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咬着下嘴唇,道:“母亲是大王的妹妹,大王不会杀她的,你们休想骗我!”
在椅子上剧烈挣扎。
王及善漠然道:“是吗?可是根据我得到的消息,你母亲身上有马韩血统,还暗中联合马韩贵族,想要对抗扶余人的统治,一直不受义慈王待见。只怕义慈王早就想杀她了吧。”
金燕浑身一颤,忽然垂下头,肩膀微微颤抖。
王及善朝长孙诠道:“驸马,让她自己再想想吧,也不必急于一时。”
长孙诠点点头,朝安烈道:“我们走吧。”
安烈忽然跪在王及善脚下,道:“王将军,能否将我也关在此处,我想陪在燕儿身边。”
王及善道:“不行。”
“那随便将我关在一个牢房,让我离燕儿近一些就行了!”
王及善冷冷道:“你当这里是什么地方?”
长孙诠忙道:“王将军息怒,我这就带他离开。”
便在这时,金燕低沉嘶哑的声音响起。
“安烈,告诉你消息的那名百济人,可说过是谁派他来的吗?”
安烈急忙道:“说了,是一个叫黑齿常之的百济人。”
金燕猛地抬起头,一瞬不瞬的望着他。
“黑齿常之人呢?他为什么不亲自来长安?”
安烈道:“那百济人还说了,黑齿常之因为替你母亲求情,被百济王给关入大牢了。”
金燕凄然一笑,道:“那就怪不得他了。安烈,你看着我的眼睛。”
安烈凝视着金燕,道:“燕儿,请你相信我。”
金燕与他对视着,缓缓道:“我知道你是祆教徒,我要你以娜娜女神的名义起誓,刚才的话都是真的!”
安烈大声起了一个粟特人常用的“沙誓”。
“我以娜娜女神之名起誓,刚才之话,若有半句谎言,就被黄沙掩埋,被烈日暴晒而亡!”
金燕眼角落下两行清泪,仰着头,泣声道:“扶余义慈,你这个冷酷的毒蛇,我一定不会放过你!”
王及善见她终于被策反,朝手下吩咐道:“将金娘子带去洗洗身子,换身干净衣服,再给她吃点东西。”
金燕甩了甩眼泪,沉声道:“不用了,你们想知道什么,现在就可以问我!”
王及善侧头看着她,道:“你不必心急,我会将你的事汇报给陛下,也许陛下会亲自见你。”
……
“陛下,陛下?”
李治正坐在榻上出神时,忽听杨才人出声提醒。
李治笑了笑,摆手道:“对不住,朕走神了。”
杨才人低下头,幽幽道:“不怪陛下,是妾身曲子奏的太无趣了,比不上郑贵妃,所以陛下才走神的。”
这位身材娇小的才人身上,总带着股自怨自怜的味道,遇到任何事情,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李治笑了笑,道:“朕只是在想国事罢了,你弹奏的琵琶曲很不错,不比贵妃差。”
杨才人这才破涕为笑,道:“那妾身再给陛下弹奏一曲。”
李治这次没有走神,仔细听她弹奏。
郑贵妃弹奏琵琶时,多喜高音多的曲目,清脆欢快,会让人心情舒畅。
杨才人则擅长婉转缠绵的曲子,琵琶声以中音和低音为主,柔和圆润,低沉醇厚。
郑贵妃虽然技巧更胜一筹,但杨才人的这种风格也很新鲜,李治平日很少听到。
等她一曲弹完,李治拍手赞道:“不错。”
杨才人微微一笑,上到榻上,来到李治身后,柔声道:“陛下国事操劳,妾身给陛下揉捏一些吧。”
伸手轻轻一拉,让李治靠在她柔软的胸部,又用两只手轻轻揉捏着李治的太阳穴。
在伺候人的功夫上,她和郑才人这种老牌嫔妃都是最顶级的水平。
杨才人的按摩功夫,还在郑贵妃、武皇后之上,在后宫算得上首屈一指。
李治给她捏了一阵,浑身舒服极了,慢慢闭上了眼睛。
他本来只打算来杨才人这里听听曲子的,晚上就去徐槿的宫殿就寝。
结果杨才人伺候的太舒服了,到了晚膳时间,他便干脆留在杨才人屋中,与她一起用膳。
当天夜里,他命人去蓬莱殿正殿打了声招呼,便留了下来。
这也是杨才人出山池院以来,第一次侍君。
……
第287章 后宫膳食之争
次日清晨,卯时不到,尚食局的御厨、内侍和女官们便早早起来,开始为宫中贵主们准备膳食。
宋尚食是尚食局首席女官,她从十二岁入宫后,便一直待在尚食局。
她如今四十多岁,不仅将尚食局各项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还有一手不逊色于御厨的精湛厨艺。
在后宫做事,不仅能力要强,也要有眼力劲。
宋尚食每天比普通女官晚起半个时辰,她每天起来后,第一件事便是询问皇帝昨夜宿在何处。
