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三方使者的道贺以及许都、益州朝廷的封赏,贾诩也是乐得接受,至于说以后对待朝廷会是什么态度,估计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毕竟吕布是称王,这已经是走在了与大汉对抗的道路上,除非吕布能够利用自身的实力去打破这个规矩,否则即便吕布辅助汉室平定天下,日后定然会被清算的。
一旦走向了称王称霸的道路,就没有回头的道理,狡兔死走狗烹,即便辅助大汉走向振兴,中兴的臣子也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吕布称王,就已经是做出了决定,这一点想必诸侯都已经看出来了,只不过他们的实力无法与吕布对抗而已,刘备执掌益州的朝廷,曹操执掌许都的朝廷,两者是站在了道义的至高点上,浑然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他们的举动,而让汉室的尊严被更加的削弱。
江东出现了孙策称王,长安出现了吕布称王,曹操和刘备会甘心这样继续做臣子,每个人都是有野心的,当他们手中的实力能够与野心相对称的时候,就会出现在叛逆的道路上,当然,这个叛逆只是站在而今大汉朝廷上来讲的。
且说郭嘉与典韦来到敦煌之后,敦煌郡太守陈应亲自出城迎接,而有关吕布平定了凉州羌人的叛乱之事,亦是在敦煌郡内传开,这些年来,酒泉郡和张掖郡,经过羌人的接连祸患之后,民不聊生,能够拥有安稳的生活,对于两郡的百姓来说就是极大的奢望,在这样的趋势下,不少的百姓来到了敦煌郡。
敦煌太守陈应,这些年来不仅抵抗着羌人,更是防备着西域诸国的兵马。
以往大汉强盛的时候,西域诸国对于大汉的命令不敢有违背,然而在汉室逐渐衰落之后,西域诸国却是渐渐的超脱了掌控,西域都护府更是名存实亡,都护府长史,对于西域诸国没有丝毫的震慑可言,反倒是成为了西域诸国相互攻伐的工具,为他们提供大义上的支撑,如同曹操和刘备挟天子以令诸侯一般,通过都护府,让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而敦煌郡作为西域诸国进入凉州的必经之地,陈应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说不定什么时候,西域诸国就会派遣兵马攻打玉门关。
陈应在治理地方上,倒是有着一些手段,敦煌郡的世家虽然不在少数,陈应却是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抵御羌人,让敦煌郡的将士更加的精锐,不然的话,陈应也难以在敦煌郡坚持这么多年。
对于大汉的兵马,陈应可谓是日盼夜盼,然而以往得到的不过是朝廷宽慰的话语,根本没有实际性的帮助,这等情况下,陈应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治理敦煌郡,发展敦煌郡的兵力。
吕布平定凉州的羌人,对于敦煌郡的军民来说可谓是天大的好消息。
百姓是开心了,但是敦煌郡的世家却是有些惶恐,敦煌郡在汉人的眼中或许是贫瘠的,然而经过羌人的动乱之后,张掖和酒泉不少的世家来到了敦煌,他们在敦煌取得了不小的发展,有着通往西域诸国的便利,世家获取的利益倒是不少。
大汉衰弱,对于地方的掌控很弱,世家对于以往朝廷的严令更是置之脑后,贩卖兵刃、铠甲等物前往西域诸国。
西域诸国对于这等事情自然是极为欢迎的,在兵刃铠甲的打造上,西域诸国与大汉有着不小的差距,得到这些东西后,他们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
陈应对于这等事情虽说是严令制止,然而世家在敦煌郡的势力盘根错节,世家更是有不少人在军中,稍微打点一番之后,世家就能达成他们的目的。
陈应收拾了两个世家之后,倒是暂时安分了下来,至于说暗中这些世家还会不会有着出卖大汉的举动,就不得而知了。
世家对于吕布率领大军平定羌人的叛乱之后,表现出来的是惶恐,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吕布对待世家的手段,纵然是敦煌郡的世家亦是有所耳闻,在他们的眼中,吕布就是世家的克星,只要有吕布在的地方,世家就难以得到保全,这也就造成了郭嘉此行的麻烦。
迎接的队伍很隆重,毕竟吕布的大军就在酒泉郡,随时有可能进入敦煌郡,连不可一世的羌人都败在了吕布的手中,何况是敦煌的守军呢,再说敦煌的守军这些年来仍旧以大汉的军队自居,而吕布则是朝廷册封的大将军,对于敦煌郡的兵马有着指挥的权力。
进入敦煌之后,郭嘉暗中点头,看来这些年,敦煌在陈应的治理下还是不错的,城内更是给人以熙熙攘攘的感觉,能够在凉州取得这等成就,陈应也不是一般的人物,城内的守军更是给郭嘉以精锐之感。
第1697章 质问
“郭大人请!”陈应拱手道。
郭嘉笑着回礼道:“在下乃是大将军的使者,而陈太守乃是敦煌郡的主人,自然是陈太守先请。”
两人推辞一番之后,却是陈应率先走了进去,跟随在郭嘉身后的典韦见到这一幕之后,不由撇嘴,陈应不过是敦煌的太守罢了,竟然先行进入,不过此行主要负责之人乃是郭嘉,他自然不好插嘴。
随行而来的官员见到郭嘉的举动之后,倒是比较认同,不管怎么说,陈应都是太守,这是在敦煌郡,无论吕布的地位有多么高,此番前来的是吕布的使者,而非是吕布本人。
官员和将领之中不乏世家中人,对于郭嘉是有着警惕的心理的,这段时间他们更是没少劝说陈应。
太守府内落座之后,陈应笑道:“城内寒酸,倒是让使者见笑了。”
“陈太守此言客气了,凉州有羌人作乱多年,陈太守能够在这等情况下,守住敦煌,令羌人难以寸进,震慑西域诸国,乃是功臣也,大将军听闻这件事情之后,也是颇多赞赏。”郭嘉正色道。
“本将军怎么听说,而今大将军乃是大汉的晋王?”
