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收到了刘琮的召见,他们心里虽然怀疑,可是却也不能不来。
当荆州群臣都到了议事大殿的时候,便有人察觉到,蔡瑁竟然不在。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蔡瑁早已经离开襄阳小半天了。
但是荆州群臣不知道蔡瑁离开,还以为是蔡瑁借刘琮之名召唤他们来的呢。
“蔡瑁呢?他叫我们来有什么事?”
“哼!要做摄政大臣的是他蔡瑁,要主持我们荆州大局的也是蔡瑁,坚决要归顺曹操的还是蔡瑁!可是,现在却闹得我们荆州四面楚歌,局面岌岌可危,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凭我们自己,或者还可以守得住荆州。”
“正是!现在我们可要怎么办?曹操军根本就过不来,还在襄江对面,我们现在面对新汉军水军的攻击,还能坚持得了多久?我们将来的希望在哪里?现在的情况之下,我们又能作出如何的应对?这些。他蔡瑁总要出来给我们一个说法吧?”
……
荆州群臣,对蔡瑁的不满还真的到了一个临界点,言词激烈的针对蔡瑁斥责起来。
伊籍此刻就站在刘琮的座位台阶之下,看到殿内群臣你一言我一语似要声讨蔡瑁的样子,似乎完全忽略了他的存在。
嗯,伊籍,有才华,在荆襄也有了一定的名气,加上又是追随刘表到荆州来上任的老臣了。荆州群臣,对伊籍还是比较客气的。不过,有一点,那就是伊籍的存在感比较低,平时议事的时候,伊籍一般都比较少发言,极少参与与众臣的争论讨论。
所以,此刻殿堂之内,荆州众臣也如以往那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伊籍的存在。
这个,伊籍就是考虑到这样,才会要趁机向蔡瑁提出要求,要求给自己一点刘表的亲军,如此方可震得住局面。
下面的群臣,还真的是越说越激愤。历说蔡瑁的种种不是,甚至,还有人提起,刘表之死是否真的与蔡瑁无关。有人提起了蔡瑁投靠曹操,是否早有预谋,是否是早就背叛了刘表。
他们如此,不仅忽略了伊籍。甚至连在上面正襟危坐的少主刘琮,似乎都忽略了。
“咳咳……安静!”伊籍待殿堂内的众臣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这才咳了两声,沉着脸喝了一声。
“荆州有如此局面,难道就一人之过?诸位,就没有好好的想过自己的过失?哼!这些不说也罢,但是,现在可是在议事大殿,少主就在这里,你们这样如赶集一般,心目中还有我们这个荆州少主么?”
伊籍打心里看不起这些几乎都是由荆襄地区的士族豪门挑选出来作为他们家族代表出仕的荆州文武。说真的。当中具有才华的人,真的屈指可数。
这个,可能也是刘表的悲哀,因为,荆襄多名士,扔一块砖头到街上去,可能都会砸中一个具有真才实料的名士。但是。真正愿意为刘表效力的,还真的没有几个。要不是蒯良、蒯越也算是名门望族的代表,那么,刘表帐下,还真的能挑得出几个具有才华的谋臣。
因此,伊籍说得很不客气。
众臣安静了下来。都有点惊奇的望着伊籍,因为,平时,伊籍基本上不会对众人说出这些似不客气的话来的。
“机伯,蔡瑁呢?为何他不在?”
“你们都快死到临头了,还有心情关心蔡瑁?我想,大家还是想想自己。关心关心一下自己的将来吧。”伊籍拂了拂袖,转身对刘琮施了一礼,再回身来对众臣道:“这一次召诸位前来,是少主的意思,请诸位来商议一下,我们荆州将来何去何从的事。”
“啊?这、这不是蔡瑁召我们来的么?”
