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941节

  如今,又冒出个叫刘秀的人。

  同样是大汉的皇帝!

  此前,嬴政曾听天幕略微提及过这个名字,也知道刘秀大概是位颇具才能的君主。

  可他没想到,刘秀得到的评价竟高到这般程度。

  嬴政内心忍不住有些羡慕地抱怨:

  这汉朝的皇帝们,质量都这么高的吗?

  要是大秦在朕去世之后的帝王都有这等水平,恐怕大秦也绝对不会二世而亡吧。

  想到这儿,嬴政心情愈发郁闷。

  但他也明白,观看后世贤明帝王的生平故事,是自己和扶苏学习、纠正不足的好机会。

  所以,尽管心中不悦,他还是抱着虚心的态度,批判性地继续看着天幕。

  天幕继续。

  ……

  【西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在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兰考)的一个普通官宦家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开创东汉王朝的汉光武帝刘秀。】

  【作为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的家族属于西汉宗室的远支。】

  【其父刘钦仅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

  【在“推恩令“政策下,西汉宗室后代的爵位逐代递减。】

  【到刘秀这一代早已远离权力中心,与普通士族无异。】

  【刘秀九岁时父亲去世,他和兄妹被叔父刘良收养,在南阳郡舂陵乡过着普通农耕生活。】

  【与热衷结交豪杰、胸怀大志的兄长刘不同。】

  【少年刘秀性格沉稳内敛,勤于农事,甚至被兄长戏称为“只知种田的刘仲”。】

  【然而,正是这段农耕经历,培养了刘秀脚踏实地、体察民情的特质。】

  【为他日后施行仁政奠定了基础。】

  【刘秀生涯的转折点,出现在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

  【王莽的一系列激进改革不仅未能解决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社会动荡,导致民不聊生、起义四起。】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刘在南阳起兵反莽。】

  【一向谨慎的刘秀经过深思熟虑后也加入了兄长的起义队伍。】

  【起义初期条件极为艰苦,刘秀甚至不得不骑着耕牛上战场,因此被称为“骑牛将军“。】

  【这支由刘氏兄弟领导的舂陵军,后来与南方绿林军合并,实力大增。】

  【更始元年(公元23年),绿林军拥立刘秀的族兄刘玄为更始帝,建立玄汉政权,刘被封为大司马。】

  【刘秀则获任太常偏将军。】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军职,却让刘秀站在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昆阳之战,即将为他提供展现军事才华的绝佳机会。】

  【当刘秀被派往昆阳(今河南叶县)一带活动时,新莽政权已经意识到绿林军比北方的赤眉军更具威胁。】

  【王莽紧急调集各州郡精兵42万,号称百万大军。】

  【由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统帅,向昆阳扑来。】

  【这支大军不仅人数庞大,还配备了精通63家兵法的参谋团队,甚至驯养了虎、豹、犀牛、大象等猛兽用于震慑敌人。】

  【相比之下,昆阳城内的守军不足万人,由王凤、王常率领。】

  【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城内守军士气低落,甚至一度想弃城逃跑。】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年仅28岁的刘秀展现出了超越常人的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

