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第1085节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霍瓦依群岛的整体走向是从西北到东南,面积最大的几座岛屿都在东南。如果选择从东北方向发动进攻,就要直接面对东边的几座大岛,也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如果从东南方向发动进攻,不但能够避开部署在其他岛屿上的防御部队,还能选择防御较为薄弱的地点发起突击。

不过,关键其实是北面的阿拉斯地区,准确的说是属于阿拉斯地区的阿留群岛。

前面已经提到,早在100多年之前的始武大帝时期,帝国击败当时的骆沙帝国,获得了包括阿拉斯在内的极北地区。只是受国力限制,帝国没能及时出兵占领远在北孤大陆西北角的阿拉斯地区。当时的纽兰联邦趁虚而入,出兵占领与控制了阿拉斯地区。直到第二次全球大战后期,帝国才出兵夺回了阿拉斯地区,还将其设为第四十五个行省级辖区,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严格说来,帝国没有夺回整个阿拉斯地区。

在枫叶国的西海岸外面,紧挨着纽兰共和国的门户群岛,直到现在都由纽兰共和国实际控制。

这也成为了纽兰共和国宣称拥有阿拉斯地区主权的一大依据。

阿拉斯地区的主要问题,其实是人烟稀少。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帝国一直在鼓励向阿拉斯地区移民,比如为长期生活在阿拉斯地区的移民免除个人所得税,为当地居民生活补贴,后来甚至无条件的为任何去当地定局的帝国公民5平方千米的土地,但是相对恶劣的天气,以及严酷的生存环境,帝国当局的鼓励政策依然显得不够给力,至少不足以打动帝国民众,移民政策产生的效果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直到现在,整个阿拉斯地区的居民都还不到500万!

跟已经达到10亿的人口总量比,这点居民显然太少了。

此外,在这500万居民当中有大约300万住在南部地区,也就是阿留群岛南端的几座岛屿上。

至于北部地区,几乎全是人迹罕至的雪原。

由此可见,阿留群岛是阿拉斯地区的核心所在。

由阿拉斯地区进军北孤大陆?

显然,这是纸上谈兵才有的想法。

虽然阿拉斯地区是北孤大陆的一部分,东边就是枫叶国,而且其东南的门户群岛邻近纽兰共和国的西海岸地区,但是在极北地区与阿拉斯地区之间,隔着一条几十千米宽,常年风急浪高的海峡。

关键还有,从帝国本土核心地区到阿拉斯地区,没有铁路与公路,只能走海运。

此外,从阿拉斯地区到纽兰共和国西海岸地区,哪怕是到枫叶国,同样没有具有军事价值的道路,依然只能走海运。

既然是走海运,有什么理由不选择霍瓦依群岛,而是去环境恶劣的阿拉斯地区?

对纽兰共和国来说,阿拉斯地区同样是一片难以逾越的死地。

从阿拉斯地区攻打帝国本土,同样是纸上谈兵。

只是,也不能说阿拉斯地区毫无价值。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帝国耗费大量的资金,在阿留群岛南部的几座岛屿上,建造了数座综合军事基地。

主要就是空军基地与海军航空兵基地。

利用这些基地,尤其是部署在这些基地里的反潜巡逻机,帝国海军在此打造了全球最为严密的反潜网。

简单的说,从阿留群岛往南,一直到霍瓦依群岛最西边的中转岛,沿着贯穿北东望洋的皇帝海山,建立起了一条以海底声纳基阵为主,由反潜巡逻机与反潜舰艇加强,隔断整个北东望洋的反潜壁垒。

这条看不见的壁垒,是帝国核心利益圈的外围防线。

关键就是,在霍瓦依群岛以北的北东望洋,一直到阿留群岛,就没有几座岛屿。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帝国海军的潜艇就充分利用了这个地理因素,通过北东望洋前往纽兰本土西海岸附近海域执行破交任务。也就是在此期间,帝国海军发现了一个秘密,即源自西东望洋,流经了狭夷本土,沿千岛群岛与阿留群岛向东而去,最终到达北孤大陆西海岸的北东望洋暖流。

利用这条平均速度在5节左右的暖流,潜艇能够减少大约五分之一的航渡时间。

到了战后,北东望洋更是成为帝国潜艇与纽兰潜艇斗法的天堂。

当然,从巨大陆东部地区到北孤大陆西海岸的最短航线就要经过北东望洋。

高峰时期,也就是波伊战争期间,在北东望洋活动的帝国潜艇与纽兰潜艇,加起来超过了100艘!

帝国海军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潜艇事故就发生在这里。

虽然帝国海军对外宣称,导致“蛟鲨”号失事沉没的原因是氧气泄漏,但是这么说只是为了应付民众,真实原因是一次差点引发第三次全球大战的潜艇对抗,“蛟鲨”号的对手就是一艘纽兰海军的攻击潜艇。不是纽兰潜艇用鱼雷击沉了“蛟鲨”号,而是“蛟鲨”号在对抗的时候,超过了最大潜深。

当然,纽兰海军的损失也很巨大。

在北东望洋的海底,至少有3艘纽兰海军的大型攻击潜艇的残骸,以及约400名官兵的遗骸。

按照传闻,至少有1艘纽兰潜艇在对抗中被帝国潜艇用鱼雷击沉。只是因为综合实力远不如帝国,如果开战肯定会战败,没有任何的胜算,所以纽兰海军才忍气吞声,没敢大张旗鼓的对外宣传。

相对而言,北东望洋对帝国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换句话说,帝国海军在北东望洋是防御的一方。

道理也很简单,纽兰潜艇在通过北东望洋之后,就能对从帝国本土到霍瓦依群岛的海运航线构成威胁。再向西,还能对狭夷皇国实施战略封锁,甚至能够对帝国在东南地区的海运航线构成威胁。

相反,在北东望洋这边,纽兰共和国并没有值得一提的战略航线。

到了现在,准确说是在潜射巡航导弹诞生之后,北东望洋的战略价值更加突出。

纽兰潜艇只需要航行到狭夷皇国本岛以东海域,就能用射程超过1500千米的潜射巡航导弹袭击帝国本土。

为此,纽兰海军专门建造了巡航导弹潜艇。

这种潜艇,能够搭载168枚潜射巡航导弹,而且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能在接到命令之后的5分钟内,把这些导弹全部发射出去。如果14艘巡航导弹潜艇同时发起攻击,哪怕只有80的巡航导弹成功发射出去,也能打击1800多个目标。理论上,足够摧毁帝国本土任何一个方向的全部战略目标。

何况,纽兰海军还有几十艘同样能使用巡航导弹的大型攻击潜艇。

这些潜艇同时出动,且同时发动攻击,就算是帝国海军,也未必能够招架。

正是如此,在波伊战争之后,帝国投入上百亿金元,在北东望洋打造了全球最完善,也是最庞大的反潜网。

其中,最关键的支撑点就是基斯岛上的海军航空兵基地。

这座基地,拥有3条长度超过3000米的甲级军用跑道,其中一条还宽达90米。最多能够容纳数百架作战飞机,帝国海军长期在此部署了上百架反潜巡逻机,以及至少一个舰载航空兵联队。

大战爆发之后,部署在该地的反潜巡逻机已经增加到150架。

此外,在附近的岛屿上还有几座大型综合基地,比如乌木岛上的空军基地。

首节上一节1085/135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