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207节

那些曹军的将军,他们也不得不考虑一下这些将士全死了的后果。

活着,才会有希望。

特别是,李典也提到,他们现在投降,只是暂时的,新汉军不会折磨他们,最多就是将他们关押起来。假若有一天,曹丞相率大军击败了刘易,那时候,就一定可以将他们都救回来,到时候,再一起追随曹丞相。

许多曹操军将一想,觉得李典所说的也是在理。以他们现在的情况,当真还想与新汉军一战的话,那就真的是等于送死,没有半点战胜新汉军的机会。

如此,曹军达成了一致意见,万分不愿的放下兵器,随李典向新汉军投降。(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八章 曹操气愤难当

曹军遭到新汉军伏击几乎全军覆灭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各路诸侯的耳中。

曹操,在李典还没有回到许昌之前,他便收到了自己军遭到新汉军伏击的消息,这是夏侯兄弟与徐晃等将,派快马向曹操禀报的,这些曹操的大将,面对这样的战局,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他们自觉难辞其究,所以不敢向曹操隐瞒军情,只能如实的将实际情况向曹操如实的汇报。收到众将的汇报,曹操不禁暴跳如雷,连续两次在同一个地方遭到新汉军的袭击,让他损兵折将,怎到曹操不怒?

当然,曹操并非是对于自己的军马作战不力而愤怒,而是对于刘易居然连续两次在同一个地方伏袭他的军马而愤怒。这一次对宛城的进攻,曹操可谓煞费苦心。从一开始,曹操就认为刘易肯定是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局面。可是,却让刘易化被动为主动,视他曹军如无物,似乎根本就不将他曹操放在眼内,说要伏袭便伏袭。这让曹操真的无比的气愤。

宛城这个新汉朝的南大门,仅只有十来万的军马进驻防守,在刘表的三十来万荆州军的进攻之下,曹操先入为主的认为,刘易肯定是只能处于守势。从一开始,曹操就没有想过宛城的新汉军还能如何。

特别是当襄城的二十万军万准备挺进到宛城,参与对宛城的攻击的过程当中,大军在行军前往宛城的路途上遭到了新汉军的袭击。对于那次的意外,曹操亦认为那仅只是一次例外。曹操亦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刘易还会再次对他的大军进行伏击。

也正因为有了第一次,曹操的心里。下意识的认为:好吧,算你刘易厉害,在宛城前有三十万的军马牵制着的时候,你刘易都敢孤注一掷,敢于不顾宛城的安危,胆敢倾尽宛城的军马,率军前来袭击他的军马。那么。我再次增兵,并且军马要比上次更多了数万人马。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就不相信。你刘易还凭什么来攻袭自己的二十多万的大军?

嗯,在曹操的心里,的确是认为刘易不可能再次袭击他的大军。

在这种心态之下,却再次遭受到刘易的新汉军袭击。曹操真的非常的气愤。

曹操气愤当余。亦非常的无奈,欲哭无泪。丫的,你刘易怎么能这样子?你还让不让人活了?第一次袭击自己的军马也就算了,但是第二次还来?你这样到底是什么的意思?你真的要稳稳的吃住自己么?

不过,曹操气愤归气愤,无奈归无奈,他亦知道,事情已经发生了。他的军马的确是第二次再遭受到新汉军的袭击,已经损失了十多万军马。两次遭到袭击,前后损失了二十余万的军马,这个损失,还真的是曹操不能承受之重。

这在之前,曹操当真的是万万想不到的。

曹操现在的军马,总兵力大约是在八十万人马左右,这一连两次遭受到了新汉军攻袭,让他直接损失了四分之一的军马。

曹操并没有责怪自己的军将,因为他并不认为是自己的军将作战不力的问题,而是刘易太过狡猾了,总是让人出乎意料。

曹操现在,只是不甘心,他不甘心自己处处受制于刘易,受制于新汉军。特别是如今一下子折损了二十来万的军马,让曹操感受到了一种紧迫感,让曹操心里非常担心接着下来,他还要如何与新汉朝周旋?难道他就如此被新汉朝,被刘易克制?让他彻底失去了问鼎大汉江山的机会?曹操知道,如果这一次,在荆州刘表不愿归顺新汉朝,难得的下定决心要与新汉朝一战的情况之下,他还不能把握机会,从中挫败新汉军的话,等刘易从容解决了荆州刘表,夺得荆州这块地盘之后,那么他曹操怕是再难有机会跟刘易叫板了。

