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主张,我们游击战啊,先走,等敌人疲劳了再来偷袭啊不是?
从电报上得来的消息,估测下鬼子西面的主力,大约在四千人左右,最多是六千人,是一个综合了诸兵种,战斗力强悍的野战部队。
这样的敌人,非常强大,远非分散守卫在据点和县城里的鬼子可以比拟!
敌人的机动性和火力都很强大,肯定配备有强悍的炮兵,加上可以随时招徕空军轰炸助战,那是武装到牙齿的大老虎!
正面硬拼的教训,张锐已经有了,现在,他的炮兵都是小型的迫击炮什么的,根本不能和鬼子的山炮,步兵炮和野战重炮相提并论!
到底是西进伏击敌人,还是躲避,或者东进,都有很多利弊需要斟酌。
但是,张锐选择了西进,和敌人主力硬碰硬!
他讲述了这个战略选择的原因:“敌人在几天前,重创我军主力,32军范桂荣师几乎全军覆没,敌人长驱直入,西进到了高安,气势汹汹,得意洋洋,突然接到东边的败讯,一定恼羞成怒,必欲将我军一举消灭,敌人必然会轻率回师,急行军参战!加上我军掌握了敌人的密电码,完全可以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将敌人重创!”
利用敌人急于求战,恼羞成怒的心态,巧妙设计,让敌人上钩!
还有,张锐部队通过电报打造声势,暴露出虚弱和焦躁,甚至准备逃跑的动作,一定会刺激敌人!
张锐简单让大家讨论了以后,就做出布置。
他不用任何文件记录,就慢条斯理,讲得清清楚楚,这是特种部队长期训练出来的能力。
第一,扩大通讯部队,分出独立的一个,伪装主力,带领部分官兵,向北面迂回绕道,做出返回西北方向的态势,麻痹敌人。
第二,让通讯人员日夜不停地监视敌人的电台,截获信息,随时掌握敌人动向。
第三,将主力拉出来,模拟训练,准备战斗。
第四,派遣一支部队,火速向东进军,沿途将曾经战斗过的五个县城和一系列的城镇,都收复了,插上自己的军旗。
这是主要布置。
张锐的部队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吸收百姓参军和远近百十里的地方抗战武装,迅速扩充到三千多人。
五百人东进!解灿培队长担任指挥官,目的是收缴武器弹药,扩充军队,同时打造声势,威胁南昌,刺激西面的敌人主力。
五十人北上,模拟伪装主力,使用电台。
其余的部队,在秃鹫岭和临近的一号县城,都做出布置。
秃鹫岭和一号县城的部队,都大张旗鼓地备战,挖掘大量工事坑道,以备万一。
这两个地方,真的布置了各有一千人的主力。同时,有电台不停地向32军和第一集团军联系,故意暴露自己的位置。
张锐亲自带领的部队,只有五百人。
王靖凯担任秃鹫岭的指挥,李团长担任副手。
韩羽担任一号县城的守卫。
张锐的麾下,有姬长风,有张凌虎,邹康,陈溢,***等人,姬长风担任营长,其他人是连排长。
张锐的电台,是秘密电台,只接收,不发出电报。
事先约定好了一切联系的形式,特殊情况下的暗语等等。
在分兵之前,各军官都要召集属下的军官,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怎样解决。
张锐重点培训了姬长风张凌虎等人以后,让他们去练兵,自己再培训王靖凯,韩羽等人部队的麾下营长,连长,排长。
对于战斗中的具体问题,一些重要的细节,张锐非常清楚,很有经验,往往一语中的,提出解决的办法,让大家佩服得要死。
一天多时间,一切都办妥了。
张锐的野战部队一个精锐的营,携带各种武器离开秃鹫岭,在周围三十多里的地方分散隐蔽。
隐蔽的地方,直接将村子封锁了,不允许村民来回走动,不许泄露机密。
等这边安排好以后,根据监听的消息,张锐带领五十名骑兵出发。
风驰电掣,长驱直入,迎着敌人龟田旅团的部队西进!
西去的鬼子野战部队的指挥官是龟田雄姿少将,旅团长。
因为鬼子在野战师团治安化了以后,取消了的旅团建制,又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恢复,就改为独立混成旅团了。
就是一个旅团为主编制起来的。
张锐出发以后,在一个村庄里埋伏,下令让村庄的百姓立刻离开。
百姓们惊慌失措,赶紧逃走了。
为什么选择村庄而不是野地呢?
因为张锐知道,新四军和地方抗战武装,从来不这样选择,担心激怒鬼子,迁怒了百姓,让无辜的百姓遭殃。
张锐要重创鬼子,必须出其不意。
所有战马都勒好嚼子,拴在庭院里,隐蔽起来。
他们兵力虽小,却携带了五挺轻机枪,五个掷弹筒,两门迫击炮,大量的手雷,清一色驳壳枪!
这是最精良的装备。
白天,在鬼子必经的道路上侦查着。
鬼子的部队开过来了。
先头骑兵侦查,随后是更多的骑兵,再后是卡车运载的野战步兵,最后是辎重兵。
辎重兵也配合有部分野战步兵,但是数量极少。
张锐的部队,隐蔽得好好的,看着鬼子大部队从道路上迅速通过。
他们选择的隐蔽地点就在交通要道上,距离一个鬼子的据点只有二百多米,这个据点和村庄里的炮楼,都被他们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