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第1310节

如果三路并发,梵军肯定守不住。

显然,已经有足够多的迹象表明,梁夏帝国打算在年内发动总攻,确保在开春前把主力部队送回大陆战场。

正是如此,迪迦拉才找到杰克逊询问对策。

对于迪迦拉最为关心的问题,也就是纽兰共和国会不会提供援助,以及以什么方式提供援助,杰克逊给出了一个看上去非常明确,其实模棱两可的答复。纽兰共和国肯定会积极援助梵罗国,只是仍然需要大量时间来完成部署调整,以及策划相应的作战行动,而且他也在等华城的消息。

至于实质援助,可以说少得可怜。

因为海运不通,空运也遭到封锁,而且没有哪种运输机能够从纽兰本土直飞梵罗国,所以由纽兰共和国提供的援助,除了由不定期到来的大型攻击潜艇运送的一些必要的,而且主要提供给纽兰远征航空队的战斗机零部件之外,只有通过第三方外交机构,送到梵罗国的用于救助难民的人道主义物资。主要是梵罗国无法生产的紧缺药物,而且用途与用量受到严格监管。

其实,很多梵罗当局的高官,就是通过中立国外交机构,把子女送到国外。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梵罗国的高层领导对这场战争没有多少信心,甚至觉得会一败涂地。

至于对策,杰克逊没有藏拙。

外来援助无望,而且东方联军不大可能把重点放在南部地区,梵军唯一的选择,也就是集中兵力守卫西北地区,在此跟东方联军决一死战。不要抱任何幻想,最好做好失败的思想准备。

为了让梵罗总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杰克逊明确提到。

尽快选好陪都。

因为前期部署没有到位,也因为梵军的战斗力确实太差,所以按杰克逊的判断,哪怕调集全部的兵力,也未必能够守住德城,反到有可能因为死守德城,导致没有足够的兵力守卫其他地区。

用杰克逊的话来说,死守德城其实是得不偿失。

在无法让东方联军强攻南部地区的情况下,梵军唯一的选择,其实是充分的利用冈伽罗平原,尤其是河网密布的中下游地区,也就有必要考虑放弃德城,或者说利用德城来消耗东方联军的兵力。

为此,就得在以德城为中心的西北地区跟东方联军决战。

至于要怎么打,杰克逊没有明说。

不是他不知道,而是没有必要告诉迪迦拉,毕竟迪迦拉只是梵罗国的总理,对军事问题不太在行。

需要迪迦拉知道的,也就是以总理的身份,从北部地区抽调兵力。

关键就是,梵军不能无缘无故的放弃德城。

如果梵军不战而溃,没能在西北地区重创东方联军,消耗东方联军的兵力,那么不管保存了多少作战部队,都守不住冈伽罗平原。事实上,不管是梵军,还是直接决定了梵罗国战争潜力的国防工业,都需要重新部署,也就需要足够的时间。这其中,转移国防工业比调整军事部署还要关键。

其实,杰克逊来梵罗国的头号任务就是协助其转移国防工业。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也就是跟梵罗国结盟之后,纽兰共和国提供的最为重要的援助,也就是帮助梵罗国建立了一套相对来说较为完善,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国防工业,为梵罗国的国防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说的话,这也是梵罗国与纽兰共和国组成同盟关系的基石!

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梵罗国占尽优势,到最后不得不接受梁夏帝国提出的,相对来说并不有利的停火条件,就跟缺乏现代化国防工业,缺乏足够的战争潜力有关,即梁夏帝国能够通过战略封锁,让梵罗国丧失所有的战略优势,失去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甚至是输掉整场战争。