因此,曹操不禁发了恨。觉得你刘易敢孤注一掷,敢一连两次不顾荆州那三十万军马的牵制,敢于对自己的大军伏袭,那么自己又为何不孤注一掷一次?我就不相信,你刘易还真的能三翻四次的对自己的大军进行伏袭。我就不相信,我曹操的大军就不能当真的杀到你宛城之下。

曹操在第一时间,他不肯认输,他决心一定要在宛城打开局面,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再抽调军马,并亲自率军进驻襄城,再次向宛城发起进攻。

对于曹操来说,这的确是难得的一个可以挫败刘易的机会,如果错失了,他还真的不知道何时才会再有这样的好机会,可以直接向新汉朝发起进攻了。

不过,当他气愤难当,决心要向襄城再次增兵,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向宛城发起进攻的时候,荀攸及程昱却从夏侯兄弟及徐晃这几将的联合报告当中看出了一些不妥,是关于这几将对于张飞猜测性的汇报,让他们这些谋臣有一种觉得宛城就是一个坑的感觉。

因此,在曹操召集众人,准备向他们宣布自己的决定时候,一众谋士赶紧向曹操说出他们心里的疑惑。

实际上,对于夏侯兄弟等将的汇报,曹操自然是仔细的看到了,只是,因为心内的气愤,让曹操没有多想而已。

荀攸赶紧阻止曹操道:“主公,现在我军新败,请主公万万不可冲动,万事还是等我们商议过后,再作决定。”

“主公,公达的意思,亦是程某的意思。何况,我等都认为,夏侯将军他们对于荆州军的张飞、关羽等将的推测,我等认为,不可不关注。”程昱亦赶紧劝阻曹操道。

“哦?诸位,难道,我等就因为一些猜测,便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不再对宛城用兵?就让我们白白损失了二十来万的军马?此消彼涨的情况之下,如果我们这次不利用这个机会对新汉朝形成威胁的话,将来,我们朝廷恐怕就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任由新汉朝宰割了。”曹操不假思索的道。

“不是的,主公,夏侯将军他们汇报的情况当中,有一些状况,我们不能忽略,一定要慎重对待。”

程昱等人担心曹操一意孤行,赶紧迂回的劝说。(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百六十九章 谋杀二刘

“哦?公达、伸德,你们说元让他们汇报的情况有问题?有不尽不实之处?”曹操听到一众谋士都劝他要慎重考虑,他只好按下心头的怒火,向他们带点质疑的道。

“非也,主公,你先冷静冷静,这个时候,可不能意气用事啊,程某所言的,是指夏侯将军他们对张飞是否与刘易联手来引他们进入新汉军的伏击阵地的事。”程昱摇头道:“主公,程某认为,那未必是夏侯将军他们的推测,依他们的性格,如果没有那样的事,他们也不太可能会如此乱说。”

“张飞、关羽,都是忠义无双,情深义重的人,他们行事堂堂正正,是真正的君子作派。这一点,我曹操自问是看得很准确的。现在,刘备就在襄阳,张飞、关羽两将,则率荆州军在宛城与新汉军对持攻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们认为,张飞、关羽他们率军与刘易交战的时候,还会与刘易联手,谋算我曹操的军马?这个……似乎不太可能吧?依他们的性格,他们必然会忠于刘备的,而与刘易交战,打败刘易新汉军。这不仅仅对刘表及我曹操有好处,对于刘备亦有极大的好处。因为,很明显的,一旦刘表被刘易击败,荆州被新汉军夺得。那么他们的结义大哥刘备,亦等于是没有了立足之地。凭他刘备现在的实力,失去了刘表这个依靠,那么他刘备又将何去何从?他是绝对没有实力与新汉军对抗的,到时候。刘备还不是要被刘易所灭?所以,曹某认为,关羽、张飞。是不太可能与刘易联手谋害我军的。”曹操有点理所当然的道。

