁,腮帮子鼓起,一脸气呼呼的模样。

  “城阳姑姑,你可别帮他说话了。”

  城阳公主笑了笑:“区区一些舞姬罢了,太平身为公主,何须跟她们吃醋?”

  太平脸蛋滚烫

  她结结巴巴。

  “这.....这.....”

  “我没有.....”

  城阳公主笑而不语。

  她心里微微叹气。

  她其实一直想要太平当她儿媳妇来着。

  不过现在看样子,好像是没机会了。

  这杨易怎么看也比自己的儿子强多了。

  此时,已经回到主位的李贤看向众人。

  “今日花萼相辉楼宴会,孤身为主持者,敬诸位一杯......”

  众人纷纷道不敢。

  随即众人共饮一杯。

  李贤喝完之后,微微一笑:

  “国子监诸位不就之后即将离开大唐,返回属国,今日之宴,恐怕是诸位在大唐的最后一宴,自当尽兴.......”

  众多国子监留学生恭敬的朝李贤行礼敬酒。

  李贤朝旁边的王勃微微一笑。

  “此花萼宴,有美酒佳肴,岂能无诗?”

  “王侍读,你且来诵一首,以助雅兴。”

  作为诗词的国度,大唐对于诗词极为热衷。

  哪怕是那些朝堂大佬也是微微侧目。

  虽然他们不觉得有诗才的人如何厉害,但是不管如何,在大唐,诗就代表着一个人的才华,他们也不会无视。

  王勃一袭儒袍,他走上前,拱了拱手。

  “谨遵殿下之命。”

  他乃是天纵奇才,微微沉吟,便有所得。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

  松吟白云际,桂馥青溪里。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好!”

  周围之人纷纷鼓掌,面露惊讶。

  在场的都是饱读诗书之人,王勃的这首仄韵诗,不仅应景,而且应对极好,算得上一首上佳之作。

  “此诗押的仄韵,且承转如意,让人望尘莫及,如此诗才,绝非籍籍无名之辈。”

  “我知此人是谁了,这是皇太子侍读王勃!”

  “嘶!王勃,居然是他!”

  周围的人听到了王勃的名字,纷纷倒吸一口气。

  这可是王勃!

  大名鼎鼎的文中子王通之孙。

  这王勃,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首节上一节53/3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