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35节

  因他阻止了吐蕃吞并吐谷浑,导致吐蕃向大食国臣服。

  李治琢磨着,吐蕃人是怕自己收拾完贺鲁后,出兵攻打他们,才伏低做小,引诱大食国跟唐朝开战。

  还有西突厥,西迁的五咄陆部,竟也投靠了大食国。

  原本大食国在这个时间段,并未把目光放在东方。

  结果因为这俩货的臣服,生生把大食使节团引来了。

  按照正史,大唐与大食国的第一次冲突,是在约一百年之后的怛罗斯。

  结果竟提前发生了。

  大食国这次是有备而来。

  他们如今的界域,已抵达了原来的波斯国边境,而大唐的边境,也扩张到碎叶城。

  两国正中间,有十三个西域国家,其中有九个,是大唐属国。

  大食国在吐蕃人和突厥人帮助下,对东方情况有了一定了解,想从这十三国中,分一部分过去,当做两国缓冲地带。

  大食国胃口很大,一口气想要七个国家的宗主权。

  李治自然不会同意,故而根本不见大食人,只准备派几个官员,跟他们谈一谈。

  谈的拢就谈,谈不拢也无所谓。

  两国距离太远,以目前的军队作战能力,都威胁不到对方。

  李治之所以还愿意跟他们谈,主要是为了发展商路,以免刚刚恢复的丝绸之路,又重新关闭。

  商业是双向的。

  他相信大食人也需要大唐的货物,不存在谁求谁,该强硬就得强硬,不必跟他们客气。

  武媚娘见李治态度,便知他并未因此事忧心,不再谈这个话题。

  到了晚上,李治去了承香殿。

  张多海伺候武媚娘睡下后,悄悄出了皇宫,来到长秋台据点。

  他在屋中召集义子张荃和几名内常侍,将他们嘉奖一番,还自掏腰包,每人赏赐了一块银铤。

  张荃微微一惊,道:“义父,这是您的私房钱吧,我们可不能收?”

  张多海摆了摆手,道:“你们这次在抓吐蕃细作上,劳苦功高,不仅皇后殿下满意,连圣人也夸赞了一番。”

  “你们都是了解我脾气的,我不是王伏胜那种吝啬之辈,只要你们以后事办的好,别说赏钱,给你们赏一座宅子,那也不无可能!”

  众人齐齐跪拜在地。

  “我等定竭尽全力,为少监效力!”

  张多海微笑道:“不是为我效力,是为皇后殿下和圣人效力!”

  众人退下之后,张多海正要返回皇宫,张荃忽然拉住他。

  “义父,有件事孩儿正在调查,虽还没完全确认,不过还是觉得,应该和您说一下。”

  张多海道:“何事?”

  张荃道:“最近有密探从一个老宫人口中,打听到一个消息,说圣人身边的那名小内侍,身份不大简单。”

  张多海心中一跳,道:“小吉?”

  “是的。”

  张多海急问:“身份怎么不简单?”

  张荃道:“那老宫人当年伺候过燕德妃,听她说,永徽四年,燕德妃悄悄派人将一名小内侍送入宫中,此事极为隐秘,参与此事的几名宫人,后来都因各种各样原因,离开皇宫。她也是听一名宫人离开前,提到此事。”

  “永徽四年,燕德妃。”张多海喃喃重复一遍后,问道:“那小内侍就是小吉?”

  张荃道:“是的,只是还查不出他到底什么身份,此人待在圣人身边,总不妥当,孩儿才提前向您汇报。”

  张多海沉声道:“王伏胜虽为人刻薄,却并非粗心之人,我不信他不知道此人身份。”

  张荃低声道:“会不会是王伏胜针对皇后殿下的阴谋?”

  张多海深吸一口气,道:“从现在起,你别的事都不干,定要把此事给我查清楚了!”

  张荃拱手道:“孩儿定竭尽全力!”

  两日后的一个下午,武媚娘正在佛光寺祈福,忽听到“咚咚咚”的声响。

  侧头一看,却是张多海从外面奔了进来,满头大汗。

  武媚娘并不理他,双手合十,继续向佛祖祷告。

  一刻钟后,她才走出佛光寺,坐上步辇,朝立政殿返回。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又出什么事了?”她朝张多海瞥了一眼。

  张多海满脸通红,显得十分兴奋,低声道:“殿下,回去后,臣再跟您细说。”

  回到寝殿后,武媚娘再次询问,张多海却望着两名给武媚娘扇风的侍女,没有说话。

  武媚娘眉尖一蹙,挥手道:“你们都退下。”

  待得屋中只剩两人,张多海来到武媚娘身边,低声道:“殿下,您知道小吉是谁吗?”

  武媚娘凤眉抖了抖,侧头凝视着他。

  “是谁?”

