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961节

  【更近的例子是2022年,一艘探险邮轮在此遭遇极端天气,船头被巨浪震裂。】

  【这些例子说明了,德雷克海峡,在现代化航海时代仍具杀伤力。】

  【所以,在巴拿马运河开通之后,许多商船就不再冒险走德雷克海峡了。】

  【甚至连美国的航母舰队,在东西海岸换防的时候,也宁愿走印度洋大西洋绕行地球一圈,也不冒风险走德雷克海峡。】

  【为什么现代科技如此发达,人类却依然无法征服德雷克海峡?】

  【答案很简单大自然的力量远超人类的掌控范围。】

  【即便今天的船只配备了卫星导航、气象预警和自动稳定系统,德雷克海峡的极端环境仍能在瞬间让这些技术失效。】

  【例如,该海域的磁场异常经常干扰电子设备,使得GPS信号丢失。】

  【而巨浪的冲击力足以损坏船体的关键结构,导致机械故障。】

  【在加上南极冰山在融化季节,会大量漂入德雷克海峡。】

  【这些冰山的水下部分往往比可见部分大得多,雷达难以完全探测。】

  【一旦撞上,后果不堪设想。】

  【但尽管危险重重,德雷克海峡仍是全球航运的重要通道。】

  【尤其是对于前往南极科考船只来说,更是必经之路。】

  【而它们的船员。】

  【只能祈祷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天幕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

  《这里属于是真正的百慕大三角。》

  《海盗王德雷克是吧?》

  《德雷克啊,确实不好走,我玩大航海都不愿意走这。》

  《为啥不走麦哲伦海峡,靠岸更近更安全啊。》

  《麦哲伦海峡更难走,风大浪急,暗礁遍布,冰山也多。》

  《德雷克海峡刚地震了。》

  《看地图德雷克海峡的形状很奇怪,就像是被暴力撞开的大陆。》

  《好想去体验下这么大的浪。》

  《如果我在德雷克海峡上修道大桥会怎么样?》

  天幕外。

  隋朝。

  大隋水神杨素,看到天幕上的画面,也是不住的惊叹。

  “好个鬼门关!“

  “比老夫当年渡长江时的风浪还要凶险十倍!“

  “若陛下允准,老夫真想带五万精兵去会会这咆哮西风带!”杨素开起了玩笑。

  然后也不由得叹道:

  “我大隋正在筹备征倭舰队。”

  “好在根据目前的状况可以确定,东渡的海浪没有这德雷克海峡夸张。”

  “否则是真的不用考虑了。”

  而在明朝。

  郑和看完了整段关于德雷克海峡的视频,在进一步的为德雷克海峡的凶险而惊叹、敬畏的同时。

  也忍不住产生了一丝渴望与遗憾。

  郑和看了看天幕上,德雷克海峡的风高浪急的影像。

  又用手轻轻的触摸了一下船舵。

  忍不住有些遗憾的说道:

  “作为大明宝船舰队的提督,我会为了整个舰队负责,率领大家走最安全的路线,绝对不能出任何的岔子。”

  “我可以确信,我永远不会率领大明的舰队前往德雷克海峡。”

  “但是,作为一个航海爱好者,看到天幕上那么宽阔,那么磅礴的德雷克海峡。”

  “也的确让我有些向往啊!”

  “哎,或许等我退休之后。”

  “可以率领两三条私人的船只,前往德雷克海峡看一看,走一走。”

  “这样一来,说不定到了后世,那里就不叫德雷克海峡,而叫郑和海峡了呢。”

第831章 公子世无双!信陵君窃符救赵!

  新的天幕在战国时代地图的缓缓展开中,开始讲述:

  【如果问汉高祖刘邦最崇拜的偶像是谁,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不是一扫六合,让刘邦感慨“大丈夫当如是也”的秦始皇。】

  【也不是打爆秦军的无双霸王项羽。】

  【甚至不是他的任何一位谋臣武将。】

  【而是比他早生近百年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信陵君魏无忌。】

  【刘邦年轻时曾是个游手好闲的街头混混,但惟独对信陵君的事迹痴迷不已。】

  【据《史记》记载,刘邦称帝后每次经过大梁时,都要亲自祭祀信陵君。】

  【甚至专门安排五户人家世代守墓。】

  【一个开国皇帝,为何会对一个前朝贵族如此念念不忘?】

  【信陵君究竟有何魅力,能让刘邦这样的传奇帝王都成为他的“死忠粉”?】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位战国顶级贵公子的传奇人生。】

  ……

  天幕外。

  汉初。

  刘邦看到天幕开始讲述信陵君的故事,也是从一开始的放松的斜躺着,转而认真的坐了起来。

  同时带着回忆之色说道:

  “信陵君,的确是了不得的人物。”

  “朕当初年少时,听说了信陵君的故事,就颇为之而神往。”

  “而他的一些为人处事的哲学,也的确影响着朕。”

  “当年朕穿街过巷搜罗豪杰时,也是学的信陵君的皮毛。”

  “看到天幕讲述信陵君,朕很欣慰,也很期待。”

  一边说着,刘邦也认真地观看着天幕。

  打算看看后世是如何评价和讨论信陵君的。

  【信陵君,名叫魏无忌,生活在战国末期。】

  【那是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大争之世。】

  【七雄并立,百家争鸣,英雄辈出。】

  【而魏无忌凭借超凡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手腕,成为当时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他出身魏国宗室,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王的异母弟,标准的“王二代”。】

  【但与其他纨绔贵族不同。】

  【魏无忌从小就对天下大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他深知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光靠血统远远不够,必须广纳贤才、培植势力。】

  【于是,他开始了当时顶级贵族十分热衷的人才招募计划。】

  【也就是养士。】

  【魏无忌的“养士”可不是简单的收买门客。】

  【他对待人才的态度,在历史上都是罕有的。】

  【据《史记》记载,他听说大梁城东门有个看门老头叫侯嬴,已经七十多岁,家境贫寒却才华横溢。】

  【于是立刻备下厚礼亲自登门拜访。】

  【为了表示诚意,他特意在府中大摆宴席,空出最尊贵的左边席位,然后亲自驾车去接侯嬴。】

  【侯嬴为了试探他的诚意,故意穿着破旧衣服上车。】

  【还要求绕道去肉铺和朋友朱亥闲聊,让魏无忌在闹市中干等。】

  【随从们都气得脸色铁青,魏无忌却始终面带微笑,手执缰绳恭敬等候。】

  【这一等就是大半天。】

  【但正是这种“三顾茅庐”式的诚意,让侯嬴彻底折服,后来成为他最重要的谋士之一。】

  【礼贤下士的作风,很快让信陵君名扬列国。】

  【各国有才能但不得志的人纷纷来投,他的门客一度达到三千多人,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魏无忌的人才库极具多样性。】

  【既有侯嬴这样的战略家。】

  【也有朱亥这样的,能举起千斤闸门的猛男力士。】

  【甚至还有鸡鸣狗盗之徒。】

  【这种兼容并包的人才观,在讲究出身门第的战国时代堪称革命性的突破。】

  【后来的刘邦显然学到了这一招,他的创业团队同样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天幕外。

  汉末。

  刘备看到信陵君求贤若渴的故事,也是深有同感的说道:

首节上一节961/10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