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心中满意至极。
这个功劳要是传出去,那可不亚于孔子,说不定有好事者直接可以利用这一个机会将李善长封圣了。
面对这么大的诱惑,李善长竟然丝毫不动心,果然自己之前是看错他了。
越想到这里,朱元璋越觉得自己亏欠太多。
只见这时他咬了咬牙说道。
“你放心,等到玻璃的技术交给工部进行制造之后,所得的钱财,你们李家可以分得三成!”
“另外这些粮食我也不占你们便宜,就以市场价的五倍价格来购买这些种子,至于这些,钱由国库里出!”
李善长仔细算了算,若是这些钱才到手,绝对能够赚上不少,尤其是玻璃这样的东西,只要原料不暴露,竟然会受到那些富贵人家的追捧,这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
很快朱元璋便清理好了所有的土豆玉米的种子,让手底下的人浩浩荡荡地拉到了国库里。
朱元璋将这件事情告诉马皇后,整个人看上去异常兴奋,这些泼天的富贵直接落在了自己的头上,只要是能够解决百姓们的吃饭问题,到时候自己的名声绝对能够流传千古。
马皇后听到这些,心中也极为高兴,他们从那一个时代中走来,知道多少人为了一口吃的而丧命。
而他们但凡是能够多一点食物,也不会一步步地走上这条道路。
马皇后想了想之后说道。
“现在国库里面可没有什么钱,不是咱们要这么多钱给李先生,杨大人那里会不会有什么意见!”
马皇后所说的杨大人便是户部尚书杨思义。
此人可是出了名的吝啬,捡个秤砣都能当金元宝一样地藏着。
也正是这种性格才能够维持着大明本就富不富裕的国库。
大明洪武一朝,其他几部的尚书经常换,户部尚书这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却没怎么换过。
如今让他出这么一大笔钱,恐怕够这老家伙心疼半年的。
朱元璋得意地说道。
“妹子放心,咱这次从百室那里得到了不少的好东西,有这些东西在手里,不怕他不乖乖就范!”
很快朱元璋便将工部尚书杨思义叫到了奉先殿。
因为赈灾的事情,杨思义这段时间的日子可过得不怎么样。
每天东拼西凑,就想多拿出一些钱财,只可惜事与愿违,国库里日渐空虚,这让他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当朱元璋提出要拿出一部分的钱才给李善长的时候,杨思义急得差点跳起来。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如今国库里面也没有多少的钱财,若是将这些拿给韩国公,河南地区的百姓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饿死,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如此!”
“若是陛下执意如此的话,那么就先将老臣关入大的牢里吧!”
经过这段时间的累死累活,杨思义此时也破罐子破摔了。
本来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如今还需要从当中拿出一大笔钱赏赐大臣。
就算是那韩国公立了天大的功劳,也不至于给这么多钱吧。
这时朱元璋笑着说道。
“杨爱卿别急,咱们付出这些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财!”
随后朱元璋从身后,摸出来一块玻璃器具。
“你觉得这东西怎么样?”
思义上前仔细看了一看,发现这玻璃极为纯净,而且样式也极好,随后点头说道。
“这东西看起来浑然一体,晶莹剔透,像水晶又像是琉璃,十分难得,说是稀世珍宝也不为过!”
直接这时朱元璋得意地说道。
“我说这东西只是用沙子制作出来的,你信不信?”
杨思义听到这话,下意识地想反驳。
这么好的东西,仅仅用沙子就能够制作出来,三岁小孩都不信。
这是结合刚才朱元璋要拿出一部分的钱才给韩国公李善长,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般。
“莫非这种东西就是出自韩国公府?”
朱元璋听到后笑着点了点头。
“说得没错,这确实是韩国公研究出来的东西,东西根本就不需要多少的本钱,但是制作出来绝对能够卖出一个高的价钱,到时候咱们国库就有钱了!”
从此一听到这话,心中有些意动,内心经过一番挣扎之后.
第三十五章 说服杨思义
第三十五章说服杨思义
良久之后,杨思义还是摇头说道。
“陛下,这钱咱们可以挣,但绝对不是现在挣,我库里剩的这点钱,老臣还要拿来赈济灾民,如今河南地区的灾情非常严重,虽然短时间之内还能够坚持住,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一次旱灾要持续多久!”
“若是就这样下去,今年河南说不定会颗粒无收,到时候咱们必须拿出更多的粮食应对!”
“所以国库的钱财都是我准备好的!”.
“这东西虽然是好东西,但是毕竟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我绝对不会动这批粮食的!”
朱元璋听到这话心中极为无奈。
朝堂上的大臣哪一个不是对他畏惧。
可偏偏这家伙头铁得很,然而除了他之外,其他人根本就不适合做户部尚书,但是实在是差远了。
至于那一个还算是不错的户部侍郎,叫什么郭桓的,比起杨思义来说,也差上许多。
随后朱元璋奈之下拍了拍手。
一些宫女太监直接端上来几道美食。
“杨爱卿,这些食物也是我从韩国公府里面得到的,尤其是里面的食材是一种新的粮食,你尝尝味道如何?”
