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废除宰相,老朱懵逼了 第136节

  想到这一个地方,他直接离开了这一个地方。

  只见这个时候太子朱标说道。

  “若是将这些官员都杀了到时候各地的民生吏治都会受到一部分的影响,更何况大明律中有明确的记载,这些官员当中有一些人所犯的事情并没有严重到这种地步!”

  “还请父皇按照大明律行事!”

  朱元璋听到这话之后皱了皱眉头,连手中的毛笔都停下了。

  只见他缓缓地抬起头,看着太子朱标说道。

  “大明律不过是一个死东西,说白了,不过是那些人制定起来约束百姓的,难道他们自己还在意这些东西不成?若是他们真的在乎这个东西就不会闹得如此严重,这么多的粮食,不知道能够救下多少的百姓,这些人是在绝百姓的根,绝咱们大明的根,若是不杀光,他们如何警示其他的官员!”

  太子朱标叹了一口气。

  “果然如此,而臣只希望对于这些人严加审查,若是那些被无辜裹挟进去的人,还希望父皇能够放过他们!”

  “如今我们大明边境其他地方还需要一些人手,不如将他们发配到苦寒之地,也让他们尝一尝稼穑之艰辛!”

  朱元璋听到这话之后深吸了一口气。

  此时他目光盯着朱标说道。

  “好吧,既然如此就按照你说的做!”

  “王景弘,给咱下旨,所有涉及这件事情的官员,五品以上官员诛灭九族,五品以下的官员凡事情节较重者夷三族,情节较轻者只诛首恶,全家流放!”.

第六十五章 重开科举

  第六十五章重开科举

  “另外此事由刑部大理寺以及锦衣卫共同核实,由太子朱标进行审核,绝不可冤杀一人!”

  太子朱标听到这话之后松了一口气。

  “父皇,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将这些人杀了,朝廷当中竟然会少不少的,关于源自地方之中所缺的数量就更多了!”

  “如何填补这些官员为当下重中之重!”

  朱元璋撇了撇嘴,满是随意地说.

  “这有何难,让刘伯温,胡惟庸,汪广洋,杨宪个推上来一部分的官员,然后让朝堂之上剩余的官员也推出来一些,若是这些人中也有贪赃枉法之人,则实行连坐处置!”

  “我就不相信这些官员还敢胡乱伸手!”

  此时太子朱~标,却摇头说。

  “陛下,这样做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财帛动人心,当初郭桓等人之所以敢这样做,也早就已经猜到了这样-的结局!”

  “但是这么多的钱财确实让他们非常的心动,所以他们也就不再管这些,即便是再多一些官员,依然也是这样一个结果,得不偿-失!”

  朱元璋听到这话不由得皱了皱眉头,随后不耐烦地说。

  “那你说这件事情究竟该如何做?”

  只见这时太子朱标说道。

  “若是要改变官场的习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开科取士!”

  朱元璋听到这话心中有些不满,之前他们也曾经进行过科举。

  但是所选取上来的官员并没有多大的本事,这让他心里非常的失望,所以就直接废除了科举考试。

  要是正常来说,太子朱标绝对不会提出来这样的办法,莫不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看样子你应该是有些想法,说说看!”

  只见这时太子朱标说道。

  “天底下真正有能力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擅长科举考试,若是这样的人才被遗弃,实在是有些太过可惜!”

  “所以科举考试的内容除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之外,依然还需要多加一些其他的类型!”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那些政务的处理以及那些策论全部都给加上去!”

  “这样所录取来的官员在经过翰林院里面稍加打磨一番,便可以下放到各个地方做官!”

  “当然除此之外也可以特招出来一批,比如有特殊的本事的,比如对于新修水利方面有着特殊的天赋和本事,或者是其他的传承!”

  “这两种方式并行使用定然能够使得我大明招揽更多的人才!”

  朱元璋听到太子朱标这一番话,心中极为意外。

  要知道太子朱标也算是儒家弟子之前的那些言论都是偏向于读书人的,对于这个他并不意外。

  可是如今太子朱标所说的这样一番话,倒是让他有一些震惊。

  这一番话和他之前的那些言论大相径庭。

  此时他皱了皱眉头,思考了一番之后。

  不得不说,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他有些心动。

  “你说的这些确实是不错,倒是可以使用一番,这些可是你自己想的?”

  太子朱标摇了摇头。

  “自然不是这些,全部都是之前与韩国公李善长所聊天之时他告诉我的!”

  朱元璋听到这些心中极为意外,想不到李善长竟然还有这样的见识,这时他满脸不满地说道。

  “我就说你们这些读书人没有一个心思好的,之前做了这么长时间的中书左相,当初我想要废除科举考试的时候,也没见他拦着,如今倒是在这一个地方做起了好人!”

