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外面清朗的天空,他忍不住大口呼吸了几下,再度感慨着伴君如伴虎的凶险。
想到这儿,他又忍不住感慨,卫王这是真带着几分天命啊!
想做什么,都能有百骑司暗中帮忙。
给齐王和给卫王那不是一回事嘛,都是弄倒威远侯。
忽然,他猛地顿住。
陛下明明也要对付威远侯,斩断楚王伸向军中的触手,却不让自己将情况直接告诉有管辖之权的中京府衙,而是要拐个弯告诉齐王,是不是是因为齐政如今已经和威远侯府闹上了?
齐政这样的举动,到底是误打误撞,还是说猜中了陛下的心思呢?
他猜中了陛下的心思,所以率先动手,但陛下却不希望自己的心思被揣摩?
陛下今日所说的杨修和诸葛亮,是不是不单单是在敲打自己不能生出私心,同时还是在敲打卫王和齐政,圣心如渊,不可揣摩?
杨修怎么死的?不就是揣摩圣意,自作聪明死的吗?
而陛下之所以没有就此弄死齐政,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和陛下的利益暂时是一致的?
想到这些,隋枫感觉还没干透的后背再次被涔涔冷汗浸湿。
这帮人心眼子也太多了,自己今后行事还是不能有任何的大意啊!
齐王府,齐王正斜靠在榻上,两个美婢帮忙敲腿喂水果,旁边一个汉子正绘声绘色地为他朗读着定国公府送来的三国演义第二部首印精装典藏版。
原本以他的性子,他是更愿意让一个千娇百媚的女人来为他朗读的。
但怎么读怎么不对劲,换了个男的上来读这书,立马对味儿了。
不过听着文字中的金戈铁马,杀气纵横,他还是觉得差了点什么,忽然一拍大腿,听这书吃什么水果,喝酒啊!
他正要吩咐下人送酒来,但一个心腹手下匆匆进屋,“殿下,今日青云台那边结束了。”
齐王没有什么激动,有些意兴阑珊地摆了摆手,“黎思源今日必定会出现,没什么好说的。”
“殿下慧眼如炬,黎思源的确取得了这场初选的魁首,但是今日风头最大的却不是他。”
齐王挑眉,来了一丝兴趣,“还有高手?不会是楚王从江南请来的人吧?”
手下摇了摇头,“是卫王殿下的幕僚,齐政。”
齐王腾地一下坐了起来,“详细说说!”
等手下将今日青云台的一五一十地说了,齐王啧啧称奇,“老六有点运气啊!下一趟江南捡回来这么个宝贝。”
想到这儿,他又躺回去,将头搁在一团柔软之上哀叹道:“楚王有江南那一大堆读书人,如今老六也寻了个齐政,本王怎么就寻不到一个这么厉害这么有文采的人呢!”
一旁捧着三国演义的手下捧哏道:“殿下,您不是喜欢这三国嘛,这书的作者应该挺有才华的吧?”
“你懂个屁!”
齐王摆了摆手,忽然又是一愣。
对啊,虽然之前招揽失败,但是人家也给自己回馈了,还提醒自己千万不能乱来,果然算是躲过一劫。
双方这也算是有交情了。
话说回来,这等人物,哪儿有召之即来的啊!
三国都是他写的,三顾茅庐的事情他会不知道?
说不定就在等着自己呢!
就如先前所说,将此人拿下,再举荐他成为孟夫子的关门弟子,自己这不就能抗衡楚王了?这等利益之下,自己姿态放低一点,又有什么!
想到这儿,齐王再度坐起,短时间内的连续两个仰卧起坐,难得锻炼了一下自己的腹肌。
“准备纸笔,另外,去请独孤先生过来!”
卫王府门前,姜猛朝齐政和周坚拱手一礼,“先回了,十日后,周山见!”
齐政也没客套地挽留,“好,周山见!”
周坚笑着道:“我能跟着政哥儿一起去吗?”
姜猛哈哈一笑,“当然,在下扫榻以待!”
齐政轻声道:“姜兄行事,自不用在下多嘴,不过如今孟夫子天下瞩目,事关重大,须得多防着点那些小人的伎俩。”
至少在齐政看来,泱泱华夏,数千年历史,被捧上神坛,尤其是活着就被捧上神坛,就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姜猛也严肃地点了点头,“我知道,好了,不多说了,先走了!”
说着姜猛骑着马,在张先的护送下,朝着城外走去。
看着他的背影,齐政轻轻眯了眯眼,“十天。”
周坚好奇道:“政哥儿,咋了,什么十天?”
齐政笑了笑,搂着他的肩膀拍了拍,“我是说,留给我去国子监旁听准备的时间,就只有十天了。走吧,先进屋。”
齐政回到房间之后不久,卫王便从府衙回来了。
一见面,便笑着道:“没想到你不声不响,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啊!”
齐政同样笑着回应,“殿下这是在怪我吗?”
“怎么会!”卫王笑着摆了摆手,而后笑容一敛,“我看今日这架势,莫不是威远侯在故意针对你?”
就如同老太师那句话,情报或者说叫信息,才是支撑决策的基础。
卫王他知晓他们谋划威远侯的事情,自然就会多往这上面靠,只需要稍一琢磨便察觉到了一些不对。
齐政想了想,“在下觉得,威远侯与黎思源之间,应该关系不大。黎思源能够劳动这么多人给他搭台唱戏,背后的文坛力量不是一个军侯能撑得起的,更可能是楚王。”
卫王挑眉惊讶,“你的意思是,楚王察觉到了咱们的行动?”