  【他冷静分析局势:指出如果放弃昆阳,王莽大军将直扑正在围攻宛城的起义军主力,届时起义事业将毁于一旦。】

  【他提出一个大胆计划:由王凤、王常率军坚守昆阳,牵制敌军。】

  【自己则带领十三名勇士趁夜突围,到周边地区召集援军。】

  【刘秀的计划被同意。】

  【但外出求援是个难题。】

  【结果刘秀武艺高强,枪法如神。】

  【不仅成功突破敌军重围,还在定陵、郾城等地集结了约一万援军。】

  弹幕看到天幕画面里,刘秀冲锋陷阵的场景。

  越是纷纷惊讶。

  《秀儿这么猛吗?》

  《刘秀武力也是爆表。》

  《血色衣冠枪神的含金量。》

  《刘秀本身就是这个时代无出其二的战神,不要因为叫文叔就真当他只是书生。》

  ……

  【与此同时,昆阳城内的守军,也因王邑拒绝接受投降而不得不背水一战。】

  【顽强抵抗了一个月之久。】

  【当刘秀带着援军返回昆阳时,局势已经发生变化。】

  【其兄刘已攻下宛城,正率主力赶来支援;】

  【而长期围城不下的新莽军队士气低落,指挥混乱。】

  【公元23年六月初一,决定性的决战在昆阳城外展开。】

  【关于这场战役,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后汉书》中“夜有流星坠营中“的记载。】

  【后世许多网络文章将这一现象夸张为刘秀“召唤陨石“砸向敌军。】

  【甚至戏称他为“大魔导师“。】

  【当然我们知道,刘秀自然不会召唤陨石。】

  【古代天文学专家指出,这里的“流星“更可能是一种被称为“营头星“的天象。】

  【古人认为其出现预示军队将遭败绩。】

  【《后汉书天文志》明确记载:“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

  【这种天象在当时,确实影响了迷信的新莽军队士气。】

  【但绝非实际坠落的陨石。】

  【史书既未记载陨石的大小、数量,也无人员伤亡的具体描述。】

  【将“营头星“神话为“召唤陨石“。】

  【不过是后人出于对这场以少胜多战役的惊叹,而衍生的传说罢了。】

  【抛开天象因素,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战术指挥才是真正的制胜关键。】

  【面对兵力绝对优势的敌军,刘秀采取了多项精妙战术。】

  【首先,他精选三千敢死队作为突击力量,自己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极大鼓舞了士气。】

  【其次,他利用大雾天气掩护行动,使敌军无法判断援军真实数量。】

  【最关键的是,他采取了“擒贼先擒王“的策略,率敢死队直扑敌军指挥部,一举斩杀敌方主帅王寻!】

  【这一斩首行动彻底打乱了新莽军队的指挥系统。】

  【而王邑此前严令各部不得擅自行动的愚蠢命令,更导致四十万大军眼睁睁看着指挥部被袭,却不敢救援。】

  【与此同时,昆阳城内的守军也乘势杀出。】

  【与援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恰逢天降暴雨,水暴涨,溃逃的新莽士兵相互践踏,溺死者不计其数,史载“伏尸百余里“,“水为之不流“。】

  天幕外,弹幕纷纷飞出。

  《我去,除了陨石召唤还有天气控制?》

  《你tm怎么还会水系魔法?》

  《我刘秀没有开挂!》

  《没关是吧,就是开了。》

  《刘秀这武力怕是历代皇帝前五了吧?》

  《昆阳之战发生在夏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遇上了强对流天气。》

  《新朝大军人跑了,动物朋友也都跑了。》

  《就是四十万头猪……》

  《应该就是刘秀打崩了对面乌合之众的指挥,把对面杀散了。》

  《其实没有那么悬殊,三千对一万。其他人其实没发挥什么作用的。》

  《大魔导师的梗,其实是对刘秀能力的贬低。》

  《这场战役后,战利品几个月都没瓜分完,最后一把火烧了。》

第813章 南阳布衣夺天下!刘秀为何不杀功臣?

  不仅是网友们纷纷的吐槽和震惊。

  在天幕外。

  商朝。

  十分信奉鬼神之力的帝辛,也是深深的被惊讶到了。

  “这刘秀真不得了啊!他这种操控天象的能力,如果到我大商,寡人高低得封他一个大商大祭司!”

  “若他来主持祭天,只怕大商将会战无不胜。”

  帝辛的兴致很高。

  然后又继续说道:

  “不过弹幕说,其实陨石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杀伤力。”

  “而后面的狂风暴雨,也是因为刘秀击败了新朝大军之后,才让敌方彻底崩溃,从而伏尸百万。”

  “这一点倒是说得没错。”

首节上一节941/10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