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48节

  王及善瞥了他一眼,沉声道:“咱们先前只顾着对付燕山会,在剑南道和陇右道,都没什么人手,确实需要他们帮忙。”

  程务挺道:“圣人又没给咱们规定期限,正好在两地发展外府,最多三个月功夫,便可建成!”

  王及善抬头望着他,道:“程兄弟,虽然圣人现在倚重咱们,但你要知道,张多海背后是皇后,王伏胜跟了圣人十多年,咱们暂时得罪不起他们。”

  程务挺哼了一声,没有应声。

  王及善沉声道:“一个人处于顺境时,最容易栽跟头,你知道为什么吗?”

  程务挺愣了一下,摇了摇头。

  王及善道:“因为顺境时,人只顾着向上看,忘了向下看,眼高于顶,最易得罪人。”

  程务挺嘀咕道:“在这皇宫大内之中,可没有待在边境痛快。这也顾忌,那也顾忌。”

  王及善反问道:“你父亲不也长期戍边吗?他做事难道就没有顾忌?”

  程务挺怔了怔,苦笑道:“您说的也是,卑职全听将军的就是。”

  王及善缓缓道:“去好好休息几日吧,你去过吐谷浑,到时第一批打入吐蕃的人手,我可准备让你带队。”

  程务挺这才露出几分喜色,拱手道:“卑职一定幸不辱命!”

第163章 皇帝的恩旨

  临近岁末,冷风呼啸,树枝上都结了冰霜,长安城大街上的人也越来越少。

  唐朝官员们都已经放假,很多酒肆商铺也都关了门。

  然而,有几家铺子,却格外火热,铺子外面,尽是排队的百姓。

  这几家铺子都是官铺,由户部直接管理,售卖的全都是石炭。

  最近便有长安百姓发现,不断有运送石炭的车队,从春明门运送到长安城。

  这些石炭价格是固定的,并不算太高,又很耐烧,长安城的中产阶级,都能够买得起。

  狄仁杰和高有道此时也在排队买石炭。

  狄仁杰一边搓着手,一边问道:“高兄,这些石炭真是从河东挖出来的吗?”

  高有道点点头,笑道:“是的,其中一处石炭矿,就在你老家并州附近。”

  狄仁杰感叹道:“确实是好东西,只可惜城南的百姓估计买不起。”

  高有道道:“陛下曾和我们讨论过此事,他说眼下石炭由官府经营,故而产量不高,以后会允许百姓私营,产量就会上来。”

  狄仁杰愣道:“有那么多石炭可挖吗?”

  高有道道:“听陛下说,燕然都护府有大量的石炭矿,他任命薛将军为燕然都护府时,便让薛将军寻找炭矿。”

  燕然都护府便是铁勒人的地盘,位于并州西北方向的大草原。

  狄仁杰道:“那也太远了,只怕不易运输。”

  高有道笑道:“陛下说等探得燕然都护府的矿产,就会放开私营,到时自会有商人蜂拥而至,还能带动那一片草原地区的商业发展!”

  狄仁杰想了想,道:“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只不过,铁勒人可能会不太满意,需得防备。”

  高有道笑道:“闰婆一向对我大唐臣服。况且有薛将军坐镇,铁勒人就算不满,也翻不起浪花。”

  狄仁杰点点头。

  不一会,队伍排到两人,狄仁杰买了十斤,高有道买了五斤。

  两人归家时,狄仁杰忽然左右看了一眼,笑道:“最近怎么没瞧见那个一直跟着你的小娘子?”

  高有道迟疑了一下,低声道:“可能是觉得没意思,就回家了。”

  狄仁杰盯着高有道,道:“高兄,别怪我没提醒你,每年岁末,长安城案子都会增多,那小娘子该不会是……”

  高有道脸色大变,将手中石炭递给狄仁杰。

  “狄兄,石炭你帮我带回菩提寺,放在屋外面就行。”

  转身飞快离去了。

  狄仁杰远远喊道:“清风楼那一片,最近治安不太好,你可以去那里瞧瞧。”

  高有道没有做声,不过换了个方向,朝着北边清风楼方向奔去。

  清风楼和石炭铺子一样,也没有在岁末关门,隔街相对的春风楼也一样。

  虽是岁末时节,却也并非人人欢喜,也有不少失意人,坐在清风楼中喝酒买醉。

  杜复便是其中之一。

  他已经喝的烂醉如泥,趴在桌子上,咕噜咕噜的喊着:“酒,我还要喝酒!”

  他喊一次,坐在他对面的杜蓉就会给他倒一杯酒。

  自从杜氏一门衰败后,杜复便一门心思的想要报复杜正伦,甚至还找了猎金郎。

  然而对方一听到要杀的是正四品官员,没有一人愿意接单。

  后来杜复又去找很多世家派系,尤其是跟杜正伦有过节的家族。

  那些家族却根本不把他当做一个人物,不让他进门,甚至派家丁把他打一顿。

  在杜复想着报仇的时候,回过神来,家中那剩下的产业,不知不觉已成了别人的东西。

  就连杜府那座宅子,也被江南陆氏买去了。

  卖宅子的是杜复一名堂兄,他偷走地契,白纸黑字跟人家签了契约,官府也管不着。

  短短半年多,杜氏彻底败落。

  杜复精神受到巨大打击,也一蹶不振,整日里都在清风楼借酒消愁,逃避现实。

  他的酒钱都是杜蓉卖首饰给他买的。

  杜蓉一边给杜复倒酒,一边凝望着虚空,想着自己的心事。

  那店伙从她旁边经过时,微笑道:“小娘子,快把你兄长扶回去吧,让他好好读书,也许明年能成为下一个高相公。”

  杜蓉愣道:“什么高相公?”