  太子朱标听到这话顿时感觉有些尴尬。

  自己这无形当中相当于把李善长给卖了,随后急忙说道。

  “在其位而谋其正之前韩国公身居要职每天都在忙活许多的事情,或许并没有想到这些!”

  “而这段时间韩国公在府邸里面或许思考了很久,才想到了这样的万全之策,由此大臣为陛下鞠躬尽瘁此人乃大明之福也!”

  朱元璋听到这话心里满意了不少。

  “我看你现在有点为他说话,对了,我把老二老三老四交给他,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太子朱标点了点头随后将在韩国公府里面所发生的事情全部都给说了出来。

求鲜花

  朱元璋听到李善长竟然还关心着百姓的事情,心中极为意外。

  本来以为像李善长这样的世家大族出身会对于百姓的情况不屑一顾。

  而如今根据太子朱标所说,这李善长竟然对于百姓的生活一清二楚,而且还在城东买了包子。

  这可不像是一个王公大臣该做的事情。

  要是被别人知道,说不定会因此而嘲笑他。

  “也难为他能够想这么多,让那几个兔崽子多了解一些也是好的,他们现在的生活都是老子带着那一群老兄弟一刀一枪地拼出来的,不然他们上什么地方享受!”

  “那些掺了糠的野菜虽然难吃一些,但是在咱小时候可都是想吃都吃不到的东西!”

  “真的应该多弄一些,让朝堂上的大臣们都尝一尝!”

  想到这里他灵机一动。

  朝廷上不少的大臣早就已经忘本了,也应该让他们尝一尝这百姓们的食物。

  第二天朝会之上,胡惟庸刘伯温等级重大成难得地没有争吵,反而是一脸沉默地站在这里。

  如今朝堂之上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牵连到的大臣非常多,尤其是户部尚书杨思义。

  他没有想到在自己的户部竟然还隐藏着如此大的隐患。

  虽然自己并没有和他们有过多的牵扯,但是说不定也会连累到自己。

  那郭桓倒是有几分的本事,谁能够想到这家伙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

  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而刘伯温则是忧心忡忡。

  根据现在锦衣卫所做出来的事情,可以看出来陛下这一次是动了真火了。

  本来是想让太子殿下想方设法地阻止,这件事情想不到最终竟然还是没有办法阻止,想想也是毕竟那位。

  可是说一不二的主这天底下又有谁能够说动他。

  朝会开始之后,朱元璋看到朝堂上瞬间少了三四层的官员心中极为愤怒,果然牵连到的官员数量还是不少的。

  这还是自己手下留情之后的结果,当真该死亏.

第六十六章 朝中官员吃糠咽菜

  第六十六章朝中官员吃糠咽菜

  朱元璋目光紧盯着朝堂上的这些官员,尤其是站在最前面的几个。

  户部侍郎郭桓也算是朝之重臣,如今尚且犯下这么大的错误,谁也无法确定这朝中究竟还有没有他的同党。

  “郭桓贼子的事情,想必你们心里也清楚!”

  “粮食为国之根本,有人敢动粮食,那就是在动我大明的命根子,朕必然容不下他!”

  这时户部尚书杨思义站了出来“臣教导无方,在臣的户部出了这样的事情,老臣心中羞愧难当,还请陛下惩罚!”

  朱元璋听到这话冷哼一声,随后看着他说道.

  “行了,户部的情况咱比你心里清楚,你不可能和郭桓那家伙混在一起,但是户部里面“七五三”的官员也应该清一清了!”

  “把你手中的事情做好比什么都重要!”

  杨思义听到这话心中极为尴尬,如今他是朱元璋的钱袋子,再加上现在玻璃的制作和销售以及粮食的种植都需要由他来过问,自然不能太过于苛责。

  众人看到这一幕,眼神中满是羡慕,果然陛下对于杨思义还是非常信任的。

  如今事情就发生在他户部,若是放在他们身上,绝对够他们喝一壶的,而如今杨思义却一点事情都没有,倒是让他们非常震惊。

  只见这时胡惟庸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那些贪官污吏死不足惜,可是如今朝廷上有着不少的空缺,还请陛下圣裁!”

  这时朝堂上的这些官员听到这话,一个个的心头也是一热。

  相当于朝堂上又多出来这么多的位置,若是运营得好的话,这些位置绝对能够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助力。

  朝廷之中向来以举荐为主,之前朝堂上的官员皆是李善长等人所举荐的。

  现在李善长不想管这些事情,倒是给他们提供了便利。

  借此机会,他们说不定能够掌握更加强大的力量。

  几个人心中都极为火热,想从当中获得一些利益,朱元璋对于这些人的心思非常清楚,只见他冷哼一声说道。

  “那你们觉得应该让谁负责举荐官员?”

  朝堂上的这些大臣互相看了一眼,这件事情确实有些让他们为难。

  他们心里非常清楚,这绝对不是一个小的事情。

首节上一节136/2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