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权相 第204节

  齐政看了一眼卫王,卫王叹了口气,以十分歉然的目光看着齐政,“那样的事情,我的确没法做得出来。”

  齐政忽然哈哈一笑,“殿下和将军想岔了,在下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今日多了些想法。”

  接着,他便将自己的猜测说了。

  听见齐政的分析,卫王和凌岳也悚然一惊。

  他们只看到了这三个人各自的厉害,还真没往这上面想。

  因为老太师和老军神不问世事,已经渐渐成为了中京朝堂这些年里的共识。

  一开始还有些徒子徒孙遇见解决不了的事情,抱着一丝希望去过太师府和荒丘园求助,但无一例外地都被拒之门外,渐渐也就真的没人再去了。

  可他们的不问世事,是表现给皇帝看的,若是皇帝让他们出面呢?

  然后他们就自然地想到了和齐政一样的问题:

  这中京城能有什么风波?

  想了一圈,便也同样只剩下一个想法:难不成是陛下的身体出问题了?

  卫王也彻底明白了齐政如此发问的原因,暗自松了口气,点头沉声道:“我近日便进宫,去问问母妃情况。”

  凌岳也开口道:“我在宫中,也留意一下此事。”

  齐政却在这时候转换角色,吩咐道:“殿下,将军,这可是犯大忌讳的事,千万不能贸然行事,否则传到陛下耳朵里,这可说不清了啊。”

  二人也从方才的激动中反应过来,连连点头。

  就在卫王府三人商量的同时,政事堂首相杨阶的府中,管家匆匆走入,恭敬地敲响了书房的门。

  “老爷。”

  “有消息了?”

  “这几日咱们的人,四处打听,还真打听来了一个情况。”

  “哦?”

  杨阶放下手中那支助他修身养性的笔,目光灼灼地看着管家。

  “我们的人打听到,齐王的那个幕僚独孤胜,实际上很可能是当年幽州罗家走脱的后人。当初文宗孟夫子二弟子马再兴之案,就是他与幽州的北渊人一起合力构陷的。”

  罗家后人?勾结北渊?

  杨阶面色一变,想起了当年往事。

  当初仁宗皇帝驾崩,北渊趁机入寇,马踏幽州,直取河北。

  幽州几大家族心思各异,其中罗家就是“喜迎王师”的代表。

  同时,得到北渊赏识的罗家,势力大涨,立刻着手清除异己,其中的代表就是一向与罗家不对付,忠于大梁的马家。

  北渊兵锋犀利,罗家狗仗人势,马家敌不过,只能抛弃家业,举族内附。

  但没想到,风雨飘摇的大梁,居然天降猛人,老军神强势崛起。

  在收复河北和反攻幽州的过程中,马家出人出钱出力,对老军神的队伍帮助颇多。

  老军神也不负所望,反推了大半个幽州,背叛朝廷的罗家也在这一轮中,彻底被灭族。

  只可惜受限于国力和军力,老军神最终没能完全收回整个幽州,马家便也没有重回幽州。

  虽然在老军神的帮衬下,朝廷也未曾亏待,但终究是离了老巢,许多事都得重头来,马家的势力大不如前。

  本来指望着马再兴这个麒麟儿再兴家族,却不曾想拜入孟夫子门下前途无量的马再兴,却被算计,英年早逝。

  如果是这样,那此事就很说得通了。

  罗家和马家,那是灭族的死敌啊!

  独孤胜若真的是罗家遗孤,那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弄死有可能帮助马家崛起的马家后人。

  幽州如今也有一小半在北渊麾下,罗家遗孤能够与之勾结,也十分合理。

  而独孤胜若是齐王的幕僚,这个帽子扣下去,齐王不死也要脱层皮。

  但杨阶却不是那么头脑简单的人,不至于只能看到好处而瞧不见隐患,他立刻追问道:“此事如此隐秘,你们从何得知?”

  管家开口道:“老爷有吩咐,小的们自然倾力而为,小人的从弟,这两日也混迹市井,悄然打听消息。他盯上了一个齐王府的下人,这两日都与他在赌场厮混,给他设套,让他欠下了巨额的高利贷。而后引诱他以齐王府的消息还债,把那小子的消息榨干净之后,账还没清完,小人从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又诈了他一下,没想到这小子为了一举还清债务,吐出了这么大一个隐秘。”

  杨阶眉头皱起,“如此之事,他凭什么知晓?”

  管家笑着道:“此人的姐姐,居然是那独孤胜纳的一个小妾,据他说,他姐姐曾在独孤胜的物品中见过一枚罗字长生牌,独孤胜以为他姐姐不识字,并未在意,但他俩母亲姓罗,故而偏偏认得此字。”

  杨阶捋着胡须,沉吟道:“独孤胜虽未娶妻,但却收了好几个女人入房,为他开枝散叶,这等事情,倒符合一个遗孤的行事。但这事儿实在是太巧了,我们想找齐王的把柄,就送上来这么大一个秘密,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管家陪笑道:“或许是老爷之事,冥冥之中,如有神助呢!”

  杨阶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而是走到桌边,拿起笔,将那一篇字默默写完。

  而后,才缓缓放下毛笔,吩咐道:“你找个信得过的人,去将这个消息偷偷透露给楚王身边打探消息的人。”

  管家听愣了,“老爷,这等功劳?”

