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33节

他们顺利通过了鬼子的警戒线。

刚过这边的村庄,就听前面开枪射击,是鸣枪报警的声音。

一条战线上,鸣枪声音不断,那边是政府军的岭上堡垒群。

第29章 惨烈的撤退

坏了。

那边的政府军将这边的张锐部队当成了鬼子。

这时候,东边和西边的鬼子驻军也开始朝南边开枪射击,故意被政府军的射击误会,以为政府军要发动反攻。

张锐立刻让李威等人带领家属和妇女们,个别穿着军装的人,取掉鬼子的军装,老弱病残家属,一起向南面奔去。

战斗兵力包括四十多个妇女,才有六十多人,张锐不敢怠慢,将部队分配在一个村庄之外的河沟地带,作为临时阵地。

那些家属们迅速朝岭上冲去。

这边的地形,在接近黄河不远,有一片土丘陵,荒凉少人烟,丘陵往西面一直走几十里,就能到中条山区,是东边防御的前哨。

一千多米的距离,家属们在李威等人的带领下,拼命奔跑。

那边政府军非常疑惑,枪口黑洞洞地对着,严阵以待。

一会儿,鬼子两翼的部队开始派人朝张锐这边过来联系,也用迫击炮轰击那些逃走的李威等人。

张锐知道,此时不打,已经无法保护那些人,立刻下令,全体人员去掉鬼子的军装,屁帘帽,反穿棉大衣,撤掉鬼子的领章之类,开始朝鬼子开火。

只有这样,才能让政府军相信自己,快速将那些家属接应走。

张锐这边,手起枪落,将几个过来的鬼子击毙。

鬼子正用旗语联络,催促他们追杀那些百姓呢。

他们换了衣裳,又对鬼子开枪,立刻让鬼子明白了身份,鬼子勃然大怒,朝这边射击。

先是山炮,随后是迫击炮,再后来,两边的鬼子出动几辆坦克和步兵,朝这边进攻。

炮弹将这边轰得狼烟四起,许多骑兵的战马被炸死,人也飞上了空中。

无奈,张锐下令,骑兵分散,向着南面撤退。

这是一场血腥的撤退,鬼子的炮火追逐着他们,不断有战马和人员被炸死。

张锐正奔跑呢,忽然见一个妇女的马被弹片击中脑袋,直接失去,赶紧俯身,一把抓住她,拖上马背,继续奔驰。

好在南边的政府军及时进行了接应,使用炮火朝鬼子阵地轰击,吸引了鬼子的火力。

张锐带领人员冲到政府军阵地的时候,六十多个骑兵,折损了一半。

这是很惨重的损失,很无奈的损失,为了保护那些逃难的家属,这些骑兵白白消耗了。

冲进政府军的阵地,立刻被人家黑洞洞的枪口对住,“举起手来!蹲下,不许动!”

有些窝囊。

放弃战马和枪弹的张锐等人,被集中起来,在一个树林后面,有政府军的士兵包围着,军官来审讯。

这些妇女和士兵急忙解释。

不一会儿,先期到达的秘书长李威等人带着几个军官过来了。

“放了放了,别吓唬人了,自己人!”

这边过来的是一个团长,由李威指定以后,来欢迎张锐:“天呐,这么小的总指挥?”

李威说:“陈团长,你不要小看他,我们的娃娃司令几个人就救了我们,后来,四十个人就打死一百六十多个鬼子兵呢!”

陈团长笑笑:“吹牛不报税!”

李威急了,脖子上青筋跳起多高:“真的真的,陈团长,我说的全部是真的,一句瞎话,叫小鬼子乱枪打死我!”

陈团长没有理会李威,也丢开张锐的手,“好了,你们把所有武器弹药和马匹留下,去后方吧,最后好过黄河。”

说话间,几个女人过来,为首的是香梅,看见张锐,呜呜大哭,就是不说话,旁边说:“总指挥,夫人担心你,赶来看你了。”

陈团长看了看香梅,对张锐说:“哎吆,这么小的总指挥,娶了这么漂亮的媳妇儿,我看,你还是赶紧回家抱孩子去吧。”

张锐皱皱眉:“多谢陈团长接应之恩,我决定留在这里帮助你们打仗,如何?”

陈团长笑笑:“你们这群土匪,能偷了鬼子的枪弹马匹已经不错了,别提打仗,刚才你们还被鬼子追得屁滚尿流呢,转脸就忘了?”

张锐大怒:“陈团长,我们是乌合之众的新兵,面对鬼子重武器轰击和两翼合围,最佳的出路就是逃跑,不能等死,这也是为了消除误会,让家属们尽快进入你们的阵地,要论打仗,我们消灭的鬼子也不见得比你们少!”

张锐身边的战士们也纷纷争辩。

陈团长呵呵一笑:“行了行了,愿意留下的,可以留下,不过,妇女们必须离开,军营中不得有女兵,除非电讯班级。”

张锐让那些妇女们离开,她们死活不肯,“总指挥,我们这一辈子死活都跟定您了!”

说话中,那边有士兵汇报:“团长,鬼子正在那边收缴战马和俘虏呢,我们要不要打?”

陈团长挥挥手:“走,去看看。”

张锐让妇女们休息,自己带领几个士兵,包括李威等人,跟随陈团长到了那边阵地上。

陈团长用望远镜观察,发现一些鬼子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冲到阵地中间,距离这边五百米到六百米不等,正在将张锐骑兵死伤的人马抓走。

一些军马受伤,或者被打死了,一些被炮火击伤震昏和杀死的骑兵,都被鬼子拖走,当做战利品。

张锐胸前也有望远镜,马上观察,顿时怒了。

还有几个被炮火震昏的女兵,现在苏醒,被鬼子抓走。

陈团长叹息一声,吩咐手下:“别开枪,开枪也是浪费子弹,我们的机枪子弹不多,炮弹更少,还是悠着点儿吧。”

首节上一节33/81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