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那些异族人不同于汉军,他们并没有汉军将士武装到牙齿的御寒衣物。所以,刘易打算,先圈养着他们再说。
待来年春,冰雪融化之后,先将这些异族青壮抽调出来。让他们先修路。
没错,想致富先修路嘛。想要完全稳定的控制好西方,除了从海上水路控制之外,还得要在陆上修建连通西方各国的大路。
只要修好路,不仅有利于大汉对西方各地的统治控制,也更有利于将来的商贸发展。
不仅是世界各地,就是大汉本土,在将来一段时间之内,都会被修路当作是一项国家大事来抓。
现在,之所以还没有大力推展这个项目,而是刘易在等待军工部将一些重机械研制出来,只要将柴油发电机研发出来,那么一切都好办了。有了机械动力,别的研发也可以应运而生,刘易也可以大胆的将更多的先进科技弄出来。
只要能够大量的生产出水泥,那么要修建铺路的话,就方便快捷许多了。
按刘易的估计,只要将北匈奴人驱赶进西欧及中东地区作乱祸害。自己的汉军大军顺势从东面及西面分别进入中东及西欧地区收取领土,对那些地区进行统治之时,大汉军工部门亦差不多可以将柴油发动机给研发出来了。然后,刘易再在中东地区寻找一些比较容易开采石油原油的油井,如此也就不缺这个动力原料了。
刘易察看了一下时间,发现第二阶段的进攻也差不多要开展了。
刘易觉得没有什么需要自己特意提点的,便没有发表什么的意见。亲笔写了一封嘉奖信送去给贾诩等人,让他们放手施为。
当然,也有唯一的一点情况,不过刘易没有多说,并没有特意的指出。因为刘易对众臣众将有信心,哪怕有点问题,他们也一样可以处理得了。
其实就是刘易也隐隐的觉得,第一阶段的进攻,对北匈奴人的打击并不算是太大。恐怕难以震慑得住整个北匈奴人部族。相反,可能还有一点打草惊蛇的嫌疑。按北匈奴人的凶残性格,他们极有可能会有一次强度较大的反扑,应该不会轻易就举族逃离他们现在的驻地西进。
现在已经是冬季,天气一天比一天严寒,对于生活在大草原上的部族来说,这样的天气时候,是不适宜有太大的动静的。更不可能随意的离开驻地在野外迁徙,因为如此的话,会带给他们的部族很大伤害。估计严寒的天气,都会让他们的部族人大量死伤。
另外,北匈奴人在俄罗斯东部大草原上休生养息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应该说,他们已经在这大草原上立稳了脚跟,其部族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起码,这些北匈奴人,估计已经到了近百年来的最为强盛的时期。dudu3
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北匈奴人依然还没有向西欧大举进犯的迹象。这就说明,哪怕北匈奴人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强大程度,但是他们依然还弱于西欧的罗马帝国,起码,暂时他们还没有那样的实力正面对抗罗马帝国的大军。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些北匈奴人恐怕还真的不甘心西逃。最少,在表面上看来,他们与汉军对抗,似乎要比他们向西逃进,主动去招惹同样强大的罗马帝国好得多。
又或者,北匈奴人肯定想拖过这个冬天之后,才会决定是否举族往西逃窜。所以,他们肯定会出兵与汉军打一仗.
其实,这个也是这些北匈奴人应该还不知道罗马帝国的情况。如果他们知道罗马帝国的大军,已经开到了安息帝国去,其罗马帝国的西北部地区早已经兵力空虚,他们北匈奴人可以很轻易的就达破罗马帝国的边境防线,那么这些北匈奴人可能会第一时间考虑西进,而不敢与汉军交战。
正所谓善者不来,来者不善。汉军在北匈奴人的心里,估计肯定还有着比较深刻的阴影。与其和有备而来的汉军交战,还不如逃往后方兵力空虚的罗马帝国西北地区。
但是,汉军要在此寒冬的时候向他们发动攻势,就是要让他们进退失倨,逼得他们没有选择,迫得他们成为丧家之犬。如此,也才更容易激发进那些北匈奴人的凶性。这样,当他们流落到西欧去的时候,他们的侵害性就会更强。
刘易命人将自己的嘉奖信送去之后,他也计划启程,先前往巴尔喀什湖东部的那个已经修建得七七八八的湖边堡垒小城。
而这个时候,刘易的猜想是正确的。
在西征汉军分兵百路,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挺进之后。
更远西面的北匈奴人,很快就经由逃到他们驻地的数以十万计的狼狈北匈奴族人口中得知。在遥远东方的大汉帝国,居然出动了大量的汉军越过了茫茫的万里大漠杀到了他们的地区来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在北匈奴人的各个部族驻地当中流传,直接让这些北匈奴人处于一种惊讶的状态当中。
不过,这些匈奴人,和早前的那些匈奴人差不多,他们在感到吃惊的同时,却并没有马上引起他们的恐慌。因为他们的本性就是凶残好战的。哪怕是汉军,他们在没有直接面对,没有亲眼见识过汉军的厉害之前,他们都不太可能马上就对汉军产生了恐慌的心理。毕竟他们遭到汉军驱赶被逼西迁的事离现在太过久远了,远到他们大多都忘记了这些历史上的事件。
尤其是有一个情况,这些被杀败被驱赶逃到的北匈奴人,他们却并不知道汉军到底出动了多少的军马。
因为,他们的匈奴部族,分散生活在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当中,互相分开得比较零散,各个部族的消息情报并不互通的。
如此,他们所遭遇到的汉军,只要其中的某路或是数路军马。
所以,谁都说不清汉军有多少人马。(~^~)
第九百三十三章 北匈奴现状