  杨阶摇了摇头,平静道:“到了老夫这个份儿上,功劳已经不缺了,如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事实上,他是觉得,这个消息,来得太过凑巧。

  但他又瞧不出什么问题,便交给楚王自己去头疼吧。

  城中一处青楼里,一个男人在推杯换盏间,尖起耳朵,悄然搜集着消息。

  他来自楚王麾下,如他这样的人,此刻的城中还有数十人。

  他们都肩负着同一个任务,那就是尽力搜集与齐王有关的线索,而后送进王府。

  就在这时,两个人勾肩搭背走了进来。

  面对迎上来的老鸨,其中一人当即大声嚷嚷道:“还不去把楼里的花魁娘叫来!我张兄的姐夫那可是齐王殿下最信任的幕僚!得罪了他,你吃罪得起么!”

  一道道朝他们看去的目光中,来自楚王府的那位目光尤其炙热。

  看着二人上楼,他想了想,站起身来,也走了上去。

  楚王府,楚王坐在桌上,面前摆着两个盒子。

  盒子里是厚厚的一摞情报,他慢慢看着,看完就从左边的盒子,整齐地放进右边的盒子里。

  在他身旁,还站着两个幕僚,不时通过口述为他补充各种细节。

  慢慢翻完了所有的情报,楚王的眉头紧紧皱起。

  这些消息,要么不合适,压根对付不了一位深受恩宠的皇子亲王;

  要么分量不够,除了恶心一下齐王,给他添堵,对大局没有任何作用。

  这等蠢事,是老四那个蠢货才会做的,他只喜欢一击致命。

  他看着幕僚,“还有吗?”

  幕僚为难道:“殿下,时间太短了,情报都在这儿了。”

  楚王缓缓摇头,“齐王作为本王的主要对手,已经有足足一年了,这个时间还短吗?”

  看着哑口无言的幕僚,他也没有多说,只是叹了口气。

  但就在这时,一个心腹手下兴匆匆地走进来,“殿下,乙字组有人说在青楼打探到了关于齐王的重要情报,事关重大,想要面禀殿下!”

第248章 帝王之心,谋局深远

  一听这话,两个幕僚瞬间不开心了,脸上闪过一丝阴霾。

  但楚王却并不在意,手下在有基本的秩序之余,能保持竞争与活力,积极地以自己为中心靠拢,是身为上位者的他很喜闻乐见的。

  他当即让人将那个属下叫了进来。

  当然,事先经过了仔细的搜身和防备这些和面见其余大人物一样的过程,无需多言。

  有一点特殊的就是,还多了一个整理衣冠的步骤。

  看着跪倒在自己面前的男人,楚王平静道:“说吧。”

  当对方将自己在青楼之中,偶然得知独孤胜小舅子的身份,然后想办法凑上去一起喝花酒,装做不胜酒力先睡过去,听见的一鳞半爪惊天消息说出来,房中众人都惊了。

  先前还觉得不以为然甚至很是不爽的两个幕僚立刻觉得,拿到这样的消息,换谁都不会轻松交给上官,都会想搏一把。

  带他进来的护卫,甚至都在想着,自己通报有功,是不是能分一杯羹?

  因为,如果齐王的核心幕僚是一个已经被定了性的卖国贼的后人,在有其他强力对手竞争的情况,齐王的皇帝之路,在正常情况下,基本就已经断了。

  就像一个有着异国血统的皇子,再优秀,通常也坐不上皇位一样,帝位传承,在大部分时候,也要讲究一个名声。

  楚王的眼里,光彩熠熠。

  他没想到,就在他对已有的情报怎么看怎么不满意的时候,峰回路转,居然来了这样一个好消息。

  但他不愧是靠自己撑起偌大势力的猛人,在短暂的欣喜过后,他看着对方,“将对方从露面起,一言一行,包括动作,都细细说来。不得有丝毫隐瞒。”

  众人一愣,原本已经满心欢喜等着领赏的汉子也懵了。

  楚王也知晓人心,平静地补了一句,“你既用心办事,少不了你的赏赐,先按本王说的做!”

  那人连忙点头,将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

  听见对方一进来就叫破了名号之后,楚王眉头一皱,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那是阴谋的味道,或者说,是愿者上钩的气息。

  可是等听到后面,他又有些迟疑。

  因为自己这个手下找上去的时候,对方一开始是十分抗拒的。

  好在手下脑子还算灵光,既显露了财力,又以色中同道的能耐,才勉强得以攀上关系,同坐喝酒。

  而后,一通大酒,即便是佯装醉酒,也只听见了那个什么独孤胜的妻弟说了一句,【刘兄,我姐夫是幽州罗家遗孤的事情,你可千万】

  话还没说完,就被同行的人捂了嘴巴。

  就这姿态,若真是钓鱼,那水平也着实高了些。

  默默听完,他开口道:“好,办得不错,赏银五百两,另外,升任乙组组长,按照相应待遇施行!石广,带他去找管家吧。”

  待护卫领着报信的手下离开,楚王看着两个幕僚,“安排人去查证一下,主要查两个事,第一,这个所谓的刘兄的具体身份,以及他的行事风格,与方才所说是否相符。”

  “第二,查一下那个所谓独孤胜的小舅子,是不是确有其人。”

  “你二人一人负责一件,立刻去办。”

  两位幕僚对视一眼,眼中都有几分佩服。

  不愧是殿下,在这么好的消息面前还能有这份缜密心思,真不是常人能比的。

  二人当即应下,匆匆出门。

  楚王缓缓起身,来到门口,抬头看着天上的夜色。

  这模糊不清的暗夜,终于要露出清晰的曙光了吗?

  翌日,下午。

  隋枫再度进了宫。

首节上一节204/2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