齐政沉吟之后摇头,“不大可能,因为咱们还没什么行动。不过也无妨,咱们迟早会行动,他也迟早会发现的。”
他看着卫王,“在下反而觉得,楚王更可能是认出了姜猛,从而不想让在下去周山。殿下想想,今日若是在下输了,被迫在青云台做下丑事,基本就绝了去周山的可能,而殿下在文坛也依旧是几乎没有任何势力。”
卫王缓缓点头,而后期盼地看着他,“周山你有把握吗?”
齐政坦然一笑,“尽人事,听天命吧。”
“也是,孟夫子的关门弟子,天底下竞争的俊才不知凡几,谁能说一定有把握呢!”
卫王很快调整心神,“那你觉得,威远侯的事情,咱们该从何处下手?”
“在下方才就是在分析威远侯的情报,一时之间还没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他看着卫王,“而且在下这两日也在想,百骑司是不是真的还会帮忙。”
卫王这下面色变了,“怎么说?”
“咱们的判断应该是没错的,但是在下思前想后,万一陛下会觉得冒犯呢?鸡肋的故事,殿下应该听过吧?”
齐政叹了口气,“万一陛下不愿意让他的意思被我们猜到了呢?毕竟咱们是率先行动的。”
卫王沉吟,房间之中的气氛,登时有些肃穆。
就在这时,房门被人直接一把推开,凌岳大步走了进来,看着沉默不语的两人,“怎么?让人给打了?”
卫王勉强一笑,“你怎么来了?”
凌岳无语地看了他一眼,有种【你讲话好冷漠,好像我们从来没有感情过】的幽怨。
齐政连忙笑着道:“凌将军大驾,在下去叫周坚过来,咱们一起好好喝点。”
“别急。我来是有事情。”
凌岳叫住齐政,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齐王写给你的,他还是贼心不死。”
齐政接过打开一看,脸上先是露出几分无奈的笑,忽然心头一动,一丝喜色攀上眉间,“殿下,有法子了!”
第198章 有困难,找齐王
卫王和凌岳都好奇地看过来。
虽然凌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跟着好奇就对了。
齐政笑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是削弱楚王的好事,齐王刚折了一个魏奇山,损失了一个大通钱庄,我想他应该很愿意搭把手甚至冲锋在前的吧?”
凌岳挑眉,“你们又在憋着什么坏呢?”
卫王神色微动,“我倒忘了,还有你这么个熟悉军伍的人呢!”
他看着凌岳,“你对威远侯了解多少?”
凌岳眉头一皱,“威远侯?你们真要动他?”
他看着齐政,有些吃惊,他以为国子监门前那场戏,是齐政对梅天赐个人有些计较,没想到居然是冲着威远侯本人去的。
卫王笑着道:“上次让齐王折损了一员大将,咱们总得一碗水端平吧?”
凌岳听懂了卫王的话,左右逢源两头吃,这没问题,但需要的手段很高,同时,你的胃口不能太大。
威远侯就有点太大了。
他皱着眉头,“我说尊贵的卫王殿下,你忘了你之前去个江南都心惊胆战,现在张口闭口就是一个朝廷的实权侯爷,你是不是这些日子太顺,有点太自大了?”
他伸手点着桌子,“禁军五大营:禁卫营掌皇城宿卫,巡防营掌中京城防,城外常备:马军营、步军营、神机营,掌管京畿地区的防务。威远侯身为步军营都督,与他同气连枝的宁远侯为副都督,相当于威远侯掌握着京师周边三分之一的卫戍力量,你们以为你们是谁啊?张口闭口就敢说让他倒台?你们怎么敢的啊?”
听着凌岳这么说,卫王心头大定,眉宇也舒展开来。
瞧见卫王这般神色,凌岳一怔,反应过来之后有种想要打人的冲动。
齐政轻声开口道:“凌将军,正因为他执掌着京师周边三分之一的卫戍力量,我们才敢算计他。”
凌岳皱眉不解,齐政看着他,“如果他是楚王的人呢?”
凌岳面色猛变,身为军旅世家,他太知道皇帝对于皇子和掌军将军勾连的忌惮了。
也就是他和卫王的关系是摆在明面上的,当初下江南是陛下亲自指派的,否则他都不敢跟卫王有什么公开的往来。
威远侯若真的跟楚王有瓜葛,那陛下绝不可能容忍,卫王和齐政这般谋划便真有可能成事。
但前提是,这个连他都不知道的消息是真的。
“当真?”
齐政点头,开口道:“小泥鳅他们曾经数次见到楚王的幕僚悄悄约见威远侯,有时候在威远侯府,有时候在城中。如果只是去侯府拜访,那可能是楚王在争取,但如果威远侯也愿意在其余地方见面,那就说明双方已经有所共识了。”
卫王也感慨道:“先前齐政那般谋划,坚持必须要先搞这个临江楼,我现在才发现,情报是多么重要,比我想象的还要更重要得多。”
“只可惜临江楼成立时间太短,咱们的人发展得还不够多,否则或许能有更多的收获。”
听到这儿,凌岳也明白了,但他还是道:“你俩先别在这儿互夸了。我还是劝你们慎重,威远侯可不比魏奇山。简单说,朝堂之上,文官可能会看不起武将,但真要斗起来,武将比文官难缠多了!当一个人做些出格的事情都可以被原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腾挪的余地会大很多。”
他顿了顿,“我甚至觉得,你们不如使使劲,争取把这么多天一直悬而未决的户部尚书拿到手,也是迈出大步了。”
“户部尚书,有心无力啊!”卫王叹了口气,“你放心,目前只是齐政对他们稍作试探,没有万全把握,我们不会贸然动手的。”
凌岳也跟着摇头,“你们啊,哎!”
卫王笑了笑,“你既然这么不看好我们,要不你讲两句?”
凌岳“愤怒”地看着这个好友,憋了半天,憋出一句,“一会儿灌趴你!”
卫王府,好友相聚,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