杨思义心中半信半疑,这韩国公李善长当真不是什么好东西,一会儿拿出什么奇技淫巧,一会儿又拿出这样的美食珍馐,就是为了忽悠陛下将这一笔钱拿出来。
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够上他的当。
直接这时杨思义加了一筷子的土豆放在嘴里。
清脆可口的味道,瞬间征服了他的味蕾。
都不说这东西的味道确实非常的难得,说不定是韩国公从海外得到的什么珍稀的食材,这玩意儿不知道能够换多少袋大米。
“陛下,这东西确实不错,但是如今河南许多地方的百姓连饭都吃不上,老臣即便是吃龙肝凤髓也味同嚼蜡,还请陛下莫要贪图享乐,天下太平才最重要!”
朱元璋听到这话,对于面前的杨思义当真是又爱又恨。
“你放心吧,这不是什么龙肝凤髓,这就是一种普通的粮食,是韩国公花费大价钱从海外的商人手中买来的!”
“这东西可达到亩产万斤,而且适用于大部分的土地,若是能够将这东西种下去,我大明的饥荒不成问题!”
杨思义听到这话顿时愣了一下,随后第一反应是不信。
一定是陛下为了贪图享受故意这么说的,这天底下哪里有亩产万斤的粮食,这话实在是有些耸人听闻。
“陛下如此荒唐之言,你也能够说出来?”
朱元璋就知道这人不幸,随后拍了拍手。
只见一些宫女侍卫扛着一筐又一筐的土豆来到了这一个地方。
“这些都是朕和太孙朱标,魏国公徐达,亲眼盯着那些人从地里面挖出来的!”
“如今这里还有七八千斤,而且还是被咱吃了一部分,又拿了一部分送给后宫的各位妃嫔!”
“若是不信的话,咱可以请太子和魏国公来作证!”
杨思义听到这一番话,顿时心中有一些相信了。
看着陛下如此信誓旦旦的样子,可见这件事情确实是真的。
想到这一个地方,他顿时眼前一亮。
好东西当真是好东西,有了这一个东西,那岂不是说这一次饥荒可以度过。
更重要的是只要大规模的种植用不了多长时间,整个大明将再也不会缺粮食,也不会有人饿死。
一想到这一个地方后,他心里就非常激动。
朱元璋看着杨思义的样子,心中极为得意。
“怎么样?杨爱卿?”
“现在可以将那些钱财给韩国公了吧,人家毕竟是功臣,如今又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不奖赏一些实在是不合适!”
“虽然人家不要,但是朕好歹也是天子,总不能不给吧!”
杨思义听到这一番话,满脸的怨念,人家都不要了,干嘛还要给人家这陛下当真是好面子要是自己的话,豁出去这一张老脸也得将这些钱给拿回来。
如今天下还有许多地方需要钱,才有了这些钱,不知道能够做多少的事情。
这时一想到朱元璋又拿出来一些土豆,自己吃和送给那些妃嫔就感觉自己心里在滴血。
这可都是未来的种子,能够多留意一些,说不定明年就能够多重出来几十万斤,如今竟然被满足口腹之欲给吃掉了。
一想到自己吃掉的是这么多的粮食,顿时感觉刚刚吃进肚子里面的土豆不香了。
杨思义回去之后立刻指挥户部的官员将剩余的那些银子全部都拉往了韩国公府。
看着那副热火朝天的样子,户部的一众官员都感觉见了鬼。
之前不管是什么官员,只要是从国库当中拿走一两银子都会让他心疼半天,如今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开窍了不成?而此时户部侍郎郭桓得知这件事情不由得眼前一亮。
“这杨思义绝对和李善长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易,总算是被我给抓到了!”
此时的郭桓心中极为激动,因为那些粮食的问题,他也有所参与。
甚至有不少地方的粮仓都是他伙同朝堂上的大臣卖出去的。
如今只能希望锦衣卫查不出什么东西来,否则自己小命不保。
这一次杨思义当着一众官员的面做出这样的事情,不管究竟是什么原因,都可以趁此机会参他一本。
说不定还可以将这件事情往他身上引。
到时候就可以让自己安全地隐藏下来,说不定还能够借此机会升任户部尚书。
有了国库作为倚仗自己未来绝对能够赚更多的钱财。
一想到杨思义,郭桓就感觉到牙疼。
这家伙根本就不收受贿赂,而且将钱看得比命都重要,每年国库里究竟进入了多少钱财?花了多少钱财,这家伙记得清清楚楚。
即便是自己想要动手都没有办法。
要是将这户部放在自己的眼里,自己早就已经腰缠万贯了。
讲到这里,顿时郭桓不厚道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