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944节

最后,通过交流,与大多数的藏民部族达成了协议。那就是他们以后归大汉统治,而大汉则负责太助引导他们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黄忠之所以要急着进藏,便是打量亲自押送一批粮念物资深入藏地。随便带着军马及一些文官,正式开展对藏地的统治。只要一切都上了轨道,那么他就可以撤军回去,只需留下一定的兵力及官府的官员在治理藏地就好。

事实在,此时的藏地,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人口却相当稀少,整个藏地,都不知道能否找得出百来两百万的藏民来。实际,估计所有藏地的部族加起来,能超过一百万人口都算是顶天了。如果是按刘易估计,可能整个藏地不过是五十万左右的人口。毕竟,哪怕是在后世,整个藏地的人口也不过是两百多三百万。所以,此时哪里能有太多的人口?

对于藏地,当中的资源蕴藏量可能是非常的丰富,采之不尽。但是,这些都不是刘易现在可以利用得到的,这一切,都是留给后人。所以,刘易现在,只需要确立,藏地是大汉一个领土就足够了。然后,每年估计都得要输送不少钱粮入藏接济这些藏民。因为,以藏地的环境,估计官府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可以改善藏民的生活。

还有就是,藏地太大了,藏民分布也不会集中的。大汉也不可能对每一处藏地的藏民都进行有效的统治及接济。这个,哪怕就是后世,藏地的一些远离城市的边远地区的百姓,依然是活得相当的艰辛的。

刘易考虑过,反正现在大汉也是地广人稀,如果藏民愿意的话,就干脆将他们迁出藏地,然后将藏地变成一个无人区,将其当作是这个世界上永远的净土。

不过,刘易也不会勉强,一切都看藏地的百姓自己的意愿。反正,估计汉人是不想迁徙到藏地去发展的。除非没路可走,没有办法方有可能会有汉人进入藏地定居。

刘易认为,对于藏地的问题,目前是最好解决的。因为,在这三国时期,天竺佛教虽然已经顺着以前大汉开僻的丝绸之路流入大汉,但是,在藏地还没有形成较大的影响力。

也就是说,没有宗教的影响,藏民还是很单纯的,较好统治。

以后,只需在印度建立大汉的政权,禁止一切教派信仰流入藏地,那么,就可永保藏地不受信仰入侵,永保藏地纯净。

不过,无论是对于大汉本土的道教还是流入大汉来的佛教,刘易都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只要他们不干政,那么,导人向善的教义,还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经过官府的监督,以免一些教义变质,如原来的五斗米教及太平道教。

刘易收到藏地的情报时候,黄忠与黄叙父子已经深入藏地。但是,也不知道为何,刘易对于黄忠这次入藏总感到有点担忧,虽然藏地的部族,对汉军形不成威胁。可刘易总觉得有一点不安的感觉。

这种感觉没由来,但刘易就是心里不安。此际是寒冬时节,高原寒冬,或者会出现一些让人意料不到的危险。

刘易想想,还是给信在西南的赵云等大将,让赵云率一军进入藏地支援接应一下黄忠。(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八百一十六章 再纳二妃

刘易跟着起驾回朝。

当然,这也不是直接回洛阳的,一路走走停停,过了一个多月才返回到洛阳。

这一次,与众女同游大汉,历史年多,虽然不敢说带着她们走遍了大汉的名山名水,但是一般的叫得出名字来的名胜古山,都前往游玩过了。

可能是历时太久的关系,返回到洛阳的众妃,都显得有点疲惫,一个个返回宫中之后,都高挂免战牌,不让刘易进房,个个都言要好好休息一段时日。

刘易也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处理一下累积下来等着刘易决策的一些重大政务。

另外,回到洛阳之后,刘易马上就让黄舞蝶与易姬她们带着樊素去赵府见樊娟。

结果,世事还真有这么巧合的事。

樊素与樊娟,竟然还真的是姐妹,并且还是亲姐妹。

这些,樊素可能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印象,但是樊娟却印象深刻。

樊娟她要比樊素大了两三岁,所以,她自己对于儿时的事还真的记得非常清楚。

樊娟记得,她母亲去得早,生了樊素不久后便染病去世了。而爹爹与奶奶带着她们姐妹,当时,他们樊家,在赵家村也算是一户大户人家。结果有一次,父亲带着妹妹一起外出跑商,结果就一去不回,家里只剩下她及奶奶两人了。因为这次跑商,她父亲打算干一次大的,所以,把资本都几乎带走了,本打算干了这一次之后,他父亲便不再做这种风险挺大的行脚商人,打算以后在赵家村一家子好好过活了。谁不知道,天有不测风云,父亲妹妹一去没有音讯。

当时的世道太乱了,不仅仅只是外面,就算是赵家村也发生了许多的事故。所以,樊娟心底里再也不存希望,早已经认为自己的父亲与妹妹在外面肯定遭遇了意外,极有可能,已经阴阳相隔,此生再也没有相见之日。

实际上,当年樊娟自己也年少,对儿时家里的事虽然有印象,但是却也不算是太过清晰。而她一直来,都是苦苦的挣扎着生存,要靠乡亲乡里接济着过日。一个弱女子,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寻找自己的父亲妹妹,如此,长大之后,寻找自己亲人的事也就慢慢的淡淡了。加上,她想要寻找,也无从寻找。

