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霸主之路 第402节

战争初起,英法是财大气粗不在乎这点儿消耗,不过战争打到了现在,大家的家底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法国人东北部已经丢掉了十个省了,国内的工业已经遭到了重创,不得不挥泪大甩卖海外资产筹集资金,即便是如此财政上还是不得不依耐于财团和国际贷款。

英国人也好不了多少,不要忘了除了自身的战争花费外,他们还在向保俄两国提供贷款。

战争初起法国人也干过,不过随着国土的沦陷,他们不得不退出,将高利贷事业让给约翰牛来完成。

不过约翰牛的家底厚实,现在战争才开始两年,他们的底蕴还没有耗光,不过节省开支也是必然的。

通货膨胀已经开始快速蔓延,现在各大参战国的货币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贬值,虽然表面上大家的工资都上涨了,但是物价涨得更快。

由于大量工人应征入伍,广大妇女儿童被迫进入了工厂从事繁重的劳动,加班加到令人崩溃,但是收入却很微薄。

各种生活必需品实行了严格的配给制,使普通民众大都生活在半饥饿状态下,这种情况在同盟国表现的尤为突出。

本质上来说,协约国有海外贸易而来的物资补充,如果不是国内资本家们勾结官僚进行囤积居奇,他们的粮食还是够用的。

但是同盟国就不一样了,就算是他们能够集中所有的粮食,也依然无法满足民众们的基本生活所需。

这种背景下,政治家自然想要尽快结束战争了,于是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速战速决。

2月16日,筹备已久的协约国联军从意大利地区向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地区发起了进攻,继西线、东线、南线之后,双方又开辟了一条新的战线。

毫无疑问,同盟国面临的军事压力已经更大,尤其是奥匈帝国他们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从1916年冬季会战结束开始,游行示威已经成为了维也纳的一部分了,在东线会战获胜后曾一度中止,不过随着南线战局的不乐观,这一活动再次被发扬光大了。

维也纳市长在给内阁的报告中写道:“民众正在被愤怒和绝望的情绪所支配,我不知道他们还能忍耐多久。我感觉我们现在发生在匈牙利的惨剧,即将要在奥地利上演!”

(备注:这里是指1848年匈牙利大革命)

接到这份报告的奥匈帝国首相利奥波德·冯·贝希托尔德并没有做出任何举动,因为他也无能为力,提起奥匈帝国大家首先想起的就是他的民族问题,实际这个老牌帝国的腐败问题,比民族问题更加尖锐。

如果是老皇帝约瑟夫一世还在的话,凭借着他的威望,还可以让资本家们忌惮三分,可惜换了斐迪南二世就不行了。

谁叫这个家伙做了一个大死,娶了一个平民出身的王后,成为了贵族中的另类,即便是斐迪南二世的政治手腕也不错,但是他已经失去贵族们的效忠!

没有了贵族阶层的支持,斐迪南二世还能够向资本家们下手么?至少在奥匈帝国是不行的,大部分军队都掌握在贵族手中。

放开了限制的资本家们是恐怖的,幸好尼古拉二世帮了他一个大帮,他直接干掉了俄国大半的资本家,杀的圣彼得堡血流成河,也震慑住了全世界的资本家。

俄国军队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世界,皇帝不好惹、军队也不好惹,当有一天同时得罪了皇帝和军队之后,那么末日也就要来了。

所以,这些资本家们还知道在军事物资上收敛了几分,前线的奥匈军队才没有饿肚子。

不对,应该是说还没有到饿死人的地步,自从保加利亚轰炸奥匈帝国的铁路后,本来就很坑的奥匈军队后勤体系,就变得更坑了。

比如本来该运来的是面粉,结果搞错了运来了一批土豆,前线的士兵们也不挑剔,那大家就吃土豆好了。

不是他们真的不挑食,实际上他们根本就不敢让后勤处拉回去,重新发面粉过来,那样估计他们真的饿死,这是前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反正只要是你食物,运错了地方都是将错就错,没有人敢再来一次,万一换货下一次后勤部把土豆换成了手雷,估计他们就真的抓瞎了,这也是有先例的!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上次后勤部错把粮食全部搞成了弹药的乌龙部队,最后饿得不行了,人家直接去敌人的战俘营混饭吃了,然后就被广而告之了。

后来康拉德实一看,他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啊,没有饭吃人家才投降的,这是符合欧洲人的道德准则的,根本就没有办法指责呀?