正是如此,梵罗国才在此后投入纽兰共和国的怀抱。

说得直接一点,梵罗国跟纽兰共和国结盟,也就是谗的纽兰共和国的工业实力。

不要看纽兰共和国是第二次全球大战的战败国,可是经过数十年发展,早已是仅次于梁夏帝国的二号工业强国。

如果说有哪个国家能够帮助梵罗国实现工业化,那肯定是纽兰共和国。

至少对刚刚吞下苦果的梵罗国领导人来说,纽兰共和国就是湿婆神派来的救星。

当然,提供相关的援助,帮助梵罗国打造现代化的国防工业体系,也是双方结盟的基础条件。

在此之后的十几年里面,纽兰共和国也确实在积极的帮助梵罗国。

虽然国防工业不是单独存在,必然建立在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之上,而且培养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工业强国,未必就符合纽兰共和国的国家利益,但是在当时,一个强大的梵罗国能牵制梁夏帝国,甚至逼迫梁夏帝国把战略重点转向西边,降低在东望洋的军事部署,从而减轻纽兰共和国所遭受的军事压力。

从这个层面看,武装起来的梵罗国显然是利大于弊。

要说的话,尤其是在第一个十年里面,纽兰当局确实是尽心尽力,不但在硬件层面给予积极支持,还不厌其烦的帮助梵罗国培养人才。只是拿纽兰当局提供的奖学金,到纽兰大学进行深造的梵罗留学生,在这十年里就多达50万,而且超过90的是工科生,其中不少还拿到博士学位。

关键还有,在这个十年之内,纽兰共和国总共接纳了130余万留学生,只有大约半数留学生获得了由纽兰当局提供的奖学金。很明显,梵罗国的留学生不管是在总数,还是在获奖学金的人数上,所占比例都最高。

这个援助力度,不能说不大。

同一时期,到梁夏帝国深造的留学生差不多250万,不过仅1成,也就是大约25万留学生拿到了由梁夏帝国提供的奖学金,其中由梁夏当局资助的仅4成,另外6成都来自社会机构。

为了牵制梁夏帝国,给梁夏帝国制造麻烦,纽兰共和国可以说是痛下血本。

可惜的是,现实与理想存在巨大差距。

当然,也可以说是“所托非人”。

持续了十几年,准确说是接近20年的大规模援助,非但没能帮助梵罗国建立起现代化国防军事工业,反到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甚至是尾大不掉,并且严重的影响了“纽兰制造”的声誉。

对此,杰克逊可以说是深有感触。

第262章 无可救药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第二次全球大战结束后的重建工作,以及两次波及全球的民族独立运动,是工业化浪潮的尾声,也可以说是迈过工业化门槛的最后机会。随着世界格局在三大国家集团诞生之后逐渐趋于稳定,那些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将被永远的挡在工业化的大门之外。

从这个角度看,梵罗国通过跟纽兰共和国结盟坐上了工业化的末班车。

可惜的是,梵罗国没能坐稳这个位置,或者说没能抓住这最后的机会。

严格说来,梵罗国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前行坎坷,并非梵罗当局的问题,是整个梵罗国的问题,也是无法根除的历史遗留问题。

一个工业国都必须面对,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土地!

梵罗当局的影响力,仅限于几个主要的邦,而在地处偏远的小邦,德城的政令往往只是一张废纸。

修建从德城到孟卖的复线铁路就非常有代表性。

这条复线铁路,在梵罗国独立建国之后就正式立项,前期规划又用了10多年,此后还用了10年时间跟途径的几个邦进行协商谈判,可是到最后,却因为拉贾邦的一个大地主不愿意出售土地,不得不修改建造方案,只是重新勘测路线就花了数年时间。等到正式开工的时候,已经是立项后的第27年。因为途径地区的地理条件太过复杂,所以这条铁路至今都没有通车。至于能够在什么时候通车,就连承建单位都没有定数,而历届梵罗政府也只能竭尽所能的推卸责任、比如在去年,梵罗当局就在工作报告当中把工程延期的原因归结于梁夏帝国,即梁夏当局把用来制造铁轨的特种钢材的出口关税提高了两倍,导致工程方无法按照合同价格采购所用钢材。

类似问题,在梵罗国是屡见不鲜。

首节上一节1310/135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