  店伙笑了笑,道:“不瞒您说,小店去年这个时候,也有一位高相公,常来酒店买醉,后来他被朋友劝说,参加科举,结果竟高中状元,您说神不神?”

  杜蓉搅动着手指,怔怔道:“你说的是高有道?”

  店伙欣喜道:“您也听过高相公的名字?”

  杜蓉低着头,道:“他也在这里买醉过吗?”

  店伙道:“他可比您兄长厉害,在咱们小店喝了三年多,竟然还能中状元,也是一桩奇事!”

  杜蓉脸色苍白,不做声了。

  便在这时,只听店伙惊呼道:“哎哟!高相公,您来的可真巧,我们刚才正提起您呢!”

  杜蓉猛地抬起头,只见一人从店外走了进来,正是高有道。

  “你、你……”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高有道走到她跟前,看了一眼烂醉如泥的杜复,这才将目光看向她。

  “你最近没来盯我,我还以为你出了什么事。”

  杜蓉面色微红,道:“你为何这般关心我?”

  高有道叹了口气,道:“你一个小娘子家,经历了那样的事,我是怕你想不开。”

  杜蓉咬了咬嘴唇,道:“你是在可怜我吗?”

  高有道并未直接回答,反问道:“你母亲是公主,明明可以过上优厚的生活,为何要跟着杜复?”

  杜蓉幽幽道:“她并不希望我去打扰她的生活,我又何必惹人嫌呢?”

  高有道怔了怔,轻轻道:“告诉你兄长,圣人已经下恩旨,恢复杜府中人科举的资格,若是他还有志气,就让他参加明年科举吧!”

  杜蓉抬头望着他,道:“圣人为何突然下这种旨意?是你求情的吗?”

  高有道摇头道:“不是,是于志宁上奏求情。当初圣人严惩杜氏,是为威慑世族,如今时过境迁,世族们都很安分,收回成命,也属正常。”

  杜蓉看了杜复一眼,道:“我会告诉兄长的,多谢你来告诉我。”

  高有道又站了一会,实在找不到话说,便道:“那我走了,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可以来找我。”

  杜蓉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怔怔出神,旁边杜复喊着要喝酒,也仿佛没有听到。

  高有道离开酒楼后,一路朝寺庙返回,刚到门口,却见一人正站在屋外等他,提着一袋石炭。

  “鸣玉,你怎么来了?”来者正是郑鸣玉。

  “我是来向你请教学问的。对了,这是狄少卿让我转交给你的。”郑鸣玉笑了笑,递过石炭。

  高有道接过石炭,开了门,将他请入屋中,一边收拾屋子,一边笑道:“现在可是岁末,你这么用功,不会打算明年参加科举吧?”

  郑鸣玉眨了眨眼,道:“被高先生猜对了,我正要参加明年科举。”

  高有道愣了一下,道:“这可奇了,你之前还说,宁死不参加科举,怎么变得这么快?”

  郑鸣玉脸色红了红,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阿姊答应我,只要我考中进士,就、就让我娶卢家妹妹。”

  高有道知道他一直喜欢卢氏之女,笑道:“那可恭喜你了,卢娘子身体可好些了?”

  郑鸣玉喜道:“要不怎么都说孙神医是神仙呢?卢妹妹看过孙神医后,吃了神医开的药,还不到三个月,身子就大好了!”

  高有道笑道:“那可太好了。”

  郑鸣玉一脸认真的道:“所以我现在要好好用功,明年考上进士,才能娶卢妹妹过门。”

  高有道暗笑道:“傻小子,就算你考不上进士,贵妃也会同意你们的婚事。”

  他猜得出,郑贵妃先前不表明态度,是因为卢娘子身体不好,如今既然康复,自不会再阻止。

  再加上近来卢氏因为卢承庆的缘故,水涨船高。王氏反而处于落势。

  荥阳郑氏自然更青睐于和卢氏联姻。

  高有道与卢照邻是好友,所以他也希望郑鸣玉娶卢家小娘子。

  两人一个悉心请教,一个耐心讲解,时间很快过了子时,随后黎明升起,两人竟讲了一整夜。

第164章 不是陛下您的旨意吗?

  十二月二十九,临近岁末,长安城百姓皆是张灯结彩,一派喜庆。

  只有崔府例外,门口看不到一盏红灯笼。

  于志宁是坐着肩舆来到崔府的。

  进府之后,只见崔府中人个个面带愁色,如丧考妣。

  崔敦礼的儿子崔守业瞧见于志宁后,双眼通红,长身一礼。

  “于公,您总算来了,他老人家一直念叨着您,担心见不到您最后一面呢。”

  于志宁忙道:“你父亲真的病的那么严重了?”

首节上一节148/4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