就算是带头投降的那个倒霉蛋上校,战后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不要说上军事法庭,就连批评教育都不行,人家用自己的机智头脑成功的保住了小伙子们的生命,这是值得称赞的!

要不是他机智选择向保加利亚军队投降,要是投降了隔壁的俄国人,那估计还等不到战后他们就全饿死了!

迫不得已,康拉德才下狠手整顿了奥匈帝国的运输体系,将食品和其它物资给分开进行运输了,才避免了这种致命的乌龙出现。

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历史上,东线的俄国军队和奥匈军队,双方一度不是比谁的战斗力更强,而是再比谁更抗冻、谁更能够挨饿,最终毛熊凭借惊人的体质,获得了胜利!

这里面还发生过一则搞笑的趣闻,一支俄国军队和一支奥匈军队在前线对持,由于冬天路滑,大家的补给都没有按时送达。

饿急了之后,俄国军队就决定向对面的奥匈军队投降,正在他们开会商议做出决定后,一个侦察兵就带回来了一个消息,让他们瞬间打消了投降的念头——敌人断粮了!

而奥匈军队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不过他们派过去和俄国人商议投降的军官到达俄军营地后,以午餐时间到了为由向俄军所要符合他身份的食物,结果只获得了一块面包,于是他就判断俄国人也断粮了,就忽悠住了俄国人返回了营地将这个“好消息”汇报了上去,然后双方也不打了,就开始比赛看谁更能饿肚子!

趣闻归趣闻,反正奥匈帝国的军队如果有得选,他们是很少向俄国人投降的,因为他们知道俄国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就不要去和俄军士兵们抢口粮了。

好吧,没有最坑只有更坑,其实毛熊的后勤补给体系之坑,才是欧洲之冠,可以说一战毛熊就是被后勤给坑死的!

如果德国人的铁路运输是100的话,那么法国人的铁路运输至少也是95了,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人就洗心革面,大力发展了铁路运输;

英国人怎么也有85了,不过人家可是岛国,可以用海运弥补足以满足运输需求了;保加利亚的铁路运输也有93了,加上海运和公路系统的弥补也能够满足需求了;

这方面奥匈帝国就丢了欧洲列强的脸了,仅仅只有61,这个铁路水平仅仅略高于意大利,不过意大利是半岛国家,有海运可以弥补,这方面奥匈帝国还不如意大利;

至于俄罗斯帝国,这就是一个笑话了,那怕扣除了远东和西伯利亚,他们也是一个列强中的笑话。

不要看他们也有七万多公里的铁路,比保加利亚的铁路总里程还要高出百分之七十,但是他们的领土面积也是保加利亚的四十多倍呀?

这个均分仅仅是保加利亚的百分之四点几,也就是说俄国人的铁路运输得分是还不到5的渣渣,仅仅只有42!

虽然铁路运输,不是交通运输的全部,但是这个年代铁路运输所占的比重,至少也可以占百分之七八十了,俄国出现运力不足也就不奇怪了。

就连一个遍布全国的铁路交通网,都没有能够建立,所以在战争潜力的转化上毛熊一直都是列强中垫底的。

因为毛熊不光是铁路坑,他们的后勤管理更加的坑,物资不按时到达前线是常态,很多时候前线的部队等啊等,等到了最后拿到手中一看,根本就不是他们急缺的物资,或者说是资本家们以次充好根本就不能用!

比如说:运来的面粉变成了发霉的面团;运来的步枪变成了零件,需要自己进行组装;运来的帐篷需要自己动手缝;运来的药品是面粉加工出来的;运来的弹药是哑炮……

后勤对物资的保管不上心,对物资的质量也是完全不负责,或者说是已经倒在了糖衣炮弹之下,沦为了资本家们的应声虫!

这也是为什么尼古拉二世能够一呼百应的原因了,前线的官兵对资本家们的怨念已经达到了极点!

……

[398.一百三十章、黑幕初现]

南线,特兰西瓦尼亚战役结束后同盟国就转攻为守,那群丢掉了武器装备的溃兵们也被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元帅重新武装了起来,德械装备自然是没有的,但是他们在前面的东线会战中还是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的,从中挑选一部分出来,先凑合着用还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但丁-克里斯托夫做出的判断并不准确,现在的同盟国已经是五十三万大军了,而不是他们事先估计的四十万大军。

首节上一节402/7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