“主公,若是正常的情况之下,主公所言的确有道理,并且,我们亦相信主公对于张飞、关羽的性格的判断。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啊。”

轮到荀攸道:“主公,你应该知道。荀某荀家有人在新汉朝为刘易效力,平时,荀某与他们亦常有书信往来。毕竟,都是荀家的人,是兄弟叔侄,我们就算尽可能的不谈国事。不谈牵涉到我们朝廷与新汉朝的事。可是,荀某亦可以从一些侧面了解到一点新汉朝的情况。比如,关羽、张飞与刘易的关系等等,许多世人不知道的事,荀某亦能略知一二。”

“哦?说来听听……嗯,刘易本来便是刘备手下的一个小义兵,与关羽、张飞早便认识,这些事。曹某是知道的。可是,他们还有什么的关系?总不可能。关羽、张飞与刘易的关系,深得过与刘备的关系吧?关羽、张飞他们,总不可能因为这些关系而置刘备不顾吧?”曹操还真的有点不解。

“呵呵,主公对于刘备、关羽、张飞以及和刘易的关系,自然是知道的,关且,主公对他们的性格,亦洞察分毫,并没有看错。但是,有一点,主公你可能忽略了。那就是当初刘备、关羽、张飞他们,是为何走到了一起?又因为何事而结义为兄弟的?”荀攸笑着问。

“啊?这个……不就是为了响应朝廷的号召,起兵攻伐黄巾军么?”曹操下意识的道。

“哈哈,主公,你还真的身在局中,却是当局者迷。”荀攸道:“他们当初,为了响应朝廷号召,集结义兵攻伐黄巾军是没有错,但是,他们却是在那时候就立下了宏志,要为匡扶汉室、振兴大汉而战。这个,才是他们的大前提。”

“额,对对,你们不说,我还差点忘了这个,嗯,忘了刘备是一个极具野心的人物。没错,刘备的确不是一个甘于人下的人,这一点,我曹操不会看错的。”曹操点头道。

“这便对了。关羽、张飞,是忠义之士,是堂堂正正的君子。但是刘备呢?因为他的野心,有了野心,就会有所追求,当他的追求难以达到的时候,其人所行之事,可能便有所有失德。或者,不会这么严重,但却一定会与当初三人一起结义之时所说的,他们在一起结义,就是为了匡扶汉室、振兴大汉的誓言有所违背。如此一来,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一起看起来是患难与共,兄弟情深,可实际上呢?那关羽、张飞,都是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人,假若刘备的一些事,有违关羽、张飞的本心,那么他们还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刘备么?又或者说,关羽、张飞能够违背自己的内心,去为刘备做事么?这个,我看未必!”荀攸言之有物的道:“像关羽、张飞两员勇冠三军的大将,他们只会是那种没有自己思想,任那刘备说东便是东,说西便是西的人吗?从他们之间所发生的一些事当中,可以看得出来,实际上,关羽、张飞亦是有着自己主见的人,如果刘备所做的事,有违背他们的本心,我看,他们就未必会去做。”

“哦?那这些又如何说?”曹操越听,便觉得这一众谋士所说的非常有道理。

“刘备,他论谋略武功,都不算顶尖,他有何德何能收服得了关羽、张飞?他凭借的,无非就是他是汉室宗亲的身份,如果他没有这个身份,那么当初刘关张三人一同起兵,恐怕就轮不到他来做主,要知道,当时刘备起兵,所有的开支用度,几乎都是张飞所捐。他利用了这个身份的便利,再利用所谓的仁义、忠诚牵绊住关羽、张飞。当然,也不可否认,刘备此人,的确亦是一个人物,特别是当初与关羽、张飞结识的时候,满嘴仁义道德,一副大丈夫作派,所以,自然便能让关羽、张飞两将相随。但是,荀某相信,关张两将当初相随刘备,肯定不会就打算一生生死相随的,他们亦是英雄豪杰,心底里肯定不想屈居别人之下。只是,刘备落实了他汉室宗亲的身份。在身份上,就自然的高出关、张两人一等,这才让关张两人。接受了刘备在他们这三兄弟当中的地位。但许多时候,关羽、张飞两人,亦常常表现出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主见,有着他们**特行的一面。好比当初在安喜县,张飞便有违了刘备的本意,毒打督邮,要弃刘备而去。要不是刘备知道,他不能没有了张飞的辅助,赶紧亦弃官与张飞一起离去。否则他们三兄弟早便各奔东西了。他们在一起这么久,我想,肯定会有一些我们知道或者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这个我曹操相信,关羽也好。张飞也好。他们自然会有自己的主见及意见,可是这能说明得了什么?凭这些,总不可能就能够说明关羽、张飞会背叛刘备,转而与刘易一起来谋害我们的军马吧?”曹操打断了荀攸的说话道。

