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82节

  长孙无忌笑了笑,道:“没什么,随口问问。”

  第二天,于志宁便入宫面圣,举荐韦思谦和张柬之二人,还提到昨日去看过长孙无忌,表示长孙无忌愿意协助他制定新律。

  李治大为满意,当即同意了他的举荐,只等明年正日,便让韦思谦和张柬之参与新法修订。

第368章 武皇后的第一次夸奖

  新年的倒数第二天,长安城春明门外,极为热闹,进出城门的人,排成一条长龙。

  贺兰敏之穿过城门后,望着眼前熟悉的长安城街道,心中充满激动之情,感慨道:“终于回来了。”

  忽听街角传来一道清脆的声音。

  “兄长。”

  贺兰敏之转头一看,只见街角停着一辆华贵马车,车窗内探出一名美貌少女,朝他招手,正是贺兰敏柔。

  贺兰敏之瞧见妹妹后,招手示意,却并没有过去,转过身,望着一辆马车正在进城。

  待马车进来后,来到车旁,对车中两人说道:“陈王殿下,李兄,我妹过来接我,先走一步。”

  坐在车中的李忠和李吉一起下了马车,和他拱手作别。

  贺兰敏之这才牵着马,来到贺兰敏柔的马车旁,笑道:“小妹,你怎知我今日要回?”

  贺兰敏柔凝望着他,眼眸微微湿润,抽着鼻子,道:“兄长,你怎么变这么黑了?人家刚才差点都没认出你来!”

  贺兰敏之愣了一下,摸了摸自己的脸,道:“还好吧,李吉比我还黑呢。”

  贺兰敏柔揉着眼角,嘟囔道:“你以前比人家还白,如今这模样,和街上那些男子,都没有区别了。”

  贺兰敏之没好气道:“我本来就是大健儿,你还没说呢,怎知我今日回来?”

  贺兰敏柔道:“人家五日前,就过来等你,从清晨城门打开,一直等到暮晓城门关闭。”

  贺兰敏之怔了怔,道:“你这丫头,我回来了自会归家,你在这傻等什么。”

  贺兰敏柔道:“你快上来,咱们赶紧回家吧。”

  贺兰敏之摇头道:“不了,我骑马就行,最近坐不惯马车了。”

  翻身上马,和贺兰敏柔的马车一起朝着武府返回。

  沿途之上,贺兰敏柔趴在车檐上,向他询问在莱州的一些事情。

  贺兰敏之尽量拣一些有趣的事说,把贺兰敏柔逗得咯咯直笑,那俏皮模样,把路上行人都看呆了。

  贺兰敏之说了一阵话,肚子咕咕直叫,来到路边摊位,买了两个胡饼吃了起来。

  贺兰敏柔睁大了眼睛,盯着贺兰敏之吃饼。

  贺兰敏之道:“你也饿了?那我再去买两个。”

  贺兰敏柔摇头道:“兄长,你以前只吃夹肉胡饼,从不吃素饼呢。”

  贺兰敏之面色微红,总觉得这妹子的话,仿佛在扒他裤子,让他为以前的自己感到羞耻。

  “你以前还不是只吃樱桃毕罗?别的毕罗都不吃。”他反唇相讥了一句。

  贺兰敏柔道:“人家现在也只吃樱桃毕罗。”

  贺兰敏之哼了一声,道:“你可知晓,外面的百姓,连地上的草,树上的皮都吃,偏你嘴叼。”

  贺兰敏柔奇道:“草也能吃吗?”

  贺兰敏之道:“你就是太娇生惯养了,那些野草我也吃过,就是味道不怎么好罢了。”

  贺兰敏柔又开始抹眼泪,道:“兄长一定吃了很多苦,这次回来后,就不要走了吧。”

  贺兰敏之没有做声。

  他倒并不怕吃苦,只是这次出去后,自信心受到打击,再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

  这让他失去了继续外出闯荡的锐气。

  不多时,两人一起回到府中。

  整个武府顿时轰动,上至杨夫人,下至家丁下人,都兴高采烈的模样,换上了红衣服,出来迎接他,比过节还热闹。

  然而,当杨夫人和武顺瞧见他的模样后,反应比贺兰敏柔还要大。

  杨夫人将他紧紧搂在怀里,泣不成声,武顺也在一旁拿着手帕抹眼泪。

  这让他非常不自在,觉得一家人反应太过头了,仿佛把他当孩子一样。

  倒是姨父郭孝慎拍了拍他肩膀,说他长壮实了,让他非常高兴。

  贺兰敏之四顾一看,瞧不见武家兄弟,便问他们去哪了。

  武如意道:“八月份便搬出去了,他们在宣阳坊买了座宅子。”

  贺兰敏之叹了口气。

  他知道,母亲一直想将这兄弟俩赶走,每次武家兄弟都是来找他求情,他再去向杨夫人求情,他们才得以留下。

  如今自己离开长安,他母亲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成功将两兄弟扫地出门。

  当天晚上,一家人一起用了顿丰盛的晚宴,亥时左右,武皇后派人来传话,让贺兰敏之明日入宫见她。

  当天夜里,贺兰敏之洗澡时,伺候他沐浴的婢女小兰忽然惊声尖叫,声音传遍整座府邸。

  原来她在贺兰敏之身上发现一只虱子。

  霎时间,整座武府又陷入轰动。

  小兰被喊了出去,先是被杨夫人喊去问话,接着又被武顺喊去问话,一直吵闹到半夜才安静下来。

  到了次日清晨,贺兰敏之睡眼惺忪的便起来了。

  他睡硬床习惯了,已经睡不惯家中的软床,一夜没睡好。

  三名婢女伺候他穿好了衣服,贺兰敏之便坐着马车,和武顺、武如意、贺兰敏柔一起入宫。

  他本来还想骑马,武顺却坚决不让,说外面风冷,怕他吹病了。

  面对家人的宠溺,贺兰敏之却感到很沮丧。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个被家人宠坏的纨绔子弟罢了。

