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环顾众人,曹铄又问了一句。
众人没有吭声,曹铄说道:“既然没事,那就先散了。公台留下,我俩还得商议一下该怎样去建造新式农田,提升作物产量。”
陈宫先领命应了,其他人则纷纷站起来,向曹铄告了个退,离开大殿。
等到众人离开以后,曹铄招呼了一声陈宫,要他陪着自己走出大殿。
出大殿以后,他向陈宫问道:“公台认为我先前说的那些有几分可行?”
“回禀主公。”陈宫回道:“我觉着是十分可行,然而耕种田地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主公说的法子我们有必要尝试,却不便于立刻在整个大魏推行。无论什么政令,只有百姓真的得到了好处,他们才会全心全意的去办。尤其重要的还不是百姓信与不信,而是各地官府。他们在推行政令的时候会不会全部执行,或者是执行的到不到位,都决定着最终的效果。倘若我们尝试了可行,而且还能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好处,地方官府要是推行不利,就快要名正言顺的处置他们。”
“果然还是公台想的周到。”曹铄点了点头:“就依着公台好了。”
********************************************
洛阳当年被董卓一把火烧了个精光,人口也被大批迁往长安。
长安离洛阳虽然不是很远,可董卓的手下沿途压榨欺凌百姓,再加上匈奴、羯人等等那时也趁机来到中原,以扶助汉室为名四处袭扰,百姓死伤众多。
人口锐减,洛阳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从洛阳迁移到长安的人们还没消停几年,董卓被杀,随后李、郭汜反叛,战乱再次濒临长安。
几经折腾,中原一带人口十去其九,洛阳、长安等地周边,有着许多**。
所谓的**,就是曾经有人居住,到后来村子里的人全都被迁移离开或者是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村子空无一人。
虽然曹铄这么些年采取各种政策鼓励生养,极力扩充人口。
可人口锐减的速度很快,增长起来却相对比较缓慢,以至于到如今,洛阳城外还到处可无人居住的村子。
决定要在洛阳兴建新型农田,曹铄也不耽搁,吩咐陈宫尽快划分土地,迁移一批人口到那里去。
要被迁移到新型村子的百姓,都得到了官府特意给予的批文。
如果他们的收获没有超出以往,官府将会给予同等价值的补偿。
除此之外,补偿的数额还会多提升一半,以弥补来到新型村庄的损失。
耕种田地的百姓能得到这些补偿,分派到牧场的百姓,补偿将会更多。
他们的牛羊不用购置,全都是官府提供幼崽,只是与官府签订了提供幼崽的协议。
倘若养殖没有成功,所有损失都由官府来承担。
要是圈养牛羊和家禽成功,他们只要在第二年给予官府两倍的幼崽就算是偿清了债务。
至于将来缴纳多少税赋,则在以后根据具体的利益核算。
官府给出了诚意,百姓当然不好毫无表示,凡是被选中的,也都纷纷表示,愿意前往新型村庄从事农耕。
百姓所以愿意这么做,无非是大魏朝廷从没做过让他们失望的事情。
一诺千金是曹铄一直以来对各地官府的要求。
他要求各地官府,凡是下达政令,一定要仔细斟酌,确定是长久之计再传达给百姓。
倘若不是长久之计,或者是三五年之内就会做出改变的,各地官府在下达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则曹铄绝对不会给他们擦屁股。
也曾有人与曹铄说过,人口太多,会造成死人与活人争夺耕地、住宅用地,或者是造成粮食不够分派,早晚出现饥荒。
曹铄当时就言辞斥责,大骂说出这种话的人是脑子被屎给灌满了。
他认为死人根本不可能争夺活人的耕地,泱泱华夏数千年沧桑,已不知死了多少人。
要是死人能与活人争夺耕地、住宅,将是遍地都是坟墓,根本没有活人的容身之处。
中原人的习性是扫墓只有三代,三代人以后,更加古老的坟墓将渐渐被后人遗忘,最终在风吹雨淋中成为一片平地,恢复土地原有的样子。
所谓死人和活人争地,不仅是杞人忧天甚至还是屁话连篇。
争夺粮食、资源更是无中生有。
粮食年年有,只要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粮食品种,这些都能够改变。
唯一难以解决的就是资源,然而从两千年后过来的曹铄很清楚,资源分为不可再生和可再生。
只要适度开发不可再生,加速可再生资源利用的研究,也是早晚能够解决的问题。
人口,本来就是要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
自然有自然的选择,而不是人类自己去增加或者减少人口的数量。
过多的人口,必定会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掉一批。倘若人口太少,自然选择也会促进增长。
曹铄如今采取的政策,只是在人口过少的阶段加以推动发展,到了一定时期,他将会取消这些本就不该出现的政策,把人口的增长速度交还给自然来抉择。
如今曹铄所做的政令决策,无非是为了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再也不用因为吃穿用度而发愁。
人只有在吃穿不愁的时候,才会生成新的渴望,
心中有了渴望,就会想要去改变,就会想方设法的去创造。
曹铄其实很明白,他需要做的并不凭着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来改变整个天下。
天下只需要一个引子。
一旦这个引子被人们所接受,它就会打开人们的世界的认知。
人的生活进入新的层面以后,往前发展的速度将会快上许多。
曹铄曾经生活的时代就是那样。
科技在以往的数千年里始终都是发展缓慢,直到有一天蒸汽大工业出现,从而引发了后来的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革命。
直到曹铄曾经生活的时代,科技已经达到了一年一更新、五年一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