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次远征印度,刘易从各方面上来说,都算是收获不错。
唯一让刘易感到有点遗憾的是,是丽妃的问题,暂时刘易没法带她去找到她的部族家人。
这次回程的时候,丽丝的确显得有点郁郁不乐。
她数次告诉刘易,她总是梦见她的父母,她有一种感觉,感觉到她的故乡就有不远处。
不过,刘易早就研究过她以前的经历,经推断,她的故乡离印度估计还远得很。
按她以前的记忆所述。刘易推断丽丝极有可能是罗马帝国附近的一些小帝国或是部族的人。是被深入西方流窜作恶的北匈奴人所掳走。当时,她的部族人或者说是她的家人,恐怕早已经被那些北匈奴人所灭了。就算带着丽丝找一遍西欧地区,她也未必能找到她的故乡及家人。
在北匈奴人进犯西欧的时候,都不知道有多少小国及部族被北匈奴人所灭。在这样混乱的世道,想要为丽丝找到她的故乡及家人,谈何容易?
若非刘易以前就答应过她,刘易恐怕都不想带她一起远征。刘易如此,也只是圆了她的一个梦想罢了。
事实上,丽丝早便有了刘易的孩儿,一男一女,都已经有几岁大了。她大多时候,都将精力及时间放在一对儿女身上,专注的时候,她便没有什么忧思了。她跟刘易所生的这一对儿女,是刘易那么多儿女当中唯一一对像西欧与华人的混血儿。当中,带着母亲的血统似乎更多一点,儿子刘思欧,除了眼睛是黑色,并像极刘易的眼睛之外,他的头发是金色的,皮肤是白色的,面相也像极了西欧人。女儿就不用说了,除了脸形像刘易之外,整的就是一个蓝眼睛的洋娃娃,萌极了。
刘易也看出丽丝的不甘心,只好哄着她,告诉她,如果她不怕长途行军的劳累,那么这一次西出远征,再带着她一起前往,到时候,或者可以沿着她如此来到大汉的来路,一路带着她追朔回去,看看是否还能找到她曾经到过的有印象的地方,看看是否能最终找到她的故乡,一了她的心愿。
不日,回到了缅甸,是鲁肃前来见了刘易。原来的南洋大都督周瑜,已经回大汉江东去了。现在的鲁肃,是代南洋大都督。
缅甸的发展,其实也不过是两年左右。
但是,这一次回到缅甸仰光,所看到的情况让人耳目一新。
要知道,早前刘易来到缅甸仰光的时候,这里只是一个小部族的聚居之地,基本上都是处于一个原始状况,人口没多少,建筑也没有多少。
但现在,这里已经在这里的两河交叉的三角地带,建起了一座城市。
这座城市,有着雄壮的新建的完整城墙,城内的面积,居然达到方圆数十里开阔。
据鲁肃介绍,之前周瑜这个南洋大都督,在规划好这个仰光城之后,为了不影响开僻通往大汉的通道,并没有动用从印度送来的那些俘虏劳役,而是另外从南洋地区调来了不少青壮民夫。约有二十三万人一起修建,很快就将城墙给修筑了起来。
有了城墙之后,再开始建设城内的一切,原来在仰光的土著人太少了,周瑜干脆就派人将仰光附近的百里之内的那些土著人都抓来了,让那些土著人充实仰光城的人口,又从那些南洋来的民夫当中,挑选一些原意留在仰光生活的人。
如此,仰光城便有了十数万人的常住人口。
有了人口,再通过官府,开始对这些人的统治,安排好他们的生活生产工作。很快,仰光城便慢慢的丰满了起来。
再到通往大汉的通路打通之后,现在每日都有不少汉人从大汉迁来,这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当中,仰光城的汉人人口,已经超过了当地的缅甸土著人及那些南洋留在仰光的民夫总和。一下子,使得仰光城的人口,超过了三十万,几乎达到了四十万的人口。如此,也就使得仰光,一跃成为整个南洋地区最大的一个城市。
人口增多,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全都是从无到有,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之内,几乎将整个仰光城变成了一个由汉人主导的汉人城市。
从建筑风格,人文风气,语言等等各方面来看,这个仰光城,就是一个和大汉本土当中的汉人城镇没有什么的分别。
刘易感到很欣慰。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建起了如此一座规模宏大的城池,并且,城市的规划很好,各行各业的开展也非常迅速。许多地方,刘易原本没有跟周瑜交待过的,周瑜也都考虑到了。
可以说,这一座仰光城,的确是周瑜的智慧结晶。鲁肃一直对周瑜赞不住口。
刘易参观了仰光城的船厂及码头,发现船只往来频繁,不停的有船只将一些货物运来或运走。刘易发现,单单就是这一个码头,就能养活不少人。
另外,又据鲁肃介绍,在仰光城,各种工厂工坊的开设也相当的顺利,不少都已经可以开始生产,能够产出产品了。