皇帝宿在哪一宫,哪一宫的早膳就必须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准备。
撇开皇帝的话,按照以往惯例,优先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立政殿、薰风殿、蓬莱殿和承香殿。
最近又多了三位才人,导致尚食局出过一些乱子。
比如某一日,郑才人想吃糖蟹。
因入宫胎教的武家三娘子很爱吃螃蟹,最近一段时间,立政殿经常传糖蟹和糟蟹,导致螃蟹很紧俏。
有内侍便对郑才人的侍女说,没有螃蟹了。
郑才人的侍女也是个狠角色,在尚食局大闹一场,找到了几筐螃蟹。
后来事情闹大,被皇后知道,将宋尚食和郑才人都喊过去,斥责了一顿。
因为这么一闹,尚食局也知道郑才人不好惹,平日她想吃什么,也不敢太刁难。
另一位朱才人因经常得皇帝宠幸,在尚食局的位次,已经排到了刘充嫒前头。
只剩下一位杨才人,性子较为柔弱,又从未得到皇帝宠幸,尚食局对她就比较敷衍了。
杨才人用膳的优先级,不仅比不上公主院、大吉殿,甚至还排在秦少监后面。
这日早上,宋尚食来到尚食局时,各宫的宫人纷纷来尚食局传菜。
宋尚食进门时,刚好听到朱贞莲的婢女崔莺正在喊道:“朱才人传一道金乳酥、一道玉尖面。”
“好嘞!”有内侍喊道。
宋尚食知道朱才人是新宠,以后很可能会升位份,故而朝崔莺笑着打了个招呼,拉近关系。
崔莺离开后,宋尚食向一名女官问:“圣人昨夜宿在何处?”
女官道:“听说是在蓬莱殿,由徐充容侍寝。”
崔莺吩咐道:“今儿个蓬莱殿的膳食,需特别注意,五道检查工序,一道也不许马虎了!”
皇帝有头疾,需要补药膳,也需要注意那些对头疾有害的食材,故而尚食局格外注意。
曾经便有御厨马虎大意,险些上错食材,被武皇后赏赐了五十大棍,逐出皇宫。
女官笑道:“都记着呢。”
这时,杨才人的内侍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喊道:“杨才人传一道乌骨鸡汤!”
乌骨鸡是一种很名贵的食材,在各大药膳菜谱中,都是上等药膳食材。
后宫内,不仅很多嫔妃喜欢乌鸡汤,秦少监和张少监也都爱喝乌鸡汤,故而乌鸡是抢手食材。
当即有女官道:“没有乌骨鸡了,西域雪鸡成不成?”
那内侍尖声道:“我才不信没有,杨娘子今日就要喝乌骨鸡汤,你们看着瞧吧。”转身大步离去。
众人也没当回事。
只有宋尚食暗暗疑惑,她隐隐觉得那内侍态度与平日不同,趾高气扬的,于是派人去蓬莱殿打探。
一打听后,果然有问题,原来皇帝正在蓬莱殿西院,也就是杨才人的屋子里。
宋尚食赶忙命人优先做好乌鸡炖汤,检查五次之后,这才送到了蓬莱殿。
李治并不知道自己每日用的膳食,经过多么严格检查,也未觉得今日的早膳与平日有何区别。
他和杨才人一起用过乌鸡炖汤后,便迈步朝着甘露殿而去。
来到外殿,军事方面的奏章,已单独放在桌案上,李治拿起来翻看着。
其中一部分与契丹有关,另一部分与高句丽和百济有关。
契丹虽然现在弱小,将来却是个隐患,这也是李治格外重视的原因。
昨日大臣们的意见都太过温和,照抄回纥和吐蕃的战后处置方法,并不合他心意,所以他没表态。
今天大臣们上的奏章,态度都强硬了一些。
不过依然没有人契合他的心思。
契丹人所占的土地,与漠北草原不同,水资源更加丰富,能直接转化为农耕地区。
将来的辽朝,就曾开发过这些地区,利用数十万宋人、渤海人奴隶,在科尔沁草原开荒,修筑城池,划分州县。
开荒筑城修路,这才是长远之策,李治也打算效仿。
不过这事不必着急。
眼下契丹俘虏还没到长安,等先处置了契丹人,再考虑契丹土地的开发也不迟。
其实东北最适合耕种的地方并不是契丹地区,而是营州东北方向的东北平原。
那里土地肥沃,是一片最适合耕种的黑土地,将来可以发展成粮食基地。
两汉时期,这片地区还由中原王朝控制,汉武帝灭卫满朝鲜,在其地置汉四郡。
后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被外族侵占。
唐太宗一心想打下高句丽,便有收复这片故土的心思。
这片肥沃土地,暂时被高句丽和分别占据。
再过不久,等大唐消灭高句丽后,便会在这里建立渤海国。
后来的辽国,便是消灭渤海国后,得到这片肥沃土地,迅速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