“不不,主公请不要急,且听荀某说。”荀攸挥挥手道:“以上所说的,只是一些的。才是真正的关键。主公你自己都说了,关羽也好。张飞也好,都是忠义之士,但是主公你有没有想过,关羽、张飞的忠义,他们是对谁忠对谁义?”

荀攸说到这,重重的道:“关羽、张飞,他们的忠,应该是指忠于汉室朝廷的忠,而非是对于刘备的忠。而义呢?我想,应该是民族大义的义。而非仅仅是对刘备的那一点兄弟的情义。”

“嗯,公达你所说的倒没错,我知道关羽的忠义,的确是大忠大义。那刘备……哼!只是假仁假义!”曹操对荀攸的话深表认同。

“是啊,刘备的确让人感觉到有些假仁假义,但不可否认,他在关羽、张飞的心目中,应该是一个仁义好大哥。不过,这世事无绝对。亦是所谓的日久见人心。刘关张三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谁的真情性,互相肯定有所了解,慢慢的便会有更深刻的认识。那刘备,他掩藏得很好,不管是何时何地,总是以一副老好人的模样出现,特别是在关羽、张飞的面前,他行事从来都无可挑剔,非常的小心谨慎。这就使得关羽、张飞两将,他们就算是看到了某些的对不劲,但也只能碍于情面,他们不得不追随在刘备左右。刘备在关羽、张飞的面前,从来都不会犯什么错,尤其是那些有违关羽、张飞本心的事,刘备在两个义弟的面前,一定不会做。”

荀攸接着说道:“可是百密一疏,一个人,掩藏得再深,也会有浮出水面的那一天。荀某相信,现在的关羽、张飞,他们两将与刘备的理念,应该是发生了极大的冲突。这怎么说呢?”

荀攸似是自言自语的道:“首先,关羽、张飞,他们是忠于大汉朝廷的。而如今大汉,哪个还关羽、张飞心目中的大汉朝廷呢?我们许都朝廷,当初刘备、关羽、张飞都到过这里了。可是,并没有让他们归心,或者说不能让刘备归心,带着关羽、张飞逃走了。那么,就只剩下刘易的新汉朝这个朝廷,恰恰,又是刘易占据了洛阳,这是大汉旧朝之都。而又恰恰,刘备自此至终都没有投到新汉朝去。主公,诸位大人,你们说,若你们是关羽、张飞,若你们又如关羽、张飞一般忠于大汉朝廷,你们的心里,是否会想着要到新汉朝去看看?起码去看看,看看是否值得你们报效吧?”

“不管出于什么的原因,刘备连新汉朝都没有去过,并且,打心里就没有想过要投效新汉朝。他不想投效,那就是自己不甘于人下,想要自己**。如果没有刘易,没有新汉朝,仅只有我们这个朝廷……呃,主公,荀某只是假设……刘备不愿报效我们这个朝廷,这或是情有可愿的。关羽、张飞或者会真心助刘备自立,以汉室宗亲之名,成为一方诸侯,甚至会助刘备如当初的光武帝刘秀一般,光复汉室,甚至情愿让刘备取代汉室。但是,现在有了新汉朝,刘备却不相投,那么,这就使得关羽、张飞与刘备在意念上有着很大的分岐。”

荀攸说着,着。

首节上一节207/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