  马车很快入了宫,穿过长乐门,距离立政殿越来越近。

  贺兰敏之的心情却越来越沮丧,他觉得武皇后以前不喜欢他,是有道理的。

  偏偏他还自以为是,总是在这位姨母面前逞能,现在回想,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贺兰敏柔注意到他情绪不对,低声问:“阿兄,你怎么了。”

  贺兰敏之摇了摇头,不说话。

  不多时,一行人来到立政殿,众人都朝坐在凤榻上的武皇后见礼。

  贺兰敏之低着头,行叩拜礼,甚至不敢去瞧武皇后。

  “都起来吧,坐下说话。”

  听到武皇后的声音,他才慢慢起身,走到一张椅子上坐下,低垂着脑袋。

  “敏之,入前来。”

  贺兰敏之听到这声音,才抬头朝武皇后看了一眼。

  这才发现她穿着一身从未见过的黑色抹胸裙,比平日多了几分妖艳,凤目狭长,眸光湛湛,依然是那副风华绝代的模样。

  他上前几步,在武如意旁边坐下,距离武媚娘近了一些。

  武媚娘仔细打量着他,淡淡道:“不错,有点男子气概了。”

  贺兰敏之听到这句话,只觉心花怒放,之前心中的抑郁沮丧,一扫而空,朝武皇后笑道:“姨母过誉了。”

  武顺一脸慈爱的道:“身子是壮了些,就是太吃苦了。妹子,这孩子还小,历练历练就是了,可不能让他吃那些苦了。”

  贺兰敏之大声道:“姨母,孩儿不怕,再去莱州待五年也行。”

  武媚娘微微一笑,道:“要历练的话,不一定要离开长安,我为你做了一个安排,就看你愿不愿意。”

  贺兰敏之忙道:“无论姨母怎么安排,甥儿都愿意。”

  贺兰敏柔“噗嗤”一笑,道:“兄长就知道听姨母的话,连问都不问就答应了。”

  武顺苦笑道:“可不是吗?我这个娘的话,从不见他听半句。”

  武媚娘缓缓道:“敏之,你这次历练,虽没立什么功劳,但你和吴王为了查案,坐船出海的事,陛下已经听说了,对你们很是夸赞。”

  武顺惊呼道:“什么,出海?那该有多危险,怎么不听你提过?”

  贺兰敏之根本不理母亲,听到皇帝对自己夸赞,心中大为喜悦,笑道:“甥儿也才出海四次,不算什么。”

  武媚娘望着他,道:“你这次出去,跟吴王一起破案,也算积累了些经验。我的意思是,让你从万年县尉做起,你可有异议?”

  贺兰敏之跪倒在地,拱手道:“姨母,请恕甥儿不能从命。”

  武媚娘扬了扬眉,道:“你嫌官小?”

  武顺忙道:“妹子,你想啊,那郑贵妃的胞弟,也在万年县做县尉,你是皇后,怎么能让敏之和他一样呢?这不是扫你皇后的威严吗?我看,不如让敏之从县令做起吧?”

  武媚娘沉声道:“人家郑鸣玉有功名在身,也是先从富平县尉做起。敏之并无功名,让他做个万年县尉,已会惹人非议,大姊竟还想让他做县令?”

  贺兰敏之忽然道:“姨母说的不错,甥儿并无功名,直接做万年县尉,不能服人。”

  武媚娘讶道:“那你想做什么?”

  贺兰敏之道:“甥儿年纪轻,在武侯铺做一个普通武侯,历练一番,便心满意足了。”

  武侯铺属于金吾卫,每个里坊都有一个,类似派出所,普通的武侯,并无品级,和三等吏员差不多。

  武顺错愕道:“你放着县尉不做,却要做一个小小武侯?”

  贺兰敏柔拉了拉她,柔声道:“母亲,就让兄长自己做决定吧。”

  武顺直摇头,一副无法理解的表情。

  武媚娘也料不到他会说这种话,盯着他看了一会,含笑道:“看来是真有长进了。”

  贺兰敏之见她头一次对自己露出如此温和的微笑,大受鼓舞,接着道:“姨母,甥儿还有一个请求。”

  武媚娘道:“说。”

  贺兰敏之道:“甥儿希望隐瞒身份,凭自己的力量,在武侯铺干出一番事业。”

  这话依然带着几分孩子气,武媚娘却并不觉生气,脸上笑意更浓。

  “好,姨母答应你,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贺兰敏之拱手道:“多谢姨母,甥儿再无别求。”

  武媚娘点点头,道:“起来说话吧。”

  武皇后留着家人在立政殿用了午膳,膳后,命人传了歌舞,众人在殿内喝茶赏舞。

  贺兰敏之对这种风月之事,不再像以前一样感兴趣,悄悄溜出了立政殿,在秋谧园内闲逛。

  正逛到一处岔道时,却见岔道另一端,走过来一人,手中拿着一根枯枝,迈步闲逛,不是李吉是谁?

首节上一节382/4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