郭嘉神色淡然的将目光投向说话的军中将领,疑问道:“不知此人是?”
“此乃敦煌都尉董武是也,董武将军颇为勇猛,本官能够镇守敦煌多年,董武将军功不可没。”陈应语气郑重的介绍道。
“原来是董将军,失敬。”郭嘉拱手道。
董武表现的则是比较傲慢,他在敦煌郡镇守多年,而今吕布到来之后,却是派遣使者前来,摆明了是想要将敦煌郡据为己有,为敦煌郡付出了这么多,他岂会甘心就这般让出手中的权力。
“使者,晋王之事,还望使者能够解惑。”陈应道:“自从高祖白马盟誓以来,大汉不能出现异姓王,而大将军却是在大汉最为危难的时刻称孤道寡。”
郭嘉听出了陈应话语中的质问,冷哼道:“大将军率领兵马,震慑四方,此等功劳,若是不能称王的话,何以服众,且大将军称晋王,乃是有朝廷的旨意,莫非陈太守以为凭借晋王的功劳不足以称王?”
听到郭嘉语气中的不快,场内一些官员面露讥笑之色,在他们眼中郭嘉毕竟是有些年轻了,受不了这等刺激,只要让郭嘉乱了方寸的话,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很多。
“使者此言,在下不能认同,大汉不能有异姓王,乃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岂能轻易改动,纵然是大将军功德盖世,亦是大汉之臣子也。”一名官员反驳道。
“敢问阁下,高祖在成为皇帝之前,是何职务?”郭嘉反问道。
这名官员顿时语塞,面色通红的指着郭嘉道:“大汉就是有了尔等乱臣贼子,才走到了而今的地步。”
城内的官员亦是纷纷指责郭嘉,然而郭嘉在这等时候却是表现的比较冷静,从这些官员的举动中,他察觉到了一丝不妙,敦煌郡的官员,经过这么多年之后,对于汉室肯定没有了之前的敬畏,而从这些人的言行来看,分明是对汉室十分的推崇。
稍作深思,郭嘉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些人不是为了保全手中的权力,不想让长安军进入敦煌,就是真的忠诚于汉室。
见郭嘉神色自若,陈应暗中称奇,对于大汉而今的情况,陈应还是有着一些了解的,臣强君弱,更是因为当初朝廷的一道命令,让地方的官员得到了更大的权力,但凡是手中拥有了一定的权力之后,这些人岂会轻易的放弃,他们都想着保全手中的东西,就连陈应也不能例外。
而今吕布的到来,却是打破了敦煌郡的平衡,百姓考虑事情很单纯,他们只是想要一个稳定的生活,能够勉强吃饱也是能够接受的,至于说城池的主人是谁,对于他们而言没有太大的影响,这并不能改变他们当前的生活。
“非是乱臣贼子,朝廷已经承认了晋王的身份,尔等却是在此处质疑,莫非是没有将朝廷的命令放在眼中?”郭嘉质问道。
场内的官员顿时停止了议论,虽然对于郭嘉的话语很不认同,但是道理却是在那里放着,吕布称王之后,大汉已经承认了。
“使者勿怪,本官治下的官员只是有些疑惑罢了,非是违背朝廷的命令。”陈应笑道。
“无妨,有疑惑的话,在下自然会解惑。”郭嘉道。
简短的交谈之后,郭嘉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敦煌,之前得到的消息来看,敦煌的太守陈应,是一个有能力的臣子,镇守敦煌多年,功勋卓著,然而这些东西毕竟是表面上的。
陈应执掌敦煌多年,其势力更是盘根错节,若是不能说服陈应投靠的话,想要兵不血刃得到敦煌是很困难的事情,而在这之前,必须要理清的是城内错综复杂的关系。
“使者,今晚本官在太守府设宴为使者接风,还望使者能够赏脸。”陈应道。
“多谢陈太守。”郭嘉起身拱手道。
待郭嘉离去之后,陈应道:“郭嘉非是寻常人等,其乃是晋王帐下军师,谋略颇为厉害。”显然在郭嘉到来之前,陈应对于吕布麾下大军的情况还是有着一些探查的。
“军师又能如何?不过是晋王的走狗罢了。”董武冷哼道。
“董将军,而今敦煌虽然有八千兵马,难道尔等以为凭借八千兵马,就能阻挡住晋王的大军吗?”陈应反问道。
董武是城内董家之人,在军中有着不弱的影响力,这些年来,董家更是取得了不小的发展,这也与董武在暗中的策应有着不小的关系,然而董武对于敦煌毕竟是有着大功劳的,陈应对此倒是没有多加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