嫁给了赵云之后,赵云大多都忙于军事。她亦是一个贤惠的女人,她不想自己这个毫无头绪的事儿而影响到丈夫。所以,她始终都没有跟赵云谈起过。

这个,赵云与樊娟虽然都是在赵家村长大的。但是,樊娟家发生事故之时,赵云恐怕还只是一个穿着裤衩的小男孩,那时候,他与樊娟估计都还没有认识,樊家的事,他也根本不会知道。本来,赵云的哥嫂是应该知道的,但是去得急,什么事都还没有与赵云说。这样一来,直到现在,赵云都还不知道樊娟曾经还有一个妹妹的事儿。

大汉一统,立国之后,赵云身为大汉的大将军。已经有能力为樊娟追查当年樊家的事儿。虽然能追查到结果的可能性非常微,但也有可能调查得清楚当年的事。不过,赵云成为大汉的大将军后,更加忙得不可开交,樊娟数度想跟赵云提一提她以前家里的事。但终还是没有跟赵云提起。

而现在,刘易突然带了她的妹妹回来,当场让樊娟惊喜得差点晕过去。

不过,两女并没有什么相认的信物,但是,两女一见面,就总有一种与对方非常熟悉亲切的感觉,加上容貌也有几分相似,所以,两女一见便相认了。

事后,樊娟带着樊素一起,进了宫中向刘易叩谢,答谢刘易居然一声不吭就为她寻回了她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

刘易自然不用樊娟答谢,只是笑言本来就是一家人,何必这么客气?跟樊娟也明言,他刘易跟赵云便是亲兄弟一般,在没外人的时候,樊娟也得要叫自己为大哥。

不过,刘易也跟着与樊娟谈到,自己打算纳樊素为妃,到时候,她樊娟可称自己为妹夫也行。

这些话,是当着樊素的面说的,看似是有点玩笑之言,但是,樊娟留意到自己这刚刚相认的妹妹满面通红,并没有出言反对刘易所说的话,她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妹妹可能真与刘易对上眼了。

再加上,樊娟也知道了樊素的过往,不管当中的事儿如何,但樊素现在的确是一个未亡人之身,是一个有过夫家的女人。在这个世上,再嫁的女人,恐怕很难再嫁得一个如意郎君了。就算是嫁给一般人,过了门之后,可能都会有遭人嫌的时候。

但是,嫁给刘易就不同了。对于这个自己丈夫的兄弟,她也知之甚多,知道刘易根本就不会在乎自己身边女人的过去,并且,对于那些有过夫家的女人,似乎也真的能够做得到一视同仁,对每一个女人都是那么的宠溺。自己的妹妹,能够嫁给刘易,成为当今皇帝的妃子,这也算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是祖上修来的福份。

如此,樊娟便直接以姐姐的身份,跟刘易谈妥了与樊素的亲事。

刘易见樊娟如此上道,心里更是欢喜。想着也没有什么可以帮得到她的,便提出帮她们姐妹滴血认亲。经过这样的办法,可以让她们两女都安心,证实她们的的确确就是亲生姐妹。

滴血认亲的过程也很顺利,证明了两女的确是一母同胞。如此,她们都放心了下来,再也不用担心是否会是人有相似而搞错了。

定下了纳樊素为妃的日子,刘易将樊娟、樊素姐妹送出皇宫。暂时樊素想跟樊娟多待一会儿,日后也将会从赵府出阁。

而另外一女赵雨,她也相当的高兴,她为自己的嫂嫂高兴,任谁多了一个亲人都会开心的。她也跟着跑回赵府住一段时间了。以后,她要跟自己的嫂嫂的妹妹共事一夫,以后都要在一起生活了,所以,提前熟络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刘易一直都没有跟赵雨提樊素有可能是她嫂子的妹妹的事,因为在洞庭湖的时候,一切都是刘易的推测,这一切都太过巧合了,在没有证实之前,刘易不想跟赵雨说太多,以免她多想表错情。

当然了,定下了纳樊素为妃的日子,是跟纳黄月英的日子是相同的。两女一起纳了,以免要举办两次婚仪。

黄月英的事理好办了,刘易抽时间跟黄承彦谈了谈,再亲自带了礼物到设在洛阳的黄府去提亲,并请了庞德公做媒人,给足了黄承彦面子。如此,他也没有什么的意见了。

婚期定在年前。

这次应樊娟及黄承彦的要求,并没有太过张扬。樊娟的意思,本是想要等着赵云回来之后再说的。但是想到赵云已经嫁了一妹给刘易,现在自己又要嫁自己的妹妹,这种事儿,对于大家而言虽然是好事,是亲上加亲的事,可如果太过铺张,让人获知自己妹妹毕竟是未亡人的身份,总会让一些人说些什么的是非。所以,低调一些就算了,反正,大家都好便好。

到于黄承彦,他是本来就有点自名清高的性子,以前刘表这个妹夫多次请他出仕他都不愿意,现在却做了大汉朝廷的内阁阁老。如果嫁了一女给皇帝之后,被世人误会他黄承彦攀龙附凤的话,这就不好了。

如此,刘易就低调的迎娶她们进宫,然后在皇宫当中摆上数席,宴请还在朝中的老臣及一些军将。至于宫里的妃子什么的,她们是会回避的。这个,其实是皇宫当中一直传下来的传统了。

皇帝纳新妃,她们这些妃子都跑来凑热闹的话,那就显得太那个了……等于是自己丈夫娶小妾纳新欢,自己还跑去庆祝?世上有哪个女人能有这么大度?还有,皇帝纳新妃,这个时间也得要让出来让皇帝多陪新妃子,不是?

嗯,刘易的后院,这么多的女人,她们能够生活在一起不吵不闹,互相还算是相敬和睦,这个,已经算是很全面子刘易了。若非她们都很爱着刘易,并且跟刘易在一起时都感到很满足满意,否则,这后院不起火就怪了。

首节上一节944/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