  张多海声音压的更低,道:“他是吴王李恪的儿子。”

  武媚娘眼中闪动着异彩,道:“能确定吗?”

  “绝对肯定!”

  武媚娘双手不自禁握紧,低声道:“我就觉得九郎对他有些特别,原来是这样。”

  张多海笑道:“您说陛下把他留在身边,可是打算为吴王翻案?”

  武媚娘沉吟片刻,皱眉道:“按理来说,要翻案,现在已经可以翻了,陛下在犹豫什么?”

  张多海道:“臣琢磨着,圣人会不会在等更好的时机?”

  武媚娘摆手道:“不,现在局面来说,已是最好的时机。”

  张多海愣道:“那圣人为何没有处置他?”

  武媚娘深吸一口气,道:“长孙无忌老奸巨猾,很可能以退为进,当初冒雨进宫时,便把此事向陛下坦白。”

  张多海变色道:“那陛下岂不是打算放过他了?”

  武媚娘默然良久,自语道:“他毕竟是陛下元舅,眼下并未犯事,陛下估计不会无缘无故,就为李恪翻案。”

  张多海苦笑道:“那这消息不是没用吗?”

  武媚娘侧头看了他一眼,微笑道:“不,多海,你这事办的很好,吾已经有对付长孙无忌的办法了。”

  张多海忙问:“什么办法?”

  武媚娘轻描淡写的道:“很简单,把小吉的身份告诉长孙无忌。”

  张多海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欣喜之色,两手一拍。

  “妙啊,他若是知道了,肯定会有所行动,行动就会犯错,到时候,圣人便有翻案的理由了!”

  武媚娘微笑道:“这就叫打草惊蛇。”

  张多海急忙道:“臣这就去办,一定办的妥妥当当,不让他怀疑。”

  武媚娘抬手道:“不,现在不是时候,等到十二月,再让他知道。”

  “这是为何?”

  武媚娘摸了摸肚子,道:“第一,吾现在怀有身孕,与他相斗,也许会出意外。第二,到了十二月,越王、纪王也会回长安,到时候,他们也能成为咱们的帮手。”

  张多海赞道:“还是您考虑周到。”

  武媚娘侧头望着他,道:“越是关键时候,越不能出差错,这几个月内,别泄露了消息。”

  张多海心中一凛,拱手道:“臣明白。”

第150章 邸店无头案

  启厦门大街上,一辆马车由北向南而行,马车很大,周围围着粉红色的帷幕。

  马车旁边还跟着八名骑手,腰挎佩刀,背负弓箭,气宇轩昂。

  马车很快驶到平康坊,来到十字街。

  街口搭了木台,有不少胡人在上面耍杂艺,有弹奏奇特乐器的,有耍猴弄蛇的,还有浑身涂成奇怪颜色,在台上跳舞的。

  木台周围,有很多百姓围观。

  常山公主掀开车帘一角,朝木台看去,微微一笑,道:“妹子,果如你说,这里好生热闹。”

  新城公主笑道:“我自不会骗你,这些胡人的百戏,与咱们大唐风格不同,在宫中可瞧不见。”

  上月公主府死了人,常山公主颇受惊吓,故而这一个多月来,都未曾出宫。

  直到这天上午,新城公主入宫瞧她,说长安城平康坊多了些耍百戏的胡人,特别热闹。

  常山公主这才向李治请示一番,与新城公主一起出了宫。

  两女并不下马车,只透过车窗远远瞧着。

  便在这时,也不知发生何事,围观杂耍的百姓,忽然一拥而散,朝着街东方向而去。

  新城公主大为好奇,命一名侍卫去打探情况。

  不一会,侍卫便回来了。

  “回两位公主殿下,听说是城东四通邸店发生命案,所以百姓们都去瞧热闹去了。”

  常山公主想起上次公主府的不好回忆,柳眉微抬,道:“命案有什么好瞧的?”

  侍卫道:“听说死者被人割去头颅,万年县捕贼官没能查出凶手,惊动了大理寺狄仁杰。狄仁杰名气很大,所以大家都想去瞧他破案。”

  两女都曾在公主府见识过狄仁杰的断案之能,听到他在破案,都多了几分兴趣。

  “姊姊,可要去瞧瞧?”

  “也好。”

  马车很快来到四通邸店之外,只见外面拦了一层隔离线,线外围满了瞧热闹的百姓。

  众人议论纷纷,交换着自己打探到的消息。

  马车过不去,新城公主便提议下车走过去。

  常山公主多年关在公主院,微微有些社恐后遗症。

  “妹子,要不就在这瞧瞧吧,案子若是破了,在这里也能知道。”

  新城公主想了想,两人毕竟是公主,不适合去这种命案之地,抛头露面,便点头同意了。

  要说这四通邸店,最近确实走了霉运。

首节上一节135/4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