在匈奴的历史上,尤其是北匈奴的历史当中,有一段时期,历史上对其部族的情况是处于一个空白的情况,没有太多历史文献记述。
这大多都是因为匈奴人太过野蛮残暴,他们本身没有太多的历史记述,而他们所侵占过的一些地域,经他们破坏也太过严重太过彻底,所以,才造成了在北迁的这一支北匈奴人的历史上,有一段时期,对于其部族的情况,世人对其部族的了解,是处于一个完全空白的情况的。
这一段时期,约便是160年之后,北匈奴的一部再次西迁,攻占了康居国、阿兰等国之后的时期。
由于北匈奴人对康居、阿兰等国的侵蚀太过彻底,所以,他们在这些区域的发展情况,对于世人来说完全就是一个迷。这些,可以从现在汉军第一阶段的进攻之后,哪怕一共收服了上百个异族部落,居然都没有发现有一个纯正的康居国的后人部族当中就可以看得出,当年北匈奴人对康居国的屠戮是多么的彻底。甚至怀疑,北匈奴人是否当真的已经将原来康居国的族人全都已经斩尽杀绝。
直到,约是公元374年,北匈奴在大单于巴兰姆伯尔的率领下,渡过了顿河,向东哥特人发动了进攻,从此拉开了北匈奴人与西方一众帝国以及罗马帝国的战争。
也就是说,从公元160年到公元374年这当中的一段时间,这些北匈奴人是怎么的一个情况的,世人是完全不知道的。只要他们发展强大之后,向那些相对有了一定文明的帝国发起进攻之后,才由那些较为文明的帝国,记述下了与匈奴人交战的一些情况。
所以,现在汉军到达哈萨克斯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除了的确碰到了北匈奴人的一些部族人之外,可对整个北匈奴人的情况,依然还没有真正的弄得清楚的。
事实上,真正的北匈奴人,现在的实力,已经发展壮大到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步。
从160年开始,到现在202年了,经过了四十来年的发展,匈奴人的实际人口数量,已然有了数百万之众。当然了,实际的,具体有多少,这个就难以统计了,因为他们匈奴人本身就没有人口统计之说。
而在一些历史文献当中,曾有过一些估计式的记述,记述了匈奴人在鼎盛时期,约有三百万人口左右。但是,注意,这个对匈奴人的人口估计,是对南匈奴人而言的,却非北匈奴人。
实际上,在新汉朝当年灭了南匈奴的时候,南匈奴人的人口总计,的确是处于一个三百万左右的辐度。当然,这个数字,只是针对真正的匈奴人而言的,并没有将那些依付匈奴人的那一部份异族计算在内。好比阏氏族、乌孙族等等的族人,都没有计入匈奴人的人口当中。
而北匈奴人的呢?这个,恐怕是要比南匈奴人只多不少的。为何要如此讲呢?
首先,匈奴部族分裂为南北匈奴的时候,北匈奴人本身就要比南匈奴人多,并且更强悍更残暴。
北匈奴人西迁,一路烧杀掳掠,见谁灭谁。但依匈奴人的尿性,他们肯定会掳掠了大量的女人。
尤其是侵掠占据了康居国以西等地区之后,匈奴人在这一带大草原上几乎就没有天敌,一支独秀。如此,那些被他们掳掠的大量女人,肯定会成为他们的生育工具。自然,或者北匈奴人的目的,并非是为了生育。但要知道,北匈奴人性、淫,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节育避孕的观念的。所以,不管北匈奴人所掳掠到的那大量的女人是作为他们的施****乐的工具也好,还是怎么样都好,恐怕那大量的女人,都会被他们弄到人人致孕。
就算可能会有许多女人流、产,或是生育下来夭折,但是肯定会有不少存活下来。再加上原本的匈奴女人呢?
四十年下来,一代又一代的匈奴女人,以及被他们掳掠回来,外加不停的掳掠回来的女人。一年又一年不停的接着生产,那将会是一个如何庞大的人口数量?
而要知道,北匈奴人在灭了康居国之后,肯定会获得无数粮食物资,再加上,在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方面,也绝对要比西北大漠要好很多了。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为他们的牛羊提供了丰足肥美的草料,所以,北匈奴人,在康居国及以西的地区,并不会缺少让他们部族发展壮大的物质条件。要不然,北匈奴人也不会自从公元160年之后,直到374年才再向西进了。因为,在这一带无边的大草原上,有足够多的资源,足以让其部族安心发展两百年。
而有一点,世人不知道,北匈奴呼衍王其实是一个略具雄才大略的匈奴王。正是他,在看到匈奴分裂之后,一代又一代的匈奴王率其部族都难以抵敌汉军的多次进攻,一次又一次的败于汉军之手。迫得他们匈奴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西逃。
所以,他才觉得,在大汉西北,已经没有了他们匈奴人生存发展的土壤。而当时,因为大汉的丝绸之路的关系,也同样让生活于大汉北方及西北方的匈奴人也获知到原来在更远的西方,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同时,他们亦或多或少都了解到,西方地域,虽然帝国众多,但是整体都不算是太过强大,远远不及大汉帝国强大。无论是从文明方面来讲,还是别的方面上来讲,都不及大汉。
所以,他认为,他们的匈奴部族,要跳出大汉兵锋所及的范围,要到没有什么能够威胁得到他们匈奴部族生存发展的地方去才有出路。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决断,才有后来他们西进,先败大月氏,再灭了不少西域的小国。他们以战养战,在不停的掳掠当中壮大自己,实力足够了,才一举灭了康居国,占据了康居国广阔的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