面对仰光取得的可喜成绩,刘易对周瑜及鲁肃都给予了极高的赞赏表扬。
刘易在准备离开之前,又与鲁肃进行了彻夜长淡,希望鲁肃可以为大汉挑起更多的重担。让他及早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找到可以代替他主政南洋的人,然后,再调他到印度去。
印度那么大的一个地区,极需要像鲁肃这样极具才华的人才。需要他这样,可以很好的将一些地区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的人才。
数天之后,刘易告别了仰光的一众大汉官员,踏上了穿过重重大山森林的宽大青石大道。
说真的,这一条从缅甸仰光,一直穿过重重大山森林到达大汉云南的大道,在刘易踏上去的那一刻,就让刘易觉得有点感动,看着这一条似是一望无尽的,有如一条玉带铺在一片森绿的森林当,刘易觉得这是一个奇迹,划时代的一个奇迹。
说真的,就算是在后现代,似乎都还没有这么一条如此宽广平整的大道从大汉通到缅甸仰光。
这个,如要不是奇迹,那么算是什么?(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八章 百思不得其解
青山绿水,从来没有人迹的原始森林之间,一条有如玉带一般的婉延大道,一直延伸直远方。
这是一条连通东西方的纽带,是东西方发展之路,同时也是东西方文化文明交流之路。
刘易相信,有了这样的一条大道,这不仅仅只是打开了华夏向西方传播文化文明的路,更是打开了大汉汉人的心灵之窗的天路。
有了这样的一条宽趟的大道,能够让大汉汉人见识得到更广阔的天地,打开汉人那封闭的眼界。
有了这样的一条快捷的连通东西方的大道,以后,华夏就算有所变故,也绝对不会再有封关锁国的事发生,再也不会有关起国门来自娱自乐,导致华夏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发展的事发生。
现在,大汉通过这条天路,将汉人的种子撒布全世界,全力去同化所有的异族人,慢慢的在这个世界形成一种永远都以汉人为核心的社会状态。如此一来,再也不会有那些异族取代汉人成为大汉之主的事发生。
这样的一条大道,哪怕是在后世,也很难想象,又或者很难修建出这样的一条宽阔平整的道路来。
因为在后世,估计没有人会为了修建这样的一条大道而付出那么多。
据介绍,为了修建这条森林之路,单单是劳役就出动了近百万人,这些大多都是贵霜的俘虏以及南洋地区反抗大汉统治的一些土著人。这些俘虏劳役,他们是被汉军的看押着参与了对这条大路的修建。
另外,还调来了大大数十万青壮民工,以及,一大部份各种人才。
鲁肃派了一个原来一起负责修路的官员,陪着刘易一起返回大汉,负责沿路给刘易介绍这条路的修建情况。
在修建这条通往大汉的大路之时,派出了不少人先将路线测绘好,然后分派分段修建,有时候,可能是数十里远的大路一起修建,然后再一段段的连通起来。
比如,在一些多河道阻隔的区域,会先定好路标,确立在哪里修建桥梁,那些平整的路段,就先行修建。
修建的时候,先让劳役将路基给弄出来,将路面弄平整,铺设好沙石之后,再让那些石匠前往采石矿开采出石头,打磨成一块块平整的石砖,再调动大量的马车运送来铺设在路基上,并且,采用修建城墙的办法,用一些土方法,将那些石砖粘合在一起,使得路面更加的牢固。
当然,铺设路面的并非全都是用石砖,更多的是用烧制过的青砖。烧制青砖的工作人员,他们几乎都是随着路走的,每要修建一段路,他们都会就近寻找可烧制青砖的陶泥,然后再批量统一规格的来打制烧制青砖。
路基路面比路旁都高出不少的,这是为了避免森林发大水的时候,被水漫浸上路面。而在大路的两边,也有排水渠。排水渠之外,也修建了栏杆。
这些,当时决定修建这条汉缅大路之时,刘易不给出的一些规划,基本是按后世的那此高速公路来设计的。
修建栏杆是有必要的,一来,是防止森林中的野兽会冲出路上来伤害过往的路人,二来,也可以防止森林植被生长到路上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修建的一些桥梁上。如果是一些小河,河面不是太宽的,这样的桥梁就好吧,用大汉的一些造桥的枝术、艺术就足可以解决。在有着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情况之下,要修建一条小河的桥梁也很简单,很快,不用几天,便能修建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