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056节

  【如果我们制作一个表格,列出满编军团所需的所有装备、单位数量以及所需兽皮的数量。】

  【我们会得出一个总数。】

  【总共需要1500张母牛皮和约84000张山羊皮。】

  【假设古罗马有28个常备军团和12万名辅助部队。】

  【其中75000人是骑兵。】

  【那么山羊皮的需求总量,将达到惊人的2692000张!】

  【请记住,这些数字还未将罗马海军计算在内。】

  【而且,这些仅仅是组建野战军所需的初始数量。】

  【如果要谈及维持这些部队,我们还必须考虑兽皮的使用寿命。】

  【一旦兽皮损坏到无法使用就需要更换。】

  【假设兽皮的使用寿命,与现代马鞍的寿命大致相同,平均为10年。】

  【那么我们可以估算。】

  【每年额外需要约269000张山羊皮。】

  【当然,每年还需要75000张母牛皮来制作鞋子。】

  在许多比较简单的战争游戏中,资源都被简化为了金币、木头、钢铁、石油之类的基础资源。

  但许多设定更加详细的游戏中。

  兽皮、皮革、皮毛之类的,也会加入资源清单中。

  不少弹幕大神,也是纷纷惊呼。

  《全是真皮,穿的太好了。》

  《啊?那个时代有假皮吗?》

  《包在兽皮里的帝国啊!》

  《这消耗皮革的数量确实夸张啊。》

  《为什么不穿草鞋?》

  《因为人家穿得起皮鞋,为什么要穿草鞋?》

  《草鞋比牛皮鞋差远了,一年怕不是要穿五双。》

  《帝国时期,军团一般都是住着在石质军营里,但出于行军者虑,每8人都会配备一张帐篷。》

  《不错,我就欣赏这种精锐化的军团。》

  《怪不得好多游戏里,除了木头、金币、铁矿,然后就是皮毛资源了。》

第909章 罗马军团巨能吃,埃及居然是帝国粮仓?

  明朝。

  朱元璋也在思考着。

  “不得了,确实是一个烧钱的军团啊。”

  “怪不得那古罗马的奥古斯都,贵为一代大帝,却因为区区三个军团而捶足顿胸。”

  “三个辅兵军团确实不算什么。”

  “但要是现在的大明,损失三万带甲精锐老兵,咱也得吐血!”

  “而且,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连可以替代的皮鞋、皮帐篷、皮盾牌,都要用高配的。”

  “那其他的粮食补给、士兵报酬之类的,估计也不会少。”

  天幕在继续。

  【说到口粮,相关数字就更惊人了。】

  【毕竟人人都得吃东西。】

  【对于每个军团,我们还得把军团中的仆役以及备用的骑兵坐骑计算在内。】

  【这些仆从和备用马匹,虽然无需配备装备,但肯定需要进食。】

  【所以在计算口粮时。】

  【我们可以假定,一个罗马军团至少由6250人和150匹战马组成。】

  【每人每天大约需要0.9千克谷物。】

  【而一匹马每天则需要5千克谷物或草料。】

  【这就意味着,一个满编的常备军团每天至少需要6.38吨谷物。】

  【考虑到古代没有现代的化学制品、化肥和杀虫剂,农作物产量不如现今这么高。】

  【这个数字就更令人惊叹了。】

  【如今,一英亩土地平均产量为3吨谷物。】

  【而罗马时期的不列颠行省,平均每亩产量还不到1吨。】

  【可不列颠行省,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肥沃的土地。】

  【在那些不太肥沃的地区,产量数值会进一步降低。】

  【惟一不变的是每个军团和辅助部队所需的谷物量。】

  【无论他们驻扎在哪里,吃的都是一样的。】

  【其所在的驻地行省,都有责任通过征税或从农民手中购买,来获取这些谷物。】

  【根据古代的产量数值,以及军团对谷物的需求。】

  【我们可以推断出。】

  【养活一个军团一天,大约需要约六个足球场大小土地产出的谷物。】

  【在收获季节,这或许看起来不算多。】

  【但我们也要记住,一个行省必须在整个冬季直至来年春季收获期都为当地军团提供粮食。】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9月收获季节,储备大量谷物。】

  【我们来计算一下。】

  【在两次收获之间的这六个月里。】

  【仅仅为了养活一个冬季驻扎的军团,就需要额外1148吨谷物。】

  【这相当于868个足球场大小的土地产出量!】

  【要知道,这还是假设这片土地上,100%的收获谷物都供给军团的情况。】

  【但实际并非如此。】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行省管理者才会直接从农民手中,强征或者购买所有谷物,来供应军团。】

  【毕竟罗马是长期统治,若要长期可持续的供养军团,】

  【罗马平均收取的粮食,是产量的10%,这属于中等税率。】

  【这意味着需要当地产出11480吨的谷物,才能供养一个军团一个冬天。】

  【这就需要远远更多的土地。】

  【此外,考虑到不是每年都能风调雨顺。】

  【军团还必须要为歉收的年份,准备足够的储备粮。】

  【在大部分情况下,贫瘠地区的行省总督,有责任动用部分行省税收,从更肥沃的行省外购谷物。】

  【史料提到。】

  【罗马的产粮大区非洲和埃及,在其最肥沃的地区,粮食产量可达当地需求的百倍甚至更多。】

  【尽管这可能有些夸张。】

  【但仅埃及就有三个常驻军团需要供养。】

  【然后,在供养三个军团之外。】

  【埃及仍有能力大量出口谷物,并供应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多个行省。】

  【而埃及驻扎的军团,也反过来确保了埃及成为帝国最稳定、和平的行省之一。】

  【叙利亚行省同样有三个常驻军团。】

  【但可能无法依靠当地谷物满足需求,所以叙利亚行省,不得不从邻近行省进口部分所需谷物。】

  【由于这种巨大的后勤粮食负担。】

  【我们就能开始理解,为什么如此大规模的罗马军队,几乎总是分散部署。】

  【主要就是减轻单一一个行省或地区的压力。】

  【例如,在公元前53年的冬天。】

  【尤利乌斯恺撒将他在高卢的十个军团,分散部署在特雷维里人、林贡斯人以及塞夸尼人的领地。】

  【几乎遍布半个高卢地区。】

  【这既是一种战术安排。】

  【也是一种后勤策略。】

  【因为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很容易在任何一个当地地区引发饥荒和叛乱。】

  【同样,图拉真皇帝著名的达契亚入侵行动。】

  【由来自16个以上不同军团的,多个分遣队组成。】

  【始终至少分成四个纵队。】

  【从未合并。】

  【合兵一处就养不起!】

  弹幕:

  《帝国的粮仓在尼罗河三角洲啊。》

  《埃及养活了半个罗马。》

  《法国呢,高卢那么多平原产不过埃及吗。》

  《高卢也还不错,但还是比不上埃及。》

  《当年尼罗河,随便撒把种子都能长粮食。》

  《那为啥现在埃及粮食反倒要进口了。》

  《因为现在的埃及,人口增长了二十五倍……》

首节上一节1056/10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