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第1000节

在沙乌地皇家军队,几乎所有将领与高级军官都是王室成员,或者跟王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基层军官与技术士官,大部分是沙乌地本国公民;而最底层的士兵,特别是各种危险岗位,则主要是雇佣兵。

因为有相同的信仰,在生活习俗等方面也比较相似,而且特别能吃苦,所以巴铁的士兵在沙乌地很受欢迎。

当然,双方的关系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沙乌地一直是巴铁的“金主”。

虽然巴铁主要靠跟梁夏帝国结盟,来对抗实力强大的梵罗国,但是在连续遭遇两次惨败之后,巴铁高层早已放下了幻想,知道跟梁夏帝国的关系只是国家战略安全的基础,不是说随便遇到什么情况都必须靠梁夏帝国出面。

要往根本上讲,维护国家利益依然需要靠自己。

只是,巴铁并不是富得流油的产油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巴铁当局一直非常重视跟用有共同信仰的穆阿国家的关系,特别是波沙湾南岸产油国。

两伊战争期间,巴铁还为伊拉克支持,包括通过秘密渠道向伊拉克出售了大批武器弹药。

当然,买单的是沙乌地等产油国。

沙乌地等产油国也非常重视跟巴铁的关系。一是巴铁有2亿多人,是穆阿国家中的人口大国。二是巴铁跟梵罗国打过两次大规模战争,实战经验很丰富,有一大批素质出众的军事人才。三是巴铁与梁夏帝国关系特殊,更加容易获得梁夏帝国的支援,比如在第一时间获得先进武器。

总而言之,巴铁与沙乌地等产油国是相互依靠。

为此,沙乌地等产油国每年要向巴铁数十亿金元的无偿援助,帮助巴铁推进国防现代化。

做为回报,巴铁允许本国公民去沙乌地等产油国服兵役。

其实,巴铁还是梁夏帝国与穆阿国家,特别是沙乌地等产油国之间的桥梁。

在战后的几十年里,梁夏帝国在新月地区一直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那怕在波伊战争之后都没遭到削弱,依靠的就是巴铁跟沙乌地等穆阿国家的关系,以即通过巴铁跟沙乌地等国建立的战略互信。

要说的话,战略层面的互信,具有无法衡量的价值。

比如,科威特遭到入侵,沙乌地王室当即答应向帝国开放本国的军事基地,并且无条件支持。根据军情局在8月获得的一份情报,如果帝国没有立即出兵沙乌地,并对伊拉克发起空中打击,哪怕只耽搁几天,迢曼帝国都有可能出兵伊拉克,即承认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合法性。

对刘尊山等基层部队的官兵来说,最大的便利,其实是能随便对沙乌地皇家军队的官兵发号施令。

等付小兵忙完,爬上坦克的时候,刘尊山才把一根香烟递了过去。

后面,另外30来辆坦克还在为出发准备,发起进攻的时间暂定为5点半,还有差不多半个小时。

这才9月中旬,在6点之前就会天亮。

把进攻安排在天亮之后开始,算得上重大调整。

在过去一个多月里,联军的空中打击,几乎全都集中在夜间进行,特别是针对那些得到重点保护的高价值目标。

如果得在白天轰炸,也是出动大批轰炸机,在几千米的高空投弹,进行地毯式轰炸。

靠先进的夜视设备,联军能在夜间获得更大的优势。

当然,夜战优势同样体现在地面部队这边。

在7月份的那场边境战斗中,由刘尊山指挥的装甲营已经用行动证明,靠先进的红外成像夜视仪,帝国陆军的坦克战车能在夜间获得足够的战术优势,从而形成一面倒的局面,轻松击败缺乏夜视设备的对手。

按照这个思路,伊拉克军队的指挥官会想当然认为,联军会在天亮前发动进攻。

这也是把火力准备安排在凌晨0点过后的原因。

通常,进攻之前火力准备的持续时间不会朝过2个小时。

因为打击目标较为有限,主要击中在阵地前沿,而且火力准备是以协助地面部队突破敌人的正面防线为主,所以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2个小时足够了,延长火力准备时间的意义不大。

在凌晨2点过,也就是火力准备“结束”之后,伊拉克军队就会陆续进入防御阵地,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进攻。

按照安排,第二轮火力准备在凌晨3点半左右开始,持续时间仍然是2个小时。

在这一轮火力准备当中,由陆军与陆战队的远程炮兵当主力。

此外,已经到达波沙湾,编入了炮击编队的4艘“炎海”级战列舰也将加入到火力支援行动中来。

这是帝国海军保存下来的最后几艘战列舰。

“炎海”级是帝国海军在上次大战中建造的最后一种战列舰,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南珠海”级增强防护后的改进型。

因为在动工建造的时候,“旭海”号与“炎海”号已经无偿赠送给了迢曼海军,而且为了跟“旭海”级加有所区别,所以首舰延用了“炎海”号的名字,二号舰就顺理成章的命名为“旭海”号。

与“南珠海”级比,“炎海”级的最大的改进,其实是提高了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确保在增强防护,排水量增加了大约1万吨的情况下,航速依然能够达到33节,并且具有足够的火力。

其他方面几乎没有改动。

比如,依然采用3座三联装主炮炮塔,而且仍然是“南珠海”级所使用的55倍径400毫米舰炮。

没有增强火力,主要是没有这个必要。

帝国海军决定采购“炎海”级的时候,大战已经到最后阶段,敌人还只剩下陷入混乱之中的纽兰联邦。关键是,纽兰海军的主力已被歼灭,协约集团也即将对纽兰东海岸地区进行战略轰炸。

造船厂肯定是重点照顾对象。

打到这个时候,在全球范围之内,帝国海军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敌人了。

订购“炎海”级战列舰,主要是为了维持舰队规模。毕竟在那个时候,帝国海军就只剩几艘“南珠海”级,其余快速战列舰要么性能已经落后,要么无条件转让或者援助给迢曼帝国等盟友。

对全球存在的帝国海军来说,肯定需要足够多的战列舰。

从摘取战争的胜利果实,维护全球利益的角度来看,帝国更加需要维持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

关键还有,对任何濒海国家来说,一艘出现在家门外的战列舰远比一艘停在远海的航母更有威胁。

如同俗话所说真理只存在于舰炮的射程之内。

在大战结束前,帝国海军分两个批次,总共订购了12艘“炎海”级,不过只有第一批次的4艘与第二批次前4艘开工,而且在支持海军建设的薛远征卸任之前,只有6艘完成了船台建造。

结果就是,没有来得及下水的2艘都被拆掉了。

在大战结束前,第一批4艘交付给了帝国海军,而在大战结束后,第二批的2艘才重新获得拨款。

首节上一节1000/135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