还有人回不过神来,冲口道。
小刘琮看了看站在他前面,身形挺直的伊籍。也不知道为何,看到伊籍的背影,他的心里有一种无形的安全感。因为,他成了荆州少主之后,一直都没能自己主持议事,这一次,是伊籍教他如何做,伊籍给他的感觉,并非如舅舅蔡瑁那般带着一种无形的威迫,而是跟他商量,是真心的教他如何如何。让刘琮觉得,就算有什么事,伊籍都会护着自己,不会如舅舅那样,就只懂威迫着他。
他强自镇定,尽可能的如伊籍教他的那样,绷紧着小脸,故意瞪大一点眼睛,装出很有威严的样子。
然后,他慢慢的站起来,走到了台阶边沿。
嗯,还别说,他沉着小脸站起来,走到台阶边沿的时候,倒还真的有点范儿。
他居然还背负起一对手,当然,背在身后的手,互相紧扣,手心冒汗,有点紧张。
第一次在群臣的面前主持议事,第一次发表政见,这的确让他有点紧张。
“诸位,你们都是我父亲的旧部臣属,刘琮在此,先多谢你们的支持,让我可得以继承父亲的基业。”刘琮虽然装着深沉,但是说出来的声音却有点稚嫩。
但现在,刘琮的确是殿堂内众臣的主子,没有人敢就此打断刘琮的说话。
刘琮顿了一顿道:“诸位或者已经猜到,又或者说,从一开始就已经看出来了,甚至,你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我刘琮年幼,根本就不可能当真的主持荆州事务,所以,真正的荆州大权,应该是掌握在我舅舅蔡瑁的手中。”
“这个,的确没错,我刘琮何德何能?乳嗅未干,又如何能主持荆州大局?”刘琮说到这,有点激动的挥了一下手道:“可是,荆州,是我父亲辛辛苦苦创立下来的基业,我刘琮岂会当真的如此轻易的拱手送人?方才你们的说话,我听了,没错,事实上,向曹操归顺的事,并非刘琮的意思,仅只是蔡瑁一人所为。只是,刘琮在其威迫之下,没能对众臣作一个说明罢了。”
“哦?那、那现在又是怎么会事?蔡瑁呢?少主,你现在跟我们说这些,莫非就是打算弹劾蔡瑁?”
众臣听了刘琮的话后,忍不住有人发问。
“呵呵,别急,不瞒大家说,一切,都幸亏有伊籍先生。”刘琮将话题引到了台阶下站着的伊籍身上道:“伊先生,他是追随我父亲最久的老臣了,对我父亲忠心耿耿。他自然看出蔡瑁的野心,因此,便一直在暗中保护着我。”
“哦……”
群臣倒不怀疑这个,因为伊籍的资格,的确是最老的。
“前不久,蔡瑁准备直接将我带去给曹操,但幸得伊先生早一步得知,便与一些对我还忠贞不渝的将士,将我从蔡瑁的手里救了回来。”
“什么?蔡瑁这是什么意思?”
郡臣有点愤懑的嚷起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一十章 可笑荆州群臣
“咳!”
伊籍再重重的咳了一声,止住了殿堂内的众臣的喧嚷,道:“蔡瑁没有别的意思,而是他看到我们襄阳就要不保,已经秘密逃跑了,他本想挟带少主一起投靠曹操的,但被伊某带人截住少主,要不然,现在少主已经被挟带走了。”
“什么?蔡瑁已经跑了?这、这……该死的!那么我们怎么办?襄阳怎么办?现在,谁还能敌得住新汉军的进攻?混蛋!早就知道他们蔡家的人是靠不住了。”
“安静!慌什么?现在还不是还有少主在么?还不是有伊某在么?现在,紧急召你来前来议事,便是商议我们荆州襄阳生死存亡的事。至于蔡瑁,哼!他逃了也正好,首鼠两端的家伙,你还还能指望得了他什么?他又不能与新汉军一战,所谓投靠曹操,可以曹操的军队,现在能救得了我们襄阳么?”伊籍似当仁不让的总揽了荆州主权,对殿堂内的荆州群臣道:“现在,在我们面前,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就是学蔡瑁逃走,放弃襄阳,逃离这里以保自家的身家性命。第二,便是大家都不舍得我们在襄阳的一切,决了心要保住我们襄阳,为了保住我们襄阳,甚至不惜牺牲掉我们自己。与襄阳共存亡,誓与新汉军抗争到底。这个,亦是一条玉石俱焚的选择,因为情况你们都看到了,新汉军的强大,绝对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抵抗的,哪怕我们现在还有三十来万的荆州军……”
“伊先生。你所说的第二条路,那等于没说,这算什么的办法?还是先说第三条路来看看吧。”
殿堂当中有人打断了伊籍的说话道。
“第三条路。便是投降了。不是向曹操投降,而是向新汉军投降。”伊籍扫了一眼朝堂当中的人,慢慢的说道。
“什么?向新汉军投降?这、这怎么可能?先主在的时候,都没有考虑过要投降新汉军,现在又怎么能向新汉军投降呢?哼,方才还口口声声说,之前蔡瑁向曹操投降。不,不是投降,是归顺曹操。你都说蔡瑁谋夺了主公的基业,现在,若投降了新汉军,岂不是一样的性质么?”
“是啊。这个投降与归顺是不同的。我们归顺,是可以有条件的归顺,而现在新汉军大军压境,我们投降的话,那我们的利益谁能保证?不行,这个不行!”
“我宁选第一个,宁愿像蔡瑁一样另投